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十六罗汉十六罗汉 十六罗汉 十六罗汉 十六罗汉 十六罗汉 十六罗汉
指 释迦 的十六名上足弟子。即 宾度罗跋罗惰阇 、 迦诺迦伐蹉 、 迦诺迦跋厘惰阇 、 苏频陀 、 诺讵罗 、 跋陀罗 、 迦哩迦 、 伐阇罗弗多罗 、 戍博迦 、 半托迦 、 罗怙罗 、 那伽犀那 、 因揭陀 、 伐那婆斯 、 阿氏多 、 注荼半托迦 。参见“ 十八罗汉 ”。 |
|
十六罗汉十六罗汉 十六罗汉 十六罗汉 十六罗汉 十六罗汉 十六罗汉
十六罗汉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据经典说,他们受了佛的嘱咐,不入涅盘,常住世间,受世人的供养而为众生作福田。古代译品中如北凉道泰译的《入大乘论》说:「尊者宾头卢、尊者罗瞭罗,如是等十六人诸大声闻散在诸渚……守护佛法。」但是未列举出十六罗汉一一的名字。此外,西晋竺法护译(一云失译)《弥勒下生经》云:「所谓大迦叶比丘、军屠钵叹比丘、宾头卢比丘、罗云上丘,汝等四大声闻要不般涅盘,须吾法没尽,然后乃当般涅盘。」东晋失译《舍利弗问经》也说:「我去世后摩诃迦叶、宾头卢、君徒般叹、罗瞭罗四大比丘住不泥洹,流通我法。」隋智顗《法华经文句》卷二即根据此说云:「佛敕四大罗汉不得灭度,待我法灭尽。由是住持于今,未得入无余涅盘。」而唐湛然《法华文句记》解释此文却云:「准《宝云经》第七,佛记十六罗汉令持佛法,至后佛出方得入灭。彼经一一皆列住处、人名、众数等。故诸圣者皆于佛前各各誓言:我等以神力故弘护是经,不般涅盘。宾头卢、罗云在十六数,却不云迦叶。」今勘本《宝云经》有两译,一是梁代曼陀罗仙译,一是梁代曼陀罗仙共僧伽婆罗译,都无此文。只是僧伽婆罗译本卷七末没有一般经典惯例的「信受奉行」的文句,或者现本的经文有所缺失,这就难以考定了。现在所有的十六罗汉的典据是依唐玄奘译《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难提密多罗,此云庆友,是佛灭后八百年时师子国(即今斯里兰卡)人。
《法住记》中说:第一尊者宾度罗跋啰惰阇(pindolabharadvaja),与自眷属千阿罗汉多分住在西瞿陀尼洲;第二尊者迦诺迦伐蹉(kan-akavatsa),与自眷属五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北方迦湿弥罗国;第三尊者迦诺迦跋厘惰阇(kanaka-bharadvaja),与自眷属六百阿罗汉多分住在东胜身洲;第四尊者苏频陀(suvinda),与自眷属七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北俱卢洲;第五尊者诺距罗(nakula),与自眷属八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南赡部洲;第六尊者跋陀罗(bhadra),与自眷属九百阿罗汉多分住在耽没罗洲;第七尊者迦理迦(karika),与自眷属千阿罗汉多分住在僧伽荼洲;第八尊者伐阇罗弗多罗(va-jraputra),与自眷属千一百阿罗汉多分住在钵刺拏洲;第九尊者戍博迦(svaka),与自眷属九百阿罗汉多分住在香醉山中;第十尊者半托迦(panthaka),与自眷属千三百阿罗汉多分住在三十三天;第十一尊者罗怙罗(rahula),与自眷属千一百阿罗汉多分住在毕利飏瞿洲;第十二尊者那伽犀那(nagaena),与自眷属千二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