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元408至453年)
匈奴(Xiongnu 或 Hsiung-Nu)是汉人对古代生活于蒙古大草原一带的游牧民族 的通称,兴起于公元前三世纪(战国时期),秦汉时期称雄塞北,公元前1世纪时被汉武帝所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等击溃,匈奴或内服汉廷(南匈奴)或西迁西域(北匈奴)。至公元89至91年时,北匈奴在南匈奴与汉朝军队的共同打击下接连大败,受北匈奴控制和奴役的部族或部落也纷纷乘机而起,脱离北匈奴的统治,北匈奴单于被迫远走伊犁河流域、中亚、顿河以东与伏尔加河等地。其后,中国北方的鲜卑族强大起来,逐步占有匈奴故地,五六十万匈奴人遂‘皆自号鲜卑’,都成了鲜卑人。而鲜卑人以后绝大部分都融入了汉族。
匈奴人非常善于马背作战,并且娴熟使用长矛和弓箭。他们常常一家大小带着成群的牧马和牲畜到处迁徙,寻找可以安身的新牧地。他们在军事上剽悍精练,全民皆兵。不过,他们之所以会发动一波波西迁的浪潮,是因为他们本身也受到其它民族的攻击和驱逐的缘故。这种骨牌效应,让他们的庞大人口往西方涌进,因此在君士坦丁堡和东罗马帝国,甚至在多瑙河与莱茵河地区,造成难以解决的问题。最后在公元476年,他们终于推翻了西罗马帝国。
匈奴人一直在寻找他们的理想居所,后来就定居在东欧洲的匈牙利大平原上,以依傍提苏河的斯基特城为大本营。由于他们需要非常辽阔的草地,为马匹和牲畜提供足够的饲料,匈奴人就以结盟或征讨的手段,控制了大片的平原,范围从俄罗斯的乌克兰山地,横跨到法兰西的莱茵河。
匈奴人是优秀的骑手,他们从孩童开始就接受训练,有些人更认为马镫是他们发明的,因为它可以让骑手平握着枪俯下攻击,从而增加作战能力。他们的机动性高,可在一天之内多次更换马匹,好让他们不断前进,使敌人闻风丧胆。他们的另一种利器就是复合弯弓,它比西方所使用的弓更胜一筹,可踩着马镫前后左右开弓。他们战术的特色就是令人震惊并让敌人丧胆的闪电攻击。他们是一支轻骑部队,而其政治组织具有一位强大的首领,他指挥他们去达到目标。 |
|
司马迁在《匈奴列传》里说:匈奴的祖先是夏后氏的后代子孙,叫淳维。唐尧、虞舜以前就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住在北方蛮荒之地,随着畜牧活动而迁移。
春秋时期,在中国的北方诸国一直杂居着被称为戎狄的游牧民族,居住在泾水和渭水之间的是犬戎,周平王受不了犬戎的骚扰,被迫东迁洛阳,开了个空头支票给秦襄公,把西周王畿之地封给了秦襄公,秦襄公攻打戎人来到歧山,开始被封为诸侯。燕国附近的叫山戎,山戎曾越过燕国进攻齐国,齐厘公同山戎在齐国城外交战,其后四十四年,山戎进攻燕国。燕国向齐国告急,齐桓公北上讨伐山戎。这以后二十多年,戎狄来到洛邑,攻打周襄王,襄王逃奔到郑国的氾邑。那时候,秦、晋是强国。晋文公赶跑的戎狄,居住在河西的圁水、洛水之间,称为赤狄、白狄。秦穆公得到由余的帮助,使西戎八个国家都服从秦国。
戎狄在春秋后期先后被北方诸强所灭,到了战国时代,北方大漠成为匈奴人的天下。到了中国古代的战国时期,匈奴民族已经发展起来,首领叫做单于,疆域东起辽河、西至葱岭、北起贝加尔湖、南抵长城,经常侵扰秦、赵、韩,三国修筑长城防御,赵国“胡服骑射”就是学习匈奴。战国时代,与北方接壤的分别是燕赵秦三国,为了抵御匈奴的骚扰,三国分别在北方筑起长城,秦统一六国后,继续修筑长城拒之,秦将蒙恬北击匈奴,收河套,“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真正可靠的匈奴历史是从冒顿单于开始的。