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 對抗運動 : 文體用品 : 運動休閑 > 擊劍
目錄
jī jiàn jī jiàn
  雙方用劍對劈或對刺,是一種體育運動項目
No. 2
  用劍相擊刺的運動和技法。《史記·刺客列傳》:“ 荊卿 好讀書擊劍,以術説 衛元君 , 衛元君 不用。”《醒世恆言·小水灣天狐貽書》:“話説 唐玄宗 時,有一少年姓 王 名 臣 , 長安 人氏,略知書史,好飲酒,善擊劍,走馬挾彈,尤其所長。” 魯迅 《偽自由書·“以夷刺夷”》:“我要指出來的是‘大刀隊’乃 中國 人自誇已久的特長, 日本 人雖有擊劍,大刀卻非素習。”
No. 3
  指舞劍。 唐 杜甫 《相從行贈嚴二別駕》:“把臂開樽飲我酒,酒酣擊劍蛟竜吼。” 宋 蘇軾 《西山戲題武昌王居士》詩:“解襟顧景各箕踞,擊劍賡歌幾舉觥。”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九六:“少年擊劍更吹簫,劍氣簫心一例消。”
No. 4
  體育運動項目之一。分花劍、佩劍、重劍三種。比賽時運動員穿着特製的保護服裝,在長寬有一定規定的場地上用圓首鋼劍互刺,佩劍還可以劈。以擊中對手身上的有效部位次數多少定勝負。
No. 5
  體育運動項目之一,比賽時運動員穿着特製的保護服裝,用劍互刺或互劈。
No. 6
  擊劍起源於中世紀的歐洲,14世紀在西班牙、法國和意大利出現了一個令人炫目的騎士階層,他們以精湛的劍術縱橫天下,博得了廣泛的美譽。此後各國貴族紛紛效仿,一時間成為上流社會的時尚,以致於發展到貴族之間解决糾紛,動輒拔劍相嚮,一劍定生死。
  1588年到1601年法國决鬥成災,20年裏巴黎就有8000名貴族、紳士在决鬥中斃命。一言不和,便以决鬥决勝負。“我們去郊外吧”,成為人們最熟悉不過的挑戰語言。上流社會巨大的人員傷亡,導致了王室及貴族階層的警覺與恐懼,法國國王路易十三的宰相黎塞留為此發出禁令不許决鬥,然而直至1627年甚至將一位公爵處决也仍然未能平息决鬥熱。為了滿足人們的决鬥熱而又不至於傷人,於是人們設計出一種輕巧、劍身呈四棱狀的劍。
  1643年前後,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對當時法國的擊劍服裝和器具做了統一的規定,並將巴黎資格最老的6名劍術師封為世襲貴族,由此開法國劍術流派之先河,擊劍作為一種體育競技項目初具雛形。
  到19世紀後期,擊劍成為一項競技性體育運動,1882年法國成立世界上第一個擊劍協會,1893年美國業餘擊劍協會成立。1896年首屆奧運會就有擊劍項目,並且是惟一允許職業選手參賽的項目。比賽在一個約2米寬、14米長,兩端各有2米延伸帶的擊劍墊上進行,墊上畫有中綫、開始綫、警戒綫和端綫,劍手衹能前進或後退,不能嚮左右移動。劍手須穿戴覆蓋有效部位的金屬背心和面罩,當有效部位被刺中時,電動裁判器會自動顯示紅燈或緑燈,刺中無效部位則亮白燈。
  擊劍是體育運動項目之一。運動員穿戴擊劍服裝和護具,在擊劍場上以一手持劍互相刺擊,被先擊中身體有效部位的一方,為被擊中一劍。有多種進攻技術和防守技術,並在規則許可的範圍內運用各種戰術取勝。
  比賽項目男子有花劍、重劍、佩劍,女子有花劍、重劍。均有個人賽和團體賽。團體賽為每隊3人的隊際相遇賽。個人賽先采用分組循環賽,然後根據組內成績指數排位,進行單敗淘汰賽。循環組賽為4分鐘內先擊中5劍者為勝。單敗淘汰賽為每局3分鐘,擊中劍數纍计,先擊中15劍者獲勝,最多打3局,每局之間休息1分鐘。團體賽則根據個人賽成績,直接進行單敗淘汰賽。
  花劍
  (1) 擊劍運動器械之一。中國曾稱“輕劍”,1973年改現名。由劍柄、劍身和護手盤組成。全長不超過110釐米,重量不超過500剋。劍身為鋼製,長度不超過90釐米,橫截面為長方形。劍柄長度不超過20釐米。護手為圓形,裝於劍身與劍柄之間,直徑不超過12釐米,禁止偏心。有電動花劍和普通花劍之分。前者劍身前端包有15釐米的絶緣物,劍柄與劍身、護手|盤絶緣;後者劍頭直徑在5.5—7毫米之間,長約1.5釐米。
  (2)擊劍運動比賽項目之一。分男子和女子,均有個人賽和團體賽。比賽時,衹準刺刺對方軀幹有效部位,不可劈打。正式比賽使用電動花劍,運動員有效部位穿金屬背心,當擊中金屬心時,電動裁判器顯示彩燈;擊中無效部位顯示白燈。互相擊中時,主裁判按優先裁判權原則進行判决。若雙方同時進攻,並同時擊中(或一方擊中)無效部位,不作判决,比賽繼續。由於花劍輕巧,有效擊中面積小,因此對術、戰術尤為講究。
  1955年起使用電為裁判器。奧運會有男子個人(1896年列入)、團體1904年列入),女子個人(1924年列入)、團體(1960年列入)4個比賽項目。
  重劍
  (1) 擊劍運動器械之一。由劍柄、劍身和護手盤組成。全長不超過110釐米,重量
  不超過770剋。劍身為鋼製,長度不超過90釐米,橫截面為三棱形,劍身的寬面最大為2.4毫米。劍柄長度不超過20釐米。護手盤為圓形,深度為3-5.5釐米,直徑最大為13.5釐米,偏心度最大為3.5釐米。
  (2) 擊劍運動比賽項目之一。分男子和女子,均有個人賽和團體賽。比賽時運動員全身都是有效部位,衹準刺,不準劈打。是最早采用電動裁判器的擊劍運動項目。雙方在1/25秒內同時擊中為“互中”,一方超過1/25秒以後擊中,電動裁判器衹顯示先被擊中一方的燈光。現代項運動比賽中,擊劍項目為重劍,並以擊中一劍决勝負。由於有效部位大,無優先裁判權規則,故運動員在比時比較謹慎,重視時機的選擇。
  奧運會有男子個人(1900年列入)、團體(1908年列入),女子個人(1996年列入)、團體(1996年列入)4個比賽項目。
  佩劍
  (1) 擊劍運動器械之一。中國曾稱“花式劍”,1973年改今名。由劍柄、劍身護
  手盤組成。全長不超過105釐米,重量不超過500剋。劍身為鋼製,長度不超過88釐米,有刃與背,橫截面為形。劍柄長度不超過17釐米。護手盤為圓形,大小以能沿對角綫放進15釐米×14釐米長方形的檢驗筒中為準。
  (2)擊劍運動比賽項目之一。為男子項目,有團體賽和個人賽。比賽時以劈為主,也可刺,腰部以上(包括頭部和股)為有效部位。有效部位穿金屬衣和戴金屬面罩。擊中有效部位時,電動裁判器顯示彩燈;擊中無效部位時不顯示燈。互相擊中時,主裁判按優先裁判權原則進行判决。若雙方同時進攻,並同時擊中,不作判决,在原地重新開始比賽。由於動作幅度較大,進攻速度快,威脅力強,對運動員步法的靈活性和戰術快速應變能力等要求高。
