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指竜腦 |
|
中藥名,即竜腦。可作香料。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一·竜腦香》:“竜腦者,因其狀加貴重之稱也,以白塋如冰及作梅花片者為良。故俗呼為冰片腦或云梅花腦。”《紅樓夢》第二四回:“他這香鋪也不開了,就把貨物攢了攢,該給人的給人,該賤發的賤發,象這貴重的,都送給親友,所以我得了些冰片、麝香。” |
|
見“竜腦”(1006頁)。 |
|
borneol
冰片其他名稱:竜腦 腦子 瑞竜腦 梅花腦子 梅花片腦 片腦 梅花腦 冰片腦 梅片 梅冰 艾片
竜腦香科、竜腦香屬常緑喬木植物。
竜腦香
拉丁文學名:dryobalanops aromatica gaertn. f.
樹脂加工品,或竜腦香的樹幹經蒸餾冷卻而得的結晶,稱“竜腦冰片”,亦稱“梅片”。由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艾納香(大艾)blumea balsamifera dc.葉的升華物經加工劈削而成,稱“艾片”。現多用鬆節油、樟腦等,經化學方法合成,稱“機製冰片”。竜腦香主産於東南亞地區,我國臺灣有引種;艾納香主産於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地。冰片成品須貯於陰涼處,密閉。研粉用。
一種萜。分子式c10h180。又稱竜腦或2-莰醇。白色半透明的六方形晶體,像樟腦的氣味。右旋冰片為葉狀或六方形片狀晶體;熔點208℃,沸點212℃,相對密度1.011(20/4℃) ,比旋光度 +37.7 (乙醇);溶於乙醇、乙醚和苯。左旋冰片為六方形片狀晶體;熔點208.6℃,沸點 210℃(779毫米汞柱) ,相對密度 1.1011( 20/4℃ ),-37.74°(乙醇);溶於乙醇、乙醚、丙酮和苯。消旋冰片為葉片狀晶體;熔點210.5℃ ,易升華,相對密度1.011 (20/4℃);溶於乙醇、乙醚和苯。氧化時生成樟腦。冰片可由樟腦在乙醇溶液中用金屬鈉還原;或由蒎烯在催化劑存在下用草酸酯化再經水解製得。冰片廣泛用於配製迷迭香、熏衣草型香精,並用於中藥和中國墨中。
【性味歸經】 辛、苦,微寒。歸心、脾,肺烴。
【功效】 開竅醒神,清熱止痛。
【應用】 1,用於閉證神昏。本品有開竅醒神之功效,但不及麝香,二者常相須為用。然冰片性偏寒涼,為涼開之品,宜用治熱病神昏、痰熱內閉、暑熱卒厥、小兒驚風等熱閉,常與牛黃、麝番、黃連等配伍,如安宮牛黃丸。若與溫裏祛寒及性偏溫熱的開竅藥配伍,也可以治療寒閉。
2.用於目赤腫痛,喉痹口瘡。本品苦寒,有清熱止痛、消腫之功,為五官科常用藥。治療目赤腫痛,單用點眼即效:也可與爐甘石、硼砂、熊膽等製成點眼藥水,如八寶眼藥水。治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常與硼砂、朱砂、玄明粉共研細末,吹敷患處,如冰硼散。治療風熱喉痹,《瀕湖集簡方》以之與燈心草、黃柏、白礬共為末,吹患處取效。
3.用於瘡瘍腫痛,潰後不斂。本品亦有清熱解毒、防腐生肌作用。以本
品與銀朱、香油製成紅褐色藥膏外用,可治燙火傷;與象皮、血竭、乳香等同用,治療瘡瘍潰後不斂,如生肌散。近代以本品攪溶於核桃油中滴耳,治療急、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有較好療效。
此外,本品用治冠心病心絞痛及齒痛,有一定療效。