冒顿单于的父亲是头曼单于,头曼受秦军的压迫,向北迁徙,过了十多年,蒙恬过世,诸侯背叛了秦国,中原混乱,于是匈奴得到喘息之机,又渐渐渡过黄河,在黄河以南与中原旧有的关塞接壤。冒顿杀父自立为单于,消灭了在其东面的东胡,又打跑了西边的月氏,吞并了南边的楼烦和白羊河南王。并完全收复了秦派蒙恬从匈奴人那里夺去的土地,与汉朝以原来的河南塞为界,直到朝那和肤施两地,于是侵犯燕国和代地。这时刘邦正与项羽争夺天下,中原地区被战争搞得疲惫不堪,所以冒顿才能独自强大,号称有控弦之士三十余万。
司马迁说匈奴人有名无姓,《汉书》却说单于姓挛提氏,《汉书》成书晚于《史记》,估计对匈奴了解的更深入些。司马迁记载:单于在早晨走出营地,去拜初升的太阳,傍晚拜月亮。电视剧里匈奴人一激动,咧着大嘴叫喊一声:昆仑神!不知是何方神圣。 |
|
西汉初,公元前201年,韩王刘信投降匈奴,次年,刘邦亲率大军征讨,在白登被匈奴冒顿单于30余万骑兵围困七昼夜,施计才得以逃脱,之后开始与匈奴和亲。
汉武帝执政时期,对匈奴人进行了长期不懈地打击,对匈奴转为战略进攻,公元前127年派卫青占领河套地区,公元前121年派霍去病夺取河西走廊,公元前119年分兵两路进攻漠北,西路军霍去病把匈奴赶到现在蒙古国境内的狼居胥山,东路军卫青消灭了匈奴王庭,单于逃走。公元前73年西汉与乌孙联合,出兵20万攻击匈奴。并通过远交近攻的外交手段,在其周边的部族进行策反,设法瓦解其内部,匈奴势力渐衰。
由于天灾人祸,加之汉军的打击,匈奴发生过两次分裂:一次是公元前57年左右出现的五单于并立局面,导致后来呼韩邪单于归汉,引众南迁阴山附近。后郅支单于退至中亚康居,呼韩邪单于占据漠北。公元前36年,汉西域副校尉陈汤发西域各国兵远征康居,击杀与汉为敌的郅支单于,消灭了匈奴在西域的势力,公元前33年,汉元帝以宫人王嫱(昭君)嫁呼韩邪单于,恢复了和亲。另一次是王莽篡汉后,匈奴的势力有所发展。但到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日逐王比被南边八部拥立为南单于,袭用其祖父呼韩邪单于的称号,请求内附,得到东汉允许,匈奴又一次分裂,成为南北二部。
东汉初,公元48年,匈奴分裂为两部,呼韩邪单于的孙子日逐王比,率4万多人南下投汉,称为南匈奴,被安置在河套地区,后来被同化吸收;留居漠北的部分称为北匈奴,89-91年,南匈奴与东汉联合夹击北匈奴,出居延塞(今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一带),围北匈奴单于于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先后将北匈奴打败,汉军北匈奴战败后部分西迁,空出的地域被鲜卑填补,鲜卑为东胡后裔,其先祖被匈奴打败后,有一支居于鲜卑山,后就以鲜卑为部落名。没有西迁的匈奴人自称是鲜卑人,融入了鲜卑部落。西迁的北匈奴此后从中国史书中消失,一时竟不知其所终。 |
|
四世纪的时候,有一支谁也不知道来历的部族来到了欧洲,导致了欧洲历史的大变局。这是世界史上的第一次"黄祸",他们被称为匈人,很多人认为匈人就是匈奴人。还有人认为有一部分匈人留在了欧洲,就是现在的匈牙利人。
他们一路西迁,先是来到锡尔河上游东部的地方,继续西行遇到了阿兰国,这个时候已经是公元350年了。阿兰人是古代占据黑海东北部草原的游牧民族,其建立的阿兰国在顿河流域,在大高加索山以北、黑海和亚速海以东的一带,跨顿河两岸的地方。匈奴骑兵猛攻阿兰,阿兰人以马拉战车作战,无法战胜精锐机动的匈奴骑兵,阿兰国被匈奴人毁灭,小部分阿兰人辗转存活下来,成为高加索地区奥塞梯人的祖先。