  1989年起使用電動裁判器。奧運會僅設男子項目,有個人(1896年列入)、團體(1908年列入)兩項。
  團體賽
  擊劍運動團體比賽。每個隊由3名隊員組成,其順序由隊長决定。允許有替補隊員。隊與隊之間的相遇,須打滿9場,每場限時4分鐘。第一場打到5劍,第二場打到10劍,第三場打到15劍,……以此類推,至第九場打到45劍。如果4分鐘結束,接力規定的比分未達到,則下一對隊員從原有的比分開始繼續比賽。先勝45劍的隊或在規定時間結束時獲勝劍數多的隊為勝隊。如果1名隊員和1名替補隊員棄權或被開除,則該隊為負。在最後一場接力的規定時間結束時,雙方比分相等,則抽簽决定優勝權,隨後加時1分鐘,由最後2名隊員决一劍。
擊劍簡介
  擊劍(Fencing)是體育運動項目之一。運動員穿戴擊劍服裝和護具,在擊劍場上以一手持劍互相刺擊,被先擊中身體有效部位的一方,為被擊中一劍。有多種進攻技術和防守技術,並在規則許可的範圍內運用各種戰術取勝。
  比賽項目男子有花劍、重劍、佩劍,女子花劍、重劍、佩劍。均有個人賽和團體賽。團體賽為每隊3人的隊際相遇賽。個人賽先采用分組循環賽,然後根據組內成績指數排位,進行單敗淘汰賽。循環組賽為4分鐘內先擊中5劍者為勝。單敗淘汰賽為每局3分鐘,擊中劍數纍计,先擊中15劍者獲勝,最多打3局,每局之間休息1分鐘。團體賽則根據個人賽成績,直接進行單敗淘汰賽。
擊劍歷史
  擊劍運動是一項歷史悠久的傳統體育運動項目。早在遠古時代,劍就是人類為了生存同野獸進行搏鬥和獵食所使用的工具。隨着人類歷史的發展,劍由最初的石製、骨製發展到青銅製、鐵製,最後到鋼製,並作為戰爭的武器,逐步走上歷史舞臺。擊劍在古代埃及、中國、希臘、羅馬、阿拉伯等國傢十分盛行。公元前11世紀,古希臘就出現了擊劍課,並有劍師講課。有關古老的擊劍形式,在希臘、埃及等國傢中的一些歷史建築和紀念碑上都可見到關於擊劍的浮雕。
  在中世紀的歐洲,擊劍與騎馬、遊泳、打獵、下棋、吟詩、投槍一起被列為騎士的七種高尚運動。為了研究和推動擊劍技術的發展,歐洲各國紛紛成立擊劍行會(協會和學校)。 西班牙被認為是現代擊劍運動的搖籃,第一本擊劍書籍就由兩位西班牙教練編著。14世紀在西班牙、法國和意大利出現了一個令人炫目的騎士階層,他們以精湛的劍術縱橫天下,博得了廣泛的美譽。此後各國貴族紛紛效仿,一時間成為上流社會的時尚,以致於發展到貴族之間解决糾紛,動輒拔劍相嚮,一劍定生死。
  擊劍運動真正得到全面的發展還是在法國亨利三世和亨利四世時期。1776年,法國著名擊劍大師拉?布瓦西埃發明了面罩,這一發明使擊劍運動進一步走上了高雅道路。人們戴上面罩、手套,穿上擊劍服,就可以安全地進行一連串的攻防交鋒。面罩的問世是擊劍運動發展的一個里程碑。法國成為當時歐洲擊劍運動的發展中心。
  16世紀末和17世紀初的歐洲盛行决鬥。在這種形勢下,為了滿足人們對擊劍的愛好和需要,又不至於傷害生命,一種劍身較短並呈四棱形,劍尖用皮條包紮的新型劍被設計出來,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並得到廣泛開展,這便是現在花劍的雛形。從此,在歐洲的習武廳、擊劍廳及專業學校裏,花劍的擊劍方式逐漸形成並日趨完善。
  熱衷於决鬥的紳士和貴族從1885年開始,在習武廳進行練習時,使用三棱形劍,交鋒不限製部位,這就是延續至今的重劍。
  18世紀末,匈牙利人對東方波斯人、阿拉伯人及土耳其人早期騎兵用的彎型短刀,進行了改革,於劍柄上裝配了一個象彎月形的護手盤,在擊劍時可以起到保護手指的作用。後來,意大利擊劍大師朱賽普?拉達葉利將它進一步改進,使它能在擊劍運動和决鬥中使用,並根據騎兵作戰的特點,規定有效部位為腰帶以上,這便成為現代佩劍的前身。至此,人們在從事擊劍時就可以自由地選擇花劍、重劍和佩劍。
  19世紀初,在法國擊劍權威拉夫熱耳的倡議下,將花、重、佩這三種不同式樣的劍的重量再加以減輕,同時對一些技術原理及戰術意義進行深入研究,並且在一些歐洲國傢經常開展競賽活動。擊劍運動由此逐漸成為國際性的體育競賽項目,並最早成為奧林匹剋大家庭中的一員。
  現代擊劍運動是奧運會的傳統項目。1896年在雅典舉行的第1屆現代奧運會上就設有男子花劍、佩劍的比賽。1900年在巴黎舉行的第2屆奧運會上增加了男子重劍比賽。1924年在巴黎舉行的第8屆奧運會上又增加了女子花劍比賽。1992年在巴塞羅那舉行的第25屆奧運會上,女子重劍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女子佩劍於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被正式列為奧運會項目。
  1913年11月29日在法國巴黎成立了國際擊劍聯合會。1914年6月在巴黎通過了《擊劍競賽規則》,從而使擊劍運動競賽趨嚮公平,合理。
  1931年,重劍比賽開始使用電動裁判器。1995年,電動花劍裁判器也運用於比賽。1989年,佩劍比賽開始采用電動裁判器。電動裁判器的發明也是現代擊劍運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它使擊劍比賽更加公平,同時推動擊劍技術嚮更新的高度發展。
  法國、意大利、俄羅斯、德國、匈牙利在不同時期,都是擊劍強國。引領着世界擊劍運動發展的潮流,並各自代表一個古典的擊劍流派,其基本技術動作和戰術打法風格都有明顯的差異。近50年來,擊劍技術動作和戰術打法風格有了迅速的發展。
比賽器材
  重劍(Epee):擊劍運動器械之一。由劍柄、劍身和護手盤組成。全長不超過110釐米,重量不超過770剋。劍身為鋼製,長度不超過90釐米,橫截面為三棱形,劍身的寬面最大為2.4毫米。劍柄長度不超過20釐米。護手盤為圓形,深度為3-5.5釐米,直徑最大為13.5釐米,偏心度最大為3.5釐米。
  花劍(Foil):中國曾稱“輕劍”,1973年改現名。由劍柄、劍身和護手盤組成。全長不超過110釐米,重量不超過500剋。劍身為鋼製,長度不超過90釐米,橫截面為長方形。劍柄長度不超過20釐米。護手為圓形,裝於劍身與劍柄之間,直徑不超過12釐米,禁止偏心。有電動花劍和普通花劍之分。前者劍身前端包有15釐米的絶緣物,劍柄與劍身、護手|盤絶緣;後者劍頭直徑在5.5—7毫米之間,長約1.5釐米。運動員在比賽中衹能刺,不能劈打。
  佩劍(Sabre):中國曾稱“花式劍”,1973年改今名。由劍柄、劍身、護手盤組成。全長不超過105釐米,重量不超過500剋。劍身為鋼製,長度不超過88釐米,有刃與背,橫截面為形。劍柄長度不超過17釐米。護手盤為月牙盤,大小以能沿對角綫放進15釐米×14釐米長方形的檢驗筒中為準。
