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學名] ophiophagus hannah
[分類地位] 蛇目 眼鏡蛇科
[形態特徵] 具前溝牙的毒蛇。外形一般與眼鏡蛇相似,區別是眼鏡王蛇①體形較大,常長達3~4 m,最大長度紀錄幾達6 m;②頭背除典型的9枚大鱗外,頂鱗之後尚有一對大的枕鱗;③頸部擴展時,擴展部位較窄而長,且無眼鏡蛇的特有斑紋;④背鱗中段15行,尾下鱗部分成單。背面暗褐色或黑色,具橫斑;腹面黃白色。頸部腹面橙黃色。幼蛇黑色,具34~45個黃白色環玟。
[分佈] 在我國一般分佈於北緯25度左右及其以南地區,包括福建、貴州、廣東、海南、廣西,嚮北可達浙江南部、四川米易及西藏墨脫。國外分佈於南亞及東南亞。
[生活習性] 棲息於沿海低地到海拔1 800 m的山區,多見於森林邊緣近水處。白晝活動。主要捕食蛇,偶爾吃蜥蜴等。卵生,7~8月産卵20~40枚於枯葉築成的窩內,卵徑65.5 mm×33.2 mm。親蛇有護卵習性。
[估計數量] 估計國內野外已極少。 | | [學名] bungarus fasciatus
[分類地位] 蛇目 眼鏡蛇科
[形態特徵]全長1200~1800 mm,具前溝牙的毒蛇。通身黑色,具較寬的金黃色環紋,體尾共有19~27+3~5環,黑黃二色寬度約相等。頭背黑褐色,枕部有淺色倒" v"形斑。背脊隆起呈脊,故軀幹橫切面略呈三角形,尾末端圓鈍。頭橢圓形,與頸區分較不明顯,頭背具典型的9枚大鱗片,無頰鱗,上唇鱗7,2-2-3式。背鱗平滑,通身15行,背正中一行脊鱗擴大呈六角形;腹鱗214~230,肛鱗完整,尾下鱗單行,29~39枚。
[分佈] 我國分佈於北緯25度左右及其以南地區,包括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及雲南南部,在東部嚮北可達江西南昌。國外分佈於南亞及東南亞。
[生活習性] 棲息於海拔180~1014 m的平原或低山,植被覆蓋較好的近水處。夜晚活動。吃蛇,偶爾吃蜥蜴或其他脊椎動物。卵生,5~6月産卵6~14枚於腐葉下或洞穴中,卵徑45~54 mm×20~24 mm。
[估計數量] 野外已極稀少。 | 白眉蝮 Agkistrodon Agkistrodon | [學名] vipera ruselli siamensis
[分類地位] 蛇目 蝰科
[形態特徵] 全長1米,重達1.5公斤.頭比較大,與頸區分明顯,吻短寬圓.頭背的小鱗起棱,鼻孔大,位於吻部上端.體背呈棕灰色,具有3縱行大圓斑,每一圓斑的中央為紫色或深棕色,外周為黑色,最外側有不規則的黑褐色斑紋.腹部為灰白色,散有粗大的深棕色斑.
[生活習性] 生活在平原,丘陵或山區.主要棲息在寬闊的田野中,很少到茂密的林區去,夏季一般在丘陵地帶活動,炎熱時喜歡棲息在蔭涼通風處.受驚時並不逃離,而是將身體盤捲成圈,並發出呼呼的出氣聲,身體不斷彭縮,持續半小時之久.以鼠,鳥,蜥蜴為食,采用突襲方式,軀幹前部先嚮後麯,猛然離地再嚮前衝並咬住獵物,咬住不放直至吞食下去.9--10月咬傷人畜較多,是我國劇毒蛇類之一.平均每條蛇咬物一次排毒量約為200毫剋.屬於卵胎生,7--8月份産仔,每次産仔十幾條左右.
[分佈] 福建,廣東,廣西;國外見於印度,巴基斯坦,緬甸,泰國等地. | | [學名] vipera ruselli siamensis
[分類地位] 蛇目 蝰科
[形態特徵] 全長1米,重達1.5公斤.頭比較大,與頸區分明顯,吻短寬圓.頭背的小鱗起棱,鼻孔大,位於吻部上端.體背呈棕灰色,具有3縱行大圓斑,每一圓斑的中央為紫色或深棕色,外周為黑色,最外側有不規則的黑褐色斑紋.腹部為灰白色,散有粗大的深棕色斑.
[生活習性] 生活在平原,丘陵或山區.主要棲息在寬闊的田野中,很少到茂密的林區去,夏季一般在丘陵地帶活動,炎熱時喜歡棲息在蔭涼通風處.受驚時並不逃離,而是將身體盤捲成圈,並發出呼呼的出氣聲,身體不斷彭縮,持續半小時之久.以鼠,鳥,蜥蜴為食,采用突襲方式,軀幹前部先嚮後麯,猛然離地再嚮前衝並咬住獵物,咬住不放直至吞食下去.9--10月咬傷人畜較多,是我國劇毒蛇類之一.平均每條蛇咬物一次排毒量約為200毫剋.屬於卵胎生,7--8月份産仔,每次産仔十幾條左右.
