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兵法 > 出尔反尔
目录
出尔反尔 Gone back
拼音: chū ěr fǎn ěr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用于责备反复无常的人

解释: 尔:你;反:通“返”,回。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资料来源: 先秦·孟轲《孟子·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例子: 倘若不肯,也只好由他,我们不能做~的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九回)

谒后语: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chū ěr fǎn ěr chū ěr fǎn ěr
  原指你怎么对人行事,人也怎么还报你。现多指反复无常,言行前后自相矛盾
No. 3
  《孟子·梁惠王下》:“ 曾子 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后因用“出尔反尔”表示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如何对待你的意思。《老残游记》第十九回:“宫保説:‘前日捧读大札,不料 玉 守残酷如此,实是兄弟之罪,将来总当设法。但目下不敢出尔反尔,似非对君父之道。’” 清 洪楝园 《后南柯·立约》:“一要赔偿兵费;二要废去旧约;凡贵国所以待敝国的苛例,一一施之于贵国,此之谓出尔反尔。”
No. 4
  指前后言行自相矛盾,反复无常。《官场现形记》第五九回:“他肯让自然极好;倘若不肯,也只好由他,我不能做出尔反尔的事。” 曹禺 等《胆剑篇》第一幕:“贵国大王已经应允下来。当时并不见相国拔剑相待,今天却在我们背后出尔反尔,动起手来。” 张天民 等《创业》第二章九:“做为一个党员,你怎么可以在会上出尔反尔。”
No. 5
  词 目 出尔反尔 ( back and fill )
  发 音 chū ěr fǎn ěr
  原意:出于你怎样的态度,反过来就用怎样的态度来对你!!
  释 义 尔:你;反:通“返”,回。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典故:1.楚汉相争是刘邦首先提出和议,结果签订和约后,又是刘邦单方面撒毁和约,违背承诺,派兵狙击项羽,大家都指斥他是出尔反尔,而这件事亦成为中国历史上,为所人所熟悉的出尔反尔事件。
  2.战国时,诸侯争霸,战争不断,再加上天灾人祸,老百姓苦不堪言。
  有一年,邹国同鲁国打仗,邹被鲁打败,邹穆公十分气恼,认为邹国的老百姓不支持自己的长官,就去向孟子请教如何处罚这些百姓。
  邹穆公说:“在这次战争中,我的官吏死了33人,可是老百姓看到自己国家的长官被杀,却坐视不救,实在可恶!如果杀掉这些老百姓吧,他们人又太多,杀也杀不完;要是不杀吧,这些老百姓又太可恨了。您说,该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听完后,说道:“在那荒年的日子里,您的老百姓又是怎样的啊?也许大王不记得吧。饿死的老弱病残添满山谷,年轻力壮的四处逃窜,妻离子散,然而您的粮库里粮食满满的,国库里的金钱多多的。可是,不但不开仓赈济灾民,而且您的那些官吏却依然过着花天酒地、淫秽腐臭的生活,这不就是在残害老百姓吗?遭殃的老百姓至少也有好几千吧?您抱怨老百姓见死不救,那么您的官吏们救过他们吗?‘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您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就怎样回答您。老百姓这样回答您,您又能责怪谁呢?如果国君关心老百姓,老百姓自然会拥护国君,自然会心甘情愿地为国君出力,直至牺牲他们的生命。”
  邹穆公听了孟子的话,默然不语,面带愧色地退去了。
  出 处 战国·孟轲《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示 例 倘若不肯,也只好由他,我们不能做~的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九回)
  用 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责备反复无常
成语词典
  成语名称 出尔反尔 汉语拼音 chū ěr fǎn ěr 成语释义 尔:你;反:通“返”,回。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成语出处 《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使用例句 倘若不肯,也只好由他,我们不能做出尔反尔的事。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九回
英文解释
  1. n.:  blow hot and cold (about),  play fast and loose(with),  go back on one's words,  contradict oneself
法文解释
  1. v.  dire une chose et en faire une autre, se rétracter, se dédire, faire volte-face
近义词
口惠而实不至, 口中雌黄
反义词
一去不复返, 人去楼空, 人面桃花, 以貌取人, 即景生情, 只重衣衫不重人, 情文并茂, 情景交融, 抚景伤情, 见景生情, 见鞍思马, 触景伤怀, 触景伤情, 触景生情, 触物伤情
包含词
出尔反尔解释出尔反尔不得从臣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