词牌名 : 宋词 : 纳兰性德 : 流行歌曲 > 卜算子
目录
《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诗人: 欧阳修 Ouyang Xiu

  极得醉中眠,迤逦翻成病。
  莫是前生负你来,今世里、教孤冷。
  
  言约全无定。
  是谁先薄幸。
  不惯孤眠惯成双,奈奴子、心肠硬。
《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诗人: 柳永 Liu Yong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
  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
  引疏砧、断续残阳里。
  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
  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
  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
  尽无言、谁会凭高意。
  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诗人: 苏轼 Su Shi

卜算子
卜算子
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枫落吴江冷。
《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诗人: 黄庭坚 Huang Tingjian

  要见不得见,要近不得近。
  试问得君多少怜,管不解、多于恨。
  
  禁止不得泪,忍管不得闷。
  天上人间有底愁,向个里、都谙尽。
更多诗歌...
请鉴赏:

  陈师道 Chen Shidao: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李之仪 Li Zhiy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吕岩 Lv Ya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朱敦儒 Zhu Dunru: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朱敦儒 Zhu Dunru: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朱敦儒 Zhu Dunru: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朱敦儒 Zhu Dunru: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朱敦儒 Zhu Dunru: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朱敦儒 Zhu Dunru: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朱淑真 Zhu Shuzhe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张元干 Zhang Yuanga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张元干 Zhang Yuanga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张元干 Zhang Yuanga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张孝祥 Zhang Xiaoxiang: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张孝祥 Zhang Xiaoxiang: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张孝祥 Zhang Xiaoxiang: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范成大 Fan Chengda: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范成大 Fan Chengda: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辛弃疾 Xin Qij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辛弃疾 Xin Qij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辛弃疾 Xin Qij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辛弃疾 Xin Qij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辛弃疾 Xin Qij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辛弃疾 Xin Qij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姜夔 Jiang Ku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姜夔 Jiang Ku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姜夔 Jiang Ku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姜夔 Jiang Ku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姜夔 Jiang Ku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姜夔 Jiang Ku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姜夔 Jiang Ku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刘克庄 Liu Kezhuang: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刘克庄 Liu Kezhuang: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杜安世 Du Ansh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杜安世 Du Ansh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晁元礼 Chao Yuanl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陈瓘 