广半度波山;第十三尊者因揭陀(lngata),与自眷属千三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广胁山中;第十四尊者伐那婆斯(vanav-asin),与自眷属千四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可住山中;第十五尊者阿氏多(ajita),与自眷属千五百阿罗汉多分住在鹫峰山中;第十六尊者注荼半托迦(cuda-panthaka),与自眷属千六百阿罗汉多分住在持轴山中。
自《法住记》译出以后,十六罗汉受到佛教徒的普通尊敬赞颂。现存敦煌唐人写经中还存有《第八尊者伐阇罗弗多罗》、《第十尊者罗护罗颂》二首,每首七言八句(见《敦煌杂缀》下)。此外还有《十六大阿罗汉因果识见颂》一书,题云「天竺沙门阇那崛多迦译」而不记时代。前有宋范仲俺序云:「庆历中宣抚河东,宿保德冰谷传舍,于堂檐罅间得之,因于府州承天寺命僧别录藏之。于戊子岁(1048)有江陵僧慧哲又出其藏本,称得之于武陵僧普焕,宝之三十余年云云。」书中记十六阿罗汉,各各为摩拏罗多说自所证「因果识见」,各有七颂,总有一百十二颂。唯文义浅薄,其为宋代汉地民间伪造无疑,就此亦足见当时民间对十六罗汉崇奉之广。在《秘殿珠林》还载有唐人画十六应真图,卷后附宋姜夔跋,完全引用了此颂,可见这《因果识见颂》在宋时是相当流行的。
关于十六罗汉的图像方面,《宣和画谱》卷二载梁张僧繇有十六罗汉像一幅。他是否根据北凉道泰译的《入大乘论》,或者如湛然所说《宝云经》的记载而画,难以考定,但是我们知道当时佛教界对十六罗汉的崇奉并不普遍。唐玄奘译出《法住记》以后,到乾元中卢楞伽特爱好作十六罗汉像,《宣和画谱》卷二记载他有这类作品多种,又同书卷十中记王维也有十六罗汉图四十八幅。到了五代时这类绘画就更多起来,如南唐的陶守立(见《式古堂书画考》二)、王齐翰(见《宣和画谱》四、《清河书画舫》五、《秘殿珠林》九),前蜀的李升(见《宣和画谱》)、张玄(见《宣和画谱》三、《清河书画舫》五),吴越的王道求(见《式古堂书画考》二),都有此类作品,而以前蜀贯休为最知名(见《清河书画舫》五、《妮古录》、《式古堂书画考》十),宋代孙知微(见《清河书画舫》六)、李公麟(见《珊瑚网》二三、《弇州四部稿》一三七、《式古堂书画考》二、《秘殿珠林》九、十、《书画鉴影》二、《宝绘录》十、《平津馆鉴藏书画记》、《江村书画目》、《好古堂家藏书画记》上、《三秋阁书画录》二)、颜博文(见《式古堂书画考》二)、李时择(见《式古堂书画考》二)、梁楷(见《书画鉴影》三)、孙必达(见《秘殿珠林》九);僧中如梵隆(见《珊瑚网》二三,《弇州四部稿》一三七、《式古堂书画考》二、《大观录》一四、《江村销夏录》一、《春霞阁题画绝句》)、月蓬(见《式古堂书画考》二)、海仑(见《秘殿珠林》九、十);元代赵孟頫(见《秘殿珠林补编》十)、钱选(见(盛京故宫书画录》三),明代吴伟(见《秘殿珠林》二集)、仇英(见《过云楼书画记》四、《江村销夏录》一、《盛京故宫书画录》三)、吴彬(见《石渠宝笈》三)、丁云鹏(见《石渠宝笈》二、三)等,都有名作见于历代的著录。
关于十六罗汉的雕刻方面,最早的有杭州烟霞洞吴越国吴延爽造十六罗汉,计右璧内部二尊、前部四尊。左壁十尊。此十六尊的雕刻技巧同一手法;阮元《两浙金石志》曾载有烟霞洞吴延爽造像功德记。吴延爽是吴越王钱元瓘妻吴夫人的兄弟。宋代曾在此洞补刻僧像一、布袋和尚像一,作法浅陋,远不及前十六尊。可见《咸淳临安志》所记:「原有石刻罗汉六尊,吴越王感梦而补刻十二尊,成为十八」之说,全出于附会。
