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嚮左,清華嚮右
目錄
基本信息
  作 者: 任衛軍,尚爾凡 著
  出 版 社:當代世界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08-9-1
  * 字 數: 300000
  * 版 次: 1
  * 頁 數: 273
  * 印刷時間: 2008/09/01
  * 開 本: 16開
  * 印 次: 1
  * 紙 張: 膠版紙
  * I S B N : 9787509003800
  * 包 裝: 平裝
內容簡介
  當代著名潛能激勵大師安東尼.羅賓斯曾在他的名著《巨人的腳步》中說:“是什麽决定了我們的人生位置和命運走嚮——是我們所做的無數决定!我們的命運就是在這些時刻裏形成的。”
  昨天的選擇造就了今天的一切,而今天的選擇將决定明天的生活。
  生活正是這樣,我們不能選擇出身、不能選擇容貌,但我們可以選擇志嚮,可以選擇學業,可以選擇職業。雄鷹選擇藍天,燕雀選擇低檐,駿馬選擇疆場,井蛙選擇水塘。選擇决定了人生的高度。
  北大嚮左,清華嚮右,但它並不能左右你。它能做的就是能給你一絲啓迪,助你做出更好的選擇。希望你的選擇沒有錯!
作者簡介
  任衛軍,男,安徽省六安市人。北京大學法學學士、文學學士。職業記者。北京大學三好學生、北京大學優秀畢業生、北京市優秀畢業生。曾獲2006--2007年度教育部好新聞三等奬、2007年度北京新聞奬(專業報刊)一等奬。著有《感受北大》,主編《完美大學路》等圖書。
編輯推薦
  北大又學士、清華碩士,告訴你真實的北大、清華。
  本收帶你走進北大、清華,讓那些感人的經歷激勵你、鮮活的人物感動你、珍貴的體驗啓發你、幽雅的風景陶醉你。
  李明軍,(中國人民大學博士後、教授、《你在為誰學習》作者):這本書值得每一個中學生、大學生和他們的傢長以及每一個立志成纔的年輕人閱讀,她帶給你的不衹是對北大、清華的生動介紹,更有面對學習、面對競爭時積極的態度和執着的精神。
  張遠冰,(知名作傢、暢銷書《一語道破天機》作者):像北大那樣思考,像清華那樣行動,像北大那樣清華,像清華那樣北大。左手北大,右手清華,言左行右。左右逢源,左右人生!
目錄
  北大嚮左
  第一篇 學在北大
  第一章 你好,北大
  北大歡迎禮
  擁抱北大
  北大第一課
  第二章 單行道VS雙學位
  單行道
  雙學位
  戰國策
  第三章 “無占座曰”
  望座興嘆
  北大行動
  多點理解
  第四章 “吉祥三寶”
  書海
  聲音
  三角地
  第五章 北大的考試
  CPA
  論文
  誠信
  第六章 考證時代的救贖
  打拼“讓”界
  考證法則
  能力為王
  第七章 Web3.0時代
  關蓉姐姐
  張非事件
  未名BBS
  信息捕手
  第八章 考研值不值
  值不值自己定
  北大難考嗎
  保送不是保險箱
  第九章 讀研做什麽
  時間主人
  領頭羊
  校園奔跑者
  堅強水手
  第十章臥佛與海龜的博弈
  臥佛
  海龜
  中國年
  第十一章港校衝擊波
  狼來了
  失蹤少年
  競爭力
  第十二章編織校園人際網
  北大圈子
  校外拓展
  煮熟的雞蛋
  第十三章北大的學習牛人
  先天聰慧者
  努力在後天
  牛不牛不要緊
  第十四章非土著的PK路
  開啓夢想
  實際行動
  麯綫救國
  懂得珍惜
  第十五章北大保安講論語
  謝景偉
  邊緣人
  平民學校
  大舞臺
  第二篇燕園生活
  第一章社團那些事兒
  明星社團
  盛開的蘑菇
  魔方格子
  第二章北大“賽道”
  欣賞賽事
  北大PK賽
  做合格的粉絲
  第三章 “百傢講壇”
  用手腳說話
  有選擇地聽
  學會消化
  第四章尋找“無底碗”
  錘煉能力
  開闊眼界
  收穫友情
  積纍人脈
  第五章前程Discovery
  兼職工作坊
  “毛坯人才”
  職業錨
  第六章愛情魔法杖
  愛情性格
  愛情地圖
  浪漫燕園
  第七章北大名景“集結號”
  一塔湖圖
  百周年紀念講堂
  北大西門
  辦公樓
