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属 : 燕雀科 > 北朱雀
目录
No. 1
  北朱雀
  拉丁文学名:carpodacus roseus
  英文名称:pallas's rosefinch
  雀形目 > 燕雀科 > 朱雀属
  passeriformes > fringillidae >
  鸟种描述:描述:中等大小(16厘米)而体型矮胖的朱雀。尾略长。雄鸟:头、下背及下体绯红;头顶色浅,额及颏霜白;无对比性眉纹;上体及覆羽深褐,边缘粉白;胸绯红,腹部粉色,具两道浅色翼斑。雌鸟:色暗,上体具褐色纵纹,额及腰粉色,下体皮黄色而具纵纹,胸沾粉色,臀白。 虹膜-褐色;嘴-近灰;脚-褐色。
  叫声:通常无声;短促的低哨音;轻柔鸣声抑扬顿挫。
  分布范围:西伯利亚中部及东部至蒙古北部。冬季迁至中国北方、日本、朝鲜及哈萨克斯坦北部。
  分布状况:不常见冬候鸟于中国北部及东部,南抵江苏,西至甘肃。越冬时可至海拔2500米。夏季繁殖区海拔较高。 习性:栖于针叶林但越冬在雪松林及有灌丛覆盖的山坡。
No. 2
  北朱雀
  别名:靠山红
  拉丁文学名:Carpodacus roseus
  英文名称:Pallas's Rosefinch
  雀形目 > 燕雀科 > 朱雀属
  PASSERIFORMES > Fringillidae >
  鸟种描述:描述:中等大小(16厘米)而体型矮胖的朱雀。尾略长。雄鸟:头、下背及下体绯红;头顶色浅,额及颏霜白;无对比性眉纹,喉为银白色的鳞状羽;上体及覆羽深褐,边缘粉白;胸绯红,腹部粉色,具两道浅色翼斑,两翼和尾均为深褐色并镶以粉红色的边,翼上有两道淡粉红色的横斑。雌鸟:色暗,上体具褐色纵纹,额及腰粉色,下体皮黄色而并具黑色的干纹,胸沾粉色,臀白。 虹膜-褐色;嘴-近灰;脚-褐色,是我国最普遍的笼鸟之一。但它的红色羽毛在人工饲养中易退色,如何使羽毛不退色,这一问题还有待研究探索。
  叫声:通常无声;短促的低哨音;轻柔鸣声抑扬顿挫。
  分布范围:西伯利亚中部及东部至蒙古北部。冬季迁至中国北方、日本、朝鲜及哈萨克斯坦北部。
  分布状况:秋末和冬季见于东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江苏等地。不常见冬候鸟于中国北部及东部,南抵江苏,西至甘肃。越冬时可至海拔2500米。夏季繁殖区海拔较高。
  习性:栖于针叶林但越冬在雪松林及有灌丛覆盖的山坡。北朱雀不在我国繁殖。秋季迁徙时部分成鸟和亚成鸟在我国越冬,到第二年春天离去。
  生态:这种鸟喜集群,啄食各种野生植物的果实、种子和幼芽,也寻食谷物种子等。
  饲养要点:饲养北朱雀,可用金丝雀笼或自制的大小类似的圆形和方形竹笼。饲料为各种谷物种子。可把稗子、黍子、粟子按6:3:1或稗子、粟子按7:3的比例混合后喂少量菜叶和水果,秋冬季添加适量的苏子。
  繁殖要点:野生北朱雀的繁殖习性与燕雀基本相似
  保护: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英文解释
  1. n.:  pallas's rosefinch
  2. lat.:  carpodacus rose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