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投诉电话 北京市旅游投诉电话:010-65130828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是属北京市管理的普通高等学校。学院设有苇子坑、清河、酒仙桥三个校区,校本部设在位于北京健翔桥东北侧的苇子坑校区。
学院以普通高等教育为主,同时兼有成人高等教育、干部培训等功能。主要培养电子信息和经济管理等国民经济信息化所需的人才。
学院的全日制本专科普通高等教育始于1978年创建的北京大学第二分校。为适应新技术革命和改革开放发展的需要,1985年1月,经国家计委、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已故的国家副主席王震为学院题写了校名,当时任电子工业部部长的江泽民同志出席了学院更名大会,为王震同志题写的"北京信息工程学院"校名揭牌,并对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希望和要求。1997年,与原电子部管理干部学院、北京成人电子工业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信息工程学院。2000年2月划归北京市管理。
建校二十一年来,学院立足于为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服务,把培养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确定教学工作在全院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深化改革,开拓进取,由单一的电子信息学科发展成为具有电子信息、管理工程、经济管理等工经管相结合的多学科的高等院校,为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目前,学院有教职工698人,其中教师252人。学院现有各类学生4712人,其中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学生2628人,高职生250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1834人,并联合培养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学院现有占地面积15.86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0.6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9594万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874.32万元。学院现有藏书22.7万册。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现代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学院专业方向和专业设置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办学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连续多年,我院在全国十多个省市的理工科本科录取线达到或超出当地重点院校录取分数线。我院学生在历届普通高校数学、物理、英语及电子设计竞赛中均取得了好成绩。在全国三届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我院有二组6名学生获全国二等奖和北京市一等奖。1992年,在北京市高校非数学专业大学生甲组数学竞赛中,我院学生获一、二等奖的名额占总数一半以上。1997年,在第十四届北京市非物理专业大学生物理竞赛中,我院有13名学生获奖,获奖等级及获奖人次居参赛院校之首,其中唯一的一名特等奖被我院学生获得。2000年,我院更是成绩喜人。首先是在大学生英语竞赛北京赛区的决赛中,荣获特等奖一名;在第十二届北京大学生(非数学专业)数学竞赛中,分别荣获本科甲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两名;在第十七届大学生(非物理专业)物理竞赛中荣获乙组特等奖和一等奖各两名、二等奖六名、三等奖十二名;并获得了该届竞赛的团体一等奖。学院现有日本sony公司设立的sony奖学金、中国计算机世界服务公司的计算机世界奖学金、吉通通信有限公司的吉通奖学金、中国信托投资公司的奖学金、北京耐特通信技术开发公司的耐特奖学金。迄今为止,学院的19届毕业生中已有近千人次获得过上述奖项。目前,学院总共有3571名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学生毕业,其中本科毕业生3438名。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学院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设有多个研究、开发机构,担负着国家和电子行业的科技攻关、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等重大研究任务,在中文信息处理、汉字识别、图像重建和处理、管理信息系统、传感技术、cai技术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相当水平的科研成果,并形成了局部优势和自己的特色。trs全文信息管理系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全面进入cernet、chinanet和casnet三个中国互联网,其四项技术国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汉字自动录入系统(ocr)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机械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以气体摆式倾角传感器为代表的多项传感技术成果荣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机械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二、三等奖。气体摆式倾角传感器等多项传感技术成果和ocr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实际,效益显著,影响较大。
学院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先后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来院讲学、访问;学院还同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对口院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
为更好地适应国民经济和信息产业发展,北京信息工程学院正在深化改革,加快建设和发展的步伐,努力把学院建成"规模适度、质量较高、特色明显"的普通高等院校。 |
|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是一所中央与北京市共建,以北京市管理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其前身北京大学第二分校始建于1978年。1985年1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原国家副主席王震为学校题写了校名。江泽民同志出席了学院更名大会,为《北京信息工程学院》校牌揭匾,并对学院的发展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2008年5月18日,经教育部批准,在原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和北京机械工业学院的基础上正式设立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校区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设有苇子坑、清河、酒仙桥三个校区。校本部设在北京亚运村西侧的苇子坑校区,与中华民族博物院相毗邻,北四环路和八达岭高速路分别从学院南侧和西侧通过,交通发达、联系方便。