[分佈] 福建,廣東,廣西;國外見於印度,巴基斯坦,緬甸,泰國等地 | | [學名] bungarus multicinctus
[分類地位] 蛇目 蝰科
[形態特徵] 全長1000~1800 mm,具前溝牙的毒蛇。背面黑色或藍黑色,具30~50個白色或乳黃色窄橫紋;腹面污白色。頭背黑褐,枕背具淺色倒"v"形斑。背脊不隆起,尾末端較尖。頭橢圓形,與頸區分較不明顯,關背具典型的9枚大鱗片,無頰鱗,上唇鱗7,2-2-3式。背鱗平滑,通身15行,背正中一行脊鱗擴大呈六角形;腹鱗203~231;肛鱗完整;尾下鱗單行,37~55枚。本種有2亞種:指名亞種b. m. multicinctus blyth 腹鱗203~218,背面白色橫紋30~50個;雲南亞種b. m. wanghaotingi 腹鱗213~231,背面白色橫紋20~31個。
[生活習性] 息於從沿海低地到海拔1 300 m的山區,常見於低海拔的平原、丘陵近水處。夜晚活動,到水邊捕食魚、蛙或蛇類。白晝則隱匿於石下或洞中。4月出蟄,11月進入鼕眠。卵生,6月産卵3~15(最高紀錄為20)枚,卵徑29 mm×16.5 mm~52 mm×19 mm;孵化期1~1.5月,剛孵出的仔蛇全長200~270 mm。
[分佈] 指名亞種分佈於我國長江以南各省,包括臺灣、海南與香港。雲南亞種僅見於我國雲南省西南部。國外分佈於緬甸、老撾及越南北部。 | 尖吻蝮(五步蛇) Acutus (Agkistrodon acutus) | [學名] agkistrodon acutus
[形態特徵] 頭大,呈三角形,吻端有由吻鱗與鼻鱗形成的一短而上翹的突起。頭背黑褐色,有對稱大鱗片,具頰窩。體背深棕色及棕褐色,背面正中有一行15-21+2-6個方形大斑塊。腹面白色,有交錯排列的黑褐色斑塊。體形粗短,最長的雄性1335+206 mm,雌性1238+165 mm。背鱗21(23)-21(23)-17(19)行,最外1~3行僅有極細的弱棱,其餘均具有結節的強棱,體表粗糙;腹鱗雄性152~169,雌性162~171。肛鱗完整。尾下鱗雄性51~61,雌性48~63,大多為雙行。尾尖一枚鱗片側扁而尖長,俗稱"佛指甲"。
[分佈] 在我國分佈範圍大致在東經104°以東,北緯25°到31°之間。已知的分佈地區有安徽(南部)、重慶、江西、浙江、福建(北部)、湖南、湖北、廣西(北部)、貴州、廣東(北部)及臺灣省。國外衹見於越南北部。
[生活習性] 生活在海拔100~1 400 m的山區或丘陵地帶。大多棲息在300~800 m的山𠔌溪澗附近,偶爾也進入山區村宅,出沒於廚房與臥室之中,與森林息息相關。炎熱天氣,尖吻蝮進入山𠔌溪流邊的岩石,草叢,樹根下的陰涼處渡夏,鼕天在嚮陽山坡的石縫及土洞中越鼕。喜食鼠類、鳥類、蛙類、蟾蜍和蜥蜴,尤以捕食鼠類的頻率最高。
[估計數量] 尖吻蝮在我國分佈較廣,其中以武夷山山區和皖南山區貯量最多。根據各省産區歷年收購尖吻蝮蛇幹的數量及重點産區抽樣調查,我國目前尚有野生狀態尖吻蝮一千萬條。蛇園人工飼養的約一萬條 | 白唇竹葉青 White-lipped Trimeresurus | [學名] trimeresurus stejnegeri
[分類地位] 蛇目 蝰科
[形態特徵] 體長60--75釐米,尾長14--18釐米,體重約60.頭呈三角形,其頂部為青緑色,瞳孔垂直,呈紅色,頸部明顯,體背為草緑色,有時有黑斑紋,且兩黑斑紋之間有小白點,最外側的背鱗中央為白色,自頸部以後連接起開形成一條白色縱綫,有的在白色縱綫之下伴有一條紅色縱綫.有的有雙條白綫,再加紅綫.亦有少數個體為全緑色.腹面為淡黃緑色,各腹鱗的後緣為淡白色,尾端呈焦紅色.
