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於福州國貨路的南公園,原為清初靖南王耿茂的別墅花園,民國4年(1915年)闢為公園,因它位於當時福州城的南部,故稱為“城南公園”,簡稱“南公園”。 |
|
清初,這座耿傢別墅花園占地4.2萬平方米,有臺榭林泉之勝。內有蜿蜒麯折的長湖,並有假山、亭臺、回廊、麯榭等,風景迷人。後耿繼茂之子耿精忠反清失敗被殺,王府被廢,花園被沒收,為煙商陳恆猷所擁有。清同治五年(1866年),由官府收購,閩浙總督左宗棠在園內設桑棉局。左宗棠卒後,建左公祠於園門(今竜津街),成為入園必經之地。園內的荔枝亭楹聯雲:“亭館問誰傢,數裏鶯環排緑樹;蠶桑興美利,沿村衣被勝黃棉”,對左宗棠提倡發展蠶桑紡織業之舉深表懷念。光緒年間,王凱泰督閩令修復花園,並廣植梅花,改名為“繪春園”。園內臺榭林立,湖水澄碧,不亞於蘇州園林。 |
|
日軍破壞:1915年正式闢為公園後,改從今門出入。後為紀念辛亥革命閩籍死難烈士,經林森先生提議,在公園中建造忠烈祠。園內尚有桑柘館、荔枝亭,藤花軒、藕池、望海樓諸勝。1919年五四運動時期,民衆抑製日貨,就在公園內建國貨陳列館,立“請用國貨”石碑於館側。抗戰時期,公園遭日軍嚴重破壞,建築物大部被毀,一片荒涼景象,忠烈祠也曾一度為日軍關押、屠殺我國同胞的地方,後終圮廢。 |
|
娛樂場所幾經異名:1952年南公園改名為“大衆公園”,1962年又復南公園舊名,並鋪設園內道路,遍植堤岸 ,將左宗棠祠堂拆建為影劇院,又移來鳳池書院的木牌坊作公園大門。公園於1966年“文革”後曾一度改為他用。1972年重新開放,面積縮為2萬平方米,重砌麯麯折折的堤岸,再圍以欄桿;又在湖上改建兩座木橋為石拱橋,其中一座橋溝通了湖畔假山與湖心小島的涼亭。臨湖建雙層樓船,可登臨眺望公園全景。1984年,又在原有基礎上大加修葺,園門額改書“南公園娛樂中心”,作為綜合性娛樂場所,添置許多兒童遊樂設施和開闢老人娛樂場所。
(新版編輯:奧林之窗) |
|
南公園社區 |
|
岩南公園 | 城南公園 | 江南公園 | 上南公園 | 淞南公園 | 嶺南公園 | 塔南公園 | 元南公園 | 西南公園 | 南公園社區 | 上海淞南公園 | 上海嶺南公園 | 吉林市江南公園 | 南通南公園飯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