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北固山 North-solid Mountain》 |
诗人: 蔡肇 Cai Zhao
一径杉松驻晚烟,渐看台影入云间。 江拖缟带萦危堞,地注青螺出远山。 当日英雄无复见,此时箫鼓有谁閒。 我来应被藤萝笑,尘满衣冠盍厚颜。 |
《北固山 North-solid Mountain》 |
诗人: 张灵受 Zhang Lingshou
铁瓮城头数塞鸿,淮山依约翠烟中。 伤心狠石千年在,极日迷楼百尺空。 浮玉春酣江带绿,扶桑日涨海门红。 南朝流下无穷浪,长与渔人櫂短蓬。 |
|
在江苏省镇江市区东北江滨。有南、中、北三峰,主峰北峰海拔525米,三面临长江,形势险固,故称北固”。有京口第一山”之称。名胜古迹多与三国故事有关,有甘露寺、多景楼、祭江亭(凌云亭)、溜马涧等。为镇江游览胜地。 |
|
北固山 北固山
北固山联系方式地址:江苏省镇江市东吴路3号
邮编:212000
联系电话:0511-8812169
北固山投诉电话镇江市旅游投诉电话:0511-5237555
江苏省旅游投诉电话:025-83418185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北固山景区荣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北固山门票价格32元。小孩1.2m以下免票
北固山节庆活动每年12月31日-次年1月1日金山寺除夕撞钟活动、3月20日-4月20日茅山香期庙会、4月中旬镇江梅樱节、4月宝华山玉兰赏花节、9月26日-10月26日焦山桂花节、10月金秋美食节、10月镇江“瘗鹤铭”书法艺术节、9月-10月金山文化旅游节北固山开放时间6:00-19:00北固山最佳旅游时间四季皆宜北固山周边中心城市及车程从上海至此(253)公里
从杭州至此(236)公里
从南京至此(289)公里北固山交通火车站乘4路车直达。北固山玩法登山、怀古、拜佛、观光、写生
座落在长江之滨的北固山,可说是一座“三国山”。但它更是一座充满了英雄豪气的山。因为有孙刘联姻的故事,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登临北固,即景抒情,壮怀激烈,留下多少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三国时,刘备来甘露寺招亲,当他看到北固山雄峙江滨,水天开阔,风景壮美,不禁赞叹道:“此乃天下第一江山也”。
孙刘联姻往事千年,不论是人以物传世,还是物以人扬名,孙刘联姻的故事在北固山留下了浓墨重彩。
甘露寺雄踞在北固山后峰的顶上,所以北固山有“寺冠山”之说。《三国演义》第54回,“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赤壁大战后,刘备借东吴的荆州不还,周瑜向孙权献计,以其妹孙尚香为饵,设下美人计,诱刘备来京口联姻招亲,趁机扣为人质,以讨还荆州。诸葛亮将计就计,使孙刘联姻弄假成真,使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京剧,“龙凤呈祥”唱的就是这段故事。
北固山位于市区东侧江边,高五十三米,是京口三山名胜之一,形势险要,风景秀丽,与金山、焦山成犄角之势。在古代北固山更为游人所乐道,故有“京口第一山”之称。远眺北固,横枕大江,石壁嵯峨,山势险固,因此得名北固山。一千四百年前,粱朝粱武帝登临北固山,赞其形胜,改固为顾,更名为北顾山。
北固山由前峰、中峰、后峰三部分组成。后峰是北固山的主峰,背临长江,枕于水上,峭壁如削,是风景最佳的地方,中外闻名的甘露寺即建于峰顶。登上山顶,东看焦山,西望金山,隔江相望,扬州平山堂清晰可见,确使人感到“金焦两山小,吴楚一江分。”过去曾有一名人作打油诗一首:“长江好似砚池波,提起金焦当墨磨,铁塔一支堪作笔,青天够写几行多”,以此赞美北固山的壮丽景色。甘露寺内的亭台楼阁装扮得十分华丽,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永王东巡歌》的诗中写道:
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
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
既描绘了北固山山川景色的旖旎风光,又道出了北固山形势险要,是我国历代的军事重地。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不尽上江滚滚流,年少万兜,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公元1205年,南宋大诗人,辛弃疾登上北固山,观景抒怀留下的千古绝唱。
提起北固人,人们就会联想起三国时“甘露寺刘备招亲”的故事,山上大多古迹确实与孙刘联盟的史实有关。北固山的南面就是三国时孙权所建的铁瓮城的城墙,其形势是“控楚负吴,襟山带江,”雄壮险要,因此三国故事就成为历史文人墨客登临北固山吟诗作赋的主要素材。历代不少诗人骚客喜爱在这里聚会游赏,苏东坡、沉括、米芾、陆游、辛弃疾等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诗咏。
北固山在近代和现代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龙埂是太平天国新城遗址。北固山之东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国民党枪杀革命志士的刑场。现在前峰上建有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还有烈士事迹陈列馆,成为缅怀先烈、进行爱国革命传统教育的场所。
北固山形胜曾为陈毅元帅所赞叹,当年他登上多景楼,说:“江山如画,这就是长江万里图卷!”
