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略 : 公共关系学 : 电子学 : 通信工程 : 水力 : 中药材 > 决策
目录
No. 1
  ①决定策略或办法运筹~。②决定的策略或办法明智的~。
jué cè jué cè
  决定的策略或办法
No. 3
  可取的决策
No. 4
  ◎ 决策 juécè
No. 5
  定出计策、办法
No. 6
  亦作“ 决筴 ”。亦作“决策”。
  1.决定计策或办法。《韩非子·孤愤》:“智者决策於愚人,贤士程行於不肖,则贤智之士羞而人主之论悖矣。”《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论》:“ 魏其 、 武安 皆以外戚重, 灌夫 用一时决筴而名显。”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黄河》:“然水之为迹,难明久矣,非深考博通,心知其详,固难以臆见决策举事也。” 清 黄景仁 《平定两金川大功告成恭纪》诗:“沉谋密断丑莫侦,万里决策无抢攘。” 梁斌 《播火记》第二卷二十:“今天开的会,是 贾湘农 负责召开的决策的会议,人并不多。”
No. 7
  决定的计策或办法。 鄢国培 《巴山月》第十一章:“以退为攻是最高当局的战略决策。” 浩然 《艳阳天》第八十章:“这一天当机立断地下了决策,是非常及时又非常正确的。”
[名词解释]
  决策一词的意思就是作出决定或选择。管理就是决策。是指通过分析、比较,在若干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定最优方案的过程。
  时至今日,对决策概念的界定不下上百种,决策的复杂性决定了不可能有统一的看法,诸多界定归纳起来,基本有以下三种理解: 一是把决策看作是一个包括提出问题、确立目标、设计和选择方案的过程。这是广义的理解。二是把决策看作是从几种备选的行动方案中作出最终抉择,是决策者的拍板定案。这是狭义的理解。三是认为决策是对不确定条件下发生的偶发事件所做的处理决定。这类事件既无先例,又没有可遵循的规律,做出选择要冒一定的风险。也就是说,只有冒一定的风险的选择才是决策。这是对决策概念最狭义的理解。以上对决策概念的解释是从不同的角度作出的,要科学地理解决策概念,有必要考察决策专家西蒙在决策理论中对决策内涵的看法。
  决策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主体可以是组织也可以是个人。
[决策类型 ]
  由于企业活动非常复杂,因而,管理者的决策也多种多样。不同的分类方法,具有不同的决策类型。
  1.按决策的作用分类
  (1)战略决策。是指有关企业的发展方向的重大全局决策,由高层管理人员作出。
  (2)管理决策。为保证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而解决局部问题的重要决策,由中层管理人员作出。
  (3)业务决策。是指基层管理人员为解决日常工作和作业任务中的问题所作的决策
  2.按决策的性质分类
  (1)程序化决策。即有关常规的、反复发生的问题的决策
  (2)非程序化决策。是指偶然发生的或首次出现而又较为重要的非重要复性决策
  3.按决策的问题的条件分类
  (1)确定性决策。是指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只有一种自然状态时的决策。即决策的条件是确定的。
  (2)风险型决策。是指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但每种自然状态所发生概率的大小是可以估计的。
  (3)不确定型决策。指在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而且,这些自然状态所发生的概率是无法估计的。
[决策的程序]
  1)确定决策目标。决策目标是指在一定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条件下,在市场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所预测达到的结果。决策目标是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来确定的,因此,必须把握住所要解决问题的要害。只有明确了决策目标,才能避免决策的失误。
  2)拟定备选方案。决策目标确定以后,就应拟定达到目标的各种备选方案。拟定备选方案,第一步是分析和研究目标实现的外部因素和内部条件,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以及决策事物未来的运动趋势和发展状况;第二步是在此基础上,将外部环境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内部业务活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等,同决策事物未来趋势和发展状况的各种估计进行排列组合,拟定出实现目标的方案;第三步是将这些方案同目标要求进行粗略的分析对比,权衡利弊,从中选择出若干个利多弊少的可行方案,供进一步评估和抉择。
  3)评价备选方案。备选方案拟定以后,随之便是对备选方案进行评价,评价标准是看
  哪一个方案最有利于达到决策目标。评价的方法通常有三种:即经验判断法、数学分析法和试验法。
  4)选择方案。选择方案就是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总体权衡后,由决策者挑选一个最好的方案。
决策研究
  利用系统科学、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科学学、未来学和技术经济学等学科进行的综合探讨活动。它是以上各学科的知识综合体,对不同层次,不同尺度的社会系统中的组织.管理和决策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其研究的范围主要放在科学技术经济、决策、规划、管理、科技方法以及技术、工程咨询等方面的问题上。其目的是为各级各类管理与决策提供模式服务与科学计量。其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为在充分调查研究、如实掌握数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和论证.从而得出正确的预断和科学的决策以指导各项工作的实践获得理想的效果。它在体育领域中的决策研究中为其提高成效,减少失误是必不可少的。
决策分析
  决策分析一般分四个步骤:
  (1)形成决策问题,包括提出方案和确定目标;
  (2)判断自然状态及其概率;
  (3)拟定多个可行方案;
  (4)评价方案并做出选择。
  常用的决策分析技术有:确定型情况下的决策分析.风险型情况下的决策分析,不确定型情况下的决策分析。
  (1) 确定型情况下的决策分析。确定型决策问题的主要特征有4方面:
  一是只有一个状态,
  二是有决策者希望达到的一个明确的目标。
  三是存在着可供决策者选择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案,
  四是不同方案在该状态下的收益值是清楚的。
  确定型决策分析技术包括用微分法求极大值和用数学规划等。