擊劍分項
  花劍
  分男子和女子,均有個人賽和團體賽。比賽時,衹準刺刺對方軀幹有效部位,不可劈打。正式比賽使用電動花劍,運動員有效部位穿金屬背心,當擊中金屬背心時,電動裁判器顯示彩燈;擊中無效部位顯示白燈。互相擊中時,主裁判按優先裁判權原則進行判决。若雙方同時進攻,並同時擊中(或一方擊中)無效部位,不作判决,比賽繼續。由於花劍輕巧,有效擊中面積小,因此對技術、戰術尤為講究。
  1955年起使用電子裁判器。奧運會有男子個人(1896年列入)、團體(1904年列入),女子個人(1924年列入)、團體(1960年列入)4個比賽項目。
  重劍
  分男子和女子,均有個人賽和團體賽。比賽時運動員全身都是有效部位,衹準刺,不準劈打。是最早采用電動裁判器的擊劍運動項目。雙方在1/4秒內同時擊中為“互中”,一方超過1/4秒以後擊中,電動裁判器衹顯示先被擊中一方的燈光。現代項運動比賽中,擊劍項目為重劍,並以擊中一劍决勝負。由於有效部位大,無優先裁判權規則,故運動員在比時比較謹慎,重視時機的選擇。
  奧運會有男子個人(1900年列入)、團體(1908年列入),女子個人(1996年列入)、團體(1996年列入)4個比賽項目。
  佩劍
  擊劍運動比賽項目之一。分男子和女子項目,均有個人賽和團體賽。比賽時以劈為主,也可刺,腰部以上(包括頭部和股)為有效部位。有效部位穿金屬衣和戴金屬面罩。擊中有效部位時,電動裁判器顯示彩燈;擊中無效部位時不顯示燈。互相擊中時,主裁判按優先裁判權原則進行判决。若雙方同時進攻,並同時擊中,不作判决,在原地重新開始比賽。由於動作幅度較大,進攻速度快,威脅力強,對運動員步法的靈活性和戰術快速應變能力等要求高。
  1989年起使用電動裁判器。奧運會有男子個人(1896年列入)、團體(1908年列入)、女子個人(2004年列入)、團體(2008年列入)4個比賽項目。
  團體賽
  擊劍運動團體比賽。每個隊由3名隊員組成,其順序由隊長决定。允許有替補隊員。隊與隊之間的相遇,須打滿9場,每場限時4分鐘。第一場打到5劍,第二場打到10劍,第三場打到15劍,……以此類推,至第九場打到45劍。如果4分鐘結束,接力規定的比分未達到,則下一對隊員從原有的比分開始繼續比賽。先勝45劍的隊或在規定時間結束時獲勝劍數多的隊為勝隊。如果1名隊員和1名替補隊員棄權或被開除,則該隊為負。在最後一場接力的規定時間結束時,雙方比分相等,則抽簽决定優勝權,隨後加時1分鐘,由最後2名隊員决一劍。
擊劍規則
  悉尼奧運會舉行前,國際擊劍聯合會嚮外界宣佈,擊劍比賽將首次使用無綫頻率探測器計算有效點擊數,以此取代流行了半個世紀的電子儀器。
  擊劍是雙人比賽,比賽中,一方用劍尖刺擊對手,使劍尖準確無誤地刺在有效部位並具有刺入的性質。最後有效點擊數多的一方為勝。按規則,循環賽在四分鐘內五次擊中,淘汰賽在九分鐘內十五次擊中。最先擊中對方達有效次數,或時間到後擊中對方次數多者為勝。團體賽,最先擊中對方達45次的團隊為勝。
  擊劍運動有三種武器:重劍、花劍、佩劍。三種武器的有效擊中點及比賽規則亦有不同,故每種武器都有其競技特點。相比而言,花劍更具運動性,佩劍速度最快,重劍則更需要技巧和準確性。
  1.預備
  比賽在一點五到一點八米寬,十四米長的劍道上來進行。當裁判宣佈準備比賽時,雙方隊員在離中心綫兩米處緊急就位。隊員們應該側身站着,手中劍必須指着對手,未握劍的手靠在背後。運動員每得一分都得回到這個姿勢重新比賽。
  2.得分
  使用重劍、花劍、佩劍擊中,就是用劍尖刺擊對手,使劍尖清楚地、準確無誤地刺在有效部位並具有刺入的性質。到達對手身體的任何部位的擊中,都是有形的、實體的、實質性的擊中。為了使之成為有效的擊中並得分,落點必須在有關劍種規定的有效部位內。
  重劍是完全刺擊武器。衹有劍尖擊中有效,劍身橫擊無效。擊中有效部位包括全身即:軀幹,腿腳,手及臂以及頭盔。與花劍及佩劍不同,重劍每次擊中都有效。若雙方在四分之一秒內相互擊中,雙方各得一次擊中數。最容易被擊中的部位是手。所以,重劍比賽需高度準確性,攻擊對方的好機會常常是當對方開始攻擊的時候。兩位選手的劍尖分別裝有紅光和緑光探測器。擊中發生時,劍尖會産生一束強光。
  花劍是完全的刺擊武器。衹有劍尖刺中纔有效,劍桿橫擊無效。有效擊中部位是上身。擊中有效部位由金屬衣裹覆,這樣,電子儀器便可以分出有效和無效擊中。花劍比賽也講究擊中優先權。先攻擊而擊中者得分。被攻擊者須先做出有效抵擋動作後再進攻擊中纔有效。雙方同時擊中均不得分。在此情況下,擊中優先權很難區分,如有時劍觸及手臂,在花劍中是無效部位。
  佩劍是既劈又刺的武器。在實戰中,以劈中得分為多。擊中有效部位是上身,頭盔及手臂。擊中有效部位由金屬衣裹覆,這樣,電子儀器便可以分出有效和無效擊中。佩劍比賽也講究擊中優先權。先攻擊而擊中者得分。被攻擊者須先做出有效抵擋動作後再進攻擊中纔有效。雙方同時擊中均不得分。佩劍速度最快也往往用得時間最短。
  如果電子儀器顯示一位隊員得分,裁判會當即中止比賽,雙方隊員預備後繼續進行比賽。
  3.平局
  在九分鐘內,如果雙方平分,那麽將加賽一分鐘,使用突然死亡法。為了防止雙方過分防守,加賽前抽簽决定如果加時賽中雙方都未得分,那誰會是勝者。
  4.團體比賽
  團體比賽,每一位選手與對方的三位選手輪流比賽。先獲得5分的選手為勝,然後選手交叉進行比賽,最先獲得45分的團隊為勝。
  5.犯規與處罰
  比賽重新開始後,一般情況都是從同一地點開始比賽(判罰喪失場地除外)。判罰喪失場地一般是把比賽的現場嚮犯規的團體移一米。如果選手的雙腿都觸底綫,將被罰擊中一劍。
  警告後,重犯同一錯誤,也會被罰擊中一劍。象在佩劍中的衝刺衝撞,在花劍中故意做身體接觸,在重劍中推擠對手也屬於故意身體接觸行為。都會被罰擊中一劍
  轉身背嚮對手、劍尖在場地上非法拖劃和重刺或者用不持劍手遮蓋避免被擊中都是犯規行為。第一次給以黃牌警告,如果再犯,將出示紅牌判罰被對方擊中一劍。對那些更為嚴重的犯規,比如報復與粗暴衝撞以及與對手串通舞弊,將會直接出示黑牌驅逐出場。
觀賽禮儀
  擊劍比賽和任何體育競賽一樣,都是需要運動員與觀衆進行互動的競賽項目。觀衆良好的行為舉止,不但有利於順暢地觀看比賽,而且有助於運動員在場上保持良好的比賽情緒。
  (1)觀衆進入和退出場地時要有序,一般要提前到達場地,這是對運動員、教練員和裁判員最起碼的尊重。
