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用语 : 佛教寺塔 : 中国 >浙江 >杭州 >杭州风景名胜 > 净慈寺
显示地图
目录
No. 1
  净慈寺投诉电话杭州市旅游投诉电话:0571-85171292
  浙江省旅游投诉电话:0571—85117419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净慈寺座落在南屏山中峰慧日峰下,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这里峰峦耸秀,怪石玲珑,松柏翠绿,山色空濛,古刹名山相互映辉。
  净慈寺是西湖周围的第二大名刹,“湿红映地,飞翠侵霄”,与灵隐寺并称南北两山之最。
  净慈寺最早叫“慧日永明院”,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吴越王钱谬为永明禅师所建。永明(904-975年)本姓王,名延寿,字冲元。自幼信佛。永明禅师佛学造诣很高,著作甚丰,主持杭州灵隐寺、六合塔的修建,并创建净慈寺,成为净慈寺的开山祖师。今北京香山碧云寺罗汉堂也供奉着永明禅师像。
  北宋时改名为寿宁禅院,南宋又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简称净慈寺或净慈禅寺。历史上几经兴毁,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年)夏建,历时五年,塑五百罗汉,供奉在罗汉堂内。净慈寺规模与灵隐寺相似,有殿宇十座,房舍五百余间。苏东坡称“卧闻禅老入南日,净扫清风五百间。”被列为禅宗五山之一。明、清以后屡毁屡建。
  现今的净慈寺分前、中、后三重大殿,中间的大雄宝殿于1960年重修,重檐歇山顶,黄色琉璃瓦屋顶,十分端正庄严。
  在大雄宝殿西例有济祖殿,殿前有运木古井一口,这是净慈寺最具传奇色彩的殿堂,殿内供奉着妇孺皆知的济公像。
  济公,僧名道济(1148-1209年),是南宋时期僧人。原名李心远,据《北石间集》、《净慈寺志》记载,是台州(浙江临海)人,初在杭州灵隐寺出家,后移住净慈寺并长期在这里修行,最后也在净慈寺圆寂。关于济公的许多传说大多与净慈寺有关,因此后人认为他是罗汉下凡,称他为“降龙”,在殿内塑像供奉他。
  史书上关于道济的记载不尽一致。如南宋《北石间集·湖隐方圆叟舍利铭》写道:
  “……叟天台临海李都尉文和远孙,受度于灵隐佛海禅师。狂而疏,介而洁,著语不加刊削,要未尽合准绳,往往超诣,在晋宋名缁逸韵。信脚半天下,落魄四十年,天台雁宕,匡庐潜皖,题墨万隽永、寒暑无完衣,与之寻付酒家保。寝食无定,勇为老病僧办药石。游族姓家,无故强之不往。”“叟名道济,曰湖隐,日方圆叟,皆时人称之。嘉定二年五月十四日死于净慈。邦人分舍利,藏于双岩之下。”
  按南宋北石间禅师的记载,道济是名将之后,热情、直率,乐于助人,恢谐幽默而有才学。这一记载与《续高僧传》和小说《济公传》所描写的不守戒律、嗜好酒肉、举止痴狂有出入。如明河补续高僧传中这样写道:济癫僧“饮酒食肉,与市井浮沉。喜打筋斗,不著裤,形媟露,人讪笑之,自视夷然。为人诵经下火得酒食,不待召而赴。”尽管他举止痴狂,被称作“济癫”,但能文会偈,常做好事,帮助贫苦百姓,戏弄官府财主,民间流传有许多动人传说。
  在北京碧云寺等寺庙的罗汉堂里,把济公像塑在房梁上,传说是因为他行动不羁,来迟了,没有座位就屈尊在房梁上。
  在净慈寺门右边有一座“南屏晚钟”碑亭,杭州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南屏晚钟就是这里叩响的。净慈寺的钟声在历史上久负盛名。唐代诗人张岱“夜气滃南屏,轻风薄如纸;钟声出上方,夜渡空江水”的诗句就已把净慈寺钟声的美妙写得出神入境了。明太祖洪武年间(1368一1398年),铸了一口重约两万斤的巨种,每日傍晚,夕阳西下,暝色苍茫,钟声在群山碧空中回荡,响彻云霄。由于南屏山空穴怪石较多,钟声经石穴回荡互激,钟声传播到十多里外。相传康熙皇帝以目品西湖十景,均广建庭阁,也在净慈寺寺门外建一碑亭,上刻“南屏晚钟”四字。而西湖十景中,南屏晚钟最享盛名。可惜在清朝末年,铜钟在战乱中消失,钟声沉寂。
  直到1984年10月,净慈寺在日本佛教界的相助下,重铸铜钟。1986年11月21日,中日佛教界人士400多人欢聚净慈寺,举行了隆重的大梵钟落成法会,l08记雄浑有力的钟声回荡在西湖上空,绝响百年的南屏晚钟重新鸣起,为祖国美丽的山湖壮色增辉。这口铜钟悬挂在净慈寺重建的二层三檐的钟楼内,高3.6米,直径2.3米,重一万公斤。造型古朴,外面铸有《大乘妙法莲华经》,6.8万余字,铸造精致,每敲一下,余音达2分钟之久,余音袅袅,十分浑重动听。
  在净慈寺后院,还保存着宋代高僧如净禅师墓塔。由于日本佛教曹洞宗创始人道元入宋时,受学曹洞宗第十三代祖如净禅师三年,受曹洞宗禅法和法衣而归。所以至今日本曹洞宗信徒常来此朝拜。
No. 2
  净慈寺是杭州西湖历史上四大古刹之一。因为寺内钟声宏亮,"南屏晚钟"成为"西湖十景"之一。净慈寺在南屏山慧日峰下,是公元954年五代吴越国钱弘俶为高僧永明禅师而建,原名永明禅院;南宋时改称净慈寺,并建造了五百罗汉堂。寺屡毁屡建。现在的寺宇、山门、钟楼、后殿、运木古井和济公殿,都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建的。其中大雄宝殿单层重檐,黄色琉璃瓦脊,更显庄严宏传。特别是一口重达一百多公斤的新铸铜钟,铸有赵朴初等人书写的《妙法莲花经》,计六点八万字。每日黄昏,悠扬的钟声在暮色苍茫的西湖上空荡,激起人们的无限遐思。
  重湖夜色已沉沉,
  楼阁参差半夕阴。
  南浦钟声和雨至,
  满村渔火山前林。
  吴林阳《南屏晚钟》
相关词
杭州灵隐寺人物佛教
包含词
净慈寺村净慈寺火灾杭州净慈寺
寄净慈寺悟真师杭州净慈寺净莲居晓处净慈寺送林方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同翁子功之平江午憩涵山净慈寺初及第归题净慈寺壁二绝
讽阻临安赵府尹伐净慈寺门松同二侄一甥游灵隐净慈寺代吴景年次韵净慈寺主僧頔上人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