【用法用量】 入丸散,每次0.03~0.1g。外用適量。不宜入煎劑。
【使用註意】 孕婦慎用。 因實驗證明本品對中、晚期任娠小鼠有引産作用。
備述
1.《新修本草》:“主心腹邪氣,風濕積聚,耳聾,明目,去目赤膚翳。” 《本草綱目》:“療喉痹、腦痛、鼻癟、齒痛、傷寒舌出、小兒痘陷。
通諸竅,散鬱火。”
《醫林纂要》:“冰片主散鬱火,能透骨熱,治驚癇、痰迷、喉痹,舌
脹、牙痛、耳聾、鼻息、目赤浮翳、痘毒內陷、殺蟲、痔瘡、催生,性走而不守,亦能生肌止痛。然散而易竭,是終歸陰寒也。”
2.竜腦冰片含右旋竜腦,又含律草烯、β-欖香烯、石竹烯等倍豐萜,以及齊墩果酸、麥珠子酸、積雪草酸、竜腦香醇、古柯二醇等三萜化合物。艾片含左旋崐竜腦。機製冰片為消旋混合竜腦。冰片局部應用對感覺神經有較微刺激,有一定的止痛及溫和的防腐作用。經腸係膜吸收迅速,給藥5分鐘即可通過血腦屏障,且在腦蓄積時間長,量也相當高,此為冰片的芳香開竅作用提供了初步實驗依據。較高濃度(0.5%)對葡輸球菌、鏈球菌、肺炎雙球茵、大腸桿菌及部分緻 病性皮膚真菌等有抑製作用。對中、晚期任娠小鼠有引産作用。
冰片為竜腦香科植物竜腦香的加工品,其成分含右旋竜腦律草烯、β-欖香烯、石竹烯等。本品味辛,性寒,有通諸竅、散鬱火,消腫去翳等作用。在美容方中以之作清熱散火、闢穢化濁之品,用於因血熱,內熱藴結所致的口臭、體氣、瘡瘍腫癤等癥的治療。
3. 冰片性質:
冰片為無色透明或白色半透明的片狀鬆脆結晶;氣清香,味辛、涼;
具揮發性,易升華,點燃發生濃煙,並有帶光的火焰。
本品在乙醇、氯仿、汽油或乙醚中易溶,在水中幾乎不溶。
右旋竜腦熔點為208℃,沸點212℃,左旋竜腦熔點為204℃,沸點210℃
4.質量標準:(2000版中國藥典)
外觀:
熔點:205-210℃
鑒別:
香草醛硫酸顔色反應
樟腦氣味反應
檢查:
ph值:酚酞和甲基紅均不得顯紅色。
不揮發物:小於0.035%
水分:石油醚溶解應澄清
重金屬:不得超過5ppm
含量測定:
采用gc方法,以水楊酸甲酯為內標,采用竜腦標準品計算校正因子,測定樣品,竜腦含量:不低於55%。 |
|
冰片
(《綱目》)
【來源】為竜腦香科植物竜腦香樹脂的加工品,或為樟腦、鬆節油等用化學方法合成的加工製成品。
【植物形態】竜腦香(《唐本草》),又名:固不婆律(《酉陽雜俎》),羯布羅香(《本草衍義》)。
常緑喬木,高達5米,光滑無毛,樹皮有凹入的裂縫,外有堅硬的竜腦結晶。葉互生,革質;葉柄粗壯;葉片卵圓形,先端尖:基部鈍圓形或闊楔形,全緣,兩面無毛,有光澤,主脈明顯,側脈羽狀,先端在近葉緣處相連。圓錐狀花序,着生於枝上部的葉腋間,花兩性,整齊;花托肉質,微凹;花萼5,覆瓦狀排列,花後繼續生長;花瓣5,白色;雄蕊多數,離生,略呈周位狀,花藥綫狀,藥室內嚮,邊緣開裂,藥隔延長呈尖尾狀,花絲短;雌蕊1,由3心皮組成,子房上位,中軸胎座,3室,每室有胚珠2枚,花柱絲狀。幹果卵圓形,果皮革質,不裂,花托呈殼鬥狀,邊緣有5片翼狀宿存花萼。種子1~2枚,具胚乳。
分佈南洋群島一帶。
本植物的樹脂(竜腦香膏)、種子(竜腦香子)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採集】竜腦冰片:從竜腦香樹幹的裂縫處,采取乾燥的樹脂,進行加工。或砍下樹幹及樹枝,切成碎片,經水蒸氣蒸餾升華,冷卻後即成結晶。
【藥材】①竜腦冰片
又名:竜腦(《別錄》),腦子(《海上方》),瑞竜腦(《本草圖經》),梅花腦子(《小兒藥證直訣》),梅花片腦(《夷堅志》),片腦(《壽域神方》),梅花腦、冰片腦(《綱目》),梅片、梅冰。為竜腦香樹脂的加工品。呈半透明塊狀、片狀或顆粒狀結晶,直徑1~7毫米,厚約1毫米,類白色至淡灰棕色。氣清香,昧清涼,嚼之則慢慢溶化。微量升華後,在顯微鏡下觀察,其結晶為棒狀或多角形。燃燒時無黑煙或微有黑煙。以片大而薄、色潔白、質鬆、氣清香純正者為佳。