从以上所述绘画和雕刻两方面来看,十六罗汉的尊崇是从五代时发展起来的,特别是在江南一带地区,并且由十六罗汉而演变成十八罗汉。
指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十六位大阿罗汉。据经典所载,十六罗汉受佛付嘱,不入涅盘,常住世间,受世人供养而为众生作福田。兹依唐·玄奘译《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所载,略述十六罗汉之名称及弘化地方如次﹗
(1)宾度罗跋罗堕阇(pindolabha^radvaja)﹗与自眷属千阿罗汉,多分住于西瞿陀尼洲。
(2)迦诺迦伐蹉(kanakavatsa)﹗与自眷属五百阿罗汉,多分住于北方迦湿弥罗国。
(3)迦诺迦跋厘堕阇(kanakabha^radvaja)﹗与自眷属六百阿罗汉,多分住于东胜身洲。
(4)苏频陀(suvinda)﹗与自眷属七百阿罗汉,多分住于北俱卢洲。
(5)诺距罗(nakula)﹗与自眷属八百阿罗汉,多分住于南赡部洲。
(6)跋陀罗(bhadra)﹗与自眷属九百阿罗汉,多分住于耽没罗洲。
(7)迦理迦(kari^ka)﹗与自眷属千阿罗汉,多分布于僧伽荼洲。
(8)伐阇罗弗多罗(vajraputra)﹗与自眷属一千一百阿罗汉,多分住于钵剌拏洲。
(9)戍博迦(ji^vaka)﹗与自眷属九百阿罗汉,多分住于香醉山中。
(10)半托迦(panthaka)﹗与自眷属一千三百阿罗汉,多分住于三十三天。
(11)啰怙罗(ra^hula)﹗与自眷属一千一百阿罗汉,多分住于毕利扬瞿洲。
(12)那伽犀那(na^gasena)﹗与自眷属一千二百阿罗汉,多分住于半度波山。
(13)因揭陀(an%gaja)﹗与自眷属一千三百阿罗汉,多分住于广胁山中。
(14)伐那婆斯(vanava^si)﹗与自眷属一千四百阿罗汉,多分住于可住山中。
(15)阿氏多(ajita)﹗与自眷属一千五百阿罗汉,多分住于鹫峰山中。
(16)注荼半托迦(cu^l!apanthaka)﹗与自眷属一千六百阿罗汉,多分住于持轴山中。
自《法住记》译出之后,十六罗汉受到我国佛教徒的普遍信仰,石窟中也陆续出现这种题材。敦煌千佛洞第十六窟晚唐壁画中就有十六罗汉像。历代画家对十六罗汉图也多有绘制,如王维曾绘四十八幅十六罗汉图。五代时期的禅月大师贯休十六罗汉图,可由敦煌千佛洞第七十九窟窥其遗影。此外,大足石窟大佛湾第三十六窟、杭州烟霞洞等石窟也有十六罗汉像。宋代以后,十六罗汉的题材虽然在石窟中已经减少,但绘画界则仍颇风行,一直延续到明代。著名画家有李公麟、梁楷、赵孟頫与仇英等人。
此外,另有十八罗汉之说。此系于十六罗汉加上二位尊者。关于所加的二尊有多种说法,兹不一一列举。
[参考资料]《佛教艺术论集》(《现代佛教学术丛刊》);道端良秀《罗汉信仰史》第二、第三章。
十六罗汉与龙岩十八开、十三太保、四季素,共为建兰家族素心品系的四大多花铭品,在建兰素心品系中居第二位。它又是素心建兰中花形最大的铭品,先人以其莛花朵数多达十六朵,联想到神名罗汉而借喻之,命名为“十六罗汉”。 十六罗汉产于闽西。球茎圆大。叶幅1.4?2厘米;长25?40厘米,是重心建兰四大多花铭品中叶幅最阔的品种。叶态直立成斜立,叶柄短而阔,叶中部肥阔,顺尖或钝尖收尾。新叶浅黄绿色,成熟叶碧绿,端部略弯垂。叶主脉间明亮,侧脉较隐匿,叶两侧均密布龙骨节状的深绿色斑纹,为该品特有的风采,格外雅致。 该品在生长茁壮的情况下,可开出莛16朵的出架香花,是素心建兰中,莛花朵数居第二位的花叶兼优的铭品。
(一)十六罗汉
