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气象水文 : 建筑 > 冷锋
目录
冷锋IMC Leng Feng  

No. 2
  冷气团插入暖气团的底部,并推着暖气团向前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冷、暖气团接触的地带叫做冷锋
No. 3
  冷锋是什么?
  冷锋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锋,它可以活动于全国各地。但由于冷锋和高空槽的配置,移动快慢等不同,冷锋附近云和降水的分布也有明显的差别,有的主要出现在锋后;有的则主要出现在锋前。
  根据天气学家分析,冷锋的天气状况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类:冷锋移动较慢,坡度也较小,处于空中700hpa槽前,通常称为第一型冷锋。这一类型的冷锋,由于冷气团一方面向前移动,使得锋前的暖气团一方面向前移动,一方面被迫沿锋面向上滑行,在水汽条件充分时,便在锋上产生了云系和降水。
  由于这类冷锋处于高空中槽前,利于空气的上升运动,在锋面未到时,暖气团并非碧空无云,随著冷锋的来临,空气中常先有卷云,卷层云,云层随锋线的接近而逐渐加厚,锋线过时为雨层云,雨区宽度约150~200公里。
  第二类:冷锋移动较快,坡度较大,处於高空中700hpa槽后或槽线附近,常称为第二型冷锋。这类冷锋上面冷平流较强,气流下沈,仅地面锋线附近暖空气被抬升,但锋面坡度大,有较强的气流上升运动。其冬,夏天气状况有明显的不同,夏季暖气团比较湿润,本来就不稳定,加上上空强烈的冷平流,变得更加不稳定。故锋线附近常形成强烈的积雨云,排列在锋线附近,像一座云堤,冷锋来临时,出现雷暴和阵性降水,但降雨区仅数十公里。冬季,锋前的暖空气位于槽前,气流上升形成卷云,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在地面锋线附近,有不宽的连续性降水区。降水止后,常出现大风,人们也称这种锋为乾冷锋
  由于冷锋移动速度有快有慢,因此当冷锋移动较慢时,暖空气上升会较慢且平稳,因此较易出现层状云,同时降雨也较缓和;当冷锋移动较快时,由于暖空气会被冷空气快速抬升,因此往往容易造成浓厚的积雨云,同时下起雷电交加的大风雨。
  出现时间:西北地区一年四季均有冷锋活动,冬季强,夏季弱,而出现的频数相近。其形状和移速受地形影响极大。
  冷锋活动的一般特点:在东亚地区都有冷锋活动。冷锋的活动频数,北方多於南方,西南地区冷锋出现的频率最小;冬半年多於夏半年,春季最多,秋季最少。
  出现地点:冷锋的强度,冬季最强,常能直驱华南及南海,而造成寒潮天气。夏季,冷锋较弱,主要活动在北方,夏季的冷锋常带来雷阵雨天气。
  华北地区是中国境内冷锋活动的必经之地。东北地区则是一年四季都有冷锋活动,尤其是春秋季节,冷锋活动频繁。这两个地区的冷锋来源都有西路,西北路,北-东北路三种。冬天,冷锋主要引起降温和大风,夏天都能产生雷雨天气。春季,冷锋在东北常易造成大风和降水,而在华北往往只引起风沙天气。
  冷锋过后会:
  1气温:下降
  2气压先降后升
  3降水:锋后会下雨
  锋面在移动过程中,若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面向冷空气一侧移动,这种锋面称为暖锋。在我国暖锋常出现于气旋中心的东侧,而且多与冷锋成对出现,暖锋过境时一般除伴有阴雨外,气压也降低,气温将升高。
冷锋定义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的锋称为冷锋冷锋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锋,它可以活动于全国各地。但由于冷锋和高空槽的配置,移动快慢等不同,冷锋附近云和降水的分布也有明显的差别,有的主要出现在锋后;有的则主要出现在锋前。
冷锋分类
  根据天气学家分析,冷锋的天气状况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类:冷锋移动较慢,坡度也较小,处于空中700hpa槽前,通常称为第一型冷锋。这一类型的冷锋,由于冷气团一方面向前移动,使得锋前的暖气团一方面向前移动,一方面被迫沿锋面向上滑行,在水汽条件充分时,便在锋上产生了云系和降水。
