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化 > 冯·布劳恩
目录
冯·布劳恩的生平
  (wernher von braun)
  韦纳·冯·布劳恩生平
  韦纳•冯•布劳恩(1912年——1977年),德国工程师,在火箭技术和太空探测等方面都有光辉的成就。他先后为著名的v-1、v-2火箭的诞生、美国第一颗卫星的发射成功,以及第一艘载人飞船“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作出突出贡献,而美国航天飞机的研制也是自他手中发端。
  1912年3月23日,韦纳•冯•布劳恩出生于德国维尔西茨的一个贵族家庭,后随全家移居柏林。冯•布劳恩的母亲是一位出色的业余天文学爱好者。她循循善诱地培养小韦纳的好奇心。她送给儿子的一架望远镜,激发了布劳恩对宇宙空间的兴趣,成了一个大科学家成长历程的开端。学生时代的韦纳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探险精神。13岁时,他在柏林豪华的使馆区进行了他的第一次火箭实验,也因此被警察抓住,但这并未影响年轻的韦纳对火箭发射的兴趣。他的好奇心使他不断地实验自制火箭。然而也因此耽误了复习功课,使他在一次考试中,数学、物理都不及格。一天,韦纳读到一本名为《通向星际空间之路》的书,正是这本书,使他毫不犹豫地选定了自己的终身事业:为人类征服宇宙空间贡献一切力量。也正是这个远大的理想,使顽皮的韦纳开始专心刻苦地学习数学、物理等一切有助于达到目标的功课。不久,他便成了班上功课最好的学生。后来,他考入了夏洛滕堡工学院,再后来,布劳恩转入柏林大学继续学习,同时在那里建立起了自己的实验小组。1934年,这位22岁的学生科学家以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他写的毕业论文论述了液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理论和实验的各个方面。柏林大学把这篇论文评为最高等级——特优。这虽只是一篇毕业论文,但它对航天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甚至在大约30年后,德国宇宙飞行协会还将该文作为其正式期刊的特刊重新出版。就这样,冯•布劳恩为自己的学生时代画上了一个闪光的句号,并开始迎接崭新的工作历程。
  飞向宇宙是布劳恩毕生的理想。他为之所做的第一步努力就是研制大功率的液体推进剂v-2型火箭。工程是巨大的,难题堆积如山,亟待解决。冯•布劳恩以其对独创性工程的巨大热情,领导他的技术班子,最终使v-2成为现实。v-2诞生的意义可以与航空领域内赖特兄弟发明的飞机相提并论。
  希特勒曾对火箭技术发生兴趣。在1939年希特勒参观发射试验台的时候,布劳恩被指定给元首讲述技术原理。布劳恩以他一贯的认真严谨态度为希特勒讲解火箭的基本构造,正如他后来为美国总统肯尼迪分析月球接轨方案优劣时一样的认真。但他很快发现,希特勒对他的介绍几乎是一耳进一耳出,只有提及v-2可能具有的军事用途时,元首的眼睛才闪闪发亮。布劳恩开始隐隐感到他的航天梦的前途将是不平坦的。
  1944年3月,冯•布劳恩被盖世太保抓进了监狱。记录在案的逮捕原因是:他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声明,他们从来没有打算把火箭发展成为战争武器。他们在政府压力之下从事的全部研制工作,目的只是为了赚钱去做他们的实验,证实他们的理论。他们的目的始终是宇宙旅行。因此布劳恩可能被判为叛国罪并被枪毙。最终由于朋友们的多方营救和叛国罪名理由不充分,布劳恩被释放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其不可逆转的局势向前推进着。美国在意识到v—2破坏性的同时,也深知它的价值,所以他们将韦纳•冯•布劳恩的名字列入战后所需搜罗的科学家名单之中。而与此同时,布劳恩正被党卫队监视着。他也在设法与美国人取得联系。他认为“把我们的‘婴儿’交给妥当的人,这是我们对人类应尽的责任”。当布劳恩最终顺利到达美军营地的时候,美国士兵不敢相信这个30刚出头的年轻人,是著名v-2型火箭的主要发明者。一个步兵说:“我们如果不是抓到了第三帝国最伟大的科学家,就一定是抓到了个最大的骗子。”
  这个第三帝国的大科学家到达美国后,以他的卓越才智和工作热情,继续为人类的航天事业做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战后的和平,可以使布劳恩大胆地憧憬他理想中的星际空间旅行了。他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对宇宙的向往,与人合作出版了一本科幻小说《火星计划》,引起轰动。当许多人认为布劳恩所提出的人造卫星、航天站、月球飞船等建议是遥不可及的时候,他已经在为他的梦想努力工作了。
