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 教育 : 財經 : 證券 > 華夏基金
目錄
No. 1
  基金經理觀市:何處是天空的盡頭?
  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07年5月18日
  何處是天空的盡頭?
  n 市場回顧
  1、走勢回顧
  上周:5月8日長假第一個交易日市場跳空高開,釋放積蓄的做多能量;突破4000點後轉入震蕩整理,上證指數+4.7%;滬深300 +4.04%。
  本周:5月15日周二市場單日下跌近4%,但此後又迅速重回4000點至上。由於權重銀行股表現較差,上證指數本周僅漲0.21%;深市指數(深證成指+5%)和滬深300(+2%)表現較好,持續創新高。
  2、行業指數、風格指數、特徵指數
  上周行業指數:石化、房地産、鋼鐵、通信、醫藥、農業、煤炭等漲幅在5%以上;傳媒、酒店旅遊下跌,食品、電氣設備、有色、日化、商業、硬件、金融等落後。本周:日用化工、傳媒、房地産、食品、電氣設備、商業、煤炭、傢電、建材、建築、機械、軟件等漲幅居前;貿易、金融、通信、石油、電力、交運、石化、酒店、有色等下跌。
  上周和本周風格指數:上周特徵不明顯;本周中盤成長和小盤指數繼續表現居前,大盤指數落後。
  上周、本周特徵指數:微利、虧損股持續領漲;績優、低pe股股落後。
  n 市場評價及展望
  何處是天空的盡頭?
  以前我們引用過一句國外股諺,“指數瘋狂地上漲,衹有天空是它的盡頭”。我們都知道,泡沫有時候會延續相當長的時間,在時間上和幅度上往往會遠遠超出人們的預期,但我們仍不妨探討一下,“天空的盡頭”究竟在哪裏?有哪些指標可以幫助我們衡量泡沫的程度?
  1、市值占gdp的比例——上升空間有限
  總市值占gdp的比例(資本化率):a股目前總市值已達17.22萬億元,占gdp(20.94萬億元)的比例約為82%。2007年一季度,幾個主要市場資本化率水平大致如下:美國150%,英國、中國臺灣接近170%,日本約110%,印度、韓國約90%。從這一角度來看,總市值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間;途徑包括估值水平的進一步上升和/或發行新股(大型ipo,整體上市)。但如果再考慮中國較低的人均gdp和海外上市公司市值等因素,這一比例在全球範圍內已經不低。
  2、流通市值占居民金融資産的比例——即將刷新2001年的記錄
  2000年末,居民儲蓄對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約為3:1(6.4萬億元居民儲蓄對約2萬億元流通市值);個人投資者最高持有89%的流通市值。之後居民儲蓄持續增長,而a股泡沫破裂流通市值最低下降到僅1萬億元左右,這一比值擴大到約14:1。目前,個人投資者直接持有流通市值的65%左右,處於全球高端(香港市場這一比例是35%-40%);居民儲蓄17.5萬億元,a股流通市值為5.5萬億元;居民儲蓄對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約重新下降到3:1,達到a股前次高峰時的水平。如果居民儲蓄繼續嚮股市分流,則將刷新前次高峰時的記錄。
  值得一提的是,a股總市值(17.22萬億元)即將超越居民儲蓄總額。隨着股改禁售承諾陸續到期,流通市值的增長速度會超出總市值的增長速度,嚮總市值靠攏。屆時居民的金融資産能否繼續支持日益接近的流通市值和總市值?
