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重慶 > 南溫泉風景區
顯示地圖
目錄
旅遊
  南溫泉風景區投訴電話重慶旅遊投訴電話:023-6386631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南溫泉風景區美食鏵園茶廊、濱江餐廳、映泉餐廳、仙女洞餐廳
  
  南溫泉公園位於重慶市南郊南溫泉風景名勝區內,建於1927年。距市中心18公裏,重慶市一級達標公園。中心遊覽面積20公頃,其中水面7公頃,緑地16公頃。分為四大景區:大泉景區、鏵園景區、仙女洞景區、竹石苑景區,有植物品種121科,269屬,344種。
  
  南溫泉公園為新"巴渝十二景"之一,山、水、泉、林、洞、瀑皆具,獨具特色的溫泉和蜿蜒而過的花溪河組成優美的自然景觀。園內還有多處抗戰文化遺址。主要景點有:南塘溫泳、花溪垂釣、虎嘯懸流、峭壁飛泉、五湖占雨、三峽奔雷、灧澦歸舟、仙女幽岩、小塘水滑、建文遺址、石洞探奇、弓橋泛月等景點。於一九九二年成立的重慶賞石館,展出我國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所産的五十四類石種一千餘件。南溫泉公園常年舉辦的春季花文化展和金秋桂花展,也頗具規模和特色。
  
  南泉是重慶市十佳旅遊風景名勝區之一,以溫泉聞名於世。發現於明朝,始建於清,為硫酸鈣鎂鈉型熱泉,水溫39-42℃。其水質堪與臨潼華清池媲美,是國內最優秀的溫泉之一。抗戰期間,蔣介石、宋美齡、林森、孔祥熙等長期在此作溫泉浴;解放後,朱德、劉伯承、鄧小平、郭沫若、黃炎培、張愛萍、楊尚昆、等人均到此泳浴。是深受市民喜愛的溫泉公園。
No. 2
  位於巴南區長江之南花溪河畔群山之中,處於巴縣山脈和塗山山脈的交匯處,離市區18千米。群山蜿蜒,峰巒疊翠。由山、水、林、瀑、洞、泉和名人古跡、傳說等景觀構成的綺麗景色,使南溫泉格外誘人。它有十二勝景:南塘溫泳、虎嘯懸流、弓橋泛月、五湖占雨、灧預歸舟、峭壁飛泉、三峽奔雷、仙女幽岩、小塘水滑、建文遺跡、石洞探奇、花溪垂釣,由國民政府主席林森親筆書名。 南塘溫泳,即南溫泉的浴室和泳池。最初發現於明代,原是一露天熱水泥塘。現建為園林式建築群,浴室有110間。遊泳池有室外大池、室內池、兒童池各一個。溫泉的水質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屬弱酸性、硫磺性水質,水溫常年保持41攝氏度。長期泳浴有促進新陳代謝,增強生理機能,健身美容,治療皮膚病和關節炎等作用。 “仙女幽岩”,又名古仙女洞,從南泉公園後門出,沿一條山坡小路約走15分鐘即可到達。是一座高達30米的石灰溶洞,洞深千餘米,洞內岔道縱橫,神秘幽深;石鐘乳自頂下垂,鼕暖夏涼。洞口有一座立式身穿古代村姑服的仙女塑像。相傳,明代建文帝避難於建文峰修道時,每天發現有一盤鮮桃,隨行太監非常驚奇。建文帝說:“桃是住在山下岩洞裏的仙女所送。”那時確有一村姑在山下的洞裏修道。因得到建文帝親口封為仙女,果然得道成仙。所以該洞取名為“仙女洞”。又說明代有一童養媳,不堪虐待,逃到洞裏,潛形修煉,終於成仙。亦說曾有仙女遊憩於此,晨起梳洗,偶遇牧童撞入,遂飄然隱去。 從公園河堤邊乘電瓶船,沿花溪河遊覽可觀賞到五湖占雨、峭壁飛泉、三峽奔雷、灧預歸舟等景。所謂“五湖占雨”,即在花溪河畔有一清泉噴涌,把噴涌的清泉用石砌成半圓形圍墻,蓄水成潭,潭水為花溪河中第五涌泉,狀似小湖,故冠名“五湖”。觀“五湖”水色的清、濁,能預測天氣是雨還是晴,該潭水已成當地天然氣象員,該泉故名“晴雨泉”。 仙女洞下有陰壑伏流,據說與數十公裏外的長江相通。陰河水流自岩縫涌出,從30多米高的懸岩直瀉花溪,成為氣勢磅礴的"峭壁泉飛"。 離舟上岸,出公園約走200米左右,即到小遊園,乘纜車上建文峰,遊覽“建文遺跡”。建文峰海拔504米,原名為建禹山,因相傳明建文帝為避其第四皇叔朱棣起兵發難,削發為僧,流落於建禹山修行避難。故後人改稱為建文峰。原山頂有建文廟,內有讓皇殿,還有“玉泉”,建文帝用此煮茶,稱建文井。廟因年久失修,已全部頽廢,遺址僅存基石。現山上有建文殿等景點,且有“建文遺跡”石碑立於峰頂。 下建文峰至半山腰,到達“孔園”。抗戰時期,是孔祥熙的公館,為一幢中西式建築風格的二層樓房,占地685平方米,共有大小廳室22間。另建有一個長150米,有6間廳室、3個出口的地下室,既作防空洞,又作夏天的娛樂室。樓房內杉木地板,鑲花玻璃。樓外花樹茂盛,鼕暖夏涼。 出孔園下山往右走可到“森林公館”參觀,該公館是國民政府主席林森於抗戰期間在南泉的別墅。 出了森林公館下山至公路,一眼望見對面的飛瀑,就是“虎嘯懸流”。它原名虎跳口,取猛虎一躍而過之意。虎嘯懸流以壯觀著稱。漲水期,洪流由峽口瀉入溪𠔌,洶涌澎湃,激流飛瀑,洪波翻騰,如虎咆哮。 沿公路往下坡方向走,至五洞橋頭正對公路邊一小路,往裏走500多米,可到“金庫洞”參觀。該洞原名蠃絲洞,又名黃金洞。抗戰期間,國民政府遷都重慶,中央銀行把大量黃金運抵重慶後,藏於此洞,因此得名金庫洞。現洞內開發成上、中、下三層,有天梯、旋梯、雲梯,方便參觀遊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