  (2)玻璃瓶、易拉罐飲料都是不允許帶進場地的,衹允許帶軟包裝飲料進入場館。退場時,垃圾要用方便袋或者紙袋自行帶出。
  (3)比賽場內禁止吸煙。
  (4)在比賽開始時,一定要保持安靜,不要吃東西或互相聊天、大聲喧嘩。
  (5)不能在擊劍場館內使用閃光燈。
  (6)手機要關機或設置在振動或靜音狀態。
  (7)運動員發揮得好,觀衆要鼓掌;發揮得不好,也要給予運動員支持和鼓勵,不能喝倒彩。裁判員不僅是場上的執法官,也在一定程度上控製着比賽進行的節奏和氣氛。當雙方運動員交鋒結束,裁判員下達“停”的口令時,觀衆應保持安靜,傾聽裁判員的判罰之後,觀衆可為雙方運動員鼓掌加油。當裁判員下達實戰開始口令時觀衆應保持安靜,使運動員能聽清裁判員下達的每一個口令,以免影響比賽的正常進行。
  (8)比賽結束後,為優勝者頒發奬牌同時演奏其國歌,這時觀衆應全體起立並肅靜。
中國擊劍運動發展
  中國擊劍運動啓蒙於20世紀50年代,1955年前蘇聯專傢赫魯曉娃在北京體育學院(現北京體育大學)開設擊劍專修課,開始把擊劍運動引入中國。
  1959年,在第1屆全運會上擊劍被列為表演項目;在1965年第2屆全運會上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1973年,中國擊劍協會成立,同年加入亞洲擊劍聯合會。1974年加入國際劍聯,這標志着我國擊劍運動走上國際舞臺。
  1978年3月,我國擊劍選手欒菊傑在西班牙馬德裏第29屆世界青年錦標賽上,在持劍手臂嚴重受傷的情況下,奮力拼搏,戰勝強手,奪得亞軍。這是中國擊劍的歷史性突破,在世界擊劍界引起了轟動。1984年,在第23屆奧運會上,欒菊傑又不負衆望,一舉奪得女子花劍冠軍,再一次轟動世界擊劍界。1992年,在第25屆奧運會上,王會鳳奪得女子花劍亞軍。在2000年第27屆奧運會上,中國男子花劍“三劍客”奪得男子花劍團體亞軍。在2004年第28屆奧運會上,譚雪奪得女子佩劍亞軍、王磊奪得男子重劍亞軍,男子花劍“三劍客”再一次出徵奧運會又取得男子花劍團體亞軍的驕人戰績。2006年10月都靈擊劍世界錦標賽,王磊奪得男子重劍冠軍,女子重劍取得團體冠軍,這是中國擊劍史上又一次重大的歷史性突破。而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仲滿奪得的男子佩劍個人賽冠軍則是中國在男子項目上取得的一次偉大的進步。這是24年以來中國再次獲得擊劍奧運金牌。也是本次北京奧運會最閃耀的一匹黑馬。
中國擊劍奧運奬牌榜
  金牌
  1984年 欒菊傑(女子花劍個人)
  2008年 仲滿 (男子佩劍個人)
  銀牌
  1992年 王會鳳(女子花劍個人)
  2000年 王海濱、葉衝、董兆緻(男子花劍團體)
  2004年 王海濱、董兆緻、葉衝、吳漢雄(男子花劍團體) 王磊(男子重劍個人) 譚雪(女子佩劍個人)
  2008年 譚雪、倪紅、黃海洋、包盈盈(女子佩劍團體)
  銅牌
  2000年 楊劭琦、梁琴、李娜(女子重劍團體)
擊劍術語
  本篇摘自中國擊劍協會審定的《擊劍競賽規則》(2001年1月)。本規則是根據2000年12月國際劍聯代表大會對擊劍規則的最新修訂,由中國擊劍協會組織翻譯審定並出版的唯一具有權威性的擊劍競賽規則。
  技術部分
  1、擊劍時間:指完成一個簡單動作所用的時間。
  2、定義:各種不同的攻擊動作包括進攻,還擊與反還擊。
  ----進攻是一個攻擊動作,首先伸出手臂,在完成弓步或衝刺動作之前,劍尖連續威脅對手的有效部位;
  ----還擊是對進攻進行防守後的攻擊性動作;
  ----反還擊是對還擊進行防守後的攻擊性動作;
  各種不同的防禦性動作都叫防守;
  ----防守是用武器阻止攻擊行為的防禦性動作。
  3、攻擊動作
  a)進攻
  動作進行時衹是單個動作,即為簡單進攻。簡單進攻可以直接(在同一條綫上)也可以間接(在另一條綫上)進行。
  當動作進行時是由多個動作組成,既為復雜進攻。
  b)還擊
  還擊有及時與不及時之分,但這衹是還擊動作速度問題。例如:
  直接的簡單還擊:
  -----直接還擊:防守後未離開防守綫而擊中對手的還擊;
  -----壓劍還擊:防守後在對方的劍身上滑動而擊中對手的還擊。
  間接的簡單還擊:
  -----轉移還擊:防守以後,在相反綫上擊中對手的還擊;(如果防守是在上綫,那麽經過對手劍的下方還擊;如果防守是在下綫,那麽經過對手劍的上方還擊)
  -----交叉還擊:防守以後,在相反綫上擊中對手的還擊。(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從對手劍尖前面經過)
  復雜還擊:
  -----畫圓還擊:防守後,在對方劍的周圍畫了一個完整圓周;而在相反綫上擊中對手的還擊。
  -----兩次轉移還擊:防守後首先經過對手劍的下方轉移到相反綫上,再回到防守綫後擊中對手的還擊。
  c)反攻
  反攻是在對手攻擊時,作出的攻擊動作或防禦性的攻擊動作。
  一般反攻:對一個進攻動作作出的反攻。
  對抗反攻:關閉對方進攻路綫而終止對方進攻所做的反攻。
  及時反攻:擊劍時間內的反攻;
  d)其他攻擊動作
  延續進攻:緊接第一個進攻動作之後,沒有收回手臂,而在對方防守或後退之後,或者放棄還擊,或者還擊遲緩,或間接,或復雜,而這時立即作出的簡單攻擊動作;
  連續進攻:當對手防守後沒有還擊,衹是用後退躲閃的方式避開第一個進攻動作後,作出新的簡單或復雜攻擊動作;
  重新進攻:在恢復實戰姿勢後立即作出新的進攻;
  反反攻:進攻者對於對手的反攻動作所作出的任何動作。
  4、在進攻同一條綫上作出的防守是直接的簡單防守,在進攻相反綫上實施的防守是劃圓防守。
  5、運動員保持持劍手臂伸直,劍尖連續威脅對手有效部位為“擊劍綫”。
  Travail des jambs 基本腳步(教練用語)
  1. Attention s’il vous plaît 請註意,集合
  2. Echauffez-vous 熱身
  3. Rassemblez en avant 前進敬禮
  4. Rassemblez en arrière 後退敬禮
  5. Saluez 敬禮
  6. En garde 準備,起勢
  7. Retour en garde 長刺後回到 en garde 姿勢
  8. En garde en avant 長刺後收後腿的 en garde
  9. En garde en arrière 長刺後收前腿的 en garde
  10. Marchez 前進