原阿兰国以西,东起顿河、西至德聂特河、南起黑海、北至普利派特河的地方,是日耳曼人建立不久的东哥特王国,374年匈奴首领巴兰勃率领匈奴铁骑,联同阿兰人降兵,挥师攻入东哥特王国,东哥特人内乱战败,于375年投降。匈奴继续向西,攻入西哥特王国,匈奴军从德聂斯特河上游乘夜偷渡,包抄在河岸构筑工事的西哥特人,西哥特20余万人马溃败,于是渡过了多瑙河,逃入罗马帝国境内。西哥特人于378年在阿德里雅堡,大败西罗马皇帝瓦伦斯,由此动摇了西罗马帝国的根基。此时,匈奴人则回到喀尔巴阡山以东的地方,进行休整后准备再战。
395年,匈奴攻入东罗马帝国的色雷斯,大掠而返,次年再次攻入色雷斯,后迫使东罗马帝国答应,每年向匈奴交纳贡税,并允许匈奴在东罗马帝国境内互市。
400年,匈奴首领乌尔丁率领大军,攻入今匈牙利地区追击西哥特人,一直越过了阿尔卑斯山,进入了意大利,抢劫后返回。当他进入意大利之后,很多难民纷纷往沿岸的岛屿逃难,根据过去的说法,威尼斯就是由这些难民所建立。尽管罗马的力量已经衰败,而且他们的重要部队仍然在高卢,但由于匈奴人在意大利征战连连,再加上疾病和饥饿,使得他们的力量也同时衰退。在一场十分重要的会议中,阿提拉与教皇李奥一世会谈,并同意撤退。而这支西哥特人逃到法洛伦斯时,被西罗马军队消灭。匈牙利地区的原住民凡达尔人、瑞维人,以及从匈奴那里逃出的部分阿兰人,为躲避匈奴人,于409年经高卢越过比利牛斯山,进入伊比利亚半岛,建立起三个王国。408-410年,亚拉里克率领的一支哥特人,也为了逃避匈奴南下,三次围攻罗马,于410年攻入罗马城洗劫了一番,但亚拉里克不久暴毙,西罗马帝国夺回罗马城。
乌尔丁死后,432年首领鲁嘉统一匈奴各部。434年鲁嘉死后,他的侄子阿提拉和布莱达,两个人共同治国,436年,阿提拉杀掉布莱达,独揽匈奴帝国大权。他在北欧打击盎格鲁-撒克逊人,最终迫其渡海,逃到了大不列颠岛,在东欧收纳今俄罗斯南部草原的匈奴人,征服俄罗斯森林民族的斯拉夫人和芬人,斯拉夫人得以随军进入西欧。他还对波斯帝国发动突袭,并逼使东罗马帝国缴纳更多贡税,同时插手西罗马帝国外交事务。东罗马帝国无法满足贡税要求,阿提拉于441年向东罗马帝国宣战,大肆洗劫巴尔干半岛,442年被东罗马帝国的阿斯帕尔将军,阻截于色雷斯地区才后撒。443年,阿提拉攻至东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城外,东罗马全军覆没,不得已签城下之盟,与匈奴订立和约继续纳贡。448-450年时,匈奴帝国的版图达到极盛:东起咸海,西至大西洋海岸;南起自多瑙河,北至波罗的海,广大区域的附属国有自己的国王或酋长,平日向阿提拉称臣纳贡,战时出兵参战。
450年,阿提拉转而进攻西罗马帝国,率军约10万渡过莱茵河,横过梅因斯北部的莱茵地区。在往前推进100里的途中,掠夺在今天法国北部许多的城镇。当阿提拉围攻奥尔良城的时候,罗马将军阿哀契乌斯,就率领由高卢人和罗马人所组成的军队以抵抗正在围困奥尔良城的阿提拉。451年,两军在查隆丕尼的大决战中,阿提拉虽被击败,但一息尚存。
该战役被认为是史上最具决定性意义的重大战役之一,它阻止了整个基督教的覆灭,以及匈奴可能控制欧洲的严重后果。 453年,阿提拉在迎娶一位哥德或勃艮第后裔的日尔曼少女伊笛可的婚宴后,在睡梦中鼻腔血管破裂,血液倒流引致窒息而死,原因可能是由于饮酒过多。曾放言“被我的马践踏过的地方,都不会再长出新草”的阿提拉终于死了,后世的西方把他称作“上帝之鞭”,可见他曾经带给西方的震动。
