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小白菜又叫青菜、鸡毛菜、油白菜。据测定,小白菜所含的钙是大白菜的2倍,含维生素c约是大白菜的3倍多,含有的胡萝卜素是大白菜的74倍,小白菜所含的糖类和碳水化合物略低于大白菜。
【选购】
尽量选购有虫孔的小白菜,避免选购表面有药斑,或有不正常、刺鼻的化学药剂味道的蔬菜。
【功效】
1、常吃能够促进骨骼的发育,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增强机体的造血功能。
2、能缓解精神紧张,考试前多吃小白菜,有助于保持平静的心态。
3、有助于荨麻疹的消退。
【提示】
1、不宜生食。
2、制作菜肴,炒、熬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损失营养。
3、脾胃虚寒、大便溏薄者,不宜多食。
不结球白菜俗称小白菜,十字花科-芸苔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我国,在海南省全年各地都可栽种。
英名:pak-choi,chinese white cabbage,chinese mustard.
学名:brassica rapa l.chinensis group.(b.chinensis l.)
别名:白菜、青菜、油菜。
产期:可全年栽培。
根据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栽培特点,白菜可分为秋冬白菜、春白菜和夏白菜,各包括不同类型品种。
①秋冬白菜:中国南方广泛栽培、品种多。株型直立或束腰,以秋冬栽培为主,依叶柄色泽不同分为白梗类型和青梗类型。白梗类型的代表品种有南京矮脚黄、常州长白梗、广东矮脚乌叶、合肥小叶菜等。青梗类型的代表品种有上海矮箕、杭州早油冬、常州青梗菜等。
②春白菜:植株多开展,少数直立或微束腰。冬性强、耐寒、丰产。按抽薹早晚和供应期又分为早春菜和晚春菜。早春菜的代表品种有白梗的南京亮白叶、无锡三月白及青梗的杭州晚油冬、上海三月慢等。晚春菜的代表品种有白梗的南京四月白、杭州蚕白菜等及青梗的上海四月慢、五月慢等。
③夏白菜、夏秋高温季节栽培,又称“火白菜”、“伏菜”,代表品种有上海火白菜、广州马耳白菜、南京矮杂一号等。
常见病虫害: 斜纹夜盗虫 纹白蝶 黄条叶蚤 蝇虫 蚜虫 蓟马 立枯病
常见病害:
小白菜根肿病
发病特征:
主要危害地下根部,因受病菌的刺激造成细胞增生和增大,形成大小不等的肿瘤。地上部分初期多不明显,当病情进一步发展时,轻则表现缺肥状,重则叶片萎垂至枯死。
发病规律:
病原为鞭毛菌亚门的芸薹根肿菌,病菌以休眠孢子囊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存活越冬,最适温度为18-25度,最适土壤持水量为70%,最适酸碱度为5.4-6.5,病原主要通过感病菜苗或带菌泥土传播,田间则通过雨水、灌溉水、线虫、昆虫农具和人畜等传播。
防治方法:
(1)实施检疫。
(2)实行水旱轮作。
(3)在定植前用1%石灰水作定根水和成活后继续淋施1-2次。
(4)生长期用菌根消一包兑水150市斤淋湿。
小白菜白粉病:
发病特征:
本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面出现褪绿黄斑,不定形,分界不明显;相应的叶背出现不定形白斑,边缘界限亦不明显。随病情的发展,病斑数目增多和扩大,并互相连合成斑块,斑面粉状物症状越来越明显,严重时覆盖叶片大部分甚至全部,外观像被披了一层面粉故而得名。
发病规律:
白粉病是一种真菌病害,有阶段性和无阶段性两种。在寒冷地区,病菌以有性阶段子实体闭囊壳随病残体越冬,并成为第二年病害初浸染源。在次侵染源则为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温暖地区,病菌以分生孢子作为初侵与再侵接种体完成病害周年循环。
防治方法:
(1)适当补充磷钾肥,补充叶面肥,增强植株抵抗力。
(2)发病初期连续喷施金世纪或60%菌可得100倍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