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北極大企鵝
目錄
No. 1
  北極和南極的氣候同樣酷寒、同為冰天雪地,北極為何沒有企鵝呢?實際上,很久以前,“北極大企鵝”曾在北極生存過,衹是現在滅絶了。
  “北極大企鵝”身高60釐米,頭部棕色,背部羽毛呈黑色,紳士風度翩翩。它們生活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加拿大和俄羅斯北部的海流地區,以及所有北極和亞北極的島嶼上,數量曾達幾百萬衹。
  大約1000年前,北歐海盜發現了大企鵝。從此,大企鵝的厄運來臨。特別是16世紀後,北極探險熱興起,大企鵝成了探險傢、航海者及土著居民競相捕殺的對象。長時間的狂捕濫殺,導致北極大企鵝長度滅絶。
  如今在南極一帶生活的企鵝,其祖先管鼻類動物是在赤道以南的區域發展起來的。科學家推測,它們不繼續嚮北挺進到北半球的原因,可能是企鵝忍受不了熱帶的暖水。它們的分佈範圍最北界和年平均氣溫20℃區域非常一致。溫暖的赤道水流和較高的氣溫形成一個天然屏障,阻隔了企鵝跨越赤道北上。它們衹能生活在來自南極冰雪融化的水或由深海涌來的較冷的水流經過的海域裏。
  企鵝在陸地上像人一樣站立着,總像是在昂首遠望期盼着什麽,所以名為企鵝,“企”在漢語中的原意是擡起腳後跟站着。企鵝的特別之處是它長着鳥的頭和喙卻不會飛,衹能在陸地上步履蹣跚地行走,這是它最令人懷疑究竟應不應該屬於鳥類的一點疑惑。除了企鵝,衹有鴕鳥不會飛,但鴕鳥跑得飛快,所以人們對它的鳥類身份毫不懷疑。
  當年葡萄牙探險傢麥哲倫率領環球探險隊航行到達了南美海岸時,隊員們發現有一種從沒見過的“奇怪的鵝”,這些奇怪的鵝一動也不動時具有特別的呆滯表情,而自己探險隊裏的隊員皮加非塔呆呆發愣的神態與那些“鵝”相似極了,寂寞的探險隊員們以後一見到奇怪的鵝就喊叫皮加非塔的名字。皮加非塔的近似音“penguin”就在一個玩笑中成了企鵝的名字,並且傳播開來。
  為了查找到企鵝祖先的蹤跡和分佈狀況,生物學家們花費了極大的精力。古生物學研究結果表明,早在5千萬年前的第三紀就已經出現了企鵝,而且發現北極也曾有企鵝生活過,因為在北極地區找到了一種已經滅絶了的鳥類骨骼,被稱之為“大企鵝”。
  這種“大企鵝”身體高60釐米左右,頭部為棕色,背部的羽毛呈黑色,腹部雪白。它們在陸地上行走時像其它企鵝一樣十分笨拙,同樣在海中卻善於遊泳。“大企鵝”主要分佈在歐洲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亞洲和北美洲,以及北冰洋的一些島嶼上,數量曾經以百萬計。然而在距今三四百年前,歐洲掀起了一股到北極探險的熱潮。隨着探險傢和移民的到來,“大企鵝”成了人們競相捕殺的對象,它們的數量急劇下降,當最後一隻“大企鵝”被捕殺後,北半球就再也沒有企鵝了。這就是為什麽北極沒有企鵝的原因。
  目前自然界中的企鵝大約有18種,主要生活在南極洲一帶。人們不禁要問,為什麽同樣氣候酷寒、冰天雪地的北極卻見不到企鵝那可愛的身影呢?