  11. Rompez 後退
  12. Allongez le bras 伸手
  13. Fendez-vous 弓步長刺
  14. Demi-fente 半步長刺
  15. Passe-avant 交叉前進
  16. Passe-arrière 交叉前進
  17. Sautez en avant 嚮前跳
  18. Sautez en arrière 嚮後跳
  19. Bond en avant 前跳
  20. Bond en arrière 後跳
  21. Balestra 義大利式的雙腿前跳
  22. Flèche 衝刺,飛刺
  23. Pas glissè 滑步
  24. Une fois 一次
  25. Deux fois 兩次
  26. Deux appels 跺腳兩次,要求暫停
  27. Relaxez-vous 休息,放鬆一下
  二.Techique de la main 手部動作(教練用語)
  1. Engagze 交劍
  2. Changze d’engagement 變換交劍
  3. Première 一分位
  4. Seconde 二分位
  5. Tierce 三分位
  6. Quarte 四分位
  7. Quinte 五分位
  8. Sixte 六分位
  9. Septime 七分位
  10 Octave 八分位
  11. Attaque 進攻,攻擊
  12. Contre attaque 反攻,逆襲
  13. Parade 撥擋
  14. Contre parade 反撥擋
  15. Riposte 反擊
  16. Contre riposte 反還擊
  17. Remise 再擊,延續進攻
  18. Simple 簡單,單純的
  19. Composèe 復雜,復合的
  20. Coup droit 直刺
  21. Dègagez 轉位,換側攻擊
  22. Contre dègagez 反換側攻擊
  23. Coupez 越過對手劍尖的換側攻擊
  24. Battez 敲劍攻擊
  25. Une-deux 二次的轉位攻擊
  26. Un-deux-trois 連續三次的轉位攻擊
  27. Feinte 佯攻
  28. Dessus-dessous 佯攻上部後轉攻下部的動作
  29. Absence de fer 逃劍,離開交劍
  30. Prise de fer 控劍,纏劍
  31. Liement 斜削分劍法
  32. Croisez 絞劍
  33. Enveloppement 旋劍攻擊
  34. Excavation 角度攻擊
  35. Redoublement d’attaque 連續進攻
  36. Coup d’arrêt 在停頓狀況下,不碰觸對手劍所做的反攻
  37. Coup de temps 觸劍狙擊
  38. Attaque au fer 接觸到對手劍的攻擊
  39. Ecartez l’arme 破壞擊劍
  40. Combat rapproche 近身戰
  41. Tactique 戰術
  42. Deuxième intention 隱匿企圖的攻擊
  43. Temps 時間
  44. Distance 距離
  45. Vitesse 速度
  46. Cadence 節奏
  47. Mouvment 動作,移動
  48. Coordination 協調
  49. Jeu du doigt 手指控劍法
  50. Encore 再一次
  51. Tête 頭
  52. Figure
  53. Flanc 軀幹
  54. Ventre 腹部
  55. Manchette 前臂
  56. Pratique libre 自由對練
  三.Terminologie du jury 裁判用語
  1. Président de jury 主審
  2. Assessur 副審
  3. Arbitre 裁判
  4. Testez!Essayez! 測試器材
  5. En garde 準備
  6. Etes-vous prêts? 您準備好了嗎
  7. Oui 是(好了)
  8. Non 不是(還沒)
  9. Allez 開始
  10. Halte 停
  11. Règle 規則
  12. Règlement 條例
  13. Abstention 沒意見,棄權
  14. Non valuable 無效部位
  15. En ligne 擊劍綫,以劍尖威脅對方有效面的狀況
  16. Droite touché 右方被擊中
  17. Gauche touché 左方被擊中
  18. Coup double 雙方都被擊中
  19. L’attaque est courte 攻得太淺
  20. Pas de touché 沒擊中,不算
  21. Sur la preparation 在準備動作中
  22. Mal paré 防守不良
  23. Touche passée 刺滑了
  24. Touché par terre 擊中地面
  25. Deors,sortie de la piste 出界外
  26. Ligne de mise en garde 開始綫
  27. Après halte 喊停後纔刺中
  28. Avancez d’un mètre 前進一公尺
  29. Reculez d’un mètre 後退一公尺
  30. Actions simultanées 同時動作
  31. Action defensive 防禦動作
  32. Corps à corps 互撞,雙身觸身
  33. Avertissement 警告
  34. Carton jaune 黃牌
  35. Carton rouge 紅牌
  36. Carton noir 黑牌
  37. Tirage 抽簽
  38. Priorité à droite 右方的優先攻擊權
  39. Priorité à gauche 左方的優先攻擊權
  40. Rendre la priorité 優先權轉換
  41. Un à zero 1:0
  42. Deux partout 2:2
  43. Cinq à quatre 5:4
  44. Une minute de combat 最後一分鐘
  0到100的法文念法
  1 un 38 trente-huit 75 soixante-quinze