Chen Gua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陈瓘 Chen Gua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陈瓘 Chen Gua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陈瓘 Chen Gua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陈瓘 Chen Gua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谢逸 Xie Y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徐俯 Xu Fu: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徐俯 Xu Fu: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徐俯 Xu Fu: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向子諲 Xiang Ziyi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向子諲 Xiang Ziyi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蔡伸 Cai She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蔡伸 Cai She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蔡伸 Cai She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蔡伸 Cai She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蔡伸 Cai She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吕渭老 Lv Weilao: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吕渭老 Lv Weilao: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吕渭老 Lv Weilao: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吕渭老 Lv Weilao: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吕渭老 Lv Weilao: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王之道 Wang Zhidao: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王之道 Wang Zhidao: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杨无咎 Yang Mojiu: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杨无咎 Yang Mojiu: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沈瀛 Shen Ying: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沈瀛 Shen Ying: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沈瀛 Shen Ying: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沈端节 Shen Duanjie: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沈端节 Shen Duanjie: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沈端节 Shen Duanjie: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沈端节 Shen Duanjie: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李处全 Li Chuqua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丘崈 Qiu Chong: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吕胜己 Lv Shengj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吕胜己 Lv Shengj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赵长卿 Zhao Changqing: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王炎 Wang Ya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王炎 Wang Ya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程垓 Cheng Ga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程垓 Cheng Ga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程垓 Cheng Ga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陈三聘 Chen Sanpi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陈三聘 Chen Sanpi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石孝友 Dan Xiaoyou: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石孝友 Dan Xiaoyou: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石孝友 Dan Xiaoyou: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韩玉 Han Yu: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郭应祥 Guo Yingxiang: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郭应祥 