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策 > 匈奴王
目录
No. 1
  匈奴王,又名阿提拉(Attila,406-453)还被称为“战神”(the god of the war)登基成为匈奴帝国的王之后。公元433年,27岁的阿提拉与他的兄弟布来达(Bleda)一同从他们的叔父罗阿斯手中继承了帝国的王位。436年,阿提拉无情地谋杀了他的胞兄,独自君临帝国。与他的前辈们相比,阿提拉更具有雄心壮志,更富于侵略性,而且才智极为超群。在历史上,阿提拉是一个极为突显的角色。阿提拉时期的匈奴帝国是匈奴史的最后一章,也是最辉煌的一章。他使罗马人蒙羞,使日耳曼人丧胆,具有令西人沮丧而无奈的强大力量,以至于他和他的匈奴铁骑都被称为“上帝之鞭”(Scourge of God)。
  关于阿提拉本人各方面的记载,西方史书上有过多少有些贬损,但仍不失生动具体的描写。阿提拉年青时作战勇猛,登基之后则更主要地是依靠他的头脑,而不是他武功,完成了对北方的征服。他具有勃勃野心和高超的政治外交手腕,而且为人狡猾、残忍。作为匈奴王的阿提拉,他的步态和举止都显示出了一种其力量可傲居全人类之上的自负。据传说,他曾自称拥有战神之剑,所以当部下晋见时,如若正面直视他则必须同时后退,否则会烧坏自己的眼睛。他有一个凶猛地转动眼珠的习惯,好像他乐于欣赏受他惊吓的人的恐惧。阿提拉在生活上崇尚简朴,却很能容忍部下的奢侈。他的臣民对他极其敬畏,在他外出巡查的时候,凡见到他必向其欢呼,以示服从;进出宫殿必有华盖迎送,逢宴会还有专为他谱写的赞歌。他甚至还有罗马人赠送的私人秘书。
  匈奴人是一个历史的游牧民族。他们居无定所,不善农耕,常年在马背上生活。欧亚大陆北部广袤的草原是他们的故乡。他们自公元370年侵入欧洲东南部,在七十余年间以旋风般的速度劫掠了几乎整个欧洲,并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军事政权。
  原在中亚大草原一带出没的匈奴人公元4世纪中叶在伏尔加河外出现,首先征服了伏尔加河和顿河之间的阿兰人,然后大举向东哥特人领地进攻,推翻了东哥特人在顿河和德涅斯河之间建立的帝国。约公元376年,他们击败居住在现罗马尼亚一带的哥特人,到达罗马帝国的多瑙河边界,由此拉开了中古欧洲史上持续了二百多年的民族大迁徙的序幕。
  匈奴人似乎个个是天生的骑兵,他们常年像胶粘在马背上一样,酷爱骑马打仗。匈说钠镎骄哂懈叨鹊幕榛钚裕O裥绨愦道矗劬拖矶ァ7彩潜凰堑奶慵す牡胤剑囟粝乱黄闲妫罅咳丝诒簧保莆锉唤俣嵋豢铡?
