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江苏 >南京 >南京市区 > 南京阅江楼
显示地图
目录
No. 1
  南京阅江楼联系方式地址:南京建宁路202号
  邮编:210015
  联系电话:(025)5881536958815459南京阅江楼投诉电话南京市旅游投诉电话:025-52260123
  江苏省旅游投诉电话:025-83418185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南京阅江楼景区荣誉省级旅游度假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南京阅江楼门票价格30元南京阅江楼节庆活动阅江楼旅游节
  金陵灯会,梅花节,爬城头,上巳节南京阅江楼开放时间8:00——17:00南京阅江楼最佳旅游时间四季皆宜南京阅江楼导游图南京阅江楼交通图南京阅江楼周边中心城市及车程从上海至此(313)公里
  从杭州至此(332)公里
  从南京至此(0)公里南京阅江楼美食特色菜:南京板鸭、盐水鸭、脆皮牛柳、旱蒸腾鸟、臭面筋、菊叶栳鸭蛋汤、水煮鳝片、鸭血粉丝汤、狮王府狮子头
  小吃:干丝、烧饼、小笼包子、拉面、薄饼、葱油饼、豆腐涝、汤面饺、菜包、酥油烧饼、甜豆沙包、鸡面干丝、春卷、烧饼、牛肉汤、小笼包饺、压面、蟹黄面、长鱼面、牛肉锅贴、回卤干、卤茶鸡蛋、糖粥藕、尹氏鸡汁汤包
  秦淮小吃
  第一绝:永和园的黄桥烧饼和开洋干丝
  第二绝:蒋有记的牛肉汤和牛肉锅贴
  第三绝:六凤居的豆腐涝和葱油饼
  第四绝:奇芳阁的鸭油酥烧饼和什锦菜包
  第五绝:奇芳阁的麻油素干丝和鸡丝浇面
  第六绝:莲湖糕团店的桂花夹心小元宵和五色小糕
  第七绝:瞻园面馆熏鱼银丝面和薄皮包饺
  第八绝:魁光阁的五香豆和五香蛋
  土特产:花香藕、樱桃、烧酒、陵园西瓜、张小泉刀、金陵辟邪、金陵金箔、云锦、雨花石南京阅江楼住宿附近阅江楼宾馆,平时双标间120左右。南京阅江楼交通公交10,12,16,18,21,31,34,54,100路都可到达.南京阅江楼玩法游览,登楼
  阅江楼位于南京城西北,濒临长江。景区内有阅江楼、玩咸亭、古炮台、孙中山阅江处、五军地道、古城墙等30余处历史遗迹,是一个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全国知名旅游胜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狮子山原名卢龙山,高78米,周长2公里,有"狮岭雄观"之美誉,为金陵48景之一。明太祖朱元璋在卢龙山大败陈友谅,为明王朝建都南京奠定了基础。朱元璋称帝后,赐改卢龙山名为狮子山,下诏在山顶建造阅江楼,并亲自撰写了《阅江楼记》,又命众文臣每人写一篇《阅江楼记》,大学士宋濂所写一文最佳,后入选《古文观止》。600年来虽有2篇《阅江楼记》流传于世,但终因种种原因未建成。
  阅江楼于2001年建成并对外开放,从此结束了"有记无楼"的历史。阅江楼高52米,共7层(外观4层暗3层),碧瓦朱楹、檐牙摩空、朱帘凤飞、彤扉彩盈,具有鲜明的明代风格,古典的皇家气派,成为南京标志之一。
  登上阅江楼,放眼远眺,浩瀚的大江风光一览无余,令人心旷神怡。背江而望,金陵全景尽收眼底。一、阅江楼
  阅江楼是继武汉黄鹤楼、岳阳岳阳楼、南昌滕王阁后的江南第四大名楼。阅江楼和前面三大名楼,是中国最具特色的四大名楼。阅江楼的特色,一是高,山高78米,楼高52米,总高130多米,是最高的名楼;二是精,处处精工细作,精雕细刻,无比华美;三是内涵丰富,有许许多多历史文化积淀,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历史名人的足迹和作品;四是皇家气派,因为只有南京,出过十姓二十六位帝王,这里的建筑都是按照皇帝的规格建造房屋。
  现在的阅江楼,是南京市批准并支持部分资金,由下关区投资4000余万元建起来的。阅江楼整体成“l”型,主翼面北,次翼面西,两翼均可观赏长江风光。主楼在两翼的犄角处,外四内三共计七层,总高度为51米,总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两翼各以歇山顶层次递减,屋顶犬牙交错,高低起伏,跌宕多变,轮廊优美;屋面覆盖黄色琉璃瓦,并镶有绿色琉璃瓦缘边,色彩鲜丽;檐下斗拱彩绘各异,廊柱、门窗红中呈暗,更显古色古香。完全符合朱元璋笔下的“碧瓦朱楹,檐牙摩空,朱廉风飞,彤飞彩盈”的具体描述。二、静海寺
  在狮子山西侧有一座静海古寺,这座古寺始建于明朝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是明成祖朱棣为纪念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凯旋归来而敕建的。在敕建时,朱棣还赐了一块匾额,上书“静海”二字,意为四海平静。志书记载:“文皇命使海外,风波无警,因建寺,赐静海”。
  因火灾和战乱,静海寺曾几次毁坏,几次重修,到全国解放后,它仅剩下几间僧房。静海寺是1842年6月签订的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条约》议约的地方,是中国近代历史起点的标志,也是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在寺内挖地道到仪凤门,炸毁城墙后攻进城的地方。
  1987年,南京市和下关区政府拨款在原址复建了一座占地628平方米的静海寺,后被辟为《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在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时,在南门入口处架设了一座“警世钟”,洪亮、深沉、幽远的钟声警示我们:不忘国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三、天妃宫
