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 Gansu > Meteoric water > South Guo Temple
Show Map
Contents
No. 1
  南郭寺投诉电话天水旅游投诉电话:0938-8272659
  甘肃省旅游投诉电话:0931—8411200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南郭寺,又名妙胜院,俗称四月八山。位于天水市城南两公里处的龙王沟东侧慧音山坳。它依山傍水,气势恢弘。前临耤水,背负幽林,古柏苍翠,巨槐参天,泉水北流,风景秀美,是遐迩闻名的古“秦州八景”之一的“南山古柏”所在地,被誉为天水第一名刹。南郭寺座南面北,由三座山门自西向东组成西院、中院、东院三个院落。西院是南郭寺的主院,它主要包括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二配殿、东西二禅林院以及卧佛院。其中,山门前挺拔如盖的“唐槐”和大雄宝殿院内南北横逸斜出的“古柏”,被称为“稀世珍宝”;而东禅林院则为“杜少陵祠”,塑有诗圣杜甫及其二子宗文、宗武像;西禅林院现为南郭寺公园接待处和办公室;卧佛院紧临西禅林院,建有卧佛殿一座,内供缅甸玉体卧佛一尊,该院内原有七级舍利砖塔一座,已塌毁。中院有关圣殿(也叫财神殿,传说最早曾是南郭寺的藏经楼,毁于大火,清乾隆年间在其旧址改建关圣殿)、月季园、盆景园和花架通道。东院有驰名的“北流泉”和新建的“二妙轩”诗碑长廊以及梅园等。在南郭寺西北侧,还建有“邓宝珊将军纪念亭”,陈列有邓宝珊将军画像及生平业绩展览,现被列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东侧山势险要处,建有观景亭,游人登高远眺,天水市全景尽收眼底。此外,南郭寺背负的山坡之上,有一片在古城天水范围内唯一的天然白杨林,郁郁葱葱,为寺院增添了绿色和生机。
No. 2
  南郭寺,位于天水市城南2公里山坳,占地5.7公顷。这里树木葱茏,古柏参天,风景优美,鸟语花香,为天水的八景之一,誉名"南山古柏”。建寺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为历代诗人墨客览胜之地。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于公元759年流寓秦州(今天水),写下一百余首赞美诗,其中"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的一首传神入化,故此,古往今来,更加引起人们对它的游兴和向往。
  南郭寺庙殿隋唐时已初具规模,宋代时称"妙胜院"。清乾隆十五年敕赐为"护国禅林院",几经变迁修葺。寺内现存三段前蜀乾德三年(921年)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宋熙宁六年(1073年)僧惠宝有秦州南山妙胜院新修砖塔第二级石碣记,和清代的三通石碑,详细记载了南郭寺各代修葺情况。现存建筑是经清代顺治、乾隆、光绪几代修葺和增建的。乾隆六十年(1795年)建关圣殿。光绪三十年(1904年)又重修和新建了其它庙宇。为纪念大诗人杜甫,同年将"东禅林院"改为杜少陵祠。其余三座牌楼式大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八角亭等都是市人民政府拨款,市建委新修或翻修。南郭寺西牌坊门前有两株千年古槐,围达七米多,虬枝揽云,茂叶蔽日。院内砖砌勾栏围护二株生长达2300年至2500年南北欹侧的千年古柏,其中:南向一枝黛色霜皮,干枯如紫,直插云霄,但顶端仍是青春焕发,枝叶茂盛,西北向一枝已枯,北向一枝巧架于槐树枝杈上,更神奇的是,她的已劈开的枯干中寄生着一株胸围108公分的黑蛋树(朴树),和老树"相依为命",据考全国只此一树,观者无不称奇。
  这就是杜甫笔下的"老树"。 全寺以三座山门组成东、中、西三院,构造奇特,佛像多尊,雕塑栩栩如生, 中山门内有前后院,前院东、西看楼,后为钟鼓楼,东西为禅林院。 现西仍为"禅林院",东为"杜少陵祠",祠内有杜甫及侍童塑像三尊。 后院为三间两进宽阔宏大的天王殿,原额悬摹北宋大书画家米芾书"第一山" 巨匾悬挂,气势磅礴。东山门为三间悬山顶牌坊,院内有关圣殿,东院观音殿前新修八角亭,内有北流泉,清澈见底,水味甘美,终年不竭。寺前寺后广植大片绿林,将南郭寺紧紧环抱,登山远眺,全市景观尽收眼底。
Containing Phrases
hilltop South Guo Tem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