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姓名 : 诗经 : 中国风景名胜 : 重庆 : 南通 : 珠海公交站 : 泉溪镇 : 天福路街道 [显示全部] > 北山
目录
《北山 BEI SHAN》
诗人: 北山之什 Bei Shanzhishen

北山
北山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靡盬,忧我父母。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四牡彭彭,王事傍傍。嘉我未老,鲜我方将。旅力方刚,经营四方。
  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
  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
  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


  I ascend that northern hill,
  And gather the medlars.
  An officer, strong and vigorous,
  Morning and evening I am engaged in service.
  The king's business is not to be slackly performed;
  And my parents are left in sorrow.
  
  Under the wide heaven,
  All is the king's land.
  Within the sea-boundaries of the land,
  All are the king's servants.
  His great officers are unfair, --
  Making me serve thus as if I alone were worthy.
  
  My four horses never halt;
  The king's business allows no rest.
  They praise me as not yet old;
  They think few like me in vigour.
  While the backbone retains its strength,
  I must plan and labour in all parts of the kingdom.
  
  Some enjoy their ease and rest,
  And some are worn out in the service of the State;
  Some rest and loll upon their couches,
  And some never cease marching about.
  
  Some never hear a sound,
  And some are cruelly toiled;
  Some lazily roost, on their backs looking up,
  And some are all-bustled in the service of the king.
  
  Some indulge long in pleasure and drinking,
  And some are miserable, in apprehension of blame;
  Some, at home and abroad, pass critical remarks,
  And some have everything to do.
《北山 North Mountain》
诗人: 王安石 Wang Anshi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渐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北山 North Mountain》
诗人: 王安石 Wang Anshi

  刳木为舟数丈余,卧看风月映芙蕖。
  清香一阵浑无暑,时有惊榔跃出鱼。
《北山 North Mountain》
诗人: 王绩 Wang Ji

  旧知山里绝氛埃,登高日暮心悠哉。子平一去何时返,
  仲叔长游遂不来。幽兰独夜清琴曲,桂树凌云浊酒杯。
  槁项同枯木,丹心等死灰。
更多诗歌...
请鉴赏:

