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湖南 > 長沙 >寧鄉縣 > 劉少奇同志紀念館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劉少奇同志紀念館聯繫方式地址:湖南長沙寧鄉縣。
  郵編:410000劉少奇同志紀念館投訴電話長沙市旅遊投訴電話:0731-5810110
  湖南省旅遊投訴電話:0731—4717614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劉少奇同志紀念館景區榮譽1988年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劉少奇同志紀念館門票價格30元劉少奇同志紀念館節慶活動四月八。四月八日為佛祖釋迦牟尼生日,南朝時即有是日以香水浴佛,共作竜華會之習。長沙古有造烏米飯(俗稱青精飯)之俗。無子者往佛寺許願乞兒。瀏陽的一些地方,此日將寫有“四月八,佛祖先。毛姑娘,請上天”的紙條呈“十”字形貼於廳堂廊亭處,據說可防毛蟲瓦蛆。
  端陽節是與年節、中秋並列的民間重要節日。這一日,長沙人民為了紀念屈原特意舉辦竜舟競渡比賽,人們從幾十裏以外嚮湘江、瀏陽河、撈刀河兩岸涌來,找有利地形觀看。午飯後,賽船將竜王接上船頭,競渡開始。船上健兒隨着鑼鼓節奏,振臂揚波,奮勇爭先,兩岸如體育場之看臺,人頭攢動,銃炮喧天,喊聲動地。賽事至傍晚猶酣,有的於初六日加賽,賽畢舉行送竜王儀式。民間以為劃竜船可禳災(古人認為五月是惡月,多災)。瀏陽新開一帶,在端午前一個月,即戰鼓催人,謂竜舟鼓,村民歡聚演練,竜舟競渡氣氛提前到來。
  六月六。古稱天販節,俗稱“杯官生日”。官,亦稱鄱官,相傳是災害之神。是日城內多設醮,以禳災。農傢則剪紙為田神,上塗雞血,舉之於竹竿,每田插一根,叫敬官。有的於五更時殺雄雞祭於田間,叫祭官,以求禳災豐穩。讀書人曝曬書畫,婦女翻曬珍貴衣服。寺廟詞堂翻曬經書族譜和菩薩袍服,故是日又名曬譜節,諺雲:“六月六,人曬衣裳竜曬袍”。劉少奇同志紀念館開放時間9:00—16:30劉少奇同志紀念館最佳旅遊時間總地來說,秋天去長沙旅遊是比較合適的。劉少奇同志紀念館特別提醒要註意衛生保健,春天氣候變化無常,時風時雨,外出春遊時定要備足衣服,攜帶雨具,
  以防雨淋,傷風感冒。登山下坡,切勿迎風而立,避免受涼。劉少奇同志紀念館美食湘菜歷史悠久,是中國八大風味萊係之一,講究刀工,註重火候,調味豐富,側重辣味。主味突出,尤重酸辣焦麻。講究刀工和裝盤,既註重內涵精當,又着眼外形美觀,使色、香、味和諧統一。
  湘菜的品種目前已達1000多種,長沙幾大著名湘菜館中,仍保持着日常供應上百種。長沙名酒有“白沙液”。劉少奇同志紀念館住宿長沙作為著名的旅遊城市,其旅遊配套設施相當完備,各類賓館酒店遍布全市。
  五星級賓館有:解放東路380號的華天大酒店,芙蓉南路298號的神農大酒店,韶山北路149號的通程國際大酒店。
  四星級的酒店有:八一西路88號的富麗華酒店,勞動西路386號的湖南佳程酒店,芙蓉中路465-467號的金源大酒店,八一西路68號的紫東閣華天大酒店等。
  另外,還有衆多各種檔次的酒店可供遊人自行選擇。
  劉少奇同志紀念館購物長沙的繁華地段在湘江東岸的中山路、五一路、黃興路,前兩者都是商業集中地區,而黃興路目前正在改建成一條步行街。
  長沙工藝、土特産品素負盛名,湘茶是聞名中外的名貴茶,味醇可口;湘綉是中國四大名綉之一,構圖優美,綉藝精湛;湖南瓷器,歷史悠久,被人贊為“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暢銷國內外;益陽的鬆花皮蛋現已遠銷國外;此外,鴨絨製品、竹刻等都是比較有名的特産。劉少奇同志紀念館玩法參觀、學習、旅遊、
  一、故居
  ⒈劉少奇故居基本情況說明:
  劉少奇故居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1871年,於1959年開始對外開放,在“文革”中被迫關閉並遭到破壞,1980年少奇同志平反後再次恢復對外開放。現在的故居為原狀陳列,除按原貌恢復了原有的茅房和瓦房外,還陳列了190餘件展品,通過這些展品,再現了湖南農傢的典型風貌和劉少奇在這裏學習和活動的部分場景。
  ⒉劉少奇故居概貌說明:
  劉少奇同志故居是一棟坐東朝西,土木結構的普通江南農捨,共有房屋21間半,其中瓦房16間半,茅房5間。故居前臨碧水,背靠青山,左有參天古樹,右為村民農捨,環境十分優雅。
  ⒊劉少奇同志青少年時代的學習和生活情況說明:
  劉少奇同志於1898年11月24日在故居出生,並在這裏度過了他的青少年時代。