Guo Yingxiang: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郭应祥 Guo Yingxiang: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卢祖皋 Lu Zugao: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卢祖皋 Lu Zugao: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洪咨夔 Hong Ziku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洪咨夔 Hong Ziku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葛长庚 Ge Changgeng: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吴潜 Wu Qia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吴潜 Wu Qia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吴文英 Wu Wenying: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仇远 Chou Yua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美奴 Mei Nu: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李敦诗 Li Duish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李石 Li Da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康与之 Kang Yuzh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琴操 Qin Cao: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陈师道 Chen Shidao: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游次公 You Cigong: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高宣教 Gao Xuanjiao: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严蕊 Yan Ru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俞国宝 Yu Guobao: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刘克庄 Liu Kezhuang: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刘克庄 Liu Kezhuang: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刘克庄 Liu Kezhuang: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刘克庄 Liu Kezhuang: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刘克庄 Liu Kezhuang: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莫仑 Mo Lu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苏轼 Su Sh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陈瓘 Chen Gua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陈瓘 Chen Gua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陈瓘 Chen Gua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陈瓘 Chen Gua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陈瓘 Chen Gua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吕渭老 Lv Weilao: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辛弃疾 Xin Qiji: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石孝友 Dan Xiaoyou: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赵师侠 Zhao Shixia: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赵师侠 Zhao Shixia: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赵师侠 Zhao Shixia: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郭应祥 Guo Yingxiang: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郭应祥 Guo Yingxiang: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魏了翁 Wei Liàoweng: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刘克庄 Liu Kezhuang: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吴潜 Wu Qia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王观 Wang Guan:卜算子 divination operator
No. 6
  ①词牌名。双调,四十四字,押仄声韵。②曲牌名。属南曲仙吕宫。字句格律与词牌的半阕相同。用作引子。
No. 7
  词牌名。 唐 骆宾王 作诗喜用数字,人称“卜算子”,词家遂取以为名。双调四十四字,仄韵。又名《缺月掛疏桐》、《百尺楼》、《楚天遥》、《眉峰碧》等, 宋 教坊演为《卜算子慢》,双调八十九字,仄韵。参阅《词律》卷三、《词谱》卷五。
No. 8