主産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等地。
②機製冰片
為化學方法合成的加工製成品。呈半透明薄片狀結晶,直徑5~15毫米,厚約2~3毫米。白色,表面有如冰的裂紋。質鬆脆有層,可以剝離成薄片,手捻即粉碎。氣清香,味辛涼。燃燒時有黑煙,無殘跡遺留。
産於上海、天津、南京、廣州等地。
另有菊科植物艾納香的葉提取的結晶,習稱艾片。在商品中亦作為冰片之一種,詳"艾片"條。
【化學成分】本品為從竜腦香的樹脂和揮發油中取得的結晶,是近乎純粹的右旋竜腦。竜腦香的樹脂和揮發油中含有多種萜類成分。除竜腦外,尚含葎草烯、β-欖香烯、石竹烯等倍半萜,齊墩果酸、麥珠子酸、積雪草酸、竜腦香醇酮、竜腦香二醇酮、古柯二醇等三萜化合物。這些成分,多少常混入市品冰片中。
【性味】辛苦,涼。
①《唐本草》:"味辛苦,微寒。"
②《海藥本草》:"味苦辛,微溫,無毒。"
③張元素:"熱。"
④《本經逢原》:"辛苦,溫,有毒。"
【歸經】入心、肺經。
①《綱目》:"肺、心、脾。"
②《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肺、肝二經。"
【功用主治】通諸竅,散鬱火,去翳明目,消腫止痛。治中風口噤,熱病神昏,驚癇痰迷,氣閉耳聾,喉痹,口瘡,中耳炎,癰腫,痔瘡,目亦翳膜,蟯蟲病。
①《別錄》:"婦人難産,取竜腦研末少許,以新汲水調服。"
②《唐本草》:"主心腹邪氣,風濕積聚,耳聾。明目,去目赤膚翳。"
③《海藥本草》:"主內外障眼,三蟲,治五痔,明目,鎮心,秘精。"
④張元素:"治大腸脫。"
⑤李杲:"治骨痛。"
⑥王好古:"散心盛有熱。"
⑦《綱目》:"療喉痹,腦痛,鼻息,齒痛,傷寒舌出,小兒痘陷。通諸竅,散鬱火。"
⑧《本草備要》:"治驚癇痰迷。"
⑨《會約醫鏡》:"治肢節疼痛。"
【用法與用量】內服:入丸、散,0.5~1分。外用:研末撒或調敷。
【宜忌】氣血虛者忌服,孕婦慎服。
《本草經疏》:"凡中風非外來之風邪,乃因氣血虛而病者忌之;小兒吐瀉後成驚者為慢脾風,切不可服,急驚屬實熱可用,慢驚屬虛寒不可用;眼目昏暗屬肝腎虛者不宜入點藥。"
【選方】①治急中風目瞑牙噤,不能下藥:天南星(生搗為細末)、竜腦(別研)。上二味,各等分,重研細,以中指點散子,揩齒三、二十次在大牙左右,其口自開,始得下藥。患者衹使一字至半錢匕。(《聖濟總錄》開關散)
②治時疾發豌豆瘡及赤瘡子未透,心煩狂躁,氣喘,妄語:竜腦一錢。細研,旋滴豬心血和丸,如雞頭肉大。每服一丸,紫草湯下,少時心神便定,得睡,瘡復發透,依常將息取安。(《經驗後方》)
③治伏熱在心,昏瞀不省,或悮服熱藥,搐熱冒昧不知人,及瘡疹倒靨黑陷:生梅花腦子(研)半字或一字。取新殺豬心一個,取心中血同研作大丸,用新汲水少許化下,未省再服;如瘡疹陷伏者,溫酒化下。(《小兒藥證直訣》)
④治傷寒舌出過寸者:梅花片腦半分,為末,摻之。(《夷堅志》)
⑤治頭目風熱上攻:竜腦末半兩,南蓬砂末一兩。頻搐兩鼻。(《御藥院方》)
⑥治頭腦疼痛:片腦一錢,紙捲作拈,燒煙熏鼻,吐出痰誕即愈。(《壽域神方》)
⑦治風熱喉痹:燈心一錢,黃柏五分(並燒存性),白礬七分(煅過),冰片腦三分。為末。每以一、二分吹患處。(《瀕湖集簡方》)
⑧治咽喉口齒新久腫痛,及久嗽痰火咽啞作痛:冰片五分,朱砂六分,玄明粉、硼砂各五錢。共研極細末,吹搽患上,甚者日搽五、六次。(《外科正宗》冰硼散)