  白玉蟾 Bai Yuchan:北山 North Mountain
  丘葵 Qiu Kui:北山 North Mountain
  释绍昙 Shi Shaotan:北山 North Mountain
泛指北面的山 Refers to the northern mountain
  泛指北面的山。《诗·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臺,北山有莱。” 唐 李白 《题元丹丘颍阳山居》诗:“却顾北山断,前瞻南岭分。”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四:“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
山名 Yamana
  山名。即 北邙山 。在今 河南 洛阳市 东北。《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夏四月,王田 北山 ,使公卿皆从。” 杜预 注:“ 北山 , 洛 北芒 也。”《文选·陆机<君子有所思行>》:“命驾登 北山 ,延佇望城郭。” 刘良 注:“谓登 北邙 望 晋 都。”
山名 Yamana
  山名。即 钟山 ,又名 紫金山 。在今 江苏 南京市 东。《文选·孔稚圭<北山移文>》 吕向 题解:“ 钟山 在都北。其先 周彦伦 隐於此山,后应詔出为 海盐县 令。今欲却过此山, 孔生 乃假山灵之意移之,使不许得至,故云‘北山移文’。” 清 吴伟业 《途中遇雪即事言怀》诗:“有道寧徵 管 ,无才却荐 嵇 。 北山 休誚让, 东观 岂攀躋。”
旅游
  北山投诉电话重庆旅游投诉电话:023-63866315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北山摩崖(石窟)石刻位于大足县城北两千米处,开凿于唐代昭宗景福元年(892年),历经五代,两宋,相继在佛湾、营盘坡、观音坡、北塔寺、佛耳岩等处造像近万躯。北山石刻以佛湾造像最为集中,共编290号龛窟。在长300多米、高7米的崖壁上,有碑碣6通,题记和造像铭记55则,经幢8座,阴刻“文殊师利问疾图”一幅,石刻造像264龛窟。佛湾佛像雕刻精细,体态俊逸,风格独特。“心神车窟”中的“普贤菩萨”造像精美,被誉为“东方维纳斯”;“转轮藏经洞”被称为“石雕宫阙”;“韦君靖碑”、“蔡京碑”、“古文孝经碑”为世所独存,既是书法珍品,又可补史料之遗缺,价值极高。佛湾石刻分南北两个区域,南区大多是晚唐、五代作品,北区大多为两宋时期作品。晚唐时期的作品,人物造型端庄丰满、气质浑厚、衣饰简朴、线条流畅。五代时期的作品,玲珑精巧、多彩多姿,衣着服饰由简到繁,逐渐摆脱了外来文化影响,具有石刻造像过渡期的特征。两宋时期的作品,民族特色已十分突出。
一.山脉
  1.吉林省北山
  北山位于吉林省吉林市,北山北山王峰海拔二百七十公尺,东西两峰之间有拱形石桥相连名鸾佩桥。古建筑有玉皇阁、药王庙、坎离宫和关帝庙,全部坐落于东峰上。 玉皇阁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九年,平面略呈长方形,布局严谨,有明显的中轴对称线。建筑物依地势构筑,分为前低后高两组,错落有致。前院由山门、钟楼、鼓楼、祖师庙、观音殿、老郎殿及胡仙堂组成。山门内两侧有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塑像。过了山门是一座木牌坊,上悬“天下第一江山”横额。牌坊东侧第一座是祖师庙,供奉释、道、儒三教始祖,即如来佛、太上老君和孔子;第二座是观音殿。牌坊西 侧第一座是老郎殿,供奉唱戏祖师唐明皇;第二座是胡仙堂。后院由朵云殿及两厢客房组成。朵云殿是正殿,高两层。上层供奉玉皇大帝铜坐像,玉皇是总掌天道之神,道教奉为神界最高主宰。两侧伴侍的神像为千里眼及顺风耳;墙壁上绘二十八宿彩像。下层供奉的是琼宵、碧宵及云霄三宵娘神像。玉皇阁雕梁画楝,美奂美轮;楼宇磨砖对缝,精巧处令人击节。北山古建筑群中,关帝庙的修建年代最早,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年。关帝庙正殿供泰蜀汉大将关羽塑像,两侧是关平、周仓配像。正殿悬挂匾额,是清乾隆帝东巡吉林时御笔亲题。正殿对面为戏台,两侧还有钟楼、鼓楼、翥鹤轩、松风堂、澄江阁、暂留轩等建筑。药王庙又名三皇庙,始建于清乾隆三年,其后经过两次重修。药王庙有正殿三间,东西配庑各三间,另有药池、春江山阁、灵仙室等建筑。正殿供奉天皇、地皇、人皇及药王孙思邈,并附祀华佗、张仲景、李东垣、吴岐伯等名医。
  山下还有两个人工湖,名叫南湖和北湖。湖边建有水榭、长廊、湖心亭,景色优美。夏天北湖满种荷花,缕缕飘香;南湖游船如梭,风光旖旎。冬天山上积雪,湖面结冰,又是滑雪溜冰的胜地。
  2.黑龙江省北山
  北山 又名“凤凰山”。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萝北县城凤翔镇北2公里,属小兴安岭余脉,海拔190米。山势较缓,面积0.7平方公里。传说,曾有凤凰于此山头飞起,长鸣一声,飞向梧桐河。山前凤翔镇由此得名。此山南临哈萝公路,北连绵延的山区,为萝北县城的屏障。
  3.浙江金华的北山
  道教名山胜地。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境内北部。为金华山、赤松山等山之合称。山中层峦叠嶂,清泉潺流,洞穴四布,怪石林立,主峰海拔 1300 余米,面积约 2.5 平方公里。金华山又名长山、常山。山间双龙、冰壶、朝真三洞合称“金华洞”,为道教第三十六小洞天,名曰“金华洞元洞天”;赤松山传为古仙人赤松子于此引牧羊少年皇初平修道成仙之地,故名。山上有金华观、赤松亭、“五洞十景”等自然景观及道教古迹。为浙江道教名山之一。
  4重庆大足北山石刻
  北山摩崖造像始刻于唐末,至南宋结束,石刻位于大足县城北2千米的北山上。以大佛湾为中心,遍及其四周的观音坡、营盘坡、佛耳岩、北塔寺共五处。长达500多米。岩高约7米,沿崖造像。从南到北形状若新月,龛窟如蜂房。造像5000余尊。造像细腻精美,技艺娴熟巧妙。除部分碑刻、塔幢和浅小龛窟残毁外,其余均保存完好。
