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午子仙毫
目錄
No. 1
  【名稱】午子仙毫
  【類別】[url]緑茶
  【産地】[url]陝西省西鄉縣南名山午子山
  【簡介】
  産於陝西省西鄉縣南名山午子山。1985年初月通過省級技校及新産品鑒定。
  茶園地處陝西南部,漢中地區東部,年平均溫度14.7℃,年降雨量1000~1500毫米,海拔高度600~1200米。土壤呈微酸性,有機質含量高。茶區內林木茂盛,空氣清新,土質肥沃,具有“雨洗青山四季春”的宜茶環境。成品狀似蘭花,色澤翠緑,白毫滿披;香高持久,滋味醇厚,爽口回甘,湯清明亮;葉底芽葉成朵。
  【采製工藝】
  鮮葉於清明前至𠔌雨後10天采摘,以一芽一二葉初展為標準,幹茶每公斤6.2萬個芽頭。鮮葉經攤放(35個小時)、殺青、清風揉捻、初幹做形、烘焙、揀剔等七道工序加工而成。
  【品質特點】
  午子仙毫選用細嫩鮮葉精製而成,其條型微扁,形似蘭花,翠緑顯毫,湯色嫩緑明亮,清香持久,富含天然鋅、硒等微量元素,其中鋅含量為53.5-67.5微剋/剋,硒含量0.858微剋/剋,氨基酸3.5-5.23%,咖啡鹼4.43%,茶多酚32.87%,水浸出物44.57%。
  【社會評價】
  它是西鄉縣茶葉科技人員研製開發的國傢級名優緑茶。該茶形似蘭花,挺秀微扁,翠緑顯毫,滋味鮮爽,嫩香持久,湯色清澈鮮明,葉底嫩緑勻亮,富含天然鋅、硒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品質優異。1986年獲全國名茶稱號,1990年通過全國名茶復評,1991年獲杭州國際茶文化節“中國文化名茶”奬,同年獲全國名茶品質認證,1995年通過緑色食品認證,1997年被評為陝西省名牌産品。是陝西省政府外事禮品專用茶,人稱“茶中皇后”。
  【午子仙毫的傳說】
   陝西漢中盆地東部,有一個名叫“西鄉”的縣城,縣城雖小,名聲卻大,因為這裏物産豐富,人傑地靈,歷史上曾出過不少名人,這裏的各種名貴小吃也享譽三秦大地,尤其是這裏出産的“午子仙毫”茶,更是“中華一絶”,得到各界人士的盛贊。伴隨午子山迷人的茶香,還流傳着一個動人的傳奇故事呢!
   據說在很久很久以前,西鄉縣城十五裏外有一座秀麗而險峻的山峰,不知從什麽時候起,山頂上來了一位美麗、善良的種茶姑娘,姑娘說她因為出生於午夜子時,所以人們叫她“午子姑娘”,這位午子姑娘在山頂種植了一片片郁郁葱葱的茶樹。
   每日清晨,午子姑娘便笑眯眯地提出一個泥陶壺,從山腰一個象竜脖子一樣形狀的山洞裏汲來了清泉水,再用青棡木木炭把水燒沸,在紫砂杯中放入茶葉,精心衝泡後,敬於客人。
  坐在山頂茶棚裏,陣陣清風吹來,洗去你登山的勞累,放眼望去,山𠔌的青鬆翠柏之間翻騰着嫵媚的雲海,耳旁傳來鳥語溪鳴,身邊不時出現午子姑娘婀娜多姿的身影,人們一邊品飲着異香撲鼻,清醇可口的緑茶,一邊欣賞着午子山峰間迷人的風光,此時、此地、此情、此景、清香、甘醇、鮮爽的茶湯直入腸胃,一種安詳、中正的太和之氣,油然而生,令人怡然陶醉,心曠神怡,仿佛置身於人間仙境一般。
  午子姑娘以茶待客,方便民衆之事,在方圓幾百裏,被傳為佳話,連遠處的一些名人雅士、禪師道長,僧侶儒生都慕名而來。登山求茶者品嚐後贊不絶口,茶客們你來我往絡繹不絶,午子姑娘日復一日,辛勤地忙碌着。
  一日,有一從南方專程到此的嗜茶高僧代表衆茶客送午子姑娘對聯一副,貼在茶棚門框之上。上朕:“竜脖洞中水”,下聯:“午子山頂茶”,橫額:“仙境雙絶”。他嚮衆人解釋道:“此‘雙絶’乃指兩雙,即茶與水,環境與美女也”,後來被人們稱為品飲“四要”。據傳,還被茶聖陸羽收集到“茶經”之中。
  午子姑娘以茶待客的美名,被人們越傳越遠,正好被出巡在外且嗜茶成癖的皇上知道了,他即令繞道駕臨午子山。
  當皇上在茶棚裏召見了午子姑娘,品飲香茗後,感慨地嘆息道“喝遍天下飲料,還數此茶最好。即將此茶為欽定貢品,專供皇宮所用,封午子姑娘為‘御前茶侍’,即日一同進宮。”然而皇上怎麽也想不到,他的此翻“好意”卻遭到了午子姑娘斷然拒絶,頓時竜顔大怒,吩咐左右砍去午子山茶林,將午子姑娘押監治罪。午子姑娘攔住毀林砍樹的人,不卑不亢地對皇上說:“我隨皇上一同進宮。”當大隊人馬走至白鬆崖時,天上突然颳起一陣陣狂風,午子姑娘藉風勢,縱身一躍,跳下了山崖,衹見白雲之中,姑娘變成一隻美麗的金鳳凰,展開雙翅沿午子山峰的茶園繞飛一圈後,越過對面山頭,嚮天外飛去。皇上和他的侍衛們已驚得目瞪口呆,半晌纔回過神來嘆息一聲說道:“午子姑娘乃是神女茶仙下凡,非凡人所比,看來天意難違,不可冒犯。”
  午子山頂的茶園保住了,午子仙女的傳說被人們一代又一代的傳頌着。據說,每年清明正午時分,人們衹要在當年午子姑娘搭起茶棚的石桌石凳上,擺上泥砂陶壺,紫砂茶杯,生起青鋼木炭火,汲來“竜脖子洞”中的泉水,午子仙女將會在你不知不覺中降臨,象當年一樣為你作一次精湛的茶藝表演。當地有不少老人曾有幸觀賞到這一人間奇觀。
  為了紀念美麗善良的午子仙女,人們把每年清明前在山頂所采的新茶嫩芽,看作是午子姑娘的化身,取名為“午子仙毫”。在當年午子姑娘搭起茶棚的地方,修建了一座“道觀”,取名為“午子觀”,在她曾跳崖的地方栽滿了白皮鬆,還把午子姑娘跳崖後變成一隻美麗的金鳳凰後飛過的那座山頭,取名為“飛鳳山”。飛鳳山下的那條清澈的小河的源頭,據說就是午子姑娘當年取水的那個“竜脖子洞”,於是人們便把這條小河取名為“涇洋河”。
  如今,每逢清明時節,西鄉縣城的人們,攀登午子山,朝拜午子觀,品午子仙毫茶。到飛鳳山留影,來涇洋河蕩舟,觀山中景色,談論午子仙女的傳奇故事,已成為當地的傳統習俗和人們茶事活動中的一大樂事。
相關詞
陝西安康茶葉茶人
包含詞
午子仙毫茶西鄉午子仙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