⑨治口瘡咽燥:竜腦三錢,黃柏三兩。為末,蜜丸梧子大,每麥門鼕湯下十丸。(《摘元方》)
⑩治內外痔瘡:片腦一、二分,蔥汁化搽之。(《簡便單方》)
⑾治眼赤痛,卒生浮白翳:竜腦一分,雄雀糞一分。上件藥,研如粉,以人乳汁一合,相合,調勻成膏,每以銅箸取少許點之。(《聖惠方》竜腦膏)
⑿治酒皶鼻,赤皰註上面臉者:腦子,真酥調塗敷。(《海上方》)
⒀治牙齒疼痛:梅花腦、朱砂。末,各少許揩之。(《瀕湖集簡方》)
⒁治鼻中息肉垂下者:片腦點之。(《瀕湖集簡方》)
⒂治燙、燒傷:冰片10剋,銀朱5剋,香油100毫升。先將香油倒入鋁鍋熬開,後把銀朱、冰片放入,加熱成紅褐色,即成膏。將創面消毒後塗抹,一天一次。(遼寧《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臨床應用】①治療慢性氣管炎
取冰片3(有的用7.5)研細,和入等量凡士林調勻,塗在油紙上,貼於膻中穴。用綳帶固定,並持續熱敷,每12小時換藥1次。10天為一療程。201例的觀察,其近期療效為:臨床痊愈15例(7.4%),顯效76例(37.8%),好轉94例(46.8%),無效16例(8%)。又75例50歲以上患者的近期有效率為90.6%,停藥後1年隨訪的有效率為58.66%(計痊愈12例,顯效16例,好轉12例)。此法的平喘效果較好,並有一定的鎮咳、祛痰效力,但不能排除熱敷所起的作用。治療期間多數病人食欲增加,睡眠改善,但部分病人有輕度頭昏,頭痛,大汗淋漓,貼藥處皮膚發紅、發癢,出現疹子。故在天氣炎熱時不宜采用。實踐中觀察到,年齡越大,病程越長,病情越重者,療效越低。復發病例與往年同期相比,癥狀體徵均有所減輕。
②治療蟯蟲病
取冰片5分,香油1錢,混勻調成糊狀,先用一棉球蘸藥糊塞入肛門內塗抹,再用另一棉球蘸藥在肛門口塗抹。每晚10時後塗抹1次,連續3天。觀察50例,塗藥後患兒均能安靜入睡;3天後,每晚10時以後檢查肛門連續4天,49例未再發現蟯蟲。
③治療小兒燒傷
取冰片5剋,藥用炭100剋,香油200毫升。先將香油煮沸,慢慢倒入炭末中,邊倒邊攪拌,使成稀膏狀;冷卻後加入冰片粉,置無菌容器內備用。用時將油膏塗於紗布上(或製成油膏紗布)敷於創面。視創面情況每日換藥或隔日換藥1次。對無感染的創面經一般消毒後即可上藥,有感染的創面需清除分泌物後纔可上藥。共治療216例,其中46例通過較係統觀察,結果淺Ⅱ度燒傷平均治愈天數約10天,深Ⅱ度燒傷平均治愈天數約24天。治療中發現,燒傷早期因創面疼痛、燒傷後期因創面刺癢而哭鬧不安的患兒,經塗布油膏後能安靜入睡;因燒傷創面感染發燒的部分患兒,塗布油膏後體溫下降較快,毒血癥得到改善。由於油膏中含有炭末,塗布後創面呈黑色,影響臨床觀察,為其缺點。
④治療潰瘍性口腔炎
取冰片0.3剋,加入1個雞蛋的蛋白混和(宜臨時配製,不宜久貯)。用時先囑患者用0.02%呋喃西林溶液漱口,用棉捲擦幹患部後塗以冰片蛋白,每日4~5次。初步觀察,對某些潰瘍性或糜爛性口腔炎有較好療效。止痛作用明顯,加速炎癥消除,促進口腔粘膜剝脫,糜爛和潰瘍的愈合。特別對物理因素所引起的粘膜損害效果良好,而對細菌或其他復雜因素所致的粘膜損害,亦能發揮輔助治療作用。
⑤治療慢性鼻腔炎
將冰片溶於熱液狀石蠟中,配成2%透明液體。每日滴鼻3~4次,每次1~2滴。10餘例觀察,對慢性單純性鼻炎療效較好,對慢性肥厚性鼻炎亦有效,對萎縮性鼻炎可改善癥狀。滴藥後鼻塞癥狀消失,分泌物由黃緑色變為白色,分泌量漸趨減少。
⑥治療化膿性中耳炎