  3、開戶數——近期日均30萬戶
  成熟市場中股票開戶人數最多的是美國,總人口超過3億,開戶人數8000多萬,占比近30%。
  中國2006年13億人口,城鎮居民5.6億,鄉村人口7.4億,共有家庭戶3.9萬戶。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有限;城鎮居民剔除青少年等估計至多有4億人可以投資股市。按非常樂觀假設,若迅速達到美國的水平,30%的城鎮居民投資股市,則有1.2億人會開設股票賬戶,滬深兩市各一個賬戶則開戶數會達到2.4億賬戶。截至5月14日,滬深兩市賬戶總數達到9671.34萬戶,其中還包括一些不規範的拖拉機賬戶等。由此簡單推算,開戶數還有一倍以上的空間。
  五一長假後a股日均開戶數約30萬,按滬深各一個賬戶測算每天新增15萬名股市投資者,按每戶家庭人均3口人測算每天都有幾十萬城鎮居民的生活與股市産生直接關係。若每個賬戶平均新增保證金5萬元,每天為股市帶來100多億元的增量資金。
  值得註意的是,這是非常樂觀的假設,也是極不正常的狀態,市場不會長期保持這樣的開戶速度。
  4、資金淨流入——後續資金需求會迅速增加
  近期a股市場呈現出淨流入格局。2007年以來基金業巨量申購、贖回,如1-3月份偏股型基金申購3406.49億元,贖回2873.23億元,軋差後總體仍為淨申購533.26億元。個人投資者也大量直接進入股市。4月份,a股市場淨增1750億元資金(包括機構投資者、個人投資者),創歷史最高紀錄;存量資金逼近1萬億元。
  而前期資金需求相對不突出。過去12個月ipo大約2800億元,大非小非解禁不多。而往後資金需求將迅速增加,到今年年底大非小非實際沽出的量大概約有9000億元,同時香港紅籌股回歸a股ipo的量可能也在4000億元。資金淨流入的狀況會發生變化。
  5、換手率——很高,但仍可能長期保持高位
  a股市場目前日均換手率動輒達到5%左右。按a股流通市值計算今年以來的換手率年化近8倍,按全年260個交易日來算,這意味着平均持股期限不到33天;2006年以來長期保持在300%以上。按總市值來計算2006年以來保持在120%-300%。
  這樣的換手率與其他股市泡沫階段的換手率相比處於高端,但仍可能在百分之幾百的高位維持相當長的時間。日本股市1987-1990年間年化換手率20%-100%;中國臺灣股市換手率高一些,1980-1992年間年化換手率長期保持在200%-500%的高位;美國nasdaq股市1998-2001年間年化換手率長期保持在250%-500%的高位。
  我們認為,未來換手率可能會從目前年化近8倍的高位有所回落,但市場熱情不會完全冷卻,換手率仍可能長期保持在相對較高的水平。
  6、估值水平——處於全球高端;但泡沫期間可能長期維持高位
  市盈率:滬深300指數2007年市盈率目前約為32倍,處於全球高端。日本股市泡沫高峰期pe74倍,最低端在15倍;美國nasdaq市場2000年市盈率達到80多倍;印度股市市盈率20年高低端為24倍-8倍,美國紐交所股市25倍-10倍,中國香港股市22倍-7倍,歐洲股市24倍-9倍;中國臺灣股市64倍-10倍;韓國25倍-3倍。可見,從長期歷史統計數據來看,除了nasdaq、日本、中國臺灣股市、a股(2001)年在泡沫頂峰時市盈率達到80倍、74倍、64倍、60倍以外,其他主要股市的市盈率最高一般不超過25倍。但泡沫市場的高市盈率可能長達數年之久:nasdaq市場1998-2000年市盈率從30倍一直上升到80倍;中國臺灣市場1980年、1982年、1985年、1988年、1990年、1993年等多次市盈率達到30倍以上。
  市淨率:滬深300指數2007年預期市淨率(pb)在4.5倍左右,而2007年預期淨資産收益率(roe)衹有16.6%。市淨率(pb)與淨資産收益率(roe)之間有一定相關關係,如果淨資産收益率較高,市淨率可以有相對的溢價。印度股市以22%的roe獲得了3.7倍的pb,金磚四國整體以20%的roe獲得了3.1倍的pb,美國股市以大約18%的roe獲得了2.6倍的pb,韓國股市13%的roe對應1.6倍的pb,這幾組數據之間大致形成相關關係,但中國a股以較低的roe獲得了較高的pb,明顯偏離於全球標準。
  7、調控政策——近期缺乏實質利空;此次加息的影響
  風險教育:證監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投資者教育、強化市場監管有關工作的通知》,與以往的社論方式相比,沒有直接調控指數,而是嚴格地體現了“買者自擔”的風險教育理念,同時加強監管。