  2 deux 39 trente-neuf 76 soixante-seize
  3 trois 40 quarante 77 soixante-dix-sept
  4 quatre 41 quarante et un 78 soixante-dix-huit
  5 cinq 42 quarante-deux 79 soixante-dix-neuf
  6 six 43 quarante-trois 80 quatre-vingt
  7 sept 44 quarante-quatre 81 quatre-vingt-un
  8 huit 45 quarante-cinq 82 quatre-vingt-deux
  9 neuf 46 quarante-six 83 quatre-vingt-trois
  10 dix 47 quarante-sept 84 quatre-vingt-quatre
  11 onze 48 quarante-huit 85 quatre-vingt-cinq
  12 douze 49 quarante-neuf 86 quatre-vingt-six
  13 treize 50 cinquante 87 quatre-vingt-sept
  14 quatorze 51 cinquante et un 88 quatre-vingt-huit
  15 quinze 52 cinquante-deux 89 quatre-vingt-neuf
  16 seize 53 cinquante-trois 90 quatre-vingt-dix
  17 dix-sept 54 cinquante-quatre 91 quatre-vingt-onze
  18 dix-huit 55 cinquante-cinq 92 quatre-vingt-douze
  19 dix-neuf 56 cinquante-six 93 quatre-vingt-treize
  20 vingt 57 cinquante-sept 94 quatre-vingt-quatorze
  21 vingt et un 58 cinquante-huit 95 quatre-vingt-quinze
  22 vingt deux 59 cinquante-neuf 96 quatre-vingt-seize
  23 vingt-trois 60 soixante- 97 quatre-vingt-dix-sept
  24 vingt-quatre 61 soixante et un 98 quatre-vingt-dix-huit
  25 vingt-cinq 62 soixante-deux 99 quatre-vingt-dix-neuf
  26 vingt-six 63 soixante-trois 100 cent
  27 vingt-sept 64 soixante-quatre 200 deux cents
  28 vingt-huit 65 soixante-cinq 300 trois cents
  29 vingt-neuf 66 soixante-six 400 quatre cents
  30 trente 67 soixante-sept 500 cinq cents
  31 trente et un 68 soixante-huit 600 six cents
  32 trente-deux 69 soixante-neuf 700 sept cents
  33 trente-trois 70 soixante-dix 800 huit cents
  34 trente-quatre 71 soixante et onze 900 neuf cents
  35 trente-cinq 72 soixante-douze 1000 mille
  36 trente-six 73 soixante-treize 10000 dix milles
  37 trente-sept 74 soixante-quatorze 1百萬 un million
  四.Terms généraux 一般用語
  1. Escrime 擊劍
  2. Arme 武器
  3. Fleuret(fleur) 鈍劍,花劍
  4. Sabre 軍刀,馬刀,佩刀
  5. Epee 銳劍,决鬥劍,重劍
  6. Lame 劍條
  7. Masque 面罩
  8. Plastron métallique 電衣
  9. Veste 劍服
  10 Culotte 劍褲
  11. Protège-poitrine 護胸
  12. Gants 手套
  13. Bas 長襪
  14. Soulier 運動鞋
  15. Fil de corps 擊劍用體綫
  16. Pointe d’arrêt 劍尖
  17. Boutons 劍頭
  18. Coquille 劍鍔
  19. Poignée 握柄
  20. Pommeau 劍尾鎖
  21. Appareil électrique 電審器
  22. Enrouleur 托綫盤.烏龜
  23. Cables 連接電審器電綫
  24. Fiche male 插座
  25. Fiche femelle 插頭
  26. Piste métallique 金屬擊劍場地
  27. Contrôle de l’arme 撿驗器材
  28. Lingne d’avertissement 警告綫
  29. Ligne de mise en garde 開始綫
  30. Centre ligne médiane 中央綫
  31. Limite arrière 底綫,端綫
  32. Tireur 男劍手(選手)
  33. Tireuse 女劍手(選手)
  34. D.T.directoire technique 技術委員會
  35. Temps 時間
  36. Individuel 個人賽
  37. Equipe 團體賽
  38. Date 日期
  39. Heures 比賽時間
  40. Pays 國名,隊名
  41. Nom 選手名
  42. Numéro 號碼
  43. Un tour 一輪
  44. Match 一場
  45. Poule 循環賽
  46. Elimination 淘汰賽