  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 词篇名。南宋陆游作。题为“咏梅”。通过歌颂梅花甘居寂寞,无意争春,而且备受风雨摧残,“零落成泥碾作尘”,依旧“香如故”的高洁品质,寄寓了作者的人格精神,也流露出孤芳自赏、不苟同世俗的情感。是咏物词中的佳作。
词牌简介
卜算子 词牌简介
  卜算子卜算子慢,词牌名。
  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词律】引毛氏云:“骆义乌诗,用数名,人谓为卜算子,故牌名取之。”又云:“按山谷词‘似扶着卖卜算’,盖取义以今卖卜算命之人也。”又因秦观词有:“极目烟中百尺楼”之句,故【图谱】删﹝卜算子﹞而名﹝百尺楼﹞;然﹝卜算子﹞之名,得知较早也。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山谷词“似扶著,卖卜算”,取卖卜算命的意思。北宋时盛行此曲。万树《词律》以为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两结亦可酌增衬字,化五言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章集》入“歇指调”。八十九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
定格
  作法
  本调四十四字,前后两阕,均四句而两韵;通体,各句第一字均平仄不拘。第一二句句法,俱为上一下三,中加一衬字。第三句与《擣链子》第三句同。末句五字,仄仄平平仄,与《雨淋铃》末句同。后半阕依此类推。
  韵律
  说明:前后阕各两仄韵,上去通押。也有一体单押入声韵。
  *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 △ 
  *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 △ 
  【卜算子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平平仄仄平,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平平仄仄平,中仄平平仄(韵)。
  【卜算子慢】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韵)。
  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韵)。
  仄平平、平仄平平仄(韵)。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韵)。
  【注】附注:过片第六字领下四言两偶句,结尾是上一下四句法,第一字定要去声,与领格字同。
卜算子·咏梅 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①,点点猩红②小。道是天公不惜花③,百种万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④。
  注释
  ①蝶衣:指蝴蝶的翅膀。这句描写花瓣的轻盈有致。
  ②猩红:血红色,这句描写飞花。
  ③天公:天老爷,指自然界的主宰者。惜,怜爱。
  ④了:尽。
  鉴赏
  刘克庄是诗词兼善的作家。就词来说,他属辛派豪放词人,但他亦有婉约之作。词人另有一首《卜算子》题为"惜海棠",两首当是姊妹。词中明写惜花,实际是用比兴手法,委婉含蓄的表达了词人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凄楚情怀。小词一不用书卷,二不假藻饰,全以寻常语入词,却含蓄深婉,自然有致。并运用回环往复的句式,很有艺术情韵,耐人回味。
卜算子·咏梅 杜安世
  樽前一曲歌,歌里千重意。才欲歌时泪已流,恨应更、多于泪。
  试问缘何事?不语如痴醉。我亦情多不忍闻。怕和我、成憔悴。
  鉴赏
   这首词类白居易之《琵琶行》,写的是作者闻歌伤怀之感。
  上片写歌女的演唱,相当于白诗对琵琶女演奏的叙写。“樽前一曲歌,歌里千重意”,一曲歌而能具千重意,想必亦能说尽胸中无限事;而这“无限事”又必非乐事,当是平生种种不得意之恨事。这是从后二句中“恨”“泪”等字可得而知的。首二句巧妙地运用了对仗加顶真的修辞,比较一般的“流水对”更见跌宕多姿,对于歌唱本身亦有模似效用。“才欲歌时泪已流”一句乃倒折一笔,意即“未成曲调先有情”。
  “恨应更、多于泪”,又翻进一笔,突出歌中苦恨之多。白居易诗对音乐本身的高低、疾徐、滑涩、断连等等,有极为详尽的描摹形容。而此词抓住歌者形态特点层层推进,启发读者去想象那歌声的悲苦与宛转。
  “试问缘何事?不语如痴醉”,对歌女的悲凄身世作了暗示,相当于琵琶女放拨沉吟、自道辛酸的大段文字。但白诗中的详尽的直白,此完全作了暗示的处理。当听者为动听的演唱感染,希望进一步了解歌者身世时,她却“不语如痴醉”。这样写大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妙。
  末三句写词人由此产生同情并勾起自我感伤,相当于白居易对琵琶女的自我表白。但此词却只说“我亦情多不忍闻”,好像是说歌女不语也罢,只怕我还受不了呢。由此可知,这里亦有一种同病相怜、物伤其类的感情,因此以至于“怕和我、成憔悴”。
  和白居易《琵琶行》不同的是,这首词善抒情,妙悬念的设置,化实为虚,得其空灵。同时,此词运笔颇饶顿挫,上片用递进写法,下片则一波三折,读来引人入胜。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译文
  驿亭之外,靠近断桥的旁边,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却无人作主。每当日色西沉的时候,总要在内心泛起孤独的烦愁,特别是刮风下雨。
  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春,一意听凭百花去嫉妒。零落凋残变成泥又辗为灰尘,只有芳香依然如故。
  赏析
  陆游(1125—1210) 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的大诗人。他生当封建统治阶级向外来侵略势力委曲求和的时代,爱国抱负不为时用,晚年退居家乡。他在《咏梅》词中表现出孤芳自赏、凄凉抑郁的调子。
  这首《卜算子》,作者自注“咏梅”,可是它意在言外,象“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颐)以莲花自喻一样,作者正是以梅花自喻的。
  陆游曾经称赞梅花“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落梅》)。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紧临着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绝少、寂寥荒寒、倍受冷落了。从这一句可知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园中的梅,而是一株生长在荒僻郊外的“野梅”。它既得不到应有得护理,也无人来欣赏,随着四季代谢,它默默地开了,又默默地凋落了。它孓然一身,四望茫然,——有谁肯一顾呢,它是无主的梅呵。“寂寞开无主”这一句,诗人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中,首句是景语,这句已是情语了。