阿提拉死后,他的指定继承人艾拉克、丹克玆克、艾内克三人,为了匈奴帝国的大权内讧,使匈奴帝国四分五裂。被征服的外族纷纷起义,组成反匈奴联盟,并在468年的尼达欧之战中击败匈奴人,杀死了艾拉克,匈奴帝国就此消失。而匈奴这个古老的民族,也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消逝。或许他们的基因也有留传,但不知进入了何人的身体,但作为一个民族而言,在世上确实是再也找不到了。 |
|
南北朝时期,前秦覆灭后,建立大夏国的赫连勃勃据说是匈奴人,赫连勃勃父亲姓刘,其子孙也姓刘,只有赫连勃勃自号“赫连。有人考证:汉时与匈奴和亲的刘氏宗女所生的子女是随母姓的。赫连勃勃最为人所知的就是筑了个“统万城”,据说筑城的城墙土是用蒸笼蒸熟的,每筑完一层就有监筑的士兵用铁锥锥击墙面,如果锥出坑来,就杀掉筑城的人,如果锥不出坑,就杀掉持锥的监工。前几年,考古人员在陕西省靖边县毛乌素沙漠南缘发现了统万城的遗迹,这是世界上发现的惟一的匈奴都城遗址。 |
|
Xiongnuren
匈奴人
Huns
4 世纪中叶出现在伏尔加河流域的一个游牧部落。据 4世纪罗马历史家阿米阿努斯·马尔塞利努斯的《历史》一书记载,匈奴人不事耕种,四处漫游,没有法律,没有国王,但受“大人物”的松散统治;他们整天骑在马上,行动迅速,使用带有磨制的骨镞的投标、剑和套索等武器。
被罗马人视为最可怕的战士的匈奴人,于 372年征服了伏尔加河和顿河之间的阿兰人;接着越过顿河,于375 年击溃顿河和德涅斯特河之间的东哥特人,东哥特王厄尔马那里克自杀;进而迫使德涅斯特河到喀尔巴阡山之间的西哥特人大批西迁;最后于 376年进抵罗马帝国的多瑙河边界。在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匈奴人还蹂躏了叙利亚和卡帕多西亚,打败了其他一些日耳曼人,间或作为佣兵帮助罗马同日耳曼人打仗。约 430年迫使拜占廷帝国年贡350磅黄金。在不断对外征战中,匈奴人逐渐形成以潘诺尼亚为中心的部落联盟国家,势力遍及今德国、多瑙河以北的东欧、黑海和高加索等地。约432年,路阿(?~434在位)成为第一个统一的匈奴王。
434年路阿死,其侄布列达和阿提拉继位(434~453在位)。445年,阿提拉杀其兄布列达,独占王位。阿提拉统治期间,匈奴人势力臻于极盛。其疆域东起里海,西至莱茵河,北达波罗的海,南逾多瑙河,成为一个庞大松散的帝国。435、441~443和447年,阿提拉三次进兵拜占廷,劫掠巴尔干,拜占廷重金乞和,年贡增至2100磅黄金。 451年阿提拉挥师西进,入侵高卢,但在卡塔劳温原野(摩里亚库斯)为罗马及日耳曼联军所阻。452年入侵意大利,因饥馑和瘟疫未及罗马而被迫离去。阿提拉任命“显贵”统治、掠夺各被征服地区。 453年阿提拉死,众子争位,各被征服地区人民乘机反抗。约455年,潘诺尼亚的涅道河一战,匈奴人被格皮德人、东哥特人、赫卢里人等联军击溃,遂即分裂解体。
教皇利奥一世规劝阿提拉撤兵(452)
匈奴人是否即中国历史上的匈奴,迄今众说不一。中国史学界历来认为他们即是来自中国北方的匈奴。国外自法国人J.de吉涅(1721~1800)起,在接触中国史籍后,有的持肯定意见,也有持不肯定意见的。问题的关键是对匈奴西迁的具体过程至今仍未搞清。
(董为奋)
|
|
- n.: hun, member of one of the Asiatic peoples who ravaged Europe in the 4th and 5th centuries AD
|
|
对匈奴人 | 匈奴人中 | 但匈奴人 | 至于匈奴人 | 匈奴人称汉帝 | 可能这些匈奴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