  資本利得稅:國稅總局以往表示2007年不會開徵。若開徵資本利得稅,從臺灣經驗來看對資本市場泡沫會産生較大衝擊,但近期開徵可能性不大。
  印花稅:財政部表示未聽說將調整證券交易印花稅。
  qdii:有一定分流作用,但短期並不明顯。畢竟,衹有少數發達地區居民纔有較強烈的外匯理財意識。
  利率:經濟學家和國際大行多認為,真實利率為負是導致房地産、股市等資産升值乃至泡沫化的最本質的原因,居民從保護自己的利益出發將資金投入房地産市場和股市尋求資産保值升值,治理資産泡沫的根本之策是將真實利率提高至5%甚至10%,也就是在目前通脹率為3個百分點的背景下將名義利率提高到8%甚至13%。從這個角度,在升息的初期,小幅升息也並不能有效抑製資産泡沫。
  此次加息的背景:cpi連續兩個月超過或達到3%;4月投資和信貸增速仍較快;儲蓄持續分流。此次加息時間上符合預期,力度上小於預期。
  此次加息對經濟和資産價格的影響:提高存款利率可以降低儲蓄分流速度,提高投資股市的機會成本;但由於幅度十分有限,實際影響輕微;對投資和信貸的影響也不大;預計後續仍將繼續加息。
  加息對銀行的影響:理論上依然擴大銀行的存貸差,上市銀行存貸差擴大的幅度在0.03%-0.10%。但由於利率下浮的貸款比例超過上浮的貸款比例,實際存貸差擴大程度小於理論值。對上市銀行持有的長期債券的收益率提高幅度較為明顯,交易類證券公允價值的下降對淨利潤有負面影響;但同時也提高了上市銀行的“持有到期類”債券的再投資收益率。
  加息對保險公司的影響:直接提高保險公司存款(多為3-5年期)收益率;保險公司債券投資中持有到期占比50%以上,這一部分對利潤表不産生影響;交易類債券占比不到1%,對當期損益有負面影響,但非常有限;待出售類債券公允價值變動對所有者權益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加息對壽險産品的銷售産生一定壓力,但影響不大,退保率並不因此大幅上升。
  加息對房地産的影響:對房地産影響最大的是稅負等政策而不是小幅加息。由於加息力度有限,難以改變資産價格上漲趨勢。
公司簡介
  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4月9日,是經中國證監會批準成立的首批全國性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公司總部設在北京,在北京、上海、深圳和成都設有分公司。華夏基金是首批全國社保基金投資管理人、首批企業年金基金投資管理人、境內首衹ETF基金管理人及境內唯一的亞債中國基金投資管理人,華夏基金還於2008年2月獲得了特定資産管理業務資格,是業務領域最廣泛的基金管理公司。
  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公司管理證券投資基金規模超過1880億元,基金份額持有人戶數超過1200萬,是境內管理基金資産規模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公司管理着2衹封閉式基金、17衹開放式基金、亞洲債券基金二期中國子基金及多衹全國社保基金投資組合,公司已經被70多傢企業確定為年金投資管理人,並被多傢特定客戶確定為資産管理人。
光輝歷史
  華夏基金自成立之初就確立了“為信任奉獻回報”的企業宗旨,公司始終把客戶的利益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十年來,公司規範運作、穩健經營,為投資人帶來了優良的回報,也贏得了投資者的廣泛認可。2008年4月,在亞洲權威資産管理雜志《亞洲投資者》(AsianInvestor)舉辦的“2008年度投資成就奬”中,成為唯一一傢獲得“年度中國最佳基金公司”奬的公司;2008年3月,在《上海證券報》主辦的第五屆“中國基金業金基金評選”中,榮獲唯一的“中國最佳基金公司TOP大奬”,這已是公司第3次獲得該奬項。
  華夏基金不僅以優良的業績回報投資人,更以一個負責任的企業公民形象回饋社會。在5.12四川汶川地震發生後,華夏基金公司和員工已嚮災區捐款捐贈超過350萬元;2008年2月,南方地區發生冰雪災害後,華夏基金及員工嚮受災地區捐款130餘萬元;2007年12月,華夏基金嚮中國青少年社會教育基金會捐款100萬元,設立“華夏基金貧睏大學生專業創業基金”,用於資助具有創業意願和潛力的貧睏大學生;2007年12月,華夏基金捐助20萬元在安徽省廬江縣建立希望小學;2007年10月,在“愛心1+1,攜手促緑化”活動中華夏基金嚮中國緑化基金會捐助10萬元,用於京津風沙地區植樹造林;2003年5月,抗擊“非典”的過程中,華夏基金捐贈20萬元及價值10萬元的防非典物資。