  日落黄昏,暮色朦胧,这孓然一身、无人过问的梅花,何以承受这凄凉呢?它只有“愁”——而且是“独自愁”,这几个字与上句的“寂寞”相互呼应。而且,偏偏在这个时候,又刮起了风,下起了雨。“更著”这两个字力重千均,写出了梅花的艰困处境,然而尽管环境是如此冷峻,它还是“开”了!它,“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道源);它,“完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杨维桢)。总之,从上面四句看,这对梅花的压力,天上地下,四面八方,无所不至,但是这一切终究被它冲破了,因为它还是开了!谁是胜利者?应该说,是梅花!
  上阕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它也的确还有“愁”。从艺术手法说,写愁时,作者没有用诗人、词人们那套惯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写得象这象那,而是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烘托。况周颐说:“词有淡远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为高手。”(〈蕙风词话〉)就是说,词人描写这么多“景物”,是为了获得梅花的“神致”;“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田同之《西圃词说》)。上片四句可说是“情景双绘”。
  下阕,托梅寄志。梅花,它开得最早。“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齐己);“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张谓)。是它迎来了春天。但它却“无意苦争春”。春天,百花怒放,争丽斗妍,而梅花却不去“苦争春”,凌寒先发,只是一点迎春报春的赤诚。“苦”者,抵死、拼命、尽力也。从侧面讽刺了群芳。梅花并非有意争春,“群芳”如果有“妒心”,那是它们自己的事情,就“一任”它们去妒忌吧。这里把写物与写人,完全交织在一起了。花木无情,花开花落,是自然现象,说“争春”,是暗喻。“妒”,则非草木能所有。这两句表现出陆游标格独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傲骨。
  最后几句。把梅花的“独标高格”,再推进一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前句承上句的寂寞无主、黄昏日落、风雨交侵等凄惨境遇。这句七个字四次顿挫:“零落”,不堪雨骤风狂的摧残,梅花纷纷凋落了,这是一层。落花委地,与泥水混杂,不辨何这者是花,何者是泥了,这是第二层。从“碾”字,显示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大,这是第三层。结果呢,梅花被摧残被践踏而化作灰尘了。这是第四层。看,梅花的命运有多么悲惨,简直令人不忍卒读。但作者的目的决不是单为写梅花的悲惨遭遇引起人们的同情;从写作手法说,仍是铺垫,是蓄势,是为了把下句的词意腿上最高峰。虽说梅花凋落了,被践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尘灰了,请看,“只有香如故”,它那“别有韵”的香味,却永远如故,一丝一毫也改变不了呵。
  末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处境,风雨侵凌,凋残零落,成泥作尘的凄凉、衰飒、悲戚,一股脑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正是“末句想见尽节”(卓人月〈词统〉)。而这“尽节”的得以“想见”,正是由于此词运用比兴手法,十分成功,托物言志,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成为一首咏梅的杰作。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① 王观②
  水是眼波横③, 山是眉峰聚④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⑤ 。
  才始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注释
  ①鲍浩然:生平不详。浙东:今浙江东南部。宋时属浙江东路,简称浙东。
  ②王观,字通叟,如皋(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宋仁宗朝进士,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职。神宗时官至翰林学士,因所赋《清平乐》词忤怒太后而被罢职。有《冠神集》,已佚,仿存词十六首。《词律》以为调名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词谱》以苏轼词为正体。又名《百尺楼》、《眉峰碧》、《缺月挂疏桐》等。双调,四十四字,韵脚为ǖ 〔YU淤〕,仄韵。
  ③眼波横:形容眼神闪动,状如水波横流。
  ④眉峰聚:形容双眉蹙皱,状如二峰并峙。
  ⑤眉眼盈盈处:喻指山水秀丽的地方。盈盈:美好的样子。
  译文
  江南的水就像美人的眼波流转,山就像美人的秀眉相聚。要问远行的人到哪去,到山川秀美的江南,江南山水美好的样子。
  我在东京刚刚送走春天,又要送你到浙东去。如果到了江南,你赶上春天,千万留住春天。
  赏析
  此词构思新巧,笔调轻快,在送别之作中别具一格。开篇“水是眼波横”二句匠心独运:前人惯以“眉如春山”、“眼如秋水”之类的譬喻来形容女子容颜之美,而作者此处则反用其意,说水是眼波横流、山是眉峰攒聚,其妙处不仅在于推陈出新、发想奇绝,而且在于运用移情手法,化无情为有情,使原本不预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别的场面,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欲问行人”二句,仍就“眉眼”加以生发,亦见用笔灵动、造语新奇。“眉眼盈盈处”,既是喻指友人故乡的秀丽山水,又令人想见友人妻妾倚栏盼归之际美目传恨、秀眉凝愁的情态。 妙语双关, 熔铸非易。过片后“才始送春归”二句抒写良情别绪:方才“送春”,已是十分怅恨;今又“送君”,更添怅恨十分。旦夕之间,两谙别苦,情何以堪?但作者却故意出以淡语,含而不露。“若到江南”二句再发奇想,叮嘱友人如能赶上江南春光,务必与春光同住。惜春之情既溢于言表,对友人的祝福之意亦寓于句中。
