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北京 >北京高等院校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宇航學院
顯示地圖
目錄
學院概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宇航學院是航天人才的搖籃,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先進的教學科研設備,為我國的航天事業培養了許多包括火箭、衛星總設計師、總指揮師在內的優秀人才。現有教授18人,副教授32人,“神舟號”載人飛船的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為本院兼職博士導師。本院現有四個博士點,五個碩士點,招收大量博士後研究人員、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和留學生,經常與國外航天科研機構進行訪問交流活動,為學生進一步深造提供了良好條件。
  該院現有飛行器設計與工程(航天工程)、飛行器動力工程(航天工程)和探測製導與控製技術三個本科專業。所有專業的課程設置都是以“平臺課”+“方向課”的形式構建,使得畢業生既有寬廣的知識面,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和紮實的基礎,又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能較快地進入工作角色。
學科建設
  航天飛行器與導彈技術係開設飛行器設計與工程(航天工程)專業:該學科屬國傢重點學科,主要研究各種航天飛行器,包括人造衛星、宇宙飛船、空間站、深空探測器和運載火箭、航天飛機等空間飛行器及導彈的設計;為這些及相關專業培養獲得工程師基本訓練的,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級工程設計和研製人才。畢業生廣泛分佈在航天、航空、船舶及中科院等各專業院所從事科研、管理等各項工作。
  航天導航製導控製係開設探測製導與控製技術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電子及控製類專業基礎課及專業課,包括目標探測與識別技術、製導與控製技術、傳感與檢測技術、機電控製技術和係統分析與綜合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畢業後能在有關科研單位、高等學校、生産企業和管理部門從事係統設計,技術開發,産品研製,實驗測試和科技管理等方面工作,就業前景廣阔。
  宇航推進係開設飛行器動力工程(航天工程)專業:該學科屬國傢重點學科,以培養航天動力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為宗旨;主要研究供導彈、火箭和其它空間飛行器的軌道控製與姿態控製使用的各類火箭發動機,畢業生在航天、航空、能源、交通及熱能工程等相關專業有着廣阔的就業前景。
學院歷史
  1956年中央决定建立第一個導彈火箭設計和研究院(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的同時,就在北航創建了火箭設計和火箭發動機教研室,由屠守鍔,曹傳鈞擔任教研室主任。1958年北京航空學院正式組建了火箭係,設有運載火箭設計、有翼導彈設計、液體火箭發動機設計、固體火箭發動機設計、導彈飛行力學與控製、自動控製、發射裝置、遙控遙測等專業,先後為我國航天部門培養並輸送了大批畢業生,同時也為其他院校培養了有關此專業的師資。
  1958年以火箭係為主,北航研製了我國第一枚液、固兩種推進劑的近代兩級探空火箭——“北京二號”,並於當年國慶期間發射成功。這是我國最早發射的近代火箭,也是亞洲第一次發射成功的近代火箭。
  1970年由於領導體製的變革,學校按學科調整學校內部結構,將原火箭係各專業劃歸有關的係進行管理,並繼續為航天技術領域培養人才,進行科學研究。
  1988年為適應我國航天工業和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學校决定在原火箭係的基礎上成立以培養航天人才,研究航天技術為主的宇航學院,開展教學和科研工作。既培養火箭與空間技術的本科生、碩士與博士研究生,又開展火箭和航天領域的科學研究,組織於國內航天部門及外國同行的學術交流和技術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