[生活習性] 棲息於山區陰濕溪邊,雜草灌木叢和竹林中,由於緑的體色和善於纏繞的尾巴,很適應樹上生活,它們常吊挂或攀繞再溪邊的樹枝或竹枝上,體色與棲息環境均為緑色,極不容易被發現.有時也盤踞在石頭上,頭朝着溪流,若受驚擾就緩緩嚮水中遊去.晝夜均活動,夜間更為頻繁.竹葉青是常見的毒蛇,屬管牙類.平均每條蛇咬物一次的排毒液量為28毫剋左右.捕食鳥,蛙,鼠類,有鼕眠習性.鼕眠期由大雪至驚蟄,5月份出洞.為卵胎生,7--8月産仔,每次産7--8條.剛出生的小蛇就有毒牙,也能傷人.
[分佈] 甘肅、四川、雲南、貴州、湖南、安徽、江西、浙江、廣東、廣西、福建、臺灣、海南;國外見於尼泊爾、越南等地. | 灰藍刻扁尾海蛇 Gray-blue engraved flat tail snake | [學名] hydrophis cyanocinctus
[分類地位] 蛇目 海蛇科
[形態特徵] 體型細長,體長可達200釐米,體重0.5--1.5公斤.身體前部為圓形,後部至尾部逐漸變成側扁.體背部青灰色,從頭至尾有51--68個青灰黑色的寬橫紋環繞蛇體.腹部黃色或橄欖色.
[生活習性] 生活在近海處,特別喜歡河口的地方.善遊泳,離開水則笨拙,呼吸時投身出水面,換入新鮮空氣後又潛入海水中,有趨光習性.主要以鰻類魚為食.卵胎生,每次産仔蛇3--5條.海蛇是一種神經性毒蛇,主要含神經毒素,能麻痹被咬動物的橫紋肌,人咬傷嚴重時可以致死.
[分佈] 産於山東,江蘇浙江,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海南島沿海;國外見於印度半島沿海等地. | | [學名] naja atra [形態特徵] 全長1000~2000 mm。具前溝牙的毒蛇。背面黑色、黑褐色或暗褐色,沒有或具有若幹白色或黃白色窄橫紋,在幼體較為明顯。受驚擾時,前半身竪起,頸部扁平擴展,顯露出項背特有的白色眼鏡狀斑紋或此斑紋的各種飾變。腹面污白色,頸腹具灰黑色寬橫斑及其前方的兩個黑點。頭呈橢圓形,與頸區分不十分明顯,頭背具典型的9枚大鱗。沒有頰鱗;上唇鱗7枚,第三枚最大,它前切鼻鱗後入眶。第四、五兩枚下唇鱗之間嵌有一枚小鱗。背鱗平滑,中段21(19)行;腹鱗162~182,肛鱗完整或二分,尾下鱗38~53對。
[分佈] 我國特有種。廣泛分佈於長江以南各省,西至廣西東北部、貴州、重慶東南部,包括臺灣、海南及香港。
[生活習性] 棲息於沿海低地到海拔1 700 m左右的平原、丘陵與山區,見於灌叢、竹林、溪澗或池壙岸邊、稻田、路邊、城郊,甚至進入花園或住房。白晝與夜晚均見活動。捕食魚、蛙、蜥蜴、鼠、鳥及鳥蛋、蛇等。每年5月前後出蟄,11月進入鼕眠。卵生,5~6月交配,7~8月産卵7~19枚,卵徑42~54 mm×26~31 mm;約經50天孵出仔蛇,全長約200 mm。
[估計數量] 無研究資料 | 原矛頭蝮(龜殼花蛇) Original directed venomous snake (snake spent shells) | [學名] trimeresurus mucrosquamatus
[分類地位] 蛇目 蝰科
[形態特徵] 體長一般在70--90釐米,尾長16--18釐米,體重50--70剋左右.頭呈三角形,頸細,吻較窄,頭頂具有細鱗,並有倒v形褐色紋斑.體背面為棕褐色,在背中央綫兩側有並列的暗褐色紋斑.左右相連而成鏈狀,在該紋斑下面還有不規則的小班紋.腹部為灰褐色,有許多斑點.
[生活習性] 棲息於山區灌木林,竹林溪邊,住宅區附近陰濕的環境中,常盤踞在柴堆內.多在晚上活動,尾有纏繞性,有時盤纏在樹上或竹子上.由於身體瘦長,捕食,攻擊都比較靈活.以魚,蛙,蜥蜴,鳥為食.小雪至次年清明為鼕眠期,常利用樹洞,竹洞作為越鼕場所.為卵生,每次産仔5--13枚,靠自然溫度孵化,孵卵期一般在35--45天.烙鐵頭係管牙類毒蛇.
[分佈] 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河南、湖南、廣西、廣東、海南、四川、甘肅、貴州;國外見於印度、緬甸、越南等地.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