  如托名于刘歆的《西京杂记》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李白的《长相思》:“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白居易《筝诗》:“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案:亦有以“秋水”形容男子眼神者,如李贺《唐儿歌》:“一双瞳人剪秋水”。)而作者此处则反用其意,说水是眼波横流、山上眉峰攒聚,其妙处不仅在于推陈出新、发想奇绝,而且在于运用移情手法,化无情为有情,使原本不预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别的场面,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
  “欲问行人”二句,仍就“眉眼”加以生发,亦见用笔灵动、造语新奇。“眉眼盈盈处”,既是喻指友人故乡的秀丽山水,又令人想见友人妻妾倚栏盼归之际美目传恨、秀眉凝愁的情态。 妙语双关, 熔铸非易。
  过片后“才始送春归”二句抒写良情别绪:方才“送春”,已是十分怅恨;今又“送君”,更添怅恨十分。旦夕之间,两谙别苦,情何以堪?但作者却故意出以淡语,含而不露。
  “若到江南”二句再发奇想,叮嘱友人如能赶上江南春光,务必与春光同祝惜春之情既溢于言表,对友人的祝福之意亦寓于句中。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译诗
  风雨将春天送走了,飞雪又把春光迎来。正是悬崖结下百丈冰柱的时节,但仍然有花枝俏丽竞放。
  俏丽但不掠春光之美,只是把春天消息来报告。待到山花开满大地时,梅花就在花丛中欢笑。
  赏析
  这首词作于1961年12月。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宋代林和靖,这位赏梅爱梅的大隐士就有不断吟唱梅花的诗篇。以“妻梅子鹤”的感情寄寓于梅花之中,可谓爱梅之最的文人了。毛主席在这里所据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卜算子·咏梅》的确与陆游所写大相径庭。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而主席这首诗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中国写梅之诗不计其数,大意境与大调子都差不多;毛主席的确以一代大诗人的风范,出手不凡,一首咏梅诗力扫过去文人那种哀怨、颓唐、隐逸之气,创出一种新的景观与新的气象,令人叹为观止,心服口服。
  年复一年,风雨送春归去,但漫天大雪又将春天迎了回来。哪怕县崖峭壁上结下百丈冰棱,面对如此盛大寒冷的冬景,梅花仍然一支独秀,傲然挺拔。诗人当然也依古训,以诗言志,也借梅寄志。就在这“高天滚滚寒流急”的严峻当口(即:当时中国的三年自然灾害,以及反帝、反修的激烈斗争),诗人以隆冬里盛开的梅花勉励自己,劝慰他人,应向梅花学习,在如此险峻的情况下,勇敢地迎接挑战,去展示自己的俊俏。诗人这个“俏”字用得极好,梅花从未出现这的形象就在这一个字上出现了。这是喜悦者的形象、自信者的形象、胜利者的形象,当然这不仅是诗人眼中梅花的形象,也是诗人自己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形象。这个“俏”包含了多少层深刻的含义啊,积极进取、永不屈服。
  下阕,诗人又把梅花的形象向纵深引导,它虽俏丽但不掠春之美,只是一名春天使者,为我们送来春的讯息。而当寒冬逝去,春光遍野的时候,梅花却独自隐逸在万花丛中发出欣慰的欢笑。梅花,它在诗人眼中是一名战士,它与严寒搏斗,它只为了赢得春天,通报春天的来临,然后退去,并不强夺春天的美景。这一形象是大公无私、默默奉献的形象。诗人在此已大大地深化了梅花的形象,它已成为一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它已从一个中国革命者成为一名世界革命者。梅花在新中国里,它的形象已被诗人塑造成型,更加丰满高大了。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①,此恨何时已②。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注释
  ①休;停止 
  ②已:完结,停止
  赏析
   词以长江起兴。开头两句,“我”、“君”对起,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隔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此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下凸现出来。
  三、四两句,从前两句直接引出。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引出了“日日思君不见君”这一全词的主干;而同住长江之滨,则引出了“共饮长江水”。如果各自孤立起来看,每一句都不见出色,但联起来吟味,便觉笔墨之外别具一段深情妙理。这就是两句之间含而未宣、任人体味的那层转折。字面意思浅直:日日思君而不得见,却又共饮一江之水。深味之下,似可知尽管思而不见,毕竟还能共饮长江之水。这“共饮”又似乎多少能稍慰相思离隔之恨。词人只淡淡道出“不见”与“共饮”的事实,隐去它们之间的转折关系的内涵,任人揣度吟味,反使词情分外深婉含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换头仍紧扣长江水,承上“思君不见”进一步抒写别恨。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用“几时休”、“何时已”这样的口吻,一方面表明主观上祈望恨之能已,另一方面又暗透客观上恨之无已。江水永无不流之日,自己的相思隔离之恨也永无销歇之时。此词以祈望恨之能已反透恨之不能已,变民歌、民间词之直率热烈为深挚婉曲,变重言错举为简约含蓄。
  写到这里,词人翻出一层新的意蕴:“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恨之无已,正缘爱之深挚。“我心”既是江水不竭,相思无已,自然也就希望“君心似我心”,我定不负我相思之意。江头江尾的阻隔纵然不能飞越,而两相挚爱的心灵却一脉遥通。这样以来,单方面的相思便变为双方的期许,无已的别恨便化为永恒的相爱与期待。这样,阻隔的双方心灵上便得到了永久的滋润与慰藉。从“此恨何时已”翻出“定不负相思意”,是感情的深化与升华。江头江尾的遥隔这里反而成为感情升华的条件了。
  简评
   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同住长江边,同饮长江水,却因相隔两地而不能相见,此情如水长流不息,此恨绵绵终无绝期。只能对空遥祝君心永似我心,彼此不负相思情意。语极平常,感情却深沉真挚。设想很别致,深得民歌风味,以情语见长。
  这首词的结尾写出了隔绝中的永恒之爱,给人以江水长流情长的感受。全词以长江水为抒情线索。悠悠长江水,既是双方万里阻隔的天然障碍,又是一脉相通、遥寄情思的天然载体;既是悠悠相思、无穷别恨的触发物与象征,又是双方永恒相爱与期待的见证。随着词情的发展,它的作用也不断变化,可谓妙用无穷。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鉴赏