北固山游览路线
清晖亭——铁塔——“天下第一江山”石刻——“南徐净域”题额——古甘露禅寺——溜马涧——狠石——多景楼——凌云亭——太史慈墓——试剑石
铁塔
铁塔是北固山的主要文物,位于清晖亭旁,北宁元丰元年(1078)建成,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原为九级,明万历年间海啸,毁去上部七层,重修时改为七级,清代光绪年间又遭雷击,毁去上部五层。解放前铁塔残破不堪,解放后地方政府十分重视修复铁塔,将残存的明代复制品的第四、第五两级加叠上去。整修时,在塔基下挖掘出一大批文物,内有金棺、银椁、舍利子,以及李德裕亲自书写的题记石刻等。从文物中获悉,该塔为唐朝宝历元年(825)曾三次任润州刺史的唐朝宰相李德裕创建,乾符年间毁,铁塔是在宋元丰年间石塔的旧址上建成的。
铁塔又名卫公塔。宋时北固山一次大火,山上山下的寺宇都化为乌有,唯独山下的宝塔和米芾的住宅海岳庵幸存下来。在米芾所写的《润州甘露寺》中曾留下“神护卫公塔,天留米老庵”的风趣诗句。
铁塔的结构为平面八角形。下有塔基(即莲座),每层有四门,有腰檐,每层都铸有精致的佛像和飞天像,姿态生动。巨大的莲座上铸有优美的云水纹和龙戏珠纹。第二层塔身四面门的方向及门两旁的菩萨浮雕与第一层相同,东南面铸有“国界安宁”、“法轮常转”两行北魏体字,东北面排列着九行题名。正东面已破裂。铁塔不仅艺术价值很高,而且表现了我国古代冶铁工人的精湛铸造技术,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天下第一江山”石刻
“天下第一江山”石刻是一块长方形条石,字迹雄秀,气魄很大,现横嵌在北固山甘露寺的坡墙壁上。相传三国时,刘备来东吴招亲,孙权宴罢陪刘备观赏江景,见北固山雄峙江滨,大江东去,一望无际,气势雄伟,不禁赞道:“北固山真乃天下第一江山。”后来粱武帝游北固山时,看到江山景色非常壮观,兴致勃勃地挥毫写下了“天下第一江山”六个大字,留在山上,后遗失。到了宋代,著名收画家吴琚把这六个字重新书写出来,清康熙年间(1665年),由镇江府通判程康庄临摹勒石,把它嵌在廊壁上。
“南徐净域”题额
西晋末年,北方混乱,东晋偏安江左,建都于建业。当时北方人士纷纷南下,东晋政府为此侨置了徐州,州治即在京口。到了刘宋时,正式定名为南徐州,以后南徐便一直成为镇江的别名。
“天下第一江山”廊壁对面的券门有一副对联:
地窄天宽江山雄楚越,
沤浮浪卷栋宇自孙吴。
此联是清末镇江名书画家苏涧宽用篆书书写,既表达了北固山的雄秀气势,又点出了甘露寺建造年代,其横披则为“南徐净域”,可谓言简意深,寄托无限。
古甘露禅寺