十六罗汉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据经典说,他们受了佛的嘱咐,不入涅盘,常住世间,受世人的供养而为众生作福田。古代译品中如北凉道泰译的《入大乘论》说:「尊者宾头卢、尊者罗瞭罗,如是等十六人诸大声闻散在诸渚……守护佛法。」但是未列举出十六罗汉一一的名字。此外,西晋竺法护译(一云失译)《弥勒下生经》云:「所谓大迦叶比丘、军屠钵叹比丘、宾头卢比丘、罗云上丘,汝等四大声闻要不般涅盘,须吾法没尽,然后乃当般涅盘。」东晋失译《舍利弗问经》也说:「我去世后摩诃迦叶、宾头卢、君徒般叹、罗瞭罗四大比丘住不泥洹,流通我法。」隋智顗《法华经文句》卷二即根据此说云:「佛敕四大罗汉不得灭度,待我法灭尽。由是住持于今,未得入无余涅盘。」而唐湛然《法华文句记》解释此文却云:「准《宝云经》第七,佛记十六罗汉令持佛法,至后佛出方得入灭。彼经一一皆列住处、人名、众数等。故诸圣者皆于佛前各各誓言:我等以神力故弘护是经,不般涅盘。宾头卢、罗云在十六数,却不云迦叶。」今勘本《宝云经》有两译,一是梁代曼陀罗仙译,一是梁代曼陀罗仙共僧伽婆罗译,都无此文。只是僧伽婆罗译本卷七末没有一般经典惯例的「信受奉行」的文句,或者现本的经文有所缺失,这就难以考定了。现在所有的十六罗汉的典据是依唐玄奘译《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难提密多罗,此云庆友,是佛灭后八百年时师子国(即今斯里兰卡)人。
《法住记》中说:第一尊者宾度罗跋啰惰阇(pindolabharadvaja),与自眷属千阿罗汉多分住在西瞿陀尼洲;第二尊者迦诺迦伐蹉(kan-akavatsa),与自眷属五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北方迦湿弥罗国;第三尊者迦诺迦跋厘惰阇(kanaka-bharadvaja),与自眷属六百阿罗汉多分住在东胜身洲;第四尊者苏频陀(suvinda),与自眷属七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北俱卢洲;第五尊者诺距罗(nakula),与自眷属八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南赡部洲;第六尊者跋陀罗(bhadra),与自眷属九百阿罗汉多分住在耽没罗洲;第七尊者迦理迦(karika),与自眷属千阿罗汉多分住在僧伽荼洲;第八尊者伐阇罗弗多罗(va-jraputra),与自眷属千一百阿罗汉多分住在钵刺拏洲;第九尊者戍博迦(svaka),与自眷属九百阿罗汉多分住在香醉山中;第十尊者半托迦(panthaka),与自眷属千三百阿罗汉多分住在三十三天;第十一尊者罗怙罗(rahula),与自眷属千一百阿罗汉多分住在毕利颺瞿洲;第十二尊者那伽犀那(nagaena),与自眷属千二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广半度波山;第十三尊者因揭陀(lngata),与自眷属千三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广胁山中;第十四尊者伐那婆斯(vanav-asin),与自眷属千四百阿罗汉多分住在可住山中;第十五尊者阿氏多(ajita),与自眷属千五百阿罗汉多分住在鹫峰山中;第十六尊者注荼半托迦(cuda-panthaka),与自眷属千六百阿罗汉多分住在持轴山中。