取冰片1剋研成細末,放入核桃袖(用紗布將核桃仁包好加壓擠油澄清)16毫升中,不斷攪和使其溶解。用時先洗淨外耳道內之膿性分泌物,用棉球拭幹後滴入藥液2~3滴,再用棉球將外耳孔堵住,以免藥液外溢。經治急、慢性化膿性中耳炎27例,一般5天(每日摘藥1次)痊愈,慢性患者8~10天治愈。個別病例有復發。
⑦治療雞眼
將冰片少許置於雞眼上,用火點燃,至感覺疼痛時將火吹滅。每日治療1~2次,每次約半分鐘,一個療程5~7天。愈後局部無瘢痕,治療期間可照常行動。 |
|
冰片
【來源】外治方
【原料】冰片、生大黃(打碎)各10剋,75%酒精(或白酒)100毫升。
【製法】共浸泡瓶中(振搖幾次),2小時後即可使用。先把肥皂液洗患處,用溫開水去淨肥皂液,再用消毒棉簽蘸藥液外搽患處。
【用法】
【功效】據報道,用本方治療暑癤,一般塗搽1~4次即可痊愈。 |
|
冰片(合成竜腦)
拼音名:Bingpian
英文名:BORNEOLUMSYNTHETICUM
書頁號:2000年版一部-113
C10H18O154.25
【性狀】本品為無色透明或白色半透明的片狀鬆脆結晶;氣清香,味辛、涼;
具揮發性,點燃發生濃煙,並有帶光的火焰。
本品在乙醇、氯仿或乙醚中易溶,在水中幾乎不溶。
熔點應為205~210℃(附錄ⅦC)。
【鑒別】(1)取本品10mg,加乙醇數滴使溶解,加新製的1香草醛硫酸溶液1
~2滴,即顯紫色。
(2)取本品3g,加硝酸10ml,即産生紅棕色的氣體,待氣體産生停止後,加水20
ml,振搖,濾過,濾渣用水洗淨後,有樟腦臭。
【檢查】PH值取本品2.5g,研細,加水25ml,振搖,濾過,分取濾液兩份,
每份10ml,一份加甲基紅指示液2滴,另一份加酚酞指示液2滴,均不得顯紅色。
不揮發物取本品10g,置稱定重量的蒸發皿中,置水浴上加熱揮發後,在105
℃乾燥至恆重,遺留殘渣不得過3.5mg(0.035%)。
水分取本品1g,加石油醚10ml,振搖使溶解,溶液應澄清。
重金屬取本品2g,加乙醇23ml溶解後,加稀醋酸2ml,依法檢查(附錄ⅨE第
一法),含重金屬不得過百萬分之五。
砷????取本品1g,加氫氧化鈣0.5g與水2ml,混勻,置水浴上加熱使本品揮發後,
放冷,加????酸中和,再加????酸5ml與水適量使成28ml,依法檢查(附錄ⅨF),含砷量
不得過百萬分之二。
【含量測定】照氣相色譜法(附錄ⅥE)測定。
色譜條件與係統適用性試驗以聚乙二醇(PEG)-20M為固定相,塗布濃度為10;
柱溫為140℃。理論板數按竜腦峰計算應不低於1900。
校正因子測定取水楊酸甲酯適量,精密稱定,加醋酸乙酯製成每1ml含5mg的溶液,
作為內標溶液。另取竜腦對照品50mg,精密稱定,置10ml量瓶中,加內標溶液溶解並稀釋
至刻度,搖勻,吸取1μl,註入氣相色譜儀,計算校正因子。
測定法取本品約50mg,精密稱定,置10ml量瓶中,用內標溶液溶解並稀釋至刻度,
搖勻,吸取1μl,註入氣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含竜腦(C10H18O)不得少於55.0。
【性味與歸經】辛、苦,微寒。歸心、脾、肺經。
【功能與主治】開竅醒神,清熱止痛。用於熱病神昏、痙厥,中風痰厥,氣鬱暴厥,
中惡昏迷,目赤,口瘡,咽喉腫痛,耳道流膿。
【用法與用量】0.15~0.3g,入丸散用;外用研粉點敷患處。
【註意】孕婦慎用。
【貯藏】密封,置涼處。 |
中草藥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
BORNEOLUM SYNTHETICUM |
中國藥典2005版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05 edition |