公司大事記
  2008.12
  在由《中國經濟周刊》主辦,人民日報海外版、人民網協辦,聯合全國40多傢一流經濟學術機構和媒體共同推出的“中國改革開放30年經濟百人榜”係列評選中,華夏基金總經理範勇宏獲得了“中國改革開放30年金融保險業十大領軍人物”奬。
  2008.12
  華夏基金在由《金融時報》和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主辦的“2008中國最佳金融機構排行榜評選”活動中榮獲“年度最佳基金管理公司”稱號。
  2008.12
  華夏基金在“新浪08網絡盛典暨新浪十年慶典”頒奬典禮中獲得“年度最佳投資收益”和“年度基金經理 王亞偉”兩項榮譽奬項。
  2008.12
  華夏基金在“2008搜狐金融理財網絡盛典”頒奬典禮中榮獲“最有影響力基金品牌奬”和“最有影響力基金投資者教育奬”,是此次活動中唯一獲得兩項大奬的基金公司。
  2008.12.08
  華夏基金榮獲世界金融實驗室(World Finance Lab)頒布的2008年(第五屆)“中國金融年度大奬”。
  2008.11.27
  華夏基金獲得“2008第一財經金融價值榜”年度金融機構大奬,華夏大盤精選基金獲得年度股票型基金産品大奬。
  2008.11.26
  華夏基金榮獲2008首屆華夏公益慈善論壇組委會頒發的“2008年度中國公益五十強”奬。
  2008.11
  華夏藍籌核心基金在第四屆中國證券市場年會上榮獲“2008年中國證券市場開放式基金金算盤奬”。
  2008.11
  華夏基金獲得美國《機構投資者》(Institutional Investor)雜志頒發的奬項。
  2008.11
  華夏基金獲得由第29屆奧林匹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和北京奧運志願者工作協調小組頒發的“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志願者工作優秀組織單位”奬。
  2008.09
  在《理財周報》舉辦的“2008最受尊敬的基金公司”評選中,華夏基金獲得“2008中國最受尊敬基金公司”、“2008最佳回報基金公司”等四項大奬。
  2008.09.05
  華夏復興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開放日常贖回、轉換轉出業務。
  2008.09.04
  第九屆“中國優秀財經證券網站”評選結果揭曉,華夏基金獲得“2008年度金融機構網站十佳管理團隊奬”。
  2008.06.27
  華夏基金在2007-2008年度中國最佳客戶服務評選頒奬典禮上,獲得“中國最佳客戶服務奬”和“中國最佳客戶服務中心奬”兩項大奬。
  2008.06
  華夏基金公司和員工為四川汶川災區捐款捐贈超過350萬元。
  2008.05.26
  百度2008億萬網民心目中的理財品牌榜揭曉,華夏基金獲得“2008億萬網民心目中的中國十大品牌基金公司”,華夏大盤精選基金獲得“2008億萬網民心目中的中國十大明星基金”,華夏基金E網通獲得“2008億萬網民心目中的中國基金業傑出電子商務奬 ”。
  2008.05.16
  2008福布斯中國優選基金揭曉,華夏大盤精選基金排名第一。
  2008.05
  華夏基金榮獲美國《讀者文摘》信譽品牌2008白金奬,成為該次評選活動中唯一一傢獲奬基金公司。獲得白金奬的品牌,其評選得分至少是最主要競爭對手的兩倍以上。
  2008.04
  在亞洲權威財經雜志《亞洲投資者》(AsianInvestor)舉辦的“2008年度投資成就奬”中,華夏基金成為唯一一傢獲得“年度中國最佳基金公司”奬,同時還獲得了“一年期最佳投資回報奬”。
  2008.04.27
  在《北京青年報》聯合銀河基金研究中心舉辦的年度“北青基金年度財星榜”評選中,華夏基金獲得“2008年金牌全能團隊”稱號。
  2008.04.20
