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經一定會議討論通過的决定。 |
|
經過會議討論通過的决定 |
|
委員會發出表示同情的决議 |
|
亦作“决議”。 1.對議論做出决定。 唐 常袞 《授崔園左僕射製》:“嘗决議於廟堂,早書勳於王府。” 元 虞集 《賀丞相墓志銘》:“有材良佐,布在行列,求其臨事决議之際,必得其一言而後定。” 清 昭槤 《嘯亭雜錄·記辛亥敗兵事》:“ 噶 少年聰黠,善馭士卒,諸臺吉樂為之用, 憲皇帝 遂决議討之。” 鄒魯 《中國同盟會》:“《總章》改良,須有會員五十人以上,或議員十人以上,或執行部提議於議事部,經議事部决議後,由總理開職員會修改之。” |
|
討論後,由法定多數通過的决定。 毛澤東 《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决議要點》:“中央於二月中旬召開有各中央局負責同志參加的政治局會議,討論了各項重要問題,茲將决議要點通報如下。” 周恩來 《立三路綫的理論基礎》:“去年 中國 黨接到國際十次大會的决議,說 中國 革命運動已開始了新的高潮。” 蔣子竜 《喬廠長上任記·出山》:“衹要黨委正式做决議,我想他是會服從的。” |
|
决議是指黨的領導機關就重要事項,經會議討論通過其决策,並要求進行貫徹執行的重要指導性公文,也是應用寫作重點研究的文體之一。 |
|
决議的特點如下:
(1)權威性。决議是經過黨的會議討論通過才能生效並由黨的領導機關發佈的,是黨的領導機關意志
的反映。决議的內容事關重要决策事項,一經公佈,全黨、全國上下都必須堅决執行。
(2)指導性。决議表述的觀點和對事項的評價都具有指導意義。 |
|
决議一般分為公佈性决議、批準性决議和闡述性决議三種類型。公佈性决議是為公佈某種法規、提案而寫作的决議;批準性决議係為肯定或否定某種議案的文件;闡述性决議是對某些重大結論的具體內容加以展開闡述的文件。 |
|
决定是黨政領導機關對重要事項或重大行動做出决策、安排和規定的指導性、指揮性公務文書。 在實際運用中,還應對“决議”和“决定”做以下區分:
1.從製作程序上區分
“决議”須經某一級機關或組織機構的法定會議對某一議題進行集體討論,由法定多數表决通過,然後形成正式文件,並以會議的名義公佈。而“决定”卻不一定經過法定會議討論通過的程序。它既可以是某種會議討論研究的成果,形成正式文件予以公佈,也可由各級領導機關直接製作並予以公佈。
因此,可以認定,凡未經有關法定會議討論通過這一程序,而是以領導機關的名義發佈的議决性文件,就衹能使用“决定”。
2.從作用上區分
“决議”一律要求下級機關執行。而“决定”衹有“部署性决定”纔要求下級機關執行,“宣告性决定”衹起知照性作用,一般不要求下級機關執行。
3.從內容上區分
①在會議討論通過的前提下,凡作出了具體的規定和要求,履行法定的權力,強製有關部門貫徹執行的,用“决定”。若衹是簡要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意見,履行法律程序,指導有關部門遵照辦理的,用“决議”。
②由會議或領導機關直接製定發佈行政法規,用“决定”。由會議審議批準某項議案、重要報告、法規,用“决議”,所審議批準的條文作為“决議”的附件。
③授予榮譽稱號或給予處分,用“决定”。審議機構成立或撤銷,用“决議”。
4.從寫法上區分
公佈性决議、批準性决議一般寫得比較簡要、籠統。闡述性决議除指出指令性意見外,還要對决議事項本身的有關問題作若幹必要的論述或說明,即作一些理論上的闡述。
“决定”的寫法與“决議”大不相同,它不多說理論上的道理,而往往着重提出開展某項工作的步驟、措施、要求等。“决定”要求寫得明確、具體一些,措施也更落實,行政約束力強,可以直接成為下級機關行動的準則。而“决議”往往寫得比較概括,原則性條文多,下級機關在貫徹執行時,多數還要根據“决議”製定相應的具體辦法或實施措施。 |
|
决議由首部和正文兩部分組成。
1.首部。包括標題和成文時間兩個項目。
1)標題。决議的標題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由發文機關(或會議名稱)、事由和文種構成;另一種是事由和文種構成。
2)成文時間。即决議正式通過的日期。一般放在標題下,在小括號內註明會議名稱及通過時間,也可衹寫年月日。
2.正文。由决議根據、决議事項和結語三部分組成。
1)决議緣由:一般簡要說明有關會議審議决議涉及事項的情況,陳述作出决議的原因、根據、背景、目的或意義。