名稱:
冰片(合成竜腦)
漢語拼音:
Bingpian
英文名:
BORNEOLUM SYNTHETICUM
性狀:
本品為無色透明或白色半透明的片狀鬆脆結晶;氣清香,味辛、涼;具揮發性,點燃發生濃煙,並有帶光的火焰。
本品在乙醇、三氯甲烷或乙醚中易溶,在水中幾乎不溶。
熔點 應為205-210℃(附錄Ⅶ C)。
鑒別:
(1)取本品10mg,加乙醇數滴使溶解,加新製的1%香草醛硫酸溶液1-2滴,即顯紫色。
(2)取本品3g,加硝酸10ml,即産生紅棕色的氣體,待氣體産生停止後,加水20ml,振搖,濾過,濾渣用水洗淨後,有樟腦臭。
檢查:
pH值 取本品2.5g,研細,加水25ml,振搖,濾過,分取濾液兩份,每份10ml,一份加甲基紅指示液2滴,另一份加酚酞指示液2滴,均不得顯紅色。
不揮發物 取本品10g,置稱定重量的蒸發皿中,置水浴上加熱揮發後,在105℃乾燥至恆重,遺留殘渣不得過3.5mg(0.035%)。
水分 取本品1g,加石油醚10ml,振搖使溶解,溶液應澄清。
重金屬 取本品2g,加乙醇23ml溶解後,加稀醋酸2ml,依法檢查(附錄Ⅸ E第一法),含重金屬不得過百萬分之五。
砷???? 取本品1g,加氫氧化鈣0.5g與水2ml,混勻,置水浴上加熱使本品揮發後,放冷,加????酸中和,再加????酸5ml與水適量使成28ml,依法檢查(附錄Ⅸ F),含砷量不得過百萬分之二。
含量測定:
照氣相色譜法(附錄Ⅵ E)測定。
色譜條件與係統適用性試驗 以聚乙二醇(PEG)-20M為固定相,塗布濃度為10%;柱溫為140℃。理論板數按竜腦峰計算應不低於1900。
校正因子測定 取水楊酸甲酯適量,精密稱定,加乙酸乙酯製成每1ml含5mg的溶液,作為內標溶液。另取竜腦對照品50mg,精密稱定,置10ml量瓶中,加內標溶液溶解並稀釋至刻度,搖勻,吸取1μl,註入氣相色譜儀,計算校正因子。
測定法 取本品約50mg,精密稱定,置10ml量瓶中,用內標溶液溶解並稀釋至刻度,搖勻,吸取1μl,註入氣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含竜腦(C10H18O)不得少於55.0%。
性味:
辛、苦,微寒。
歸經:
歸心、脾、肺經。
功效:
開竅醒神,清熱止痛。
主治:
用於熱病神昏、驚厥,中風痰厥,氣鬱暴厥,中惡昏迷,目赤,口瘡,咽喉腫痛,耳道流膿。
用法用量:
0.15-0.3g,入丸散用。外用研粉點敷患處。
用藥禁忌:
孕婦慎用。
貯藏:
密封,置涼處。
中西藥分類:
中藥(藥材及飲片) |
百科大全 Wikipedia Encyclopedia |
冰片
borneolum syntheticum
藥名。出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為竜腦 香科植物竜腦香Dryobalanops,aromatica,Gaertn.f.樹脂的加工品,或為樟腦、鬆節油等 用化學方法加工合成的加工製成品。性味:辛苦,涼。功效:通陰竅,散鬱火,消腫止痛。 主治:男子睾係瘀着所致陽痿,血精,房事莖痛,疝氣;女子胞絡不通所致痛經,閉經等疾 。用量用法:0.15~0.3g,入丸散。外用時研末撒或調敷。 |
|
- : Broneolum Syntheticum, dryobalanops aromatica gaertner, camphol, borneol flake
- n.: borneol, bornes camphor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