  在晨星(中國)和《財富中國》聯合舉辦了基金年度評奬中,華夏基金獲得“2007最佳持續創富基金公司”、“2007最佳風險控製基金公司”,華夏大盤精選基金獲得“開放式基金最佳年度回報基金奬,華夏大盤精選基金經理王亞偉獲得“2007最佳價值發現基金人物奬”。
  2008.03.28
  在《上海證券報》主辦的第五屆“中國基金業金基金評選”中,華夏基金獲得“中國最佳基金公司TOP大奬”和“中國基金業十年傑出貢獻基金公司奬”。華夏大盤精選基金獲得“2007年股票型金基金奬”。
  2008.03.14
  在“理柏中國基金2008”奬項評選中,華夏大盤精選基金獲得1年期、2年期、3年期基金奬,華夏紅利基金獲得1年期基金奬。
  2008.03.10
  華夏希望債券基金成立。
  2008.03.06
  在亞洲權威的資産管理行業雜志《亞洲資産管理》(Asia Asset Management)的評選中,華夏基金獲得“中國增長最快速基金管理公司”、“亞洲地區最具創新投資者教育”等四項大奬。
  2008.02
  華夏基金為南方地區冰凍雪災捐款130萬元。
  2008.02.28
  華夏基金客戶服務中心獲得“客戶聯絡中心標準體係五星級認證(CCCS五星級認證)”,是基金行業唯一通過此權威認證的企業。
  2008.02.28
  在新浪財經“2007理財産品評選之基金公司評選”中,公司獲得最受網友信賴的十大基金公司。
  2008.02.28
  在金融界、清華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影響力-基金年會暨2007年度BoB基金評選頒奬典禮中,公司獲得“2007年度BoB最佳基金管理公司”,華夏大盤精選基金、華夏紅利基金、華夏優勢增長基金、華夏平穩增長基金分別獲得“2007年度BoB最佳基金”。
  2008.02.22
  公司正式獲得特定資産管理業務資格。
  2008.02.18
  華夏基金獲得北京市順義區委區政府授予的“2007年度區域經濟百強企業”、“2007年度財政貢獻突出企業”稱號。
  2008.01.20
  在和訊網舉辦的2007年度財經風雲榜頒奬活動中,華夏基金獲得“2007年度中國十大品牌基金公司奬”,範勇宏總經理獲得“2007年度中國十大基金業傑出掌門人奬”,華夏大盤精選基金獲得“2007年度最佳股票型基金奬”,華夏現金增利基金獲得“2007年度最佳貨幣市場型基金奬”。
  2008.01.20
  在《21世紀經濟報道》主辦的“中國贏基金奬”的評比中,華夏基金獲得“2007年中國基金公司綜合實力大奬”、“2007年中國基金管理公司最佳基金營銷奬”、“2007年中國基金管理公司最佳年度表現奬”和“2007年中國基金管理公司最佳投資團隊奬”四項大奬,華夏大盤精選基金獲得“進取混合型開放式基金三年持續表現奬”和“2007年中國開放式進取混合型基金最佳表現奬”,華夏紅利混合型基金獲得“2007年中國開放式靈活混合型基金最佳表現奬”。
  2008.01
  在《錢經》雜志、《東方早報》等多傢媒體聯盟舉辦的“2007年度中國理財總評榜”的評比中,華夏基金被評為“2007年度值得托付的基金公司”和“2007年度最具價值基金公司”,華夏大盤精選基金被評為“2007年度最受歡迎的股票型基金”,華夏平穩增長基金被評為“2007年度最具成長性混合型基金”。
  2008.01.11
  華夏基金在證券時報社主辦的 “2007年度中國明星基金暨最佳托管銀行評選”中,榮獲“中國基金業十年持續回報明星基金奬”、“十大明星基金公司奬”,其中華夏大盤精選基金榮獲“2007年度股票型基金明星奬”,華夏紅利基金榮獲“2007年度平衡型基金明星奬”。
  2008.01
  在《理財周刊》、第一理財網、北京青年報、廣州日報聯合舉辦的“2007年度理財産品評選”中,華夏紅利基金獲得“2007年度基金産品金奬”。
  2008.01
  華夏基金獲得由《中國總會計師》雜志社與“中國國際財務戰略管理研究會”共同評選的“2007年度十佳金融服務機構”奬。
  2008.01
  在楚天傳媒集團2007年度理財總評榜評選活動中,華夏基金獲得“最值得托付的基金管理公司奬”,華夏大盤精選基金獲得“最受歡迎的股票型基金奬” ,華夏平穩增長基金獲得“最具成長性混合型基金奬”。
  2008.01
  華夏基金獲得由中證報、中國銀河證券、天相投顧、中信證券共同評選的“2007年度十大金牛基金公司”奬,其中華夏大盤精選基金獲得“2007年度開放式股票型金牛基金”、華夏紅利與華夏平穩增長基金獲得“2007年度開放式混合型金牛基金”、華夏現金增利基金獲得“2007年度開放式貨幣市場金牛基金”。
