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江蘇 >南京 >南京市區 > 半山寺
顯示地圖
目錄
《半山寺 Semi-Temple》
詩人: 汪宗臣 Wang Zongchen

  往事空求佛,當年誤買鄰。
  悠悠思舐犢,煙雨暗鬆筠。
《半山寺 Semi-Temple》
詩人: 周文璞 Zhou Wenpu

  野芳汀芷互幽妍,相國風流亦未傳。
  袞冕塵埃半山寺,自相撐拄過年年。
No. 3
  半山寺投訴電話南京市旅遊投訴電話:025-52260123
  江蘇省旅遊投訴電話:025-8341818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半山寺交通交通:6、17、36、59、80
  王安石(1020—1086)生在江西,卻與金陵有着不解之緣。他在金陵度過青年時代後,又來此兩度守孝、三任知府,前後生活了20年,逝世後葬於鐘山腳下。
  1076年,56歲的王安石第二次出任宰相不久,與保守派發生爭端,遂於是年10月復求罷相,趙頊應允,給王安石一個“判江寧府”的官銜。回到金陵後,王一直沒去衙門視事,第二年六月辭官,在城東門到鐘山途中的白塔為自己建造了這所居室。因主塘距江寧城東門7裏,距鐘山主峰也是7裏,所謂半途上處,故將居室命名為半山園。在園內,王安石結交了許多高逸之友,包括米芾、李公麟、歐陽修和蘇東坡等。有一次蘇東坡乘船經過金陵,王安石特地騎着驢子,穿着粗布服到江邊去迎接。蘇東坡也不冠而敬揖,日:“軾今日以野服見大丞相。”王安石笑着說:“禮豈為我輩設哉!”既而兩人說佛吟詩,王安石還邀請蘇東坡同遊鐘山,並各自賦詩紀遊。可見兩個人政見雖不同,但私交和詩文之誼還是非常深厚的。王安石的文章峭拔深刻,卓然自成一傢,為“唐宋八大傢”之一。而他的詩詞,也“與衆頗異。要之淵源風雅,洗削浮華,可謂無邪者也。”經粗略統計,他有關南京的詩詞作品達三百首左右。
  1084年,王安石得了一場大病,神宗派國醫到江寧府給他治病。病好以後,他上書皇帝請求以自己的住宅改建寺院,神宗賜額“報寧排奪”,又稱半山寺
  明代亮山國劃入皇宮禁地範圍內,清道光時兩江總督陶澍在半山國故址重建半山寺。鹹豐時被毀,同治九年(187年)重建,宣統時重修。
介紹 Introduction
  半山寺,寺名。位於黃山竜蟠坡下,中溝左側。依山而築。1924年夏,江寧觀音庵僧人明光雲遊至此,建佛殿三間,名為無量庵。1925年秋,改名半山寺,休寧人韓壽題額。1956年黃山管理處重建半山寺,劉伯承元帥手書寺額。
  看點:俯視可觀閔園全景。這裏多雲海奇觀。有時雲絮如綿,滾滾無聲,伸手可以掬取。煙濤茫茫,雲幕下笑語喧嘩,唯聞其聲,不見其人。有時陽光燦爛,照耀得雲海上閃出細雨霏霏,變化無窮,平添佳興。
  介紹:吊橋是半山寺的俗稱,半山寺古名“翠雲庵”。小廟背依嵯峨山峰,前臨千仞絶壁,險峻異常。
  半山寺周圍萬木蔥蘢,碧雲堆翠,西有打鼓峰,北靠獅子峰,東有關刀峰(關刀峰即關刀石,由觀音寺、拜經臺等處眺望,巨石突兀,上裂紋彎麯,形若關羽“青竜偃月刀”)。近處還有古老的石雕三級浮屠。
  導遊:寺庵瓦捨5間,正中三開間為佛殿,兩邊為僧人住房。殿前為室內走廊,下裝板壁,上安玻璃,可憑窗遠眺。走廊東西各開一扇小門供出入,是遊天台往來的咽喉要地。
  由吊橋再拾階而上,至祝福樓,在此小憩時,西望鴿子峰,峰下一鬆揮臂迎客,酷似黃山迎客鬆。北看壁虎吞石、青蛙朝客,栩栩如生。
  再上,見摩岩石刻,上幾階即至觀音峰。
  交通:位於慧居寺、天台峰之間,靠近觀音峰,由慧居寺拾階而上可到。
  開放時間:上午八點至下午五點半。
  門票:無
  小貼士:登山宜在此處休息,正如廊下遊人留記的一句話所云:“來到半山坐一坐,再走五裏天上天。”
近義詞
吊橋, 吊橋村
包含詞
題半山寺半山寺三首半山寺有感
帶雪半山寺吊橋半山寺題半山寺壁二首
半山寺謁謝太傅像吊橋(半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