  苏轼曾在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突遭逮捕,险些被杀,这便是有名的乌台诗案,黄州是乌台诗案后苏轼的贬所。这首词是抒写苏轼贬居黄州后幽独寂寞,忧生惊惧的作品,大约作于神宗元丰三(1080)至是元丰五年(1082)期间(定惠院在今天的湖北黄岗县东南),词中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清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上阕首先营造了一个幽独孤凄的环境,残缺之月,疏落孤桐,滴漏断尽,一系列寒冷凄清的意象,构成了一副萧疏,凄冷的寒秋夜景,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景语即情语”,这一冷调色的描写,其实是词人内心孤独寂寞的反映。寥寥数笔,人物内心的情感已隐约可见,“谁见”两句,用一个问句将孤独寂寞的心明确的表达了出来。又由于古诗词独特的歧义句,使这句话表达了更丰富的意义:
  一.词人自叹,谁见我寒夜难眠呢?恐怕只有“飘缈孤鸿”了;
  二.寒夜深秋当夜独自往来的幽人正象那半夜被惊起的孤鸿一样。
  在此,幽人与孤鸿互相映衬,虽非同类,但其心相同。实际上幽人即孤鸿,孤鸿即幽人,这是一种互喻的关系,上,下阕所写孤鸿语语相关,词意高妙。再加上反问句的运用,使词的情感得到加强。
  下阕承前而专写孤鸿。描写了被惊起后的孤鸿不断回头和拣尽寒枝不肯栖身的一系列动作。孤鸿的活动正是词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苏轼因乌台诗案几乎濒临死地,曾在狱中做了必死的打算,此时出狱,而惊惧犹存;异乡漂泊,奇志难伸,只另人黯然神伤,百感交集.“有恨无人省”是词人对孤鸿的理解,更是孤鸿的回头牵动了自己内心的诸多隐痛忧思。“拣尽寒枝”是对孤鸿的行动的描写,更是对自己光辉峻洁人格的写照,并暗示出当时的凄凉处境。苏轼为人正直有操守,为官坚持自己的政治立场,故新旧两党虽均将之排斥为异己,苏轼却并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立场。这正是“拣尽寒枝不肯栖”孤鸿:即使无枝可依,也仍然有自己的操守。曹操《短歌行》云“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苏轼此词化用曹操此意,虽然有乌鹊的凄凉境地,但更多的是面对逆境的自我选择,从而凸显人物内心寂寞中的孤傲孤寂中的奇志,使词人从自怜自叹中升华为另一种人格境界。
  本词明写孤鸿,而暗喻自己,鸿人合一,这首词的境界,确如山谷道人-黄庭坚所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这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作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托物寓人;在对孤鸿和月夜环境背景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生动传神。
  另一种说法是苏轼写下本词为的是一女子,据《宋十名家词.东坡词》载:
  惠州有温都监女,颇有色。年十六,不肯嫁人。闻坡至,甚喜。每夜闻坡讽咏,则徘徊窗下,坡觉而推窗,则其女逾墙而去。坡从而物色之曰:“当呼王郎,与之子为姻。未几,而坡过海,女遂卒,葬于沙滩侧。坡回惠,为赋此词。
  两种说法都有一定根据,看看你信哪种吧!
卜算子 董以宁
  明月淡飞琼,阴云薄中酒。收尽盈盈舞絮飘,点点轻欧咒。
  晴浦晚风寨,青山玉骨瘦。回看亭亭雪映窗,淡淡烟重岫。
  鉴赏
  作者特加注:雪江晴月回文,倒读巫山一片云。即正读为卜算子,倒读为巫山一片云,词本身本无出彩之处,但这样奇巧的回文实是罕见。
卜算子•不是爱风尘 严蕊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赏析
  上片是申诉自己无罪,希望新任官员秉公定夺,予以释放。开头“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这是对自己被道学家朱熹定为有伤风化罪的申诉。作者说,我是被迫坠入风尘的,并不是因为我喜爱这卖娼营生,“不是”一词极为坚决地肯定了自己无罪。“似被前缘误”说似乎是前世命中注定。这里作者虽然还不明白妓女产生的原因是以男性为中心的阶级社会里阶级压迫所致,可是她已觉察到自己不能负堕落的责任。这里表现了作者思想的初步觉醒。一个“似”字说明作者虽怀疑当妓女是命中注定,但又不完全相信命运,这也是对封建社会里不合理的娼妓制度的控诉,更是对赫赫有名的道学家朱熹卫道嘴脸的有力针砭。
  正因为她相信自己是无罪的,而且也不完全相信命运。所以她说:“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花落花开”是自喻,“花落”比喻自己落难,身陷囹圄。“花开”比喻自己摆脱灾难,获得释放。“自有时”相信自己无辜,终会得到昭雪。“东君”暗指清官,“主”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是“作主”释放的意思。“总赖”表示了对清官的信任。这里写出她对新继任的地方官员岳霖满怀期望,希望岳霖能为自己作主,拯救自己脱离囹圄之苦。
  下片写自己渴望自由渴望幸福。“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写自己一定要离开牢狱,摆脱灾难。“去”指离开囹圄之灾,“终须”是最终应该的意思,表达了作者渴望自由的坚决信念;“住也如何住”中的“住”指在牢狱之中,“如何”含有质问之意,继续表示自己是无辜的,这既是向岳霖申诉,也是向整个社会控诉。
  “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写如果我获得释放,头插山花自由自在地生活,那时不必问我归向何处。“若得”这是假设之辞,也正说明这美好的日子尚未到来。此句结得好,将主题更加深化了,作者不仅在上片里要求昭雪释放,而且在此更要求自由,渴望幸福,摆脱受人歧视践踏的营妓生活。这“归处”两字就是表达了这种理想,但这理想在当时怎好直言呢?严蕊是天台营妓,即军营中的妓女。许多营妓原本是良家女子,后被迫为娼。有的因父兄破产,被迫失身;有的出身仕宦之家,因父兄得罪,家室被抄而坠入风尘。她们忍辱含垢地苟活于人世,多么渴望自由,摆脱这非人生活!“莫问奴归处”中的“归处”两字,就是表达了她渴望保持人类尊严,过自由自在生活的这一要求。因为这一愿望比求得释放更触动封建社会秩序,更不会为封建统治者所准许,因此这种渴望自由的强烈愿望,只好含蓄地写成“莫问奴归处”了。
  从这首词里我们可以看到封建社会中妇女的苦难,尤其是象严蕊这样妇女的灾难更为深重。她们被迫失去了人的尊严,但是并不屈服,在重压下依然发出生命的呼喊;她们并不完全相信命运,在凛冽的严冬中仍然热切地盼望“山花插满头”的自由日子的到来。
  本词写得情真意切,充分表达了被侮辱被损害者的心声。全词赋比结合,结构严谨,上下片各有侧重,上片要求释放,下片渴望自由地生活,语言明快犀利。
卜算子 徐俯
  天生百种愁,挂在斜阳树。绿叶阴阴占得春,草满莺啼处。
  不见凌波步①。空忆如簧语。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
