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拼音: qiān qiū wàn suì
用法: 聯合式;作賓語、狀語;形容歲月長久
解釋: 千年萬年。形容歲月長久。
資料來源: 先秦·韓非《韓非子·顯學》:“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萬歲。’千秋萬歲之聲聒耳,而一日之壽無徵於人。”
例子: ~後,榮名安所之?乃誤羨門子,噭噭今自蚩。(漢·阮籍《詠懷詩·十九》)
|
|
詩人: 李冠 Li Guan
杏花好、子細君須辨。 比早梅深、夭桃淺。 把鮫綃、淡拂鮮紅面。 蠟融紫萼重重現。 煙外悄,風中笑,香滿院。 欲綻全開俱可羨。 粹美妖嬈無處選。 除卿卿似尋常見。 倚天真、豔冶輕朱粉,分明洗出胭脂面。 追往事,繞芳榭,千千遍。 |
|
千年萬年,形容歲月長久。 南朝 宋 鮑照 《擬行路難》詩之九:“一去無還期,千秋萬歲無音詞。” 金 元好問 《湘夫人詠》:“千秋萬歲帝鄉遠,雲來雲去空悠悠。” 郭小川 《新路歌》:“我們的事業呵,千秋萬歲!” |
祝長壽之辭 Zhu Changshou of the words |
祝長壽之辭。《韓非子·顯學》:“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萬歲。’千秋萬歲之聲聒耳,而一日之壽無徵於人。” 唐 李嶠 《汾陰行》:“聲明動天樂無有,千秋萬歲南山壽。”《新唐書·禮樂志九》:“臣某等不勝大慶,謹上千秋萬歲壽。” |
婉言帝王之死 The death of the emperor politely |
婉言帝王之死。《史記·梁孝王世傢褚少孫論》:“上與 梁王 燕飲,嘗從容言曰:‘千秋萬歲後傳於王。’王辭謝。”《北史·隋房陵王勇傳》:“每思東宮無正嫡,至尊千秋萬歲後,遣汝等兄弟嚮 阿雲 兒前再拜問訊,此是幾許大苦痛邪!”《新五代史·唐臣傳·郭崇韜》:“俟主上千秋萬歲後,當盡去宦官。” |
指千歲鳥﹑萬歲禽,傳說中的長壽神鳥 Long live poultry birds ﹑ that His Highness, the legendary longevity Bird |
指千歲鳥、萬歲禽,傳說中的長壽神鳥。 晉 葛洪 《抱樸子·對俗》:“千歲之鳥,萬歲之禽,皆人面而鳥身,壽亦如其名。”《隋書·王劭傳》:“時有人於 黃鳳泉 浴,得二白石,頗有文理……又有卻非及二鳥,其鳥皆人面,則《抱樸子》所謂‘千秋萬歲’也。” |
|
見“ 千秋歲引 ”。 |
|
詞 目 千秋萬歲
音 qiān qiū wàn suì
釋 義 千年萬年。形容歲月長久。
出 處 《韓非子·顯學》:“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萬歲。’千秋萬歲之聲恬耳,而一日之壽無徵於人,此人所以簡巫祝也。”
示 例 ~後,榮名安所之?乃誤羨門子,噭噭今自蚩。(漢·阮籍《詠懷詩·十九》)
遼代行用錢。據其形製、文字演變及傳世數量推斷,鑄行期可從太祖阿保機(916—926年)始,延續至中期興宗(1031—1055年)前後。此錢大小不一,徑自1.3釐米起,漸增至2.7、3.4、4、4.9釐米等多種樣式,錢文亦從拙樸的減筆,反書逐漸演變為健美的繁體漢字。“千秋萬歲”四字旋讀,寓永久通行意,僅一“萬”字即有減筆、反筆、簡寫、繁體之別。背多無文,亦有少數銘“傢國詠安”、“國太仁安”之類吉語。製作渾厚,邊廓堅挺,少數內廓微顯决紋。因其時遼使入宋多攜此錢,故傳世“千秋萬歲”較同期別種遼錢為衆,殊不難見。又有背鑄竜鳳及人犬圖等厭勝錢數品,辨其文字可知為中原歷代所出。 |
|
- n.: a long, long time, a thousand years
|
|
百歲千秋 |
|
千秋萬歲錢 | 千秋萬歲後 | 千秋萬歲名 | 千秋萬歲後 | 千秋萬歲瓦當 | 千秋萬歲南山壽 | 莫問千秋萬歲名 | 千秋萬歲與此同 | 千秋萬歲保榮華 | 千秋萬歲還來此 | 有千秋萬歲之真榮 | 醜婦千秋萬歲同室 |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 | 舞馬千秋萬歲樂府詞三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