北固山后峰上的甘露寺,传说是三国刘备结婚的大殿,始建于东吴初期,寺额是张飞的亲笔。到唐朝时李德裕布施宅地,扩建甘露寺。后甘露寺又几经兴废。甘露寺原建于山下,宋祥符年间(1010)和尚祖宣(是国舅)因寺宇倒塌,由郡守转奏朝廷,欲移建山上。真宗特下诏书,令转运史陈尧将寺移建山上,并赐良田四千亩。移建之殿规模宏大,亭台栉比,殿宇辉煌,极为壮观。元符末年毁于火,不久重建。建炎年间又毁于兵,绍兴年间再重建。现在的甘露寺是清光绪年间(1890),由镇江观察黄祖络等筹款修建的。
甘露寺规模虽不大,名气却不小。这与《三国演义》中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有关。孙权与西蜀刘备结盟,共御北方强敌曹操。但是吴、蜀都想压取鄂西长江边的重镇江——荆州。孙权和周瑜定下了一条美人计,即借孙权的妹妹孙尚香佯邀刘备到京口招亲之机,意欲就此扣留刘备,逼他交出荆州。孙权的美人计被蜀国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识破,就将计就计,促使孙权的母亲吴国太到甘露寺相亲,吴国太一见到刘备“两耳垂户,猿臂过膝”,一副天子相,极为满意,于是孙刘联姻的事便弄假成真了。京剧《刘备招亲》、《甘露寺》等传统剧目一直很受欢迎。古今往来,到镇江的游客,都喜欢到此一游,寻访当年刘备招亲的遗迹。
溜马涧
位于北固山后峰西北侧的溜马涧,相传是孙刘二人私下较量,暗卜成败、一道赛马的地方。刘备来东吴招亲,一日与孙权在甘露寺中饮酒,只见江风浩荡,白浪掀天,波峰上有一只小船,舟人驾驭自如,如登平地,刘备不禁赞叹道:“南人善驾舟,北人善乘马,信有之也。”孙权听了此话自思道:“刘备莫非是嘲笑我不会骑马?”就命左右牵过马来,飞身上马,驰骋下山,又加革鞭回到岭上来,对刘备说:“难道南人真不会骑马?”刘备听了便敞衣上马,飞奔下山,又回上山来,两人将马停在山坡上,扬鞭大笑。后人称他们跑马的地方为“溜马涧”,又名“驻马坡”、“走马涧”。明崇祯十二年(1639),太守程峋将溜马涧略加修整,命人砌了一条简易的砖路。第二年夜朗(今云南)人朱云熙曾书“溜马涧”三字,刻于临江石壁上,至今犹存。清光绪年间,长白穆克登布书篆字“古走马涧”四字,刻石,为山上圆门横额。现立于后峰西北麓,还可看清“两壁夹峙,中通一线,直达山巅”的地势。
狠石
狠石又名石羊,在多景楼西侧,状如伏羊,大小与真羊差不多,没有头。石羊的左侧腹上刻有“狠石”二字。相传孙权曾坐其上与刘备共商破曹大计,定下赤壁之战之计。
宋元符间(1098-1100),狠石因火毁剥不见,和尚曾以假石羊代之。到了明正德十四年(1519),郡守滕谧在北固山下演武场的角落里找到了狠石,为其立碑建亭,并撰文为记。后来亭废碑移,狠石被弃田中。明丹徒令庞时雍又发现狠石,上报郡守,重新建亭立碑,也写了一篇记,并在亭上挂了一块“武侯遗石”的匾额。而现在的狠石,则是清光绪十六年(1890),从本市碌碡巷(今绿竹巷)南荒场路口移来的。狠石真是历尽沧桑啊!