  2007.12
  華夏大盤精選基金在南都周刊第一屆金基奬評選中獲得“2007年度最佳業績回報基金奬”。
  2007.12
  華夏基金在搜狐主辦的“2007年度搜狐理財網絡調查暨年底調查”活動中榮獲“2007年最有影響力基金品牌奬”、“2007最有影響力基金投資者教育奬”和“2007年最受歡迎基金新産品奬”三項大奬。
  2007.12.14
  華夏行業精選基金集中申購提前結束。
  2007.11.17
  華夏大盤精選基金榮獲第三屆中國證券市場年會“2007年中國證券市場高成長開放式基金金算盤奬”。
  2007.10
  華夏基金網站在《證券時報》主辦的第八屆“中國優秀財經證券網站”評選活動上榮獲“中國最佳基金網站奬”。
  2007.10
  華夏基金獲得由《第一財經日報》評選的“金融品牌價值十佳基金公司奬”。
  2007.10
  公司總經理範勇宏獲得由中國證券研究設計中心、和訊網和《證券市場周刊》共同評選的“基金業十年傑出貢獻人物奬”。
  2007.10.09
  華夏全球精選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成立。
  2007.09.10
  華夏復興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成立。
  2007.08.27
  華夏基金設立成都分公司。
  2007.08.13
  在《中國證券報》評選的“2006年度投資者關係管理表現最佳單項奬”中,華夏基金獲得“最佳機構投資人奬”。
  2007.07
  華夏基金管理獲得中國證監會正式批復,獲準開展境外證券投資管理業務(QDII)。華夏基金是今年7月5日《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境外證券投資管理試行辦法》實施後批準的首批符合資格開展境外投資管理業務的投資管理機構。
  2007.07
  華夏基金榮膺由世界品牌實驗室和世界經理人周刊聯合主辦的2007年(第四屆)中國品牌高峰會評選出的“2007年度中國品牌500強”。
  2007.05.30
  華夏藍籌核心基金開始辦理日常申購業務。
  2007.05.28
  華夏藍籌核心基金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2007.05.28
  華夏藍籌核心基金開始辦理日常贖回業務。
  2007.05.11
  華夏藍籌核心基金公告集中申購結果,募集資金438億元。
  2007.05
  在《證券時報》2006年度明星基金評選中,華夏基金獲得了“明星基金管理公司奬”,華夏大盤精選基金獲得“股票型明星基金奬”,華夏現金增利基金獲得“貨幣市場明星基金奬”。
  2007.04.27
  華夏藍籌核心基金集中申購提前結束。
  2007.04.25
  在美國ETF專業網站Exchangetradedfunds.com舉辦的第三屆全球ETF大奬評選中,華夏基金旗下的中小板ETF榮獲“亞太地區最佳創新ETF奬”。
  2007.04.06
  公司在《上海證券報》主辦的“第四屆中國最佳基金公司評選”活動中成為唯一一傢榮獲“中國最佳基金公司TOP大奬”的基金公司,這是公司第二次獲得該奬項,並已連續四年在《上海證券報》的基金評選中獲奬。華夏現金增利基金經理韓會永榮獲“最佳貨幣型開放式基金經理單項奬”。
  2007.03.13
  華夏債券基金在全球著名基金評級機構美國晨星資訊有限公司主辦的“晨星基金經理年度奬”(Morningstar Fund Manager of the Year Award)評選活動中,蟬聯“晨星(中國)2006年度債券型基金經理奬”。
  2007.03
  公司在亞洲權威資産管理雜志《亞洲資産管理》(Asia Asset Management)2006年評奬活動中,獲得“亞洲地區最佳客戶服務奬”與“中國最佳社會服務奬”,同時獲得“中國最佳零售策略奬”特別提名與“中國最佳創新産品奬”特別提名。
  2007.02.16
  公司在搜狐主辦的“2006年度基金評選”活動中獲得“2006年度明星基金管理人”,華夏大盤精選基金獲得“2006年度股票型基金明星基金”。
  2007.01.27
  公司獲得《21世紀經濟報道》評選的“2006年中國基金管理公司綜合實力奬”,華夏債券基金獲得“2006年債券型基金三年持續表現奬”。