  北山,古名龙岗山,距大足县城龙岗镇北1.5公里,海拔545.5米。北山摩崖造像重点保护范围面积7.62公顷,一般保护范围面积21.82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28.15公顷。北山佛湾摩崖造像,开凿于公元892~1162年(唐景福元年至南宋绍兴)。造像崖面长约300米,高7~10米。龛窟密如蜂房,分为南、北两段,通编为290号(1~100号为南段,101~290号为北段)。其中造像264龛窟,阴刻图1幅,经幢8座。
  北山摩崖造像近万尊,主要为世俗祈佛出资雕刻。造像题材51种,以佛教密宗为主,约占总数的二分之一以上。其次有三阶教、净土宗等。这些造像题材都是在当时民间极为流行的,是佛教世俗化的产物,异于中国前期石窟。北山造像以雕刻细腻、艺精技绝、精美典雅而著称于世,展示了公元9世纪末至12世纪中页(晚唐、五代、两宋)中国民间佛教信仰及石窟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
  公元9世纪末的晚唐造像题材有12种类型,以观音及观音、地藏合龛和阿弥陀佛胁侍观音、地藏居多。造像端庄丰满,气质浑厚,衣纹细密,薄衣贴体,具有盛唐遗风。第5号毗沙门天王龛、第9号千手观音龛、第10号释迦牟尼佛龛、第51号三世佛龛、第52号阿弥陀佛龛等都是其代表作品。尤其是第245号观无量寿佛经变相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刻“西方三圣”、“三品九生”、“未生怨”、“十六观”及伎乐天人、楼台亭阁等;人物造像539身,各种器物460余件,保存了多方面的形象史料;在中国石窟同类题材造像中首屈一指。
  公元10世纪中叶的五代造像占北山造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中国这一时期造像最多的地区,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造像题材有18种,出现了药师经变、陀罗尼经幢等新内容。其艺术特点是小巧玲珑,体态多变,神情潇洒,纹饰渐趋繁丽,呈现出由唐至宋的过渡风格。如第53号的佛、菩萨像,既有唐代雕刻的丰满古朴,又具宋代造像的修长身躯。第273号的千手观音及其侍者、第281号的东方药师净土变相等,薄衣贴体颇具唐风,仪容秀丽又似宋刻。
  公元10世纪后期至12世纪中叶的宋代造像题材广泛,多达21种,尤以观音最为突出,被誉为"中国观音造像的陈列馆"。这一时期的作品更加贴近生活,体现了宋代的审美情趣。造像具有人物个性鲜明,体态优美,比例匀称,穿戴艳丽等特点。最具代表性的是建于公元1142~1146年间的第136号转轮经藏窟。该窟造像以恬静的面部刻划反映其内心之宁静,以玲珑的衣冠显其身份的高贵。以线造型,线面并重,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璎珞蔽体,飘带满身,花簇珠串,玲珑剔透,装饰味浓;且多保存完好,宛如新刻,被公认为是“中国石窟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其它如第125号数珠手观音、第113号和第133号水月观音、第155号孔雀明王窟、第177号泗洲大圣龛、第180号十三观音变相窟等都是这一时期的珍品。这些造像的形象、姿态、性格、神情以至衣褶、饰物等,皆耐人寻味;组合变化丰富,刻工精美,步步移,面面观,出人意料的意境层出不穷。
  北山摩崖造像中,现存碑碣7通。其中,刻于公元895年的《韦君靖碑》,具有补唐史的重要价值;刻于公元1163~1189年间的《赵懿简公神道碑》,系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蔡京所书,为书法艺术之珍品;二十二章《古文孝经碑》,则被史家们称之为“寰宇间仅此一刻”。此外,还存有题刻、诗词17件,造像记77件。对历史地理、宗教信仰、石窟断代分期、历史人物等的研究皆具较高价值。
二.诗词
  《诗经·北山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
  偕偕士子,朝夕从事。
  王事靡盬,忧我父母。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四牡彭彭,王事傍傍。
  嘉我未老,鲜我方将。
  旅力方刚,经营四方。
  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
  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
  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
  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
  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
  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
  王安石《北山
  北山
  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简评】
  尽显舒闲容与之态,然“坐久”、“归迟”者,绝非仅在于落花、芳草,从中可想见作者所历之人生波澜。
近义词
北山村
北山社区, 北山社区居民委员会
北山居委会
北山镇
北山乡
北山街道
相关词
艺术石刻石窟观音古城遗址历史文化绥滨文物遗迹
圆通寺佛教双阳旅游开发游戏论坛社区教程
包含词
北山镇北山乡北山县北山龙北山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