  在布劳恩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中,由他命名的“探险者1号”卫星的发射成功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1958年1月31日,美国发射了它的第一颗卫星“探险者1号”,是布劳恩领导研制的五辟特火箭将它送入预定轨道的。整个发射过程持续了八分钟,坐在五角大楼指挥中心的布劳恩觉得这八分钟的等待比八年还长。发射终于成功了。许多荣誉随之而来,而他也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杂志编辑拼命地赶写一篇详尽的,以冯•布劳恩为封面图片的报道。白宫举行了盛大仪式。在这个仪式上,艾森豪威尔总统向布劳恩颁发了美国公司服务奖。巨大成功之后的工作依旧是繁忙的,这一切都是在为下一个辉煌做准备。
  美国建立国家航空航天局后,布劳恩成为该局亨茨维尔中心的主任。他常被要求出席国会听证会,回答议员们提出的各类问题,从而协助议会讨论决定美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方向。议员们喜欢布劳恩无与伦比的学识、智慧和魅力。一位参议员曾说:“听冯•布劳恩博士讲话,就像过去听电台广播科学幻想节目一样。”如果这位议员去掉“幻想”这个词,他的比拟就会显得更恰当。因为他们很快开始认识到,布劳恩告诉他们或预言的一切,通常不久就会成为现实,例如:登月飞行。
  布劳恩领导的研究班子一开始就投入了这一人类伟大计划。他主持研制的“土星5号”火箭是准备将美国人送上月球的运载工具。这是一个庞然大物,整个系统及地面辅助设备零件有九百万个之多。这些部件都必须精确的工作配合,经过四次点火,才将飞船送上月球,然后还要返回地球,进行回收利用。“土星5号”应是“完美”的代名词,因为它不仅成功地将载着阿姆斯特朗的“阿波罗11号”送上月球,而且以后还被用于阿波罗6号、7号、9号至17号的飞行,每次运载性能都几乎毫无瑕疵。这简直可以说是奇迹。这是布劳恩及其领导的科学家们用他们的才智创造的奇迹。
  70年代初,任职于航空航天局的布劳恩开始着手航天飞机的研制工作。他为这一计划的出台、成形作出了不少贡献。
  1975年,布劳恩患肠癌住院,不久出院。他虽然病得很重,但仍继续快乐地工作。布劳恩称自己是世所罕见的真正心满意足的人之一。
  1977年6月16日,韦纳•冯•布劳恩因患肠癌在美国华盛顿逝世,终年65岁。人类的航天事业将永远与布劳恩这个名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冯·布劳恩年历
  布劳恩,(wernher von braun 1912-1977),著名火箭专家。
  1912年3月23日生于德国维尔西茨(今波兰维日斯克)。
  1977年6月16日卒于美国弗吉尼亚州亚历山大。
  早年就读于瑞士苏黎世技术学校。
  1932年毕业于柏林工学院。
  1934年获柏林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1922年受聘于德国陆军军械部,作为w.r.多恩伯格的主要助手从事火箭研究。
  1934年研制a-2火箭,并在库默斯多夫附近的试验场试射火箭成功。
  1937年转到佩内明德研究中心,任技术部主任,领导设计a-4(即v-2)火箭。
  1945年德国投降,布劳思到美国陆军装备设计研究局工作。
  1950年转到红石兵工厂研制弹道导弹。
  1956年任陆军弹道导弹局发展处处长。在他的领导下先后研制成功“红石”、“丘辟特”和“潘兴”导弹以及“丘辟特”c火箭。
  1958年1月31日,用他设计的“丘比特”c火箭(改名为“丘诺”1号火箭)成功发射了美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探险者”1号。
  1958年10月,布劳思成为新建立的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领导成员。
  1960~1970年任马歇尔航天中心主任。1961年任j.f.肯尼迪总统的空间事务科学顾问,分管“阿波罗”工程,领导“土星”号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
  1969年7月,用他领导设计的世界上最大的火箭(“土星”5号火箭)第一次把人送上了月球。
  1970年他担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主管计划的副局长。
  1972年辞去副局长职务,担任费尔柴德工业公司的技术发展副经理。
  布劳思业余爱好写作,他本人或与别人合作撰写的著作有:《火星计划》、《高层大气物理学和医学》、《航天医学》、《越过空间前沿》、《征服月球》、《火箭学和空间旅行史》、《月球》等。
冯·布劳恩的故事
  1912年3月23日,冯·布劳恩出生于德国维尔西茨。他的父亲是德国农业大臣,对天文和火箭极有兴趣。