  實際上,很久以前,北極地區曾經生存過一種企鵝,衹是現在滅絶了。這種企鵝,人稱“北極大企鵝”,身高60釐米,頭部棕色,背部的羽毛呈黑色,很像穿着夜禮服的外國紳士。它們生活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加拿大和俄羅斯北部的海流地區,以及所有北極和亞北極的島嶼上。最多時,數量曾達幾百萬衹。
  大約1000年前,北歐海盜發現了大企鵝。從此,大企鵝的厄運來臨。特別是16世紀後,北極探險熱興起,大企鵝成了探險傢、航海者及土著居民競相捕殺的對象。長時間的狂捕濫殺,導致北極大企鵝徹底滅絶。
  如今在南極一帶生活的企鵝,其祖先管鼻類動物是在赤道以南的區域發展起來的。科學家推測,它們不繼續嚮北挺進到北半球的原因,可能是企鵝忍受不了熱帶的暖水。它們分佈範圍的最北限與年平均氣溫20℃區域的連綫非常一致。溫暖的赤道水流和較高的氣溫形成一個天然屏障,阻隔了企鵝跨越赤道北上。它們必須呆在由來自南極的冰雪融化的水或由深海涌來的較冷的水流經過的海域裏。
  現在世界上約有20種企鵝,全部分佈在南半球,以南極大陸為中心,北至非洲南端、南美洲和大洋洲,主要分佈在大陸沿岸和某些島嶼上。
  南極企鵝有7種:帝企鵝、阿德利企鵝、金圖企鵝(又名巴布亞企鵝)、帽帶企鵝(又名南極企鵝)、王企鵝(又名國王企鵝)、喜石企鵝和浮華企鵝。這7種企鵝都在南極輻合帶以中繁殖後代。
  南極地區以外的企鵝有加島環企鵝、洪氏環企鵝、麥氏環企鵝、斑嘴環企鵝、厚喙企鵝、竪冠企鵝、黃眼企鵝、白翅鰭腳企鵝和小鰭腳企鵝等10多種,屬於溫帶和亞熱帶種類,其個體都比南極企鵝小,有的背部帶有白色斑點。
  南極企鵝的共同形態特徵是,軀體呈流綫型,背披黑色羽毛,腹着白色羽毛,翅膀退化,呈鰭形,羽毛為細管狀結構,披針型排列,足瘦腿短,趾間有蹼,尾巴短小,軀體肥胖,大腹便便,行走蹣跚。不同種的企鵝具有明顯的特徵,很容易辨認,南極7種企鵝的主要特點如下。
  南極企鵝的種類並不多,但數量相當可觀。據鳥類學家長期觀察和估算,南極地區現有企鵝近1.2億衹,占世界企鵝總數的87%,占南極海鳥總數的90%。數量最多的是阿德利企鵝,約5000萬衹,其次是帽帶企鵝,約300萬衹,數量最少的是帝企鵝,約57萬衹。
No. 2
  北極和南極的氣候同樣酷寒、同為冰天雪地,北極為何沒有企鵝呢?實際上,很久以前,“北極大企鵝”曾在北極生存過,衹是現在滅絶了。
  “北極大企鵝”身高60釐米,頭部棕色,背部羽毛呈黑色,紳士風度翩翩。它們生活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加拿大和俄羅斯北部的海流地區,以及所有北極和亞北極的島嶼上,數量曾達幾百萬衹。
  大約1000年前,北歐海盜發現了大企鵝。從此,大企鵝的厄運來臨。特別是16世紀後,北極探險熱興起,大企鵝成了探險傢、航海者及土著居民競相捕殺的對象。長時間的狂捕濫殺,導致北極大企鵝長度滅絶。
  如今在南極一帶生活的企鵝,其祖先管鼻類動物是在赤道以南的區域發展起來的。科學家推測,它們不繼續嚮北挺進到北半球的原因,可能是企鵝忍受不了熱帶的暖水。它們的分佈範圍最北界和年平均氣溫20℃區域非常一致。溫暖的赤道水流和較高的氣溫形成一個天然屏障,阻隔了企鵝跨越赤道北上。它們衹能生活在來自南極冰雪融化的水或由深海涌來的較冷的水流經過的海域裏。