  翻尾魚石
  蔡元培銅像
  振興中華碑
  靜園草坪
  第八章北大裏的名師
  國學大師一一季羨林
  經濟牛人一一厲以寧
  中文大傢一一錢理群
  世行副手一一林毅夫
  當代畢升一一王選
  北大醉俠一一司慶東
  師德楷模一一孟二鼕
  風波教授一一阿憶
  詩人老師一一鬍續鼕
  第九章北大裏的名學生
  體操美女一一劉璇
  堅強天使一一桑蘭
  愛心大使一一劉正琛
  今日說法一一撒貝寧
  昔日婉君一一金銘
  北大學子兵一一高明
  挑戰主持人一一李思思
  北大女俠一一步非煙
  80後小學者一一扼永輝
  第十章燕園裏的“聯合國”
  國際大學日
  國際文化節
  國際學生交融
  第十一章北大版“士兵突擊”
  “許三多”
  新“知”青
  村官
  第十二章解密衣食住行
  衣
  食
  住
  行
  第十三章老建築與新秀
  老建築
  新秀
  受傷的文物
  墓地VS雕像
  第十四章燕園奧運色
  中國脊
  志願者
  火炬手
  奧林匹剋文化協會
  第三篇回眸北大
  第一章北大學生不是神
  另類北大學子
  被神化的北大人
  北大學子是什麽
  第二章尋找畢業的奶酪
  學位門
  散夥飯
  校友卡
  第三章問診北大“禽流感”
  “禽流感”
  讓校規看守北大
  第三衹眼看北大
  第四章今年母校飛10歲
  110歲
  校友
  期待更美
  第五章規劃的人生更精彩
  跨人北大
  邁出校門
  M型人生圖
  第六章精英教育守望者
  精英傢園
  期待精英
  社會責任
  第七章學會感恩
  母校
  親人
  社會
  第八章太陽照常升起
  校園”陰影”
  做個@人
  陽光照亮人生
  第九章做個獨一無二的人
  打造特長
  第二人生
  學習之外
  第十章從北大一路走來
  Ability能力
  BBS網絡論壇
  Companion共事者
  Defect缺點
  Examination考試.
  Festival節閂
  Graduate畢業生
  Health健康
  lnfluemtr影響力
  Jeans牛仔褲
  Kyboanl鍵盤
  Lawn草坪
  Mature成熟
  Notebook筆記本
  Objective目標
  PKU北京大學
  Queue排隊等候
  Resign放棄
  Scholarsbip奬學金
  Triangle三角地
  Unique獨一無二
  Volunteer志願者
  Weekend周末
  X未知數
  Youngster青年
  Zer0零
  清華嚮右
  第一篇本科時代
  第一章熱鬧的迎新
  行勝於言
  “神仙”駕到
  清華歡迎你
  第二章軍體拳、正步走
  軍訓閑談
  英雄救美
  送別教官
  我們相識
  第三章玩命學習
  目標明確
  東奔西走
  占座生涯
  去北大自習
  第四章巔峰對决
  不服不行
  差距在哪裏
  “大熊”學習法
  大仙會學習
  大仙組合
  第五章刀尖舔血
  美國教學法
  還我考題
  國傢六級
  副科的命運
  第六章嚴把考核標準
  實驗與考試
  套磁
  “情理”成績
  第七章鄰里之間
  破舊的老宿舍
  上鋪的愛情
  把女生趕出去
  和英語一起住
  班裏的睏難生
  真正的友誼
  第八章荷塘月色
  男女比例
  學生節
  釋放壓力
  第九章激烈的保研
  尋找出路
  交叉學科
  博士or碩士
  殘酷的競爭
  尷尬的考研
  第十章灰色的離開
  兩極分化
  驕兵必敗
  遊戲“喪命”
  性格孤僻
  休學、退學、轉大專
  第十一章這個夏天
  何去何從
  應當長遠打算
  就業中心網站
  結束了就離開
  第二篇博碩之傢
  第一章新的開始
  平靜的報到
  選擇歸宿
  讀研初衷&師兄教導
  第二章 “剝削”幹活
  做項目
  寫Papex
  第三章小康生活
  忙裏偷閑
  做了師兄
  “好”導師、 “壞”導師
  土著社交圈
  神竜見首不見尾
  第四章面對現實
  研究院歸來
  批判師弟
  功利的科研
  學術會議
  第五章面對差距
  800萬人民幣
  我的同學給我頒奬