  47. Barrage 决賽
  48. V.victoire 勝場次數
  49. D.défaite 敗場次數
  50. TR=Touches recues 失分點數
  51. TD=Touches données 得分點數
  52. PL 名次
擊劍歷史
  擊劍運動是一項歷史悠久的傳統體育運動項目。早在遠古時代,劍就是人類為了生存同野獸進行搏鬥和獵食所使用的工具。隨着人類歷史的發展,劍由最初的石製、骨製發展到青銅製、鐵製,最後到鋼製,並作為戰爭的武器,逐步走上歷史舞臺。擊劍在古代埃及、中國、希臘、羅馬、阿拉伯等國傢十分盛行。公元前11世紀,古希臘就出現了擊劍課,並有劍師講課。有關古老的擊劍形式,在希臘、埃及等國傢中的一些歷史建築和紀念碑上都可見到關於擊劍的浮雕。
  在中世紀的歐洲,擊劍與騎馬、遊泳、打獵、下棋、吟詩、投槍一起被列為騎士的七種高尚運動。為了研究和推動擊劍技術的發展,歐洲各國紛紛成立擊劍行會(協會和學校)。 西班牙被認為是現代擊劍運動的搖籃,第一本擊劍書籍就由兩位西班牙教練編著。14世紀在西班牙、法國和意大利出現了一個令人炫目的騎士階層,他們以精湛的劍術縱橫天下,博得了廣泛的美譽。此後各國貴族紛紛效仿,一時間成為上流社會的時尚,以致於發展到貴族之間解决糾紛,動輒拔劍相嚮,一劍定生死。
  擊劍運動真正得到全面的發展還是在法國亨利三世和亨利四世時期。1776年,法國著名擊劍大師拉?布瓦西埃發明了面罩,這一發明使擊劍運動進一步走上了高雅道路。人們戴上面罩、手套,穿上擊劍服,就可以安全地進行一連串的攻防交鋒。面罩的問世是擊劍運動發展的一個里程碑。法國成為當時歐洲擊劍運動的發展中心。
  16世紀末和17世紀初的歐洲盛行决鬥。在這種形勢下,為了滿足人們對擊劍的愛好和需要,又不至於傷害生命,一種劍身較短並呈四棱形,劍尖用皮條包紮的新型劍被設計出來,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並得到廣泛開展,這便是現在花劍的雛形。從此,在歐洲的習武廳、擊劍廳及專業學校裏,花劍的擊劍方式逐漸形成並日趨完善。
  熱衷於决鬥的紳士和貴族從1885年開始,在習武廳進行練習時,使用三棱形劍,交鋒不限製部位,這就是延續至今的重劍。
  18世紀末,匈牙利人對東方波斯人、阿拉伯人及土耳其人早期騎兵用的彎型短刀,進行了改革,於劍柄上裝配了一個象彎月形的護手盤,在擊劍時可以起到保護手指的作用。後來,意大利擊劍大師朱賽普?拉達葉利將它進一步改進,使它能在擊劍運動和决鬥中使用,並根據騎兵作戰的特點,規定有效部位為腰帶以上,這便成為現代佩劍的前身。至此,人們在從事擊劍時就可以自由地選擇花劍、重劍和佩劍。
  19世紀初,在法國擊劍權威拉夫熱耳的倡議下,將花、重、佩這三種不同式樣的劍的重量再加以減輕,同時對一些技術原理及戰術意義進行深入研究,並且在一些歐洲國傢經常開展競賽活動。擊劍運動由此逐漸成為國際性的體育競賽項目,並最早成為奧林匹剋大家庭中的一員。
  現代擊劍運動是奧運會的傳統項目。1896年在雅典舉行的第1屆現代奧運會上就設有男子花劍、佩劍的比賽。1900年在巴黎舉行的第2屆奧運會上增加了男子重劍比賽。1924年在巴黎舉行的第8屆奧運會上又增加了女子花劍比賽。1992年在巴塞羅那舉行的第25屆奧運會上,女子重劍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女子佩劍於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被正式列為奧運會項目。
  1913年11月29日在法國巴黎成立了國際擊劍聯合會。1914年6月在巴黎通過了《擊劍競賽規則》,從而使擊劍運動競賽趨嚮公平,合理。
  1931年,重劍比賽開始使用電動裁判器。1995年,電動花劍裁判器也運用於比賽。1989年,佩劍比賽開始采用電動裁判器。電動裁判器的發明也是現代擊劍運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它使擊劍比賽更加公平,同時推動擊劍技術嚮更新的高度發展。
  法國、意大利、俄羅斯、德國、匈牙利在不同時期,都是擊劍強國。引領着世界擊劍運動發展的潮流,並各自代表一個古典的擊劍流派,其基本技術動作和戰術打法風格都有明顯的差異。近50年來,擊劍技術動作和戰術打法風格有了迅速的發展。
  【中國擊劍歷史】
  劍是短兵的一種,脫胎於矛形刺兵及短匕首, 始源於殷商以前,形極為短小,僅有短平莖,而無管筒。古人用此劍插腰,可割可刺,抵禦匪寇與野獸。到了周代,尤其是春秋、戰國時期,已成為主要短兵器,士 類必有之佩備。連馮諼與漢初的韓信,雖然貧至無食,也仍然隨身攜帶。著名的有幹將、莫邪、竜泉、太阿、純鈞、湛盧、魚腸、巨闕等。春秋時的竜泉劍,仍有一 衹藏於故宮,至今仍很鋒利,證明我國在劍的製造和使用上,有著很悠久的歷史。
  劍術在我國是一項歷史悠久的運動項目。在 《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就曾記載:「越王乃使使聘之,問以劍戟之術。處女將北見於王,道逢一翁,自稱袁公,問於處女:『吾聞子善劍,願一見之。』女 曰:『妾不敢有所隱,惟公試之。』於是袁公即執林於竹,竹枝上頡橋未墮地,女即捷末,袁公則飛上樹,變為白猿,遂別去。見越王,越王問曰:『夫劍之道則如 之何?』女曰:『妾生深林之中,長於無人之野,無道不習。不達諸侯,竊好擊之道,誦之不休。妾非受於人也,而忽自有之。』越王曰:『其道如何?』女曰: 『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門戶,亦有陰陽,開門閉戶,陰衰陽興。凡手戰之道,內實精神,外示安儀,見之似好婦,奪之似懼虎。布形候氣,與神俱 往。杳之若日,偏如騰兔,追形逐影,光若彷佛。呼吸往來,不及法禁。縱橫逆順,直復不聞。斯道者,一人當百,百人當萬。王欲試之,其驗即見。』越王即加女 號,號曰『越女』。」(其言妙契精微,深得劍術之要。所謂「門戶陰陽」,即鬥劍時進退縱橫之法。而「內實精神,外示安儀」,則是描述鬥劍時精神貫註,從容 不迫,觀變進招的形態。)
  建安三曹之一的魏文帝曹丕就是一位出色的擊劍“運動員”。他曾在他的傳世之作《典論》中記下了自己學習擊劍運動的經過。