  企鵝在陸地上像人一樣站立着,總像是在昂首遠望期盼着什麽,所以名為企鵝,“企”在漢語中的原意是擡起腳後跟站着。企鵝的特別之處是它長着鳥的頭和喙卻不會飛,衹能在陸地上步履蹣跚地行走,這是它最令人懷疑究竟應不應該屬於鳥類的一點疑惑。除了企鵝,衹有鴕鳥不會飛,但鴕鳥跑得飛快,所以人們對它的鳥類身份毫不懷疑。
  當年葡萄牙探險傢麥哲倫率領環球探險隊航行到達了南美海岸時,隊員們發現有一種從沒見過的“奇怪的鵝”,這些奇怪的鵝一動也不動時具有特別的呆滯表情,而自己探險隊裏的隊員皮加非塔呆呆發愣的神態與那些“鵝”相似極了,寂寞的探險隊員們以後一見到奇怪的鵝就喊叫皮加非塔的名字。皮加非塔的近似音“Penguin”就在一個玩笑中成了企鵝的名字,並且傳播開來。
  為了查找到企鵝祖先的蹤跡和分佈狀況,生物學家們花費了極大的精力。古生物學研究結果表明,早在5千萬年前的第三紀就已經出現了企鵝,而且發現北極也曾有企鵝生活過,因為在北極地區找到了一種已經滅絶了的鳥類骨骼,被稱之為“大企鵝”。
  這種“大企鵝”身體高60釐米左右,頭部為棕色,背部的羽毛呈黑色,腹部雪白。它們在陸地上行走時像其它企鵝一樣十分笨拙,同樣在海中卻善於遊泳。“大企鵝”主要分佈在歐洲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亞洲和北美洲,以及北冰洋的一些島嶼上,數量曾經以百萬計。然而在距今三四百年前,歐洲掀起了一股到北極探險的熱潮。隨着探險傢和移民的到來,“大企鵝”成了人們競相捕殺的對象,它們的數量急劇下降,當最後一隻“大企鵝”被捕殺後,北半球就再也沒有企鵝了。這就是為什麽北極沒有企鵝的原因。
  目前自然界中的企鵝大約有18種,主要生活在南極洲一帶。如今在南極一帶生活的企鵝,其祖先管鼻類動物是在赤道以南的區域發展起來的。科學家推測,它們不繼續嚮北挺進到北半球的原因,可能是企鵝忍受不了熱帶的暖水。它們分佈範圍的最北限與年平均氣溫20℃區域的連綫非常一致。溫暖的赤道水流和較高的氣溫形成一個天然屏障,阻隔了企鵝跨越赤道北上。它們必須呆在由來自南極的冰雪融化的水或由深海涌來的較冷的水流經過的海域裏。
  現在世界上約有20種企鵝,全部分佈在南半球,以南極大陸為中心,北至非洲南端、南美洲和大洋洲,主要分佈在大陸沿岸和某些島嶼上。
  南極企鵝有7種:帝企鵝、阿德利企鵝、金圖企鵝(又名巴布亞企鵝)、帽帶企鵝(又名南極企鵝)、王企鵝(又名國王企鵝)、喜石企鵝和浮華企鵝。這7種企鵝都在南極輻合帶以中繁殖後代。
  南極地區以外的企鵝有加島環企鵝、洪氏環企鵝、麥氏環企鵝、斑嘴環企鵝、厚喙企鵝、竪冠企鵝、黃眼企鵝、白翅鰭腳企鵝和小鰭腳企鵝等10多種,屬於溫帶和亞熱帶種類,其個體都比南極企鵝小,有的背部帶有白色斑點。
  南極企鵝的共同形態特徵是,軀體呈流綫型,背披黑色羽毛,腹着白色羽毛,翅膀退化,呈鰭形,羽毛為細管狀結構,披針型排列,足瘦腿短,趾間有蹼,尾巴短小,軀體肥胖,大腹便便,行走蹣跚。不同種的企鵝具有明顯的特徵,很容易辨認,南極7種企鵝的主要特點如下。
  南極企鵝的種類並不多,但數量相當可觀。據鳥類學家長期觀察和估算,南極地區現有企鵝近1.2億衹,占世界企鵝總數的87%,占南極海鳥總數的90%。數量最多的是阿德利企鵝,約5000萬衹,其次是帽帶企鵝,約300萬衹,數量最少的是帝企鵝,約57萬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