2)决議事項:寫明會議通過的决議事項,或會議對有關文件、事項作出的評價、决定,或對有關工作做出的部署安排和要求、措施。
3)結語:一般緊扣决議事項有針對性地提出希望、號召和執行要求。有的决議可不單列這部分。 |
|
四川省第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關於依靠科技進步振興農業的决議
(1989年3月10日通過)
四川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省科委主任張廷翰受省政府委托作的《關於省農村科技工作情況的匯報》。會議以為,我省各級政府依靠科技發展農業事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發展不平衡的,還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問題,特別是糧食生産面臨的形勢是嚴峻的,任務是艱巨的。為了進一步依靠農業科技,奪取糧食增産,農業豐收,推動農村經濟的全面振興,特別作出了如下决議:
一、各級政府要在廣泛深入開展農業基礎地位的再教育中,提高領導在各個方面對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的認識,牢固樹立依靠技術進步、振興我省農業的觀念,把發展農業經濟轉到依靠科學技術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要把農村科技納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
重視農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推廣工作,充分發揮農業科技人員在發展農業中的積極作用。要把這項工作的好壞,作為考核各級政府及其領導成員政績的主要內容之一。
二、各級政府從今年起逐步增加對農業科技的投入。增加農業科研和推廣的事業費,建立農業科技開發基金,多途徑開闢農業科技資金來源,盡力增加科技裝備和設施,為農業科研和推廣服務工作創造條件。主管部門要管好各項農業科技經費,專款專用。農村的集體和個人也要千方百計加強技術開發活動,增加投入。
三、各級政府應從本地區的實際出發,製定依靠科技振興農業的年度計劃和中、長期規劃,並認真組織實施,狠抓落實,層層進行檢查監督。對在農業科技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各級領導、農業科技人員、以及農民中推廣應用先進技術的積極分子給予表彰奬勵,對有突出貢
獻的給予重奬,並大力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
四、各縣、(區)、鄉應進一步建立健全農業科技推廣服務體係,切實加強基層農業科技管理工作。要采取多種形式,搞好培訓、試驗、示範等農業科技的推廣服務工作,傳授科技知識,普及先進農業技術,要着重培訓本地科技人員,抓好農業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鼓勵采用新技術。要發揮各種推廣農業技術的民間組織的作用。五、各級政府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認真落實好中央和省製定的各項有關科技人員的政策。要為農業科技人員創造必要的工作條件,穩定農業科技隊伍,動員和組織廣大農業科技人員為振興農業不斷作出貢獻。 |
|
- n.: result, order, decision, resolution, decide on, decide upon, become effective, (pass a) resolution
- vt.: resolve
|
|
- n. résolution
|
|
正式决定 |
|
聯合國 | 安理會 | 國際 | 歷史 | 文獻 | 中國共産黨 | 中國歷史 | 美國 | 文化 | 世界 | 語言 | 全國政協 |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决議 | 法律 | 國際法 | 宣言 | 人道法 | 拼音 | 方案 | 漢語 | 全國人大 | wto | 更多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