  注释
  ①凌波步:形容女子走路时步履轻盈的姿态。
  ②如簧语:形容女子的声音美妙动听,有如音乐。
  赏析
  “天生百种愁”,词一开头,就将胸中万斛愁情,喷薄而出,这也是和花间委婉含蓄的抒情风格所不同的。愁本胸中,怎么会挂斜阳树呢?这句看似无理的话,实际上表达的是一种趋近极致的感情,亦有所本。境界相对静止,没有强烈的动词,写的是所思之人远山外,词人举目远望,唯见斜阳照处,烟雾迷茫,绿树青山,好似披挂着满树愁绪。词人触景生情,于是就产生这种形似无理、实却情深的语言。
  “绿叶”二句承上语意,描写词人所见景物:树上绿叶,树下芳草,还有那飞舞其间的啼莺,都是当时的景致。由于词发端情绪激越,至此则略一顿挫,节奏上趋于舒缓和平稳。就词意而言,说的是先以愁人之眼观树,遂觉满树愁情,而今冷静观察,才知树自为树,人自为人。“自得春”三字,下得极妙。绿树芳草,欣欣向荣;黄莺当春,自鸣得意,与人邈不相涉,唯达其理者体其情也。这里虽宕开一笔,但却使词有了更深的意味。
  下片开始具体写所愁的内容:“不见凌波步,空忆如簧语。”从这两句看,主人公怀念的是一位绝色佳人。此词,由于笔墨有限,不能对佳人之美作细致的描绘,往往只是拣最传神的地方点染几笔;这位佳人轻盈的步履、美妙的声音,一直萦回主人翁的胸臆。因被重重叠叠的山峦所遮断,佳人亿而不见,便产生难以排解的愁怨。这两句既与起首二句相映射,也逗引起结尾二句,为实写。
  结尾两句“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是用借喻手法来写愁。徐俯这里是说,愁自外面向主体袭来,要借客体的力量把它挡住。他用山来构成重重叠叠的屏障,企图阻挡忧愁的侵袭;然而仍然阻挡不住,则愁之深重,更加可想而知了。愁的来路为何和山有关,盖因所思之人斜阳外、山那边,这里是照应开头。起首以树比愁,结尾以山遮愁,前后照应,浑然一体。这个借喻新奇工巧,历来为人所称道。
  简评
  此词写离愁,但能独辟蹊径,创造出一种刚健质朴的意境。愁本无形,词人却使之有形,如斜阳下的烟霭,挂在他目眺所极的远山树头。绿叶阴阴、草满莺啼,举目之间,绝无惹愁处;然叶也、草也、莺也,皆欣欣自得,全不顾我的愁怀,唯国伊人已杳不可见,那挡住他视线的远山烟霭,便化作了无穷闲愁。刚才它还挂在树梢,转眼之间,它已如波起云涌,直奔词人而来,纵有重重叠叠的群山为阻,也遮不住它的奔涌之势。
英文解释
  1. :  divination operator
相关词
诗词爱情80后兰靖
包含词
卜算子慢卜算子漫
卜算子二卜算子梅
卜算子三卜算子兰
卜算子燕卜算子·感旧
卜算子·春情卜算子·荷花
卜算子·追忆卜算子·漫兴
卜算子·答施卜算子元宵
卜算子茉莉卜算子春景
卜算子梦仙卜算子前题
卜算子集句卜算子秋深
卜算子题扇卜算子端午
卜算子感旧卜算子除夕
卜算子齿落卜算子荷花
卜算子咏梅卜算子演唱
卜算子水仙卜算子离念
卜算子送春卜算子答施
卜算子寿母卜算子赠妓
卜算子寄内卜算子春情
李之仪卜算子卜算子柬赵佥
卜算子忆梅花卜算子立世中
卜算子寿郡守卜算子梦中作
卜算子百尺楼卜算子用庄语
卜算子柳州作卜算子惜海棠
卜算子般涉调卜算子元夜观灯
卜算子立春日赋卜算子寿竹窗兄
卜算子再和彦猷卜算子席间再作
卜算子用坡仙韵思君词牌卜算子
卜算子二眉峰碧卜算子赠陈五星
卜算子夜泛镜湖卜算子题徐仙亭
卜算子饮酒成病卜算子分题得苔
卜算子饮酒败德卜算子慢歇指调
卜算子·修竹翠罗寒卜算子·春透水波明
卜算子·松竹翠萝寒卜算子·樽前一曲歌
卜算子·欲行且起行卜算子·不是爱风尘
卜算子·风雨送春归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卜算子·袅袅水芝红
卜算子·片片蝶衣轻卜算子·见也如何暮
卜算子·独自上层楼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卜算子·风雨送人来卜算子·尊前一曲歌
卜算子·烟雨幂横塘卜算子·天生百种愁
卜算子·旅雁向南飞卜算子慢·江枫渐老
卜算子李宜人生辰卜算子席上赠瞻明
卜算子太守席上作卜算子嘲二十八兄
卜算子赠乐婉杭妓卜算子子平席上赋
卜算子园丁献海棠卜算子和思宪兄韵
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卜算子饮酒不写书
卜算子萧计议席上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渐东卜算子·黄州定会院寓居作
卜算子·咏梅卜算子·送鲍浩然之逝东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卜算子·秋晚集杜句吊贾傅
卜算子·秋晚集杜句贾傅卜算子二(眉峰碧)
卜算子(百尺楼)卜算子(集句)
卜算子(前题)卜算子(园丁献海棠)
卜算子(梦仙)卜算子(用坡仙韵)
卜算子(春景)卜算子(秋深)
卜算子(太守席上作)卜算子(李宜人生辰)
卜算子(端午)卜算子·别士季弟之官
卜算子(席间再作)卜算子(席上赠瞻明)
卜算子(元夜观灯)卜算子(柬赵佥)
卜算子(寿竹窗兄)卜算子(嘲二十八兄)
卜算子(元宵)卜算子(寿郡守)
卜算子(春情)卜算子(兰)
卜算子(忆梅花)卜算子(立世中)
卜算子(立春日赋)卜算子(水仙)
卜算子(送春)卜算子慢(歇指调)
卜算子(般涉调)卜算子(感旧)
卜算子(除夕)卜算子(分题得苔)
卜算子(梅)卜算子(荷花)
卜算子(饮酒败德)卜算子(饮酒成病)
卜算子(饮酒不写书)卜算子(齿落)
卜算子(用庄语)卜算子(惜海棠)
卜算子(柳州作)卜算子(再和彦猷)
卜算子(题扇)卜算子(茉莉)
卜算子(燕)卜算子(答施)
卜算子(赠陈五星)卜算子(离念)
卜算子(梦中作)思君词牌:卜算子
卜算子(寿母)卜算子(子平席上赋)
卜算子(和思宪兄韵)卜算子(夜泛镜湖)
卜算子(二)卜算子(三)
卜算子(寄内)卜算子(萧计议席上)
卜算子(赠妓)卜算子(题徐仙亭)
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卜算子黄葵一名侧金盏卜算子和史子威瑞梅
卜算子寿两国夫人胡氏卜算子和宋子闲早梅
卜算子复自和赋第四首卜算子西窗见剪榴花
卜算子席上送王彦猷卜算子往道山道中作
卜算子良翁礼部生日卜算子别士季弟之官
卜算子四明别周德远卜算子夏日送吴主簿
卜算子即席奉女兄寿卜算子送梅花与赵使君
卜算子·百郡怯登车千里输流马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卜算子·泛西湖坐间寅斋同赋
卜算子(和兴国守周少隐饯别万山堂)卜算子(复自和赋第四首)
卜算子(督战淝水,再用前韵第三首示青草堂)卜算子(湖州砖墙吴氏女失身于土山张氏作妾)
卜算子(即席奉女兄寿)卜算子(赏荷以莲叶劝酒作)
卜算子(公赴召命道过延平,郡宴有歌妓,追诵旧事,即席赋此。)卜算子(重阳后数日避乱行双源山间,见菊复用前韵。时以九江郡恳辞未报)
卜算子(中秋欲雨还晴,惠力寺江月亭用东坡先生韵示诸禅老寄徐师川枢密)卜算子(答晋臣,渠有方是闲、真得归二堂)
卜算子 九月十八日寿徐子才卜算子(并涧顷种木芙蓉,九月旦盛开)
卜算子(五月八日夜,凤凰亭纳凉)卜算子(送梅花与赵使君)
卜算子(西窗见剪榴花)卜算子(席上送王彦猷)
卜算子(往道山道中作)卜算子(曹守生朝十二月初六日)
更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