  從8歲開始劉少奇就進入附近柘木衝,羅傢塘等地的私塾讀書,他以自己優異的成績博得了老師的喜愛和同學們的颳目相看。
  作為一名農傢的孩子,他每天放學歸來總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農活或傢務,比如放牛、割草、洗菜等。聰明好學的劉少奇每次放牛的時候,總要帶上一枝竹笛、一本書,一邊放牛,一邊看書,纍了就吹一會兒笛子。勞動歸來,劉少奇就悄悄的來到書房,聚精會神的讀起書來,一看就是大半夜。為了讓他早點睡覺,傢裏人衹給他半盞燈油,於是他趁傢人在書房旁的碓屋勞動時,就在書房和碓屋的間門口讀書,到大人們都睡了,他再點燈就讀。小小的年紀,他就讀過了《資治通鑒》《了凡綱簽》《西遊記》《水滸》《辛亥革命始末記》等有益的書刊,被人們親昵的稱為“劉九書櫃”。
  ⒋劉少奇同志1961年回鄉在故居活動情況1961年4月1日,身為國傢主席的劉少奇同志回到闊別四十餘年的家乡湖南作農村調查。
  5月3日,少奇同志回到了炭子衝,他來到舊居,叫工作人員在他青少年時代的臥室搭起一張臨時鋪,把作陳列用的桌子臨時改為辦公桌,便不辭疲倦的工作起來。
  在這裏,他先後約請了老貧農成敬常和黃端生,青少年時的朋友李桂生,原炭子衝村黨支部書記王升平等,和他們促膝談心,瞭解到了農業減産是‘三分天災,七分人禍’”,“公共食堂餓死人”,“萬頭豬場沒有豬”等真實的情況。
  5月7日,劉少奇同志把炭子衝村的幹部,社員代表請來舊居開座談會。他懇切的說道:“我將近四十年沒有回家乡了,很想回來看看,回來了,看到大傢生活很苦。我們的工作做得不好,對你們不起。”他細心詢問,要求大傢暢所欲言。在這次座談會上,他又提出了把舊居的房子分給當地的農民住,把樓板拆下來做農具。在家乡的這次農村調查,為期四十四天,其中在故居住了六天六晚。這次調查使少奇同志掌握了大量真實的情況,果斷的解散公共食堂,拯救了千百萬人民,也拯救了民族的命運。
  二、紀念館
  ⒈紀念館概況說明:劉少奇同志紀念館於1988年11月24日,由-2-已故國傢主席楊尚昆同志剪彩開館。
  紀念館建築面積3200多平方米,其主體是具有民族風格的自由分散型群體式園林建築,正門樓上懸挂着鄧小平同志題寫的“劉少奇同志紀念館”門匾,廣場上紅旗烈烈,奇花鬥妍,廣場側的亭臺水榭,遊廊亭廊建在漣漣碧水之中,美麗自然的風光與園林式的建築相互點綴,別有一番情趣。
  ⒉陳列基本情況說明:紀念館共有一個序廳8個展室,其中第1-7室為劉少奇生平基本陳列,第八室為音像室。
  該陳列內容由省內和我館專傢擬定,采用生平歷史和業績專題相結合的方法,經國傢文物局和中國革命博物館專傢審定,認為突破了革命歷史人物陳列的傳統樞架與模式,剋服了“千人一面”的弊病。
  該陳列形式上由廣州美術學院集美集團公司負責設計和製作。
  序廳正面墻上是“劉少奇和人民在一起”的大型浮雕,他像徵着“劉少奇一生始終和人民群衆在一起,他所建立的不朽功勳與共和國同在”。序廳兩側分別有背景性浮雕,像徵着少奇同志是黨和國傢的卓越領導人。
  展廳內共陳列有200餘張照片,260餘件實物和復製件,7個復原模型和景箱,10個電動圖表,5件雕塑藝術品,4處音像點,這些陳列品,通過色調處理,空間構架設計,通過先進的陳列手段,使內容與形式緊密配合,給人強大的衝擊力和感染力。
  劉少奇故居紀念館不斷加大對環境的保護和改造的力度,尤其是故居的周邊環境,盡量保持過去的田園風光。形成了春花爛漫、夏蔭濃郁、秋色絢麗、鼕景蒼翠的四季景觀。自建了苗木基地,種植各色花草,裝點館區的不同季節。劉少奇故裏就形成了集紀念、瞻仰、遊覽於一體的具有園林特色的景觀。
No. 2
  花明樓劉少奇同志紀念館,是為紀念中國共産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劉少奇而修建的。位於劉少奇故鄉湖南省寧鄉縣花明樓鄉。1984年籌建,1988年開放。有 8個展室、1個聲像廳和2個懷念亭,主體建築3100平方米。紀念館西南面的山地上,有高7.1米(基座高3.1米,銅像高4米)的劉少奇銅像。故居在紀念館北面約250米的地方,是一棟半茅半瓦的土木結構農捨,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全館陳列面積約為900平方米。有藏品3000多件,其中劉少奇生前使用過的遺物近800件。這些遺物中,有生活用品,辦公用品,有劉少奇青少年時代用過的農具,1961年5月回鄉考察時睡過的床鋪和用過的草帽、眼鏡、公文包等。特別珍貴的有劉少奇赴蘇訪問時穿過的水獺皮大衣和用過的袖珍收音機,還有一對一直使用到逝世前的海綿枕頭。另有反映劉少奇生平業績的照片1000餘張
包含詞
花明樓劉少奇同志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