  (2)风险型情况下的决策分析。这类决策问题与确定型决策只在第一点特征上有所区别:风险型情况下,未来可能状态不只一种,究竟出现哪种状态,不能事先肯定,只知道各种状态出现的可能性大小(如概率、频率、比例或权等)。常用的风险型决策分析技术有期望值法和决策树法。
  期望值法是根据各可行方案在各自然状态下收益值的概率平均值的大小,决定各方案的取舍。
  决策树法有利于决策人员使决策问题形象比,可把各种可以更换的方案、可能出现的状态、可能性大小及产生的后果等,简单地绘制在一张图上,以便计算、研究与分析,同时还可以随时补充和不确定型情况下的决策分析。如果不只有一个状态,各状态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又不确知,便称为不确定型决策
  常用的风险型决策分析方法有:
  a.乐观准则。比较乐观的决策者愿意争取一切机会获得最好结果。决策步骤是从每个方案中选一个最大收益值,再从这些最大收益值中选一个最大值,该最大值对应的方案便是入选方案。
  b.悲观准则。比较悲观的决策者总是小心谨慎,从最坏结果着想。决策步骤是先从各方案中选一个最小收益值,再从这些最小收益值中选出一个最大收益值,其对应方案便是最优方案。这是在各种最不利的情况下又从中找出一个最有利的方案,
  c.等可能性准则。决策者对于状态信息毫无所知,所以对它们一视同仁,即认为它们出现的可能性大小相等。于是这样就可按风险型情况下的方法进行决策
决策在现代管理中的作用
  决策是管理的核心内容;关系到管理的绩效;是管理者的主要职责。
决策原则的内涵
  信息准全原则:为决策搜集的信息必须准确全面地反映决策对象的内在规律与外部联系。
  科学可行原则:要求决策在现有主客观条件下必须是切实可行的。
预测与决策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预测是为决策服务的;预测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
  区别:预测侧重于对客观事物的科学分析,决策侧重于对有利时机和目标的科学选择。预测强调客观分析,决策突出领导艺术。预测是决策科学化的前提,决策是预测的服务对象和实现机会。
百科辞典
  jue ce
  决策
  decision making
    为最优地达到目标,对若干个准备行动的方案进行的选择。决策包含决策工作和决策行动两个阶段。决策工作是指从确定目标到拟定备选方案为止的整个过程,一般是由领导者委托咨询机构的专家们进行的。决策行动是指领导者根据咨询机构提出的方案进行选择,纯属领导者的任务。决策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能。无论行政管理,科技管理,或者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都贯穿着一系列的决策。科学地进行决策(简称科学决策)是保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项工作顺利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
    决策按采用的方法分为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按重要性分为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按目标性质分为常规决策和非常规决策,按目标要求分为最优决策和满意决策,按目标数目分为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按决策的条件和后果分为确定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又可分为马尔可夫决策、模糊决策、风险决策和竞争决策等。
    决策是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发展而产生的。为了进行管理,就要进行一系列的决策决策自古有之。长期以来,决策主要是依靠人的经验,属于经验决策的范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活动范围的扩大,大企业、大工程的出现,国际关系日益复杂,领导者单凭个人的知识、经验、智慧和胆略来作决策,难免出现重大失误。在这种形势下,经验决策逐渐被科学决策所取代。科学决策包括以下3个方面:①实行科学的决策程序,②采用科学的决策技术,③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作决断。现代科学决策要依靠咨询机构的专家们进行详细的分析计算,并利用决策支持系统来完成。
    科学决策程序 科学决策程序一般可分为 8个阶段(见图决策程序框图):①发现问题,②确定目标,③价值标准(评价指标),④拟定方案,⑤分析评估,⑥方案选优,⑦试验验证,⑧普遍实施。科学决策程序中的各项工作并不是都需要领导者亲自去做。大部分工作可委托咨询机构的专家们去完成。领导者的职责是严格遵循科学决策程序和充分发挥专家们的作用。其中,发现问题,确定目标,价值标准和方案选优则是领导者必须亲自过问的。
    科学决策方法 科学决策常常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常用的科学决策方法有:调查研究,咨询技术,预测技术,环境分析,系统分析,决策分析,可行性分析,可靠性分析,灵敏度分析,风险分析,心理分析,效用理论等。决策者在选择最优方案时,情况非常复杂,最后选定的方案不一定每一个指标都是最优的,这就要求决策者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智慧,作出正确的决策
    追踪决策决策实施的结果表明原来决策将无法实现预定目标而需要对目标或决策方案进行重大修正时可采用追踪决策。追踪决策实质上是对原来的问题重新进行一次决策。追踪决策有以下 4个特点:①回溯分析。从原有决策的起点开始,一步一步顺序进行,发现哪一步开始失误,找出有效的对策。②非零起点。在原决策已经实行了一段时间并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后进行的。非零起点这一特征要求决策者在进行追踪决策时要慎之又慎,以免失去时机或再度失误。③双重优化。追踪决策的方案选择要优于原有决策方案,并可在新方案中进一步选优。④心理效应。追踪决策实际上要改变原有决策,易使人们产生感情冲动,失去公正的客观的评价。追踪决策方案的泄露,会引起社会心理的浮动。所以,在追踪决策完成以前,宜对外保密,实施过程中才逐渐解密,并做好宣传工作,处理好人际关系。
     (陈中基)
    
英文解释
  1. :  decision making,  decision-making
  2. n.:  decision,  policymaking,  make policy,  (make a) strategic decision
法文解释
  1. n.  décision
近义词
决筴
相关词
防火墙管理网络环境金融会计财务会计百科百科大全
政治民主任免行政战略计算机预测经营
百科辞典方法论思维行政学公共行政经济百科更多结果...
包含词
决策者决策人决策的决策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