  2007.01.26
  公司在和訊網主辦的“2006年度財經風雲榜”活動中獲得“2006年度中國十大品牌基金公司奬”、“2006年度中國基金業傑出創新奬”,華夏現金增利基金榮獲“2006年度十大明星基金奬”,公司總經理範勇宏獲得了200萬網友評選出的“2006年度中國基金業傑出掌門人奬”。
  2007.01.10
  第四屆中國基金業金牛奬揭曉,公司榮獲“2006年度十大金牛基金公司奬”;華夏債券基金榮獲“2006年度開放式債券型金牛基金奬”;華夏現金增利基金榮獲“2006年度開放式貨幣市場基金金牛基金奬”;上證50ETF榮獲“2006年度開放式指數型金牛基金奬”。
  2006.11
  在搜狐網和《網絡傳播》雜志主辦的 “2006首屆基金優秀網站評選”評選中,華夏基金網站喜獲“最佳基金網站奬”、“最受投資者青睞奬”和“最佳電子商務體驗”三項大奬。
  2006.11.24
  華夏優勢增長基金正式成立,募集資金141億元。
  2006.10.13
  華夏平穩增長基金開始辦理日常申購、贖回等業務。
  2006.09.26
  華夏平穩增長基金集中申購順利結束,境內封閉式基金改革第一單獲得成功。
  2006.08.14
  華夏回報二號證券投資基金成立。
  2006.08.09
  興業基金終止上市,華夏平穩增長基金成立。
  2006.06.08
  中小企業板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成立。
  2006.04
  公司榮獲《上海證券報》評選的“最佳創新基金公司”奬。
  2006.02
  第三屆中國基金業金牛奬評選揭曉,華夏現金增利基金榮獲“2006年度開放式貨幣市場金牛基金”。
  2006.02
  公司以上證50ETF再次獲得Exchangetradedfunds.com頒發的“亞太地區最具創新ETF産品奬”。
  2006.02
  公司在和訊網主辦的“2005年度財經風雲榜”活動中獲得“2005年度十大基金公司奬”;華夏債券基金榮獲“2005年度十大明星基金奬”;上證50ETF榮獲“2005年度中國基金業傑出創新奬”。
  2006.01
  公司獲《Asia Asset Management》評選的“亞洲最佳客戶服務奬”,並在“中國最佳零售渠道策略奬”的評選中獲提名奬。
  2006.01
  公司獲得新浪網評選的“2005年度最受投資者信賴基金公司奬”。
  2006.01
  公司獲得晨星評級機構與《投資有道》雜志聯合評選的“最具創新投資理念基金公司奬”,華夏現金增利基金獲得“最受市場青睞的貨幣市場基金奬”。
  2006.01
  公司獲得《21世紀經濟報道》評選的“2005年中國基金公司綜合實力奬”和“2005年中國基金産品創新奬”。
  2005.08
  獲得首批企業年金基金投資管理人資格。
  2005.06.30
  華夏紅利基金成立。
  2005.05.20
  公司獲亞洲權威財經雜志《亞洲投資者》(Asian Investor)評選的“中國2005年度最佳基金管理公司奬”。
  2005.05.01
  公司遷入新辦公樓金融街通泰大廈B座。
  2005.04.26
  公司獲《上海證券報》評選的“最佳創新基金公司”奬。
  2005.04.22
  中國證監會正式批復同意華夏基金設立北京分公司。
  2005.04.11
  公司獲《中國證券報》等機構評選的“2004年度十大金牛基金管理公司”大奬。
  2005.04.04
  公司以上證50ETF獲得exchangetradedfunds.com和英國International Fund Investment評選的“亞太地區最佳産品創新奬”。
  2005.03.01
  公司以上證50ETF獲得海外著名財經雜志《亞洲資産管理》評選的“2004年度中國最佳産品創新奬”。
  2004.12.31
  公司獨傢獲得亞洲債券基金中國子基金管理人資格。
  2004.12.31
  境內第一隻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上證50ETF成立。
  2004.08.11
  華夏大盤精選基金成立。
  2004.04.24
  公司榮獲《上海證券報》評選的“中國最佳基金公司奬”。
  2004.04.07
  華夏現金增利基金成立。
  2004.03.22
  公司成為2004年度國傢開發銀行金融債承銷團唯一一傢基金公司成員。
  2004.03.19