  繼續科研之蹦
  第六章海外求學
  申請一次美國
  美國大學看中我們什麽
  大學名稱
  願賭服輸的簽證
  過河拆橋
  熊貓的願望
  美國一周
  Taken—Home
  自掃門前雪
  回不回來
  20萬:海歸
  第七章博士寒窗
  十年
  嚴格的畢業標準
  頭懸梁,錐刺股
  未來係主任
  第八章走出校園
  海外實習
  男主外、女主內
  哈根達斯,好吃
  師弟變師兄
  第九章未來抉擇
  就業心態
  百萬莊園
  留校
  難進的國企
  散夥飯
  第三篇 職業生涯
  第一章外企打拼
  正規的企業
  東富丙貴
  讀書人的事不能算偷
  會不會有明天
  安全感
  第二章感受國企
  集中力量辦人事
  安穩的工作
  “領導”觀念
  一命二運三風水
  站在兩端
  第三章從事本行
  職業頻譜
  研發
  咨詢
  售前&售後
  創業
  班級聚會
  第四章决定轉行
  市場
  忘掉自己是清華的
  總裁講話
  學問大,膽子小
  投身金融
書摘插圖
  北大嚮左
  第一章 你好,北大
  “這真是一塊聖地。數十年來這裏成長着中國兒代最優秀的學者。豐博的學識,閃光的才智,莊嚴無畏的獨立思想,這一切又與先於天下的嚴峻思考,耿介不阿的人格操守以及勇銳的抗爭精神相結合。這更是一種精神合成的魅力。”北大中文係著名教授謝冕對北大的評價已成為共識。
  博雅塔、未名湖、大講堂、三角地。你好,北大,我們來了,更多有志嚮的人也將跨門而來。
  北大歡迎禮
  北大歡迎每位有志嚮的孩子。每年9月,美麗的燕園隨着新生的到來,而變得熱鬧,變得年輕。正是這些嶄新的面孔,成為激活了北大的新鮮血液;也正是這一天,這些嶄新的面孔成為一名名光榮的北大人。
  儘管最有名的是北大西門,但每年新生總會從北大南門邁人燕園。通往南門的五四大道,因為新生的到來,總是處處飄揚着彩旗。處處
  涌現着師生忙碌的身影。我還記得當初在這裏尋找院係的興奮勁兒,也記得多次代表校刊來采訪每級新生報道的場面。那兩天,是北大的節日,正是有了這一批批新鮮血液,纔鑄就了北大永恆的魅力。
  還記得有一年采訪迎新的場面,校黨委書記閔維方和校長許智宏等校領導來到新生中,祝賀他們成為北大人。各院係的志願者,穿着“紅馬甲”,熱心地為師弟師妹們指引流程,托運行李。在陽光明媚的五四大道上,到處洋溢着幸福的新生及傢長們。一位來自貴州銅仁的同學興奮地告訴我:“我提前就來到了校園,這裏要比我想象的好!”來自香港的新聞傳播學院新生洪小品,一臉燦爛地對我說: “北大是我嚮往的大學,我相信自己能適應這裏的環境,好好學習的。”
  在2007年9月新生迎新中,來自全國各地近350名新生黨員提前報到,在接下來的時間內,他們參加了本科新生黨員培訓,並作為各院係學生骨幹投入到正式的迎新工作中。新生骨幹的提前體驗和身份,將會在迎新中發揮更大作用。北大的歡迎禮每年是不一樣的,但也是一樣的,那就是熱情、周到、責任。
  擁抱北大
  每一位急切進入大學的新生,都會急切般擁抱校園。每一所大學都有值得回憶的理由,邁人美麗的燕園,更值得給一個熱烈的擁抱。
  怎麽纔算是融人北大呢?這是需要時間成本和感情成本投入的。最開始的生活可能在熟悉校園、認路、記人、辦卡、熱鬧的活動中開始。北大每年的入門式都會選擇在百周年紀念講堂舉行。每位新生佩戴着魯迅先生設計的人字型校徽,開始了新的夢想。剛開始,一切都是新的,百團大戰”的熱鬧總會吸引新生翹首以盼,選課時的“鼠標大戰”總會讓新生緊張詫異。
  走在未名湖畔,總會有新生和傢長一臉真誠地嚮你發問:到學一食堂怎麽走?
  北大占地面積2.66平方公裏,建築面積142.23萬平方米。為了讓新生盡快熟悉校園,北大每年在新生中還開展定嚮比賽。
  有人說,要完全熟悉北大校園最起碼要一個學期的時間,但要真正融人北大需要多長時間?什麽纔叫融人北大懷抱?一位師兄不無感慨地說“你問我怎樣纔算真正融人北大了?我不敢輕易下結論但我知道,如果你現在每天路過三角地而不駐足3—5分鐘的話,你就沒有真正融人北大;如果你繞着未名湖走了幾圈還以為北大有五六個博雅塔的話,你就沒有真正融人北大;如果我現在問你:從蔡元培像到馬寅初像的最佳路綫是什麽?你不能立即答出的話,你還沒有真正融人北大!”
