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íng wáng xīng míng wáng xīng |
太阳系中最远的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约5.6×10 9 公里。它环绕太阳公转的恒星周期是248.4年。1978年美国发现冥王星有一颗卫星,直径约为800公里,距离冥王星约19000多公里,从而得出冥王星的直径约为2400公里 |
|
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距离太阳的次序计为第九颗。绕太阳公转周期约为248年。表面温度约为-220°C,是太阳系中最小的行星,有一颗卫星绕它运转。 |
|
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距离太阳的次序计为第九颗行星。1930年由美国汤博根据美国天文学家洛韦尔的计算发现。与太阳平均距离59亿千米。直径2300千米,平均密度08克/厘米3,质量143×1025克。公转周期约248年,自转周期6387天。表面温度在-220°c以下。表面可能有一层固态甲烷冰。有一颗卫星。 |
|
冥王星曾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2007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举行大会投票决定,不再将传统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视为行星,而将其列入“矮行星”)。 |
|
罗马神话中,冥王星(希腊人称冥界的首领为hades哈迪斯)是冥界的首领。这颗行星得到这个名字(而不采纳其他的建议)是由于他离太阳太远以致于一直沉默在无尽的黑暗之中,凑巧的是冥王星(pluto)开头的两字母是发现者percival lowell是缩写。 冥王星是在1930年由于一个幸运的巧合而被发现的。一个后来被发现错误的计算“断言”:基于天王星与海王星的运行研究,在海王星后还有一颗行星。美国 亚利桑那州的lowell天文台的clyde w. tombaugh由于不知道这个计算错误,对太阳系进行了一次非常仔细的观察,然而正因为这样,发现了冥王星。 发现了冥王星后,人们很快发现冥王星太小及与其它行星运行轨道有差异。对未知行星(planet x)的研究还在继续,但没发现任何东西。如果采用了旅行者2号飞船计算出的海王星的质量,那么另一个质量差异就消失了,也就不会有第十颗行星了。 冥王星是唯一一颗还没有太空飞行器访问过的行星。甚至连哈勃太空望远镜也只能观察到它表面上的大致容貌。 很幸运,冥王星有一颗卫星,冥卫一。也是靠着好运气,它才能被发现。这是在1978年,它在向着太阳系内运行时,刚好运行到轨道的边缘时被发现的。所以可能通过冥卫一观察许多冥王星的运行,反之亦然。通过精密计算什么物体什么部分在什么时候被覆盖,以及观察光亮曲线,天文学家能够绘出两个半球光亮区域与黑暗区域的大致地图。冥王星的半径还不很清楚,jpl(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喷气推进实验室)的数值1137千米被认为有±8的误差,几乎近1%。 尽管冥王星和冥卫一的总质量知道得很清楚(这可以通过对冥卫一运行轨道的周期及半径精确测量和开普勒第三定律而确定),但是冥王星和冥卫一分别的质量却很难确定。这是因为要分别求出质量,必须测得更为精确的有关冥王星与冥卫一系统运行时的质心才能确定测量出,但是它们太小而且离我们实在太远,甚至哈勃太空望远镜对此也无能为力。这两颗星质量比可能在0.084到0.157之间。更多的观察正在进行,但是要得到真正精密的数据,只有送一艘太空飞行器去那里。 冥王星是太阳系中第二个反差极大的天体(次于土卫八)。探索这些差异的起因是计划中的冥王星特快计划中首要目标之一。 冥王星的轨道十分地反常,有时候比海王星离太阳更近(从1979年1月开始持续到1999年2月)。 冥王星与海王星的共同运动比为3:2,即冥王星的公转周期刚好是海王星的1.5倍。