多景楼
在甘露寺北后,北临大江的一座画粱飞檐楼阁,这便是多景楼,它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长江中下游三座名楼。
多景楼创建于唐代,楼名取自于唐朝宰相李德裕《临江亭》中“多景悬窗牖”的诗意。多景楼为两层建筑,回廊四通,面面皆景。多景楼又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称。因宋大书画家米策作《多景楼》诗中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句,米芾还手书这七个字作为楼的匾额,现仍在多景楼底层门上。
多景楼还有不少别名,相传三国时刘备甘露寺招亲,吴国太曾在此相亲,又称相婿楼。孙权的妹妹孙尚香出嫁前在此梳妆,故又名梳妆楼。
而今多景楼修葺一新,装潢古雅华丽,登楼赏景,使人流连忘返。 |
|
北固山风景区
北固山坐落在镇江市区北面长江边上,名北固山。高约58米,长约200米。山壁陡峭,形势险固,南朝梁武帝曾题书“天下第一江山”来赞其形胜。北固山由前峰 、中峰和后峰三部分组成,主峰即后峰,是风景最佳处。雄居山巅的甘露寺建于东吴甘露年间,有许多有关三国时代吴国的传说和遗迹。游人至此,不由要以刘备招亲的故事为线索去寻找有关胜迹和传说。北临长江,形势险固,故名北固。北固山与金山、焦山成犄角之势,三山鼎立,在控楚负吴方面北固山更显出雄壮险要。明代郡守为了抗倭守城,将前峰与中峰凿断。前峰原为东吴古宫殿遗址,现已辟为镇江烈士陵园;中峰上原有气象楼,现改为国画馆;后峰为北固山主峰,北临扬子江(长江),三面悬崖,地势险峻,山上到处都是树木,名胜古迹多在其上。素以“天下第一江山”闻名于世。
后峰是北固山的主峰,背临长江,枕于水上,峭壁如削,是风景最佳的地方。登上山顶,东看焦山,西望金山,隔江相望,扬州平山堂清晰可见,确使人感到“金焦两山小,吴楚一江分。”过去曾有一名人作打油诗一首:“长江好似砚池波,提起金焦当墨磨,铁塔一支堪作笔,青天够写几行多”,以此赞美北固山的壮丽景色。
北固山图片从北固山中峰南麓登山,过气象台,沿山脊北行至清晖亭。亭东有一座铁塔,此塔系唐卫公李德裕于宝历元年(825年)所建,故又名卫公塔。原为石塔,后毁。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改建成九级铁塔,平面,八角形。明代重修改为七级,高约13米。后经海啸、雷击、战火等劫难,至1949年仅存塔座两层。现经修整为四层,约8米高,塔基及一、二层为宋代原物,三、四层为原塔的五、六层,系明代所铸。现存的塔基及塔身均有精美图案,造型别致,生动逼真。
自清晖亭往北,在甘露寺东侧山坡的墙壁上,嵌有一块条石,上镌“天下第一江山”六个大字,相传为梁武帝所书。条石对面通往甘露寺的拱门上,镌有“南徐净域”题额。东晋时改镇江为徐州,故名“南徐”。
穿过拱门,即抵北峰之巅的甘露寺。相传这里是刘备招亲之处,京剧《龙凤呈祥》即以此为背景。其实古甘露寺建于梁代,原在山下,至唐李德裕始改建于山上。寺内有大殿、老君殿、观音殿和江声阁等建筑,形成了“寺冠山”的特色。据说明清时为其全盛时期,康熙、乾隆二帝曾在此建过行宫,留有御碑,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古刹之一。现在寺后留有刘备、孙权同坐过的“狠石”,其状如无角伏羊:寺西有一条砖砌坡路,传为孙、刘并肩赛马的“溜马涧”。甘露寺后面的多景楼,是北固山风景的最佳处。此楼二层,面对大江,楼名取自唐李德裕诗句“多景悬窗牖”,为古代长江三大名楼之一;与黄鹤楼、岳阳楼齐名。米芾所书“天下江山第一楼”的匾额,高悬在楼额之上。宋元以来,历代文人名士,达官显贵,在此诗酒唱和,欧阳修、苏轼、米芾、辛弃疾和陆游等,都曾留下许多著名的诗作。登上多景楼,凭栏远眺,山光水色,奇景异姿,尽入眼帘。
多景楼之东的凌云亭,又称祭江亭,传说刘夫人孙尚香在听到刘备去世的消息后,曾在此遥祭,而后投江自尽。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登此亭时,触景生情,感慨系之,写下了名篇:“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由于刘备招亲的种种传说,今天的北固山已成为到镇江旅游的朋友们不可不到的一个热门景点。