人才培养
学院主要培养电子信息学科、经济管理学科等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所需的专门人才。现设有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计算机信息系统系、信息与通信工程系、经济贸易系、工商管理系、基础一部、基础二部、社会科学部、体研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部、成人高等教育部、计算中心等教学机构。
学院坚持以“高质量、有特色”求生存、求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环节建设,积极推进学分制管理。学院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文化教育和学习实践活动,培养创新精神、综合能力和素质。为开阔学生的思路,拓宽知识面,学院加入了北京学院路地区高校“教学共同体”,学生除选修本校的课程外,还可以选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16所高校的校际公共选修课程,并互相承认选修课成绩。
为鼓励大学生奋发进取,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院设有多项“综合”和“单项”奖学金,定期评定,奖励优秀学生。同时,为激励和支持经济困难的学生自强向上、艰苦奋斗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学院除实施“国家奖学金”制度外,还按规定实行“奖、贷、助、补、减、”等政策和措施。
科研教学
学院十分重视教学、科研条件的建设,拥有计算机系统开放实验室、通信原理实验室、TRS开放实验室、Java实验室、语音信号处理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等现代化实验室。学院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建成了校园信息网络、图书馆自动化网络系统、网络信息中心。校园网全面覆盖办公室、实验室、教室、图书馆、教工宿舍和学生宿舍等建筑物,提供WWW、FTP、E-mail、视频点播等多种网络服务,为教学、科研、管理提供了现代化的工作平台。学院图书馆建立了主次分明、突出特色的藏书体系,并建立了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管理和电子阅览服务系统。目前,馆藏中外文图书30余万册,期刊上千种。通过校园网和电子阅览室为读者提供信息查询、馆藏目录查询、联机光盘阅览和数据库检索等多种网上服务。
学院重视教学设备的更新,投入了大量经费用于多媒体教室、语音实验室等的建设。鼓励教师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鼓励教师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引进课堂,积极推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学院进一步深化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专业设置和学科专业方向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毕业生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欢迎。每年有不少的毕业生考取全国重点大学的研究生。在历届北京市普通高校数学、物理、英语竞赛及全国电子设计竞赛、网络知识竞赛等活动中我院学生取得优秀成绩。例如,在全市非数学专业高校甲组(重点院校组)数学竞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连续多年,在北京市非物理专业大学生物理竞赛中,成绩卓著,名列榜首,2002年,共有50名学生获奖,其中一等奖18名,二等奖16名,三等奖12名;在全国及北京市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我院曾多次获奖,其中2001年获得全国二等奖、多个北京市一、二等奖,2002年,获得北京市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1个;在2001年和2002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北京赛区的决赛中,我院学生荣获特等奖第一名和多个一等奖、二等奖。在“电商杯”北京高校大学生互联网络辩论大赛中荣获冠军。
学院面向国民经济信息化、国防现代化和首都经济建设,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设有多个研究、开发机构,担负着国家和北京市的科技攻关、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等研究任务。在传感技术、中文信息处理、汉字识别、图像重建和处理、管理信息系统、CAI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相当水平的科研成果,并形成了局部优势和自己的特色。TRS全文信息管理系统、汉字自动录入系统(OCR)、高分辨率便携式CBS扫描仪和传感技术研究等十多项科研成果分别荣获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部委科技进步奖、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作为网络化信息检索技术先驱的TRS全文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技术属国际首创,TRS系列软件曾分别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和新闻出版署、电子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气体摆式惯性器件系列成果2001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
学术交流
学院积极开展国内外科技、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同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科研部门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协作。积极开展引进国内外智力工作,经常邀请外国专家、学者来院讲学、合作科研。学院长年聘请有外籍教师多人在校直接担任外语教学任务;从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出发,聘请国内外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多名,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21世纪将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信息化世纪,综合国力的增强、祖国的振兴、民族的繁荣需要大批的信息科技人才大显身手。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将在新的世纪里取得更大的新的成绩!
未来展望
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和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合并,筹建一所以工为主,兼有管、文、理门类等专业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现有清河小营校区、健翔桥校区、清河校区、金台路校区、酒仙桥校区和昌平校区。 |
|
|
|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青岛函授站 |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海南函授站 |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附属中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