   1925年,在德国一个叫维尔西茨的小镇上,有一位13岁的少年用6支特大的烟火绑在他的滑板车上,然后,他点燃了导火线。烟火的爆炸声此起彼伏,滑板车像发疯似地飞了出去,这位少年也被重重地摔在地上。结果,巨大的爆炸声引来了警察,少年被带到了警察局,受到了一顿训斥。
  这位少年就是后来著名的科学家冯·布劳恩
  他的父亲很生气,把他关在书房里。奥伯特著名的《通向航天之路》一书,就是这时被布劳恩看到的。后来,布劳恩在苏黎士高等技术学校读书时,参加了奥伯特创始的德国空间旅行学会,并很快成为董事会成员。1930年,布劳恩进入柏林大学,成为奥伯特的学生。1932年,布劳恩大学毕业,还获得了飞机驾驶执照。受聘为多恩伯格的主要助手。1934年,布劳恩获得柏林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37年,布劳恩进入佩内明德大型火箭试验基地,并任技术部主任,领导火箭的研制。
  二次大战后,布劳恩作为“头脑财富”来到美国。1956年,布劳恩任陆军导弹局发展处处长。他先后研制成“红石”、“丘比特”、“潘兴式”导弹。其中“丘比特”c型火箭,是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的关键保障。1961年5月25日,美国宣布实施“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布劳恩成为总统空间事务科学顾问。分管“阿波罗”工程,直接主持“土星”5号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1969年7月16日凌晨4时,布劳恩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发射控制室下令:“倒计时开始”。3天之后,7月20日晚10时56分,由“土星”5号发射的“阿波罗”11号飞船在月球上登陆成功。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踩出人类第一个脚印。与阿姆斯特朗通话的控制中心官员情不自禁高呼:“你踩下的脚印也是布劳恩博士的足迹”布劳恩一时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英雄。
   1970年,布劳恩任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主管计划的副局长,并兼任马歇尔航天中心主任。在两年任期内,布劳恩完成了航天飞机的初步设计,及今后10年的研究规划。晚年,他服务于提供卫星实际应用技术的费尔德柴尔德公司,任副总裁之职。1977年6月16日,布劳恩因患肠癌在弗吉尼亚州的亚历山大医院与世长辞。
冯·布劳恩的水星计划
  冯·布劳恩, 是美国的一名火箭专家.他计划设计出一架能够乘坐一名宇航员的"水星"号飞船, 并把飞船送入轨道, 检验宇航员在空间的活动能力, 最后像飞机一样, 把宇航员安全地载回地球.这一设想得到了美国宇航局的同意, 并命名为水星计划。
  实施水星计划的过程是艰难的.大力神火箭被定为把宇航员送入轨道的运载工具.但出师不利, 几次不载人的试验接连失败.1960 年7 月29 日的第一次试验, 随着一声轰鸣, "大力神"拔地而起, 直冲云霄.60 秒钟后, 火箭几乎到达参观者的头顶上空, 并渐渐地沿着巨大的弧线轨迹飞向天际.突然, 一声巨响, 火箭一下子粉身碎骨.火红的碎片纷纷扬扬, 似乎就要落到人们的头上, 幸好火箭飞行的惯性把这些碎片冲到远方.这可怕的情景, 使观看者们无不大惊失色.还有二枚携带"水星"飞船的火箭试验, 一枚自行爆炸; 一枚由地面遥控引爆, 因为它错误地直奔圣彼得堡。
  但是, 冯·布劳恩和他的同事们并未因此而泄气.他们认真地总结试验失败的教训, 比较前苏联火箭的长处, 很快又研制出"水星--红石"1a 号火箭.这次试验终於获得了成功.按照冯·布劳恩的指令, 在210 公里的高空上, "水星--红石"1a 号飞船在预定的时间里脱离了运载火箭, 进入大气层.随后, 在距卡纳维拉尔角380 公里远的地方安全着陆。
  水星计划的大幕终於拉开来了.就在"水星"号发射和回收取得成功的同时, 18 个经过严格挑选的大猩猩正在进行着进入太空的模拟训练, 它们将成为征服太空的开路先锋.大猩猩是自然界最接近於人类的高级动物, 尤其是年轻的大猩猩, 有着极强的模仿能力.在对18 个大猩猩进行严格训练的过程中, 一名叫哈姆的大猩猩表现特好, 操纵机器的能力最强, 在70 分钟之内, 它连续操纵7000 次, 误差只有28 次.终於, 哈姆登上了"水星--红石"2号火箭飞上了蓝天.那一天, 哈姆紧握着操纵杆, 充分施展出它在训练时学到的东西, 使"水星--红石"2 号飞船在太空中划了一个660 多公里的大圆弧, 安全地降落在预定的海面上。
  水星计划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可是,就在这时,传来了前苏联加加林首次邀游太空成功的消息。为了与前苏联人开展太空竞争, 美国宇航局和布劳恩等专家决定立即进行载人的航天飞行实验。但是, 由于载人进入预定轨道飞行的条件尚不成熟,美国宇航局决定先进行像大炮炮弹那样作弹道飞行的亚轨道载人飞行实验,以完成载人轨道飞行前的实战学习。