  匈奴人到来之前,东哥特人从未和骑兵交战过,也没见过如此迅猛的攻势。在匈奴骑兵排山倒海的打击下,东哥特人落花流水般地向西逃窜,直至多瑙河边。为了寻找新的生存空间,这些逃亡者又沿途打击西哥特人的部落,把他们连根拔起,驱赶到更向西的地方。
  很快,在西哥特人逃窜的路线上,汪达尔人、法兰克人、勃艮第人、盎格鲁撒克逊人,像滚动的雪球,接连不断地向西涌去。匈奴人的进攻几乎把所有的日耳曼部落都给驱动起来。
  在匈奴人的攻击下,大量日耳曼人蜂拥逃向西方,以期在罗马帝国境内寻求庇护。西哥特人后来经罗马皇帝瓦伦斯的允许越过多瑙河进入罗马帝国境内的色雷斯一带避难。令罗马人懊悔不已的是,这些涌入的西哥特人对罗马造成很多不安定因素和隐患,也为后来的罗马帝国灭亡埋下了祸根。
  匈奴人在给予欧洲第一次沉重打击之后,便停留在多瑙河沿岸一带,以匈牙利平原为中心,在中欧地区建立了一个匈奴帝国。入侵欧洲的匈奴王是阿提拉,他是匈奴最伟大的统治者。阿提拉时期的匈奴帝国是匈奴征服史上最辉煌的篇章。
  各匈奴部族的领导权在公元432年集中到了鲁奥的手里,公元434年,鲁奥死后,他的侄子阿提拉击败了其长子布莱达,继任匈奴最高统治者。
  据历史记载,阿提拉虽表面粗野,但内心却被多年的外交、政治和军事角逐磨炼得十分细腻。阿提拉为人狡诈,野心勃勃,其残暴凶狠程度使整个欧洲都在他面前发抖。他的兵锋杀到哪里,哪里就意味着血流成河。欧洲人称他为“上帝的鞭子”,把他看成是专门来惩罚人类的煞星。
  阿提拉于公元441年对巴尔干半岛东部实施了一系列致命的打击。匈奴人摧毁了多瑙河畔的许多城市。数年之后,当罗马使者经过此地时,仍可见岸边累累白骨,城内尸臭熏天。此后,高卢地区许多城市都未能免遭厄运。他们侵占了多瑙河地区之后,于公元442年被著名的东罗马将军阿斯帕尔阻挡在色雷斯一带。公元443年,阿提拉再次发起进攻,长驱直入帝国腹地,击溃了东罗马帝国的主力军,兵锋指向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万般无奈之下与阿提拉订立和约,阿提拉强迫东罗马帝国支付六千磅黄金并将每年要缴纳的贡金增加两倍以上,即以后每年向匈奴人纳贡两千磅黄金。
  到445年时,匈奴帝国的势力达到鼎盛,其疆域大致东起里海,西至波罗的海和莱因河。然而,对于阿提拉来说,打击东罗马,焚掠巴尔干不过是一个前奏,而彻底占领高卢则是他实现其野心的第一个目标。在随后的几年里,阿提拉作了充分的准备,并获得了足够的理由。449年,西罗马皇帝的妹妹霍诺莉娅与她的宫廷侍卫的私情被发现,受到其母干涉。那位不幸的情人被处死了,而霍诺莉娅极可能 是由于有了身孕,被送到君士坦丁堡囚禁起来。此女不知是出于恶做 剧还是报复心理,情急之中派人给阿提拉送了一枚戒指和一个口信:称若能解救则将许配自身为妻。以此为借口,在作足了充分的准备之后,阿提拉于451年入侵外高卢。由此引发了历史上著名的沙隆之战。站在阿提拉一方的莱茵河以北,多瑙河以东的各国联军和昔日罗马传统敌人西哥特人、高卢人、勃艮第与号称“最后一个罗马人”的阿埃丘斯统帅的罗马军团组成的联军,在今法国香槟省境内马恩河畔的沙隆附近会战。据史料,双方总共投入兵力约百万。在同时代的规模之大无先例可循。这场战争,如果阿提拉战胜,则西罗马将彻底奔溃,整个西方都难免遭受匈奴铁骑的蹂躏,阿提拉也许真的就能实现他统治世界的梦想。而如果匈奴被彻底打垮,则罗马很有可能迎来复兴。但历史选择了双方战成平局。此役以后,阿提拉虽然继续陈兵西罗马边境,但难以再给这个帝国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而罗马同样在战争和疾病的打击下元气打伤,完全丧失了它昔日的光芒。它在历史上的最后一页很快便即将翻过去了。
  公元453年的一天,匈奴王阿提拉与一位年轻漂亮的日尔曼少女伊尔迪科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婚礼是在美酒与欢歌狂舞中度过的。当晚阿提拉醉熏熏地带着新娘入了洞房。次日清晨,人们却发现他在酩酊大醉中被自己的鼻血呛死了,而那位可怜的新娘却哆嗦着倦缩在床角。至于到底是中毒、“马上风”恶化,还是××过度,谜底只有留待历史学家解开和八卦者想象了。
  有关匈奴王的事迹,好莱坞曾经将其拍成电影。词条显示的图片就是该部美国与立陶宛合拍的影片的海报。
  根据电影的编写 故事情节中阿提拉是死于同年轻漂亮的日耳曼少女的恭敬的毒酒而死,不是因为那个XX而死的。强悍的男人不会因为XX而死的。
英文解释
  1. n.:  attila
包含词
匈奴王陵匈奴王阿提拉匈奴王铁血传奇
侵入罗马帝国的匈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