  由于这类冷锋处于高空中槽前,利于空气的上升运动,在锋面未到时,暖气团并非碧空无云,随著冷锋的来临,空气中常先有卷云,卷层云,云层随锋线的接近而逐渐加厚,锋线过时为雨层云,雨区宽度约150~200公里。
  第二类:冷锋移动较快,坡度较大,处於高空中700hpa槽后或槽线附近,常称为第二型冷锋。这类冷锋上面冷平流较强,气流下沉,仅地面锋线附近暖空气被抬升,但锋面坡度大,有较强的气流上升运动。其冬,夏天气状况有明显的不同,夏季暖气团比较湿润,本来就不稳定,加上上空强烈的冷平流,变得更加不稳定。故锋线附近常形成强烈的积雨云,排列在锋线附近,像一座云堤,冷锋来临时,出现雷暴和阵性降水,但降雨区仅数十公里。冬季,锋前的暖空气位于槽前,气流上升形成卷云,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在地面锋线附近,有不宽的连续性降水区。降水止后,常出现大风,人们也称这种锋为乾冷锋
  由于冷锋移动速度有快有慢,因此当冷锋移动较慢时,暖空气上升会较慢且平稳,因此较易出现层状云,同时降雨也较缓和;当冷锋移动较快时,由于暖空气会被冷空气快速抬升,因此往往容易造成浓厚的积雨云,同时下起雷电交加的大风雨。
出现时间
  西北地区一年四季均有冷锋活动,冬季强,夏季弱,而出现的频数相近。其形状和移速受地形影响极大。
  冷锋活动的一般特点:在东亚地区都有冷锋活动。冷锋的活动频数,北方多於南方,西南地区冷锋出现的频率最小;冬半年多於夏半年,春季最多,秋季最少。
出现地点
  冷锋的强度,冬季最强,常能直驱华南及南海,而造成寒潮天气。夏季,冷锋较弱,主要活动在北方,夏季的冷锋常带来雷阵雨天气。
  华北地区是中国境内冷锋活动的必经之地。东北地区则是一年四季都有冷锋活动,尤其是春秋季节,冷锋活动频繁。这两个地区的冷锋来源都有西路,西北路,北-东北路三种。冬天,冷锋主要引起降温和大风,夏天都能产生雷雨天气。春季,冷锋在东北常易造成大风和降水,而在华北往往只引起风沙天气。
过境状况
  冷锋过境前: 由暖气团控制 气温较高、天气晴朗、气压较低
  过境时:大风、降温、阴雨
  冷锋过后会:
  1气温:下降
  2气压先降后升
  3降水:锋后会下雨
  4天气转晴
  锋面在移动过程中,若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面向冷空气一侧移动,这种锋面称为暖锋。在我国暖锋常出现于气旋中心的东侧,而且多与冷锋成对出现,暖锋过境时一般除伴有阴雨外,气压也降低,气温将升高。
百科辞典
    冷锋
    cold front
    Iengfeng
  冷锋(c old front)由冷空气地区向暖空气
  地区移动的锋。冷锋在中国的移动方向多为自北向南
  和自西向东。在新疆南部和贵州等少数地区,会出现
  由东向西移动的冷锋冷锋过境之后,气温一「降,气
  压上升。常伴随大风、雨、雪或风沙等天气现象。冷
  锋一年四季都可以出现,是中国出现最多、造成天气
  较严重的锋面天气系统。寒潮冷锋是一种强烈的冷锋
  冷锋南下后,冷气团在中国南方变暖,冷锋到华南或
  南海消失。每次冷锋南下,伴随大风和降水过程,这
  是中国天气变化的一个基本特点,在冬季半年尤为显
  著。按照冷锋移动的快慢可分为第一型冷锋和第二型
  冷锋。第一型冷锋移动慢,坡度小,地面锋线在高空
  槽前,如图1所示。由于冷空气在下方挤抬,使暖空
  气沿锋面向上滑升,在锋面的上方形成主要的云带,
  图l第一型冷锋
  图2第二型冷锋
  说明:图内大方格为地面天气图,图内小方格为垂
  直于地面锋线的垂直剖面图。
  并可出现稳定性降水。降水带常在地面锋线的后方,
  即冷空气一侧。降水带比较宽广,平均宽度约为150一
  200公里。第二型冷锋移动快,坡度大,地面锋线处
  在高空槽后或附近,如图2所示。云和降水天气多出
  现在地面锋线两侧的狭窄地带,常伴有阵雨、雷暴、冰
  雹、大风等猛烈天气,春夏季尤为常见。冷锋上云和
  降水天气的出现,主要取决于暖空气内的水汽含量。
  当暖空气特别干燥,冷锋上可能没有云和降水,中国
  西北、内蒙古、华北地区常有这类冷锋,春季较多伴
  有风沙。当暖空气内水汽充沛,冷锋上多有降水,江
  南、华南多属这类冷锋。(张裕华)
    
英文解释
  1. :  cold front,  Leng Feng
  2. n.:  a cold fr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