它的轨道交角也远离于其他行星。因此尽管冥王星的轨道好像要穿越海王星的轨道,实际上并没有。所以他们永远也不会碰撞(这里有十分细致的解释)。 就像天王星那样,冥王星的赤道面与轨道面几乎成直角。 冥王星的表面温度知道很不很清楚,但大概在35到45k(-238到-228℃)之间。 冥王星的成份还不知道,但它的密度(大约2克/立方厘米)表示:冥王星可能像海卫一一样是由70%岩石和30%冰水混合而成的。地表上光亮的部分可能覆盖着一些固体氮以及少量的固体甲烷和一氧化碳,冥王星表面的黑暗部分的组成还不知道但可能是一些基本的有机物质或是由宇宙射线引发的光化学反应。 有关冥王星的大气层的情况知道得还很少,但可能主要由氮和少量的一氧化碳及甲烷组成。大气极其稀薄,地面压强只有少量微帕。冥王星的大气层可能只有在冥王星靠近近日点时才是气体;在其余的冥王星的年份中,大气层的气体凝结成固体。靠近近日点时一部分的大气可能散逸到宇宙中去,甚至可能被吸引到冥卫一上去。冥王星特快任务的计划人想在大气滑凝固时到达冥王星。 冥王星和海卫一的不寻常的运行轨道以及相似的体积使人们感到在它们俩之间存在着某种历史性的关系。有人曾认为冥王星过去是海王星的一颗卫星,但是现在认为并不是这样。一个更为普遍的学说认为海卫一原本与冥王星一样,自由地运行在环绕太阳的独立轨道上,后来被海王星吸引过去了。海卫一,冥王星和冥卫一可能是一大类相似物体中还存在的成员,其他一些都被排斥进了oort奥尔特云(kuiper柯伊伯带外的物质)。冥卫一可能是像地球与月球一样,是冥王星与另外一个天体碰撞的产物。 冥王星可以被非专业望远镜观察到,但是这是不容易的。mike harvey的行星天象图可以显示最近冥王星在天空中的方位(以及其他行星),但是还得靠更为细致的天象图以及几个月的仔细观察才能真正地找到冥王星。由行星程序如“灿烂星河”可以绘制准确的天象图。 2006年8月24日,该行星经布拉格会议讨论,从九大行星行列中排除,正式降格为矮行星。 |
|
冥王星刚被发现之时,它的体积被认为有地球的数倍之大。很快,冥王星也作为太阳系第九大行星被写入教科书。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天文观测仪器的不断升级,人们越来越发现当时的估计是一个重大“失误”,因为它的体积要远远小于当初的估计。此外,冥王星(pluto)的行星身份也一直以来成了天文学家们争论的焦点,这也是因为一直以来对行星没有一个具体清楚的定义。尤其,自1992年首次发现“柯伊伯带”(kuiper belt)以来,更多关于天文发现加剧了人们其行星资格的争论。 |
|
自从70多年前被发现的那天起,冥王星便与“争议”二字联系在了一起,一是由于其发现的过程是基于一个错误的理论;二是由于当初将其质量估算错了,误将其纳入到了大行星的行列。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以为冥王星比地球还大,所以命名为大行星。然而,经过近30年的进一步观测,发现它的直径只有2300公里,比月球还要小,等到冥王星的大小被确认,“冥王星是大行星”早已被写入教科书,以后也就将错就错了。冥王星是目前太阳系中最远的行星,其轨道最扁,以致最近20年间冥王星离太阳比海王星还近。从发现它到现在,人们只看到它在轨道上走了不到1/4圈,因此过去对其知之甚少。冥王星的质量远比其他行星小,甚至在卫星世界中它也只能排在第七、第八位左右。冥王星的表面温度很低,因而它上面绝大多数物质只能是固态或液态,即其冰幔特别厚,只有氢、氦、氖可能保持气态,如果上面有大气的话也只能由这三种元素组成。
进入21世纪,天文望远镜技术的改进,使人们能够进一步对海王星外天体(trans-neptunian objects)有更深了解。2002年,被命名为50000 quaoar(夸欧尔)的小行星被发现,这个新发现的小行星的直径(1280公里)要长于冥王星的直径的一半。2004年,被命名为90377 sedna(塞德娜)的小行星的最大直径也达到了1800公里,而冥王星的直径也只不过2320公里。