历史北固
坐落在长江之滨的北固山,可说是一座“三国山”。但它更是一座充满了英雄豪气的山。因为有孙刘联姻的故事,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登临北固,即景抒情,壮怀激烈,留下多少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公元1205年,南宋大诗人,辛弃疾登上北固山,观景抒怀留下的千古绝唱。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不尽上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三国时,刘备来甘露寺招亲,当他看到北固山雄峙江滨,水天开阔,风景壮美,不禁赞叹道:“此乃天下第一江山也”。
孙刘联姻往事千年,不论是人以物传世,还是物以人扬名,孙刘联姻的故事在北固山留下了浓墨重彩。
甘露寺雄踞在北固山后峰的顶上,所以北固山有“寺冠山”之说。《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赤壁大战后,刘备借东吴的荆州不还,周瑜向孙权献计,以其妹孙尚香为饵,设下美人计,诱刘备来京口联姻招亲,趁机扣为人质,以讨还荆州。诸葛亮将计就计,使孙刘联姻弄假成真,使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京剧--“龙凤呈祥”唱的就是这段故事。
甘露寺招亲,弄假成真,刘备得了便宜卖乖,孙权是哑巴吃黄连,二人心照不宣。这一天,二人同游,刘备见水池中有一块巨石,便拔出配剑,仰天默祷:“我若能返回荆州,成王霸之业,剑下石裂,若死于此地,剁石不开。”手起剑落,石头应声开裂。孙权在旁明知故问。“玄德为何剑劈此石?”刘备自然口是心非。孙权也拔出宝剑,向另一块石头劈去,剑落石开,孙权这一剑问卜的是什么,刘备明知故不问。两人相视,仰天长笑,逐留下了这两块裂开的石头,后人叫它们“试剑石”。
多景楼西侧有一石,形状似羊非羊,腹部镌有“狠石”二字,据说赤壁之战前夕,刘备来京口,孙权陪他巡览铁瓮城,在后峰的狠石旁,他们远眺江北,定下了联合抗曹之盟。晚唐诗人罗隐有《题润州妙善前石羊》诗云:“紫髯桑盖此沉吟,狠石犹存事可寻,汗鼎未安聊把盏,楚了虽美肯同心?”这可证明唐以前北固山上孙刘联合抗曹的故事就以广为流传了。
这条两面山崖夹峙,中通一线的小径,叫溜马涧。相传,一日孙权与刘备在甘露寺中饮酒,江风浩荡,刘备见江面上的一只小船,在波涛中行驶自如,不禁赞叹到“南人善舟,北人善骑,信有之也。”孙权闻言不悦,对刘备说道“谁言南人不善骑”言罢,命左右牵马,孙权离座,飞身上马,沿溜马涧向山下驰骋而去,刘备见状,也不甘落后,飞身打马朝孙权追去,这条岩间小道,因孙刘赛马逞强的故事而得名“溜马涧”。
北固山后峰绝高处的北固亭,又名祭江亭,相传刘备西征入川后,孙权诡称母病,骗得孙尚香回吴,一日,孙夫人闻刘备兵败,死于军中,悲痛不已,望西遥哭,投江殉情,后人为纪念孙夫人,亦称北固亭为“祭江亭”。
东吴大将太史慈葬在此处
诗韵北固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
北固山社区 |
|
|
|
登北固山 | 次北固山 | 北固山下 | 次北固山下 | 北固山旅游 | 北固山社区 | 登北固山亭 | 北固山前峰 | 北固山中峰 | 北固山后峰 | 猛攻北固山 | 北固山关驿 | 北固山公园 | 离筵北固山 | 北固山看大江 | 登北固山望海 | 北固山边波浪 | 过北固山下旧居 | 雨余北固山围座 | 人从北固山边去 | 北固山望扬州怀古 | 寺在京口北固山上 | 恒顺北固山香醋王 | 恒顺北固山型香醋 | 恒顺北固山姜汁醋 | 镇江市北固山风景区 |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二北固山 | 九日陪润州邵使君登北固山 | 和浙西李大夫晚下北固山喜径松成阴怅然怀古…和依本韵 | 纪梦游甘露寺(寺在京口北固山上) | 和浙西李大夫晚下北固山喜径松成阴怅然怀古 | 和浙西李大夫晚下北固山喜径松成阴怅然怀古和依本韵 | 纪梦游甘露寺寺在京口北固山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