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拉丁名
cercis canadensis
科屬
豆科,紫荊屬
産地分佈
原産美國東部和中部地區。我國可在北至華北,南至雲南、廣東、廣西北部的區域內生長。
形態特徵
小喬木,株高可達6~7米,先花樹種,春季盛開粉色的花朵惹人喜愛。葉片心形,鼕季葉片凋落後,可以看見盤麯的枝條。
生長習性
喜光,喜濕潤肥沃土壤,耐幹旱瘠薄,忌水濕。
繁殖培育
播種繁殖,樹幹和樹皮要采取保護措施。生長速度較快,每年長15~25釐米。
景觀用途
種植在庭園或與灌木配置,為良好的庭園觀賞樹。
加拿大紫荊(cercis canadensis),原産美國,是美國俄剋拉何馬州的州樹。 |
|
成年植株7.6-15.2 m。加拿大紫荊先葉開花,花冠扁平圓形,紅紫色,叢生或呈總狀花序,十分美麗。葉片心形,新生葉呈現淺紅紫色,此後漸漸的轉變為深緑色,富有光澤。秋葉通常黃緑色或金黃色,樹幹筆直,地上1.5-2m處分叉,樹皮厚1.2cm,老莖樹皮鱗狀剝落。 根係長且粗糙,在近地表少有須根。莢果扁平,有薄壁,4-10 cm長。內含若幹粒有光澤的種子,一般4-10粒,種子平均33100粒/公斤。加拿大紫荊的木材密度大,堅硬,條紋細密。
不同於豆科的大多數品種,加拿大紫荊不形成根瘤,不能固氮。 |
|
加拿大紫荊的分佈範圍從新澤西和賓夕法尼亞西部到密歇根州的南部和內布拉斯加州的東南部,從得剋薩斯南部到東部,以及從佛羅裏達東部直到中部。在海灣和大西洋沿海的平原無天然分佈。加拿大紫荊在南部俄剋拉荷馬州的分佈是從南到東,橫貫佩科斯河、新墨西哥的東南以及墨西哥北部。
加拿大紫荊生長在野外作為普通的林下葉層樹種,通常與開花山茱萸同地生長。 |
|
加拿大紫荊在大部分地區都能成長,衹要土壤不是過幹,過濕或過酸,在其生理承受範圍內,表現出強烈的耐鹼性,能用作鹼性土壤指示植物。土壤ph值從6.0到8.0最適宜生長。在富饒,潮濕並有稍微遮蔭的土壤上生長最好。 加拿大紫荊在美國東南部分佈的最高海拔大約是670m,但在得剋薩斯州,從海拔701-1524m都有生長。 加拿大紫荊中度耐蔭蔽,在全光下亦生長良好,但在幹熱地區耐受全光能力下降。喜排水性好的深厚土壤。 |
|
種子通常隔年長好,種子表現內部休眠。因種皮堅硬緻密不通透,在育種(催發芽)時,要求低溫處理,潮濕層化。 在野外,加拿大紫荊的種子由鳥散播。當樹高1.5—2.1m時,有的開始開花,但不結實。衹有當株高4.5m左右時纔第一次結實。種子可存活5年,加拿大紫荊最大的結實樹齡為75年。 加拿大紫荊也能通過扦插進行繁殖。 |
|
加拿大紫荊先葉開花,美國東南部各州早在2月就有開花的,直到5月。種子在9-10月成熟。在晚秋到鼕季豆莢開裂。 |
|
加拿大紫荊春初先葉開花,花簇繁茂,嫣紅奪目。夏季結果,果實紅褐色,是一種很受歡迎的觀賞植物,既可孤植於庭院、公園,也可種植於路邊用於旱景修建。加拿大紫荊是生産花蜜的重要植物之一,花還可以搗碎用作色拉或油炸食用。從樹皮提取的收斂劑可用於治療痢疾。 加拿大紫荊很少有嚴重的蟲害或病害,衹有舞毒蛾幼蟲在找不到其它可食植物的時候纔會取食該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