  中國證監會正式批復同意華夏基金設立深圳分公司。
  2003.09.05
  華夏回報基金成立。
  2003.06
  全國社保基金正式開始將資金委托華夏基金管理公司進行投資管理。
  2003.04
  中國證監會歷任主席分別為華夏基金管理公司題辭與作序。
  2003.04.03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劉淇同志視察華夏基金管理公司。
  2002.12.13
  公司取得全國社保理事會確定的首批投資管理人資格。
  2002.10.23
  境內首衹純債券型基金華夏債券基金發行成功。
  2002.07.03
  公司總經理範勇宏當選為中國證券業協會副會長。
  2002.06.26
  公司在境內基金業率先推出基金後端收費模式。
  2002.03.07
  中國證監會正式批復同意華夏基金設立上海分公司。
  2001.12.18
  華夏成長基金成立。
  2001.08.28
  公司當選為中國證券業協會基金公會首任理事長單位。
  2001.07.27
  華夏興業基金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2001.01.01
  公司遷入新辦公樓金融街通泰大廈。
  2000.09.20
  華夏興安基金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
  2000.07.18
  華夏興科基金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
  2000.04.07
  獲人事部批準,公司設立基金業第一傢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2000.01.19
  公司召開第一屆股東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股權結構調整方案,公司註册資本由7000萬元增加至13800萬元。
  2000.01
  公司正式提出“為信任奉獻回報”的企業宗旨。
  1999.12
  公司出版了第一本投資者教育手册《證券投資基金常識》。
  1999.08.19
  公司被批準進入銀行間同業市場。
  1999.07.30
  華夏興和基金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1999.07.14
  境內最早的優化指數型基金?D?D華夏興和基金成立。
  1998.08.21
  華夏基金管理公司承辦的第一屆中國基金業聯席會議在北京召開,華夏、華安、南方、國泰、博時五傢公司參加了會議。
  1998.05.08
  華夏興華基金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範勇宏總經理為上市敲鑼。興華基金當日開盤價2.01元。
  1998.04.28
  華夏興華基金成立。
  1998.04.22
  華夏興華基金20億基金單位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上網定價方式發行成功。
  1998.04.09
  公司正式成立,成為境內首批全國性基金管理公司之一。
  1998.03.11
  中國證監會下文批準公司籌建。
  1998.03.05
  範勇宏受命籌備華夏基金管理公司。
  華夏基金理念
  一、企業願景
  成為全球資本市場上有重要影響力的、受人尊敬的資産管理公司。
  二、企業使命
  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投資理財産品和服務,使客戶財富不斷增長,提升客戶生活品質;為員工提供職業發展空間,幫助員工創造業績,成就自我,使員工快樂工作,過上體面的生活;盡心盡責,努力工作,為股東創造公平、合理的回報;推動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為社會創造價值,為國傢建設做貢獻。
  三、企業價值觀
  誠信、尊重、創新、共享。
  四、企業宗旨
  為信任奉獻回報。
相關詞
金融基金華夏社會投資基金
包含詞
華夏基金管理公司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