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 > 北斗衛星導航定位係統
目錄
No. 1
  北斗衛星導航定位係統,是中國自行研製開發的區域性有源三維衛星定位與通信係統(cnss),是除美國的gps、俄羅斯的glonass之後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係統。
  2003年5月25日零時3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地將第三顆“北斗一號”導航定位衛星送入太空。前兩顆“北斗一號”衛星分別於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發射升空,運行至今導航定位係統工作穩定,狀態良好。這次發射的是導航定位係統的備份星。它與前兩顆 “北斗一號”工作星組成了完整的衛星導航定位係統,確保全天候、全天時提供衛星導航信息。
係統構成與工作原理
  “北斗一號”衛星定位係統工作原理“北斗一號”衛星定位係統由兩顆地球靜止衛星(800e和1400e)、一顆在軌備份衛星(110.50e)、中心控製係統、標校係統和各類用戶機等部分組成。係統的工作過程是:首先由中心控製係統嚮衛星i和衛星ii同時發送詢問信號,徑衛星轉發器項服務區內的用戶廣播。用戶響應其中一顆衛星的詢問信號,並同時嚮兩顆衛星發送響應信號,徑衛星轉發回中心控製係統。中心控製係統接收並解調用戶發來的信號,然後根據用的申請服務內容進行相應的數據處理。對定位申請,中心控製係統測出兩個時間延遲:即從中心控製係統發出詢問信號,經某一顆衛星轉發到達用戶,用戶發出定位響應信號,經同一顆衛星轉發回中心控製係統的延遲;和從中心控製發出詢問信號,經上述同一衛星到達用戶,用戶發出響應信號,經另一顆衛星轉發回中心控製係統的延遲。由於中心控製係統和兩顆衛星的位置均是已知的,因此由上面兩個延遲量可以算出用戶到第一顆衛星的距離,以及用戶到兩顆衛星距離之和,從而知道用戶處於一個以第一顆衛星為球心的一個球面,和以兩顆衛星為焦點的橢球面之間的交綫上。另外中心控製係統從存儲在計算機內的數字化地形圖查尋到用戶高程值,又可知道用戶出於某一與地球基準橢球面平行的橢球面上。從而中心控製係統可最終計算出用戶所在點的三維坐標,這個坐標經加密由出站信號發送給用戶。
係統的主要功能
  1、定時:快速確定用戶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嚮用戶及主管部門提供導航信息。
  2、通訊:用戶與用戶、用戶與中心控製係統間均可實現雙嚮簡短數字報文通信。
  3、授時:中心控製係統定時播發授時信息,為定時用戶提供時延修正值。
覆蓋範圍
  “北斗一號”的覆蓋範圍是北緯5°一55°,東經70°一140°之間的心髒地區,上打下小,最寬處在北緯35°左右。其定位精度為水平精度100米(1σ),設立標校站之後為20米(類似差分狀態)。工作頻率:2491.75mhz。係統能容納的用戶數為每小時540000戶。
“北斗一號”衛星導航係統與gps係統比較
  1、覆蓋範圍:北斗導航係統是覆蓋我國本土的區域導航係統。覆蓋範圍東經約70°一140°,北緯5°一55°。gps是覆蓋全球的全天候導航係統。能夠確保地球上任何地點、任何時間能同時觀測到6-9顆衛星(實際上最多能觀測到11穎)。
  2、衛星數量和軌道特性:北斗導航係統是在地球赤道平面上設置2顆地球同步衛星顆衛星的赤道角距約60°。gps是在6個軌道平面上設置24顆衛星,軌道赤道傾角55°,軌道面赤道角距60°。航衛星為準同步軌道,繞地球一周11小時58分。
  3、定位原理:北斗導航係統是主動式雙嚮測距二維導航。地面中心控製係統解算,供用戶三維定位數據。gps是被動式偽碼單嚮測距三維導航。由用戶設備獨立解算自己三維定位數據。“北斗一號”的這種工作原理帶來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用戶定位的同時失去了無綫電隱蔽性,這在軍事上相當不利,另一方面由於設備必須包含發射機,因此在體積、重量上、價格和功耗方面處於不利的地位。
  4、定位精度:北斗導航係統三維定位精度約幾十米,授時精度約100ns。gps三維定位精度p碼目前己由16m提高到6m,c/a碼目前己由25-100m提高到12m,授時精度日前約20ns。
  5、用戶容量:北斗導航係統由於是主動雙嚮測距的詢問--應答係統,用戶設備與地球同步衛星之間不僅要接收地面中心控製係統的詢問信號,還要求用戶設備嚮同步衛星發射應答信號,這樣,係統的用戶容量取决於用戶允許的信道阻塞率、詢問信號速率和用戶的響應頻率。因此,北斗導航係統的用戶設備容量是有限的。 gps是單嚮測距係統,用戶設備衹要接收導航衛星發出的導航電文即可進行測距定位,因此gps的用戶設備容量是無限的。
  6、生存能力:和所有導航定位衛星係統一樣,“北斗一號”基於中心控製係統和衛星的工作,但是“北斗一號”對中心控製係統的依賴性明顯要大很多,因為定位解算在那裏而不是由用戶設備完成的。為了彌補這種係統易損性,gps正在發展星際橫嚮數據鏈技術,使萬一主控站被毀後gps衛星可以獨立運行。而“北斗一號”係統從原理上排除了這種可能性,一旦中心控製係統受損,係統就不能繼續工作了。
  7、實時性:“北斗一號”用戶的定位申請要送回中心控製係統,中心控製係統解算出用戶的三維位置數據之後再發回用戶,其間要經過地球靜止衛星走一個來回,再加上衛星轉發,中心控製係統的處理,時間延遲就更長了,因此對於高速運動體,就加大了定位的誤差。此外,“北斗一號”衛星導航係統也有一些自身的特點,其具備的短信通訊功能就是gps所不具備的。
建成意義
  中國自行建設的“北斗一號”衛星導航定位係統除在國防建設上有着重要作用外,在國民經濟領域有着非常廣泛的應用前景,比如,可為西部和跨省區運營車輛,沿海和內河船舶的監控、調度和遇險救援提供廉價、高效、可靠的定位和通信手段;可為水利、氣象、石油、海洋、森林防火等部門提供精確的衛星資料;可為通信、電力和交通等關係國民經濟命脈的行業提供精確的相關服務。
  當前,世界許多國傢都在開發衛星導航定位係統,如歐洲正在實施“伽利略”計劃,建設歐洲獨立自主的全球導航定位係統。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的一名官員日前稱,印度正在開發衛星導航係統,計劃2007年投入使用,屆時印度的導航係統將與gps、glonass和“伽利略”係統相連接。日本則計劃投入2000億日元,建成由3顆衛星組成的“準天頂衛星係統”,據日本海上保安廳稱,該係統可以和gps並用,定位精度高達十幾釐米,預計在2008年投入使用後的12年內,會有6萬億日元的經濟效益。顯而易見,建設衛星導航定位係統不僅經濟效益顯著,而且更是一個國傢國防和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