  1961 年5 月5 日, 艾伦·谢泼德身着臃肿的宇航服,在亿万双目光的关注中,钻进了“水星”飞船系列的“自由”7 号,成为美国第一位进入太空飞行的宇航员。这次飞行非常顺利,全部飞行时间总共是15 分22 秒,其中失重状态5 分4 秒,飞行距离约480 公里,飞行高度186 公里。严格地说,这次飞行只是上升与下降, 并未进入卫星轨道。但是, 这次飞行却是美国第一次把宇航员送上了太空, 它证明“水星”飞船的构造和性能已经达到设计要求, 完全可以承担起载人轨道飞行的使命。
  1962 年初,美国宇航局宣布,不久就要进行第一次载入轨道飞行的实验,这是水星计划最高潮的一幕。
  宇航员格伦被挑选为人类轨道飞行的第一人.格伦的当选, 使得熟悉他的人激动不已.1959 年, 美国宇航局宣布计划在军队中招考一批宇航员, 当时的约翰·格伦已经37 岁, 又没有大学文凭, 按照规定, 他就没有报考资格.然而格伦是一位倔强又自信的青年, 凡他认定的事, 不达目的, 决不罢休.他居然说服了海军太空事务局, 破格让他参加选拔.这次, 从全美三军中共挑选出了510 名志愿应征人员, 在经过了项目繁多的选拔考试之后, 格伦终於被选定为第一批宇航员, 而它总共才7 名。
  然而, 发射的准备工作一开始就进行得不顺利, 光是发射的时间前后就变更了10 次, 这对格伦的心理素质无疑是一种强烈的考验.他一次次地稳重地钻进飞船, 又一次次沉着地从飞船中爬出来.他的身体虽然显得很疲惫, 但他的脸上却依然显出一种昂扬斗志和坚定的信心。
  1962 年2 月20 日, "水星--大力神"火箭总算狂吼着冲向了太空, 准确地将"友谊"7 号飞船送入了绕地球飞行的轨道.此时, 格伦的心情激动不已, 他正站在一个常人无可企及的位置上, 观察着星辰的面貌、地球的容颜和日落的壮观………………
  忽然, 格伦发现飞船出现向西甩的现象, 虽然能很快地自动纠正, 但每次纠正都要消耗大量的燃料.格伦很快判断出是驾驶器发生了毛病, 没有办法, 只得改由人力操纵飞行.这使预定计划中的两顿饭只好放弃了, 预备拍的照片也大大地减少了, 许多预定的观测工作也不得不停止。
  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水星计划"控制中心的测航仪器忽然发出了警报: "友谊"7 号头部的隔热层壳体松脱, 变成半开状态.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故障.如果这个隔热层壳体在飞船进入大气层之前或进入大气层时全部脱落, 那么飞船和空气间的巨大摩擦所产生的高温, 就会把整个飞船熔化掉.这一不幸的消息, 使得地面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焦急万分, 他们立即投入到紧张的研究之中, 试图找出挽救的办法.此刻的格伦, 正全神贯注地在太空做着各种试验和观测, 而对於就要发生在眼前的危险却全然不知。
  "保留反射火箭箭座."来自地面指控中心的指令把陶醉於实验之中的格伦一下子惊醒了过来."这莫非是一个反常的指令?"他感到事情有些不好."请解释一下指令."格伦向地面询问。
  "请速发射反射火箭, 切记保留箭座, 否则隔热层壳体将会脱落, 并速速返回."从地面上传来了艾伦·谢泼德焦急的声音.
  格伦一切都明白了, 但他却表现出极大的冷静和镇定.他开始集中精力, 严格按照地面控制中心的指令执行。
  还是地面专家们的判断正确, 他们提出的方案发挥了重要作用.当飞船头部的反射火箭射出之后, 由於保留了位于飞船头部中心的火箭底座, 使箭座上的三条箍子箍住了隔热层壳体.随着大西洋一根水柱的激飞, 格伦安全地回了地球的怀抱.显示屏上清楚地显示, 轨道飞行绕地球三圈, 历时4 小时55 分23 秒。
  当格伦被人们从船舱里救护出来时, 在场的人们一下子狂欢起来, 欢呼之声响彻云霄.至此, 水星计划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二战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後,冯·布劳恩作为“头脑财富”来到美国。1956年,任美国陆军导弹局发展处处长。他先後研制成“红石”,“丘比特”,“潘兴式”导弹。其中“丘比特”C型火箭,是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的关键保障。1970年,他又任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主管计划的副局长,并兼任马歇尔航天中心主任。任期内冯·布劳恩完成了航天飞机的初步设计。晚年他服务于提供卫星实际应用技术的一家公司,任副总裁之职。1977年6月16日,冯·布劳恩因患肠癌。在弗吉尼亚州,亚历山大里亚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