  狮子山西侧原有座规模宏大、规格极高的天妃宫。该宫始建于永乐五年(1407年),永乐十七年(1419年)重建,正德十二年(1517年)重修。说其规格高,是明永乐皇帝钦定敕建的。永乐七年,朱棣以神屡有护助大功为由,加封天妃为“扩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并下发了《敕封扩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诏》,同时亲赐“弘仁普济天妃之宫”匾额。永乐十四年(1416年),朱棣又为南京天妃宫撰写了699字的《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一文,并在宫中树起了高4.63米(加碑座6米)的刻有碑文的石碑。皇帝亲自敕建宫殿、下诏加封、撰写碑文,这在妈祖文化史中是绝无仅有的,可见其规格之高了。清咸丰后,天妃宫遭到毁坏,至后因战乱等原因屡建屡毁,至今仅存《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并从原地移至静海寺内。
南京阅江楼介绍 Nanjing Yuejianglou introduction
  阅江楼坐落在南京城西北的狮子山巅,濒临长江。狮子山原名卢龙山,高78.2米,周长2公里,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六朝古都南京的江防要塞,有“狮岭雄观”之美誉,在清代列入金陵48景。阅江楼历史渊源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公元1360年,朱元璋指挥8万伏兵在卢龙山大败陈友谅40万人马,为其建立大明王朝、定都南京奠定了基础。朱元璋称帝后,于公元1374年,再次登临卢龙山,感概万端,意欲在山上建一座高耸入云的楼阁,于是,他亲自撰写了《阅江楼记》,其文气势磅礴,纵横捭阖,又因卢龙山“一峰突兀,凌烟霞而侵汉表,远观近视,实体狻猊(狮子的别名)之状,”故将其名赐改为狮子山。是年春天,朱元璋又令群臣撰写《阅江楼记》一百余篇,其中以大学士宋濂所撰写至为上乘,并被载入《古文观止》,与朱元璋的《阅江楼记》一道流传于世。朱元璋为阅江楼建造了“平砥”,但因种种原因终未建成。
阅江楼的历史背景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Yuejianglou
  阅江楼的建设设想始于六百年前。公元1360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卢龙山(今狮子山)指挥8万伏兵,大败陈友谅40万军队,奠定了大明王朝建都南京的基础。朱元璋称帝后,于公元1374年赐改卢龙山名为狮子山,下诏建造阅江楼,并亲自撰写《阅江楼记》,又命众文臣每人写一篇《阅江楼记》,大学士宋濂所写为最佳,后被选入《古文观止》。600余年来,虽有2篇《阅江楼记》流传于世,但因种种原因楼终未建成。
  随着改革开放春天的到来,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兴建“阅江楼”的动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响应。1997年市政府正式批准建造阅江楼,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完成了部队搬迁、规划设计、方案比选等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于1999年2月正式开工建设, 2001年9月竣工并对外开放。
阅江楼的特点 Yuejianglou features
  阅江楼是阅江楼景区的主要景点。它座落于狮子山巅,山高78米,楼高52米,阅江楼主体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外观4层暗3层,共7层。阅江楼巍峨壮观、气势磅礴,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示在人们面前,它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历史源远、底蕴丰厚。岳阳楼、滕王阁和黄鹤楼都是以名人诗篇得以传世,而朱元璋作为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所提出建造的阅江楼则以其“有记无楼”而更十分具有传奇色彩。无论是从文学、历史的角度,还是从人文、文化的角度,都具有深长、耐人寻味的意境。阅江楼所设想的城、山、楼、江开阔画面和恢弘气势,古往今来为人们所神往。
  二是设计精美,艺术高超。阅江楼主体、大牌楼、主山门、碑廊等,其平面设计为“L”型,主翼面北、侧翼面西,显示出“碧瓦朱楹,檐牙摩空而入雾,朱廉凤飞而霞卷,彤扉开而彩盈”的楼阁意境。周围回廊雕有600多只神态各异的石狮。整座建筑矗立于汉白玉须弥平台上,在蓝天绿树的映衬下,色彩典雅,绚丽多姿。展示了很高的文化品位、深厚的历史内涵。
  三是鲜明的明代风格,古典的皇家气派。阅江楼的建筑设计、色彩选定均以朱元璋在《阅江楼记》中所描绘的状况和神采为依据,以明代风格、皇家气派为基本方针,展示阅江楼之巍峨形态和磅礴气势,从而使其高度、体量、气势均与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相媲美。
  四是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观赏视角。阅江楼滨江而居,是观赏大江风光的最佳之处。长江自芜湖由南向北到南京下关后,转向东流,其转折点恰好使阅江楼能两面观赏长江风光。登上阅江楼,放眼远望,浩瀚的大江风光一览无余,令人心旷神怡。背江而望,金陵全景尽收眼底。进入夜晚,阅江楼晶莹剔透、流光溢彩,观赏长江灯火、城市美景更是一番绝佳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