  我最喜歡騎車逛校園,可以走遍燕園的每個角落。我喜歡北大的建築,閑暇時,我喜歡光顧每個院係的辦公樓,甚至會沿着理科樓群去找並不熟悉的各個院係。看得多了,也就熟悉了,熟悉了,也就有感情了,會知道某某到某某的最佳路綫,某某處還有秘密通道,甚至還會發現圖書館門前蹲着的兩頭獅子有什麽最大的區別。也許融人北大四年時間不夠,七年時間也不夠,恐怕要用一輩子。
  北大第一課
  2007年6月6日,哈佛大學畢業慶典的頭一天,美國前總統剋林頓來到了哈佛,給1700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做了一場生動的演講。
  “科學家破譯了人類的基因組,在30億個基因組中,99.9%是人類共有的,衹有0.1%是不同的。”
  “你們遇到的最大誘惑是:相信這0.1%的不同使得你們考取了哈佛大學,也能使你們變得富有或心想事成,從而,你們會認為,你們理所當然將得到一切,而其他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人是活該的,但這是你們人生道路的陷阱,千萬不要掉進去。”
  剋林頓在畢業典禮上的感慨,或許更值得做為開學典禮的第一課。哈佛是美國乃至世界的最高學府,北大作為中國的最高學府,能進入這樣學府的人,無疑是突出的,但大多也僅衹有0.1%的不同。所以,考入北大值得驕傲,踏人北大要擁有平和心態,不要讓名校光環所迷惑。
  走在北大校園裏,總會看到佩戴北大標識的學生,甚至從頭武裝到腳,有人曾戲言:“最好能在鞋底打一個北大的模子,那樣踩出來的腳印也就是北大的了。”
  不是說這樣的行為不好,不能僅僅嚮世人昭示你是名校學生,關鍵是藉助名校平臺找到更高的臺階。新東方名師張楊通過一年哈佛學習經後感慨:在名校學習,首先要找到啓發自己的人;其次,要認識到精英教育與大衆教育的區別;再次,要利用好發展平臺;最後,是要培養社會責任感。藉鑒到北大的學習生活中,同樣適用。
  身處大學校園,尤其是像北大這樣的名校,強手如林,更要擁有“鈍感力”:從容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傷痛,堅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進,它是“贏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在各自世界裏取得成功的人士,其內心深處一定隱藏着一種絶妙的鈍感力。
  第二章 單行道VS雙學位
  成吉思汗在垂暮之時曾感慨道,自己擁有廣袤的疆土,也打敗無數英雄,衹是對“時間”無可奈何。大學本科四年,一千多個日日夜夜,利用得充分能吸收豐盛養料,成為人生發展的重要積澱。倘若渾渾噩噩,那時光就一溜而走,留下的將是無限的感慨。
  利用好大學時光。主要體現在上課,如今包括北大在內的學校,學生掀起了一股選修雙學位、輔修專業等熱潮。大學時代,是單行道還是多路徑?
  王振光,(著名英語教育專傢、超視覺英語學習法創始人):要想保持永久的競爭優勢.就要有應對終身教育時代的學習策略。本書無疑將能激發你的學習動力,擁有美好前程。
  閆鵬,(知名節目《財富中國》編導):大學,是人生中一段難忘的時光,在那裏,定格了我們的青春。這本書讓我找回了那段過往的歲月,還有夢裏沒有熄滅的燃燒。你呢?讀讀看吧!相信你的投資不會錯。
  王玉竜,(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項目經理):書中有很多可復製的成功DNA,每位讀者都會受益匪淺。以此書為指南,把握大學每一天,奠基職場未來。
  汪鑫,(九六職業培圳機構總裁、校園小說《墮落的天堂》作者,本書讓我們重新感受至。高等學府的濃濃書香和拼搏精神,這不是作者用筆訴說的大學經歷,而是他們用心靈碰撞出來的耀眼火花,它將是進入北大、清華以及所有學子的一段美好的心靈旅程。
  陳昭祥,(北大學士、中國科學院博士生):該書對北大、清華學子的學習、生活做了真實和詳盡的介紹,它可以帶着剛進北大、清華的學弟學妹.以及其他想瞭解北大、清華的人,近距離的看北大、清華,瞭解北大、清華。
  張春貴,(清華大學人文科學學院博士生):本書最有價值的是,它告訴你該如何度過寶貴的大學時光。不管你將在哪裏度過大學生涯,相信都能從本書所講述的校園生活法則中得到最實用、最有效的資訊!
  邱威齊,(臺灣籍學生、陝西中醫學院學生): 由內容可看出作者身為北大人、清華人那種臨尚修養的氣質,我雖然不是北大、清華人,但我在閱讀本書時.仿佛置身北大、清華!我會推薦給更多的臺灣學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