自《法住记》译出以后,十六罗汉受到佛教徒的普通尊敬赞颂。现存敦煌唐人写经中还存有《第八尊者伐阇罗弗多罗》、《第十尊者罗护罗颂》二首,每首七言八句(见《敦煌杂缀》下)。此外还有《十六大阿罗汉因果识见颂》一书,题云「天竺沙门阇那崛多迦译」而不记时代。前有宋范仲俺序云:「庆历中宣抚河东,宿保德冰谷传舍,于堂檐罅间得之,因于府州承天寺命僧别录藏之。于戊子岁(1048)有江陵僧慧哲又出其藏本,称得之于武陵僧普焕,宝之三十余年云云。」书中记十六阿罗汉,各各为摩拏罗多说自所证「因果识见」,各有七颂,总有一百十二颂。唯文义浅薄,其为宋代汉地民间伪造无疑,就此亦足见当时民间对十六罗汉崇奉之广。在《秘殿珠林》还载有唐人画十六应真图,卷后附宋姜夔跋,完全引用了此颂,可见这《因果识见颂》在宋时是相当流行的。
关于十六罗汉的图像方面,《宣和画谱》卷二载梁张僧繇有十六罗汉像一幅。他是否根据北凉道泰译的《入大乘论》,或者如湛然所说《宝云经》的记载而画,难以考定,但是我们知道当时佛教界对十六罗汉的崇奉并不普遍。唐玄奘译出《法住记》以后,到乾元中卢楞伽特爱好作十六罗汉像,《宣和画谱》卷二记载他有这类作品多种,又同书卷十中记王维也有十六罗汉图四十八幅。到了五代时这类绘画就更多起来,如南唐的陶守立(见《式古堂书画考》二)、王齐翰(见《宣和画谱》四、《清河书画舫》五、《秘殿珠林》九),前蜀的李升(见《宣和画谱》)、张玄(见《宣和画谱》三、《清河书画舫》五),吴越的王道求(见《式古堂书画考》二),都有此类作品,而以前蜀贯休为最知名(见《清河书画舫》五、《妮古录》、《式古堂书画考》十),宋代孙知微(见《清河书画舫》六)、李公麟(见《珊瑚网》二三、《弇州四部稿》一三七、《式古堂书画考》二、《秘殿珠林》九、十、《书画鉴影》二、《宝绘录》十、《平津馆鉴藏书画记》、《江村书画目》、《好古堂家藏书画记》上、《三秋阁书画录》二)、颜博文(见《式古堂书画考》二)、李时择(见《式古堂书画考》二)、梁楷(见《书画鉴影》三)、孙必达(见《秘殿珠林》九);僧中如梵隆(见《珊瑚网》二三,《弇州四部稿》一三七、《式古堂书画考》二、《大观录》一四、《江村销夏录》一、《春霞阁题画绝句》)、月蓬(见《式古堂书画考》二)、海仑(见《秘殿珠林》九、十);元代赵孟頫(见《秘殿珠林补编》十)、钱选(见(盛京故宫书画录》三),明代吴伟(见《秘殿珠林》二集)、仇英(见《过云楼书画记》四、《江村销夏录》一、《盛京故宫书画录》三)、吴彬(见《石渠宝笈》三)、丁云鹏(见《石渠宝笈》二、三)等,都有名作见于历代的著录。
关于十六罗汉的雕刻方面,最早的有杭州烟霞洞吴越国吴延爽造十六罗汉,计右璧内部二尊、前部四尊。左壁十尊。此十六尊的雕刻技巧同一手法;阮元《两浙金石志》曾载有烟霞洞吴延爽造像功德记。吴延爽是吴越王钱元瓘妻吴夫人的兄弟。宋代曾在此洞补刻僧像一、布袋和尚像一,作法浅陋,远不及前十六尊。可见《咸淳临安志》所记:「原有石刻罗汉六尊,吴越王感梦而补刻十二尊,成为十八」之说,全出于附会。
从以上所述绘画和雕刻两方面来看,十六罗汉的尊崇是从五代时发展起来的,特别是在江南一带地区,并且由十六罗汉而演变成十八罗汉。 |
|
十六罗汉 佛教百科十六罗汉 佛教百科 十六罗汉 佛教百科
【十六罗汉】宾度罗跋罗惰阇尊者(旧称宾头卢颇罗堕誓)、迦诺迦伐蹉尊者、迦诺迦跋厘惰阇尊者、苏频陀尊者、诺距罗尊者、跋陀罗尊者、迦理迦尊者、伐阇罗弗多罗尊者、戍博迦尊者、半托迦尊者、罗怙罗尊者(旧称罗云)、那伽犀那尊者、因揭陀尊者、伐那婆斯尊者、阿氏多尊者、注荼半托迦尊者。以上十六大阿罗汉,受佛敕,永住此世,以济度众生。 |
|
十六罗汉图 | 十六罗汉赞 | 十六罗汉像图 | 题十六罗汉画像 | 观音坐岩中并十六罗汉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