  漢代劍術已甚精備,鬥劍中顯示了武藝造詣的 深淺。曹丕《典論·自敘》:「餘又學擊劍,閱師多矣,四方之法各異,唯京師為善。桓、靈之間,有虎賁王越善斯術,稱於京師。河南史阿言昔與越遊,具得其 法,餘從阿學精熟。嘗與平虜將軍劉勳、奮威將軍鄧展等共飲,宿聞展善有手臂,曉五兵,又稱其能空手入白刃。餘與論劍良久,謂將軍非法也,餘顧嘗好之,又得 善術,因求與餘對。時酒酣耳熱,方食芊蔗,便以為杖,下殿數交,三中其臂,左右大笑。展意不平,庋更為之。餘言吾法急屬,難相中面,故齊臂耳。展言願復一 交,餘知其欲突以取交中也,因偽深進,展果尋前,餘卻腳鞺,正截其顙,坐中驚視。餘還坐,笑曰:『昔陽慶使淳於意去其故方,更授以秘術,今餘亦願鄧將軍捐 棄故技,更受要道也。』一坐盡歡。」(《三國志·魏書·文帝紀》裴鬆註引)這段有聲有色的記載,反映了當時劍術的高超和鬥劍風的興盛。
  楊泉《物理論》:「阮師之作刀,受法於金精之靈,七月庚辛,見神於冶監之門,嚮西再拜,金神教以水火之齊,五精之鏈,用陰陽之候,取剛柔之和,三年作刀千七百七十口,其刀背夾刃,方口洪首,截輕微不絶絲發之係,斫堅剛無變動之異。」
  但自唐開始,士大夫心理充滿道教神仙妖邪鬼怪之說,劍乃變為鎮邪兇之器,一若此數尺剛鐵,鑄成劍形,即具有無上魔力者。於是傢懸一劍,即以為祥,不習劍術,而以為劍自可以禦敵而勝。所以自唐以後,劍類短兵,有一支為釋道所利用,而引入歧途。
  從徵軍士多用刀而鮮用劍,佩刀者漸多於佩劍者,這顯然對劍術的發展有相當的阻作用。
  公孫大娘舞劍圖公孫大娘是唐代著名的舞劍運動傢,很多詩人都在自己的詩作中描寫了她絶妙的劍藝,此時的劍術運動已從古代充滿了競技性的運動發展為一種藝術化的表演性的體育運動了。
  舞劍在唐代興盛起來,杜甫《舞劍器行》描述公孫大娘舞劍絶技:「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竜翔;來如江海凝清光。」劍的聲光,似聞如見,精湛技藝,如呈眼前。
  明唐順之《武編》說:宋太宗「選諸軍勇士數 百人,教以舞劍,皆能擲劍空中,躍其身左右承之,妙絶無比。會北戎遺使修貢,賜宴便殿,因出劍士示之,襢裼鼓澡,揮刃而入,跳擲承接,霜鋒雪刃,飛舞滿 空。」這些高超絶技,對後來劍術套路及表演技藝的發展,影響很大,至今我們演練的武術套路中,亦有所見。
  明代各武術流派,在劍術應用的基礎上,創造了不少珍貴的劍法,如何良臣《陣紀》所云:「卞莊子之紛絞法,王聚之起落法,劉先生之願應法,馬明王之閃電法,馬起之出手法」等,這些劍法為後世劍術的發展,提供了有益的素材。
百科辭典
  jijian
  擊劍
  fencing
    兩人手持特製鋼劍在規定的場地、時間和劍數內,以刺劈動作進行格鬥的一項體育運動(圖 1擊劍)。也是奧林匹剋運動會傳統競賽項目之一。
    發展概況 擊劍運動歷史悠久,現代擊劍器材的形式是由古代冷兵器演變而來。 歷史記載, 古代希臘人、波斯人、羅馬人,都重視冷兵器的使用,主要目的在於訓練士兵進行戰爭。在希臘和埃及等國的一些歷史建築和紀念碑上,常有古代擊劍的浮雕、塑像。後來由於戰爭的發展,促使冷兵器的改進,從雙手握長兵器演變為一手握劍、一手執盾牌。中世紀時西班牙、法國和意大利的武士們都很重視擊劍,把擊劍作為一種高尚的愛好。還用擊劍進行决鬥。15世紀發明了火藥,冷兵器逐漸失去了軍事上的重要作用。但到15世紀末16世紀初,由於戰爭中近戰的需要,冷兵器又得到改進。戰爭中,右手握劍進攻,左手握短劍(匕首)代替盾牌。在技術上減少了角力的形式,多以低頭、側身閃躲或用左手的短劍作防守。 由於西歐一些國傢, 尤其是西班牙盛行决鬥,在决鬥中改用披風(鬥篷)代替左手的短劍。1573年和1610年,在法國人和意大利人的建議下,取消了短劍和披風,實戰姿勢變成了身體右側面嚮前方,左手仍然可以作保護身體和奪取對方武器的動作。17世紀時,法國人製造了短而輕,衹限於刺的法國式劍,進攻時用劍尖,防守時用劍刃,從而形成了速度快、技巧性強的擊劍運動。 當時比賽用劍雖是禿頭, 但仍有傷及眼睛的危險,因此規定比賽衹能攻擊胸部,禁止刺劈臉部。1776年法國人拉博西葉爾發明了護面。使擊劍進入新的時代,技術戰術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從此,擊劍便成為一項極有意義的體育活動。法國也就成為競賽性擊劍發展的中心。當時法國、瑞士、英國等國傢都設立了專門從事擊劍訓練的學校。這樣,擊劍運動在歐洲得到了較普遍的開展。19世紀初,法國又將劍的重量減輕,並對技術、戰術進行了研究,因而使法國擊劍運動有了它的獨特的風格。拿破侖的軍隊將法國擊劍技術傳入意大利,意大利北部接受了法國式直柄花劍的技術,形成了意大利北派。19世紀末意大利北派代表人物G.拉達耶利又受到匈牙利騎兵的影響,重視佩劍,發展了劈刺的動作,成為現代佩劍的創始人。
    擊劍比賽最初衹是在傢族之間進行。18世紀末西歐各國已有了國與國之間個人冠軍賽的形式。1896年第 1屆奧運會上,擊劍被列入正式比賽項目。當時衹有男子花劍和佩劍個人賽,兩個劍種的優勝者分別為法國人和希臘人。1900年第 2屆奧運會時增加了男子重劍個人賽,冠軍為古巴人。1924年第 8屆奧運會又增加了女子花劍個人賽,丹麥人獲得了金牌。
    1913年11月29日在法國巴黎成立了國際擊劍聯合會從1936年起,國際擊劍聯合會决定每年舉行一次世界擊劍錦標賽。1931年重劍比賽開始使用電動裁判器。1955年花劍比賽開始使用電動裁判器。1949年國際擊劍聯合會决定,每年在復活節前後舉行一次世界青年擊劍錦標賽。
    擊劍成為競賽項目以後,由於傳統的影響,實力強的國傢有法國、意大利、匈牙利、蘇聯。法國和意大利是最早從事擊劍運動的國傢,素稱為古典式代表,他們又有不同風格和特點。法國派比較重視手上動作技巧,基本技術正規,動作靈活而美觀,步法平穩,比賽中表現冷靜謹慎,善於觀察思考,長於應變。50年代以前,法國在國際比賽中經常名列前茅。意大利雖也是古典派,但其風格與法國派有顯著區別。手上基本技術也很正規,動作明快有力。比賽時積極主動,隨機應變,善於利用與對方武器相接觸時進攻。匈牙利在吸取了法、意兩派的優點後創造了自己的風格。最突出的是佩劍,在花劍和重劍方
英文解釋
  1. :  fencing
  2. n.:  epee,  fence,  riposte,  swordplay
法文解釋
  1. n.  escrime
相關詞
運動體育奧運會百科大全體育運動運動項目組織協會
人物運動員教授畫傢教練工筆畫中國明星
教練員江蘇體育明星更多結果...
包含詞
擊劍傢擊劍等擊劍中擊劍手擊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