2005年7月9日,又一颗新发现的的海王星外天体被宣布正式命名为厄里斯(eris)。根据厄里斯的亮度和反照率推断,它要比冥王星略大。这是1846年发现海王星之后太阳系中所发现的最大天体。尽管当初并没有官方的共识,它的发现者和众多媒体起初都将之称为“第十大行星”。也有天文学家认为厄里斯的发现为重新考虑冥王星的行星地位提供了有力佐证。
就连冥王星的显著特征——它的卫星和大气,也并不是独一无二的,海王星外天体带中的一些小行星也有自己的卫星。而且厄里斯的天体光谱分析也显示它和冥王星有着相似的地表,此外厄里斯也有一个较大的卫星戴丝诺米娅(dysnomia)。
有些“科学家”私自将冥王星归为"矮行星"。2006年8月。他们通过了这一观点。
2006年1月“新地平线”号发射,预计2015年到达冥王星进行观测。
九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远、质量最小的要算冥王星了。它在远离太阳59亿千米的寒冷阴暗的太空中蹒跚前行,这情形和罗马神话中住在阴森森的地下宫殿里的冥王普鲁托非常相似。因此,人们称其为普鲁托(pluto),在天文学中是普鲁托英文名字前两个字母,又是对冥王星发现有推动之功的美国天文学家洛韦尔 (percival lowell)姓名的缩写。
冥王星是最晚发现的一颗行星,和天王星、海王星的发现相比,冥王星的发现可算得 上“好事多磨”。冥王星的亮度很弱,只有15等,即使在大望远镜拍摄的照片上,它和普通的恒星也没有什么差别,要想在几十万颗星星中找到它,真好比是大海捞针。
在寻找冥王星的工作中,天文爱好者出身的美国天文学家洛韦尔详细计算了这颗未知行星的位置,用望远镜仔细寻找,付出了十几年的心血。直到1916年11月16日,他突然去世。
1925年,洛韦尔的兄弟捐献了一架口径32.5厘米的大视场照相望远镜,性能非常好,为继续搜寻新行星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1929年,洛韦尔天文台台长邀请汤博(clyde william tombaugh)加入未知行星的搜索行列。他们一个一个天区地搜索,拍摄了大量底片,并对每张底片进行细心地检查,工作艰苦、乏味。 1930年1月21日,汤博终于在双子星座的底片中发现了这颗新行星。 |
|
周期: 90465日
轨道偏心率: 0.256
轨道倾角: 17.1°
冥地距离: 5900000000km
公转轨道半长径:离太阳平均距离5,913,520,000千米(39.5天文单位)
直径:2274千米
质量:1.27*10^22千克 (0.0024地球质量) |
|
冥王星在发现之初曾被认为是一颗位于海王星轨道外的行星,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并非完全如此。譬如,在1979年1月21日~1999年3月14日这段时间,冥王星就比海王星更靠近太阳。这是由于冥王星轨道的偏心率、轨道面对黄道面的倾角都比其它行星大。冥王星在近日点附近时比海王星离太阳还近,这时海王星成了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每隔一段时间,冥王星和海王星会彼此接近,在黄道投影图上两颗行星的轨道交叉。但不必担心它们会碰撞,因为它们的轨道平面并不重合,即使在交叉点附近,它们之间的距离仍然是很大的。它们会像运行于立体交叉公路上的车辆一样,各自飞驰而过。 |
|
1978年7月,美国海军天文台的克里斯蒂在研究冥王星的照片时,偶然发现冥王星小小的圆面略有拉长。他把1970年以来所有的冥王星照片都找出来,结果发现这一现象是有规律地出现的,于是他断定冥王星有一颗卫星。由于冥王星离我们实在太远了,以致在大望远镜里也不能把冥王星和它的卫星分开。这好比气象站的风速计,一根横杆连着两个圆球,在疾风中旋转。从远处看去,两个圆球融成一体,只能察觉出它时圆时扁的变化。冥王星的卫星被命名为查龙(charon)。在希腊神话中查龙是普鲁托的一个役卒,专在冥海上渡亡灵。查龙的公转周期与冥王星的自转周期一样,都是6.39日。 |
|
由于冥王星太暗太小,发现后很长时间不能确定它的大小。最早估计它的直径是6600千米,1949年改为10000千米。1950年,柯伊伯用新建的5米望远镜将其修正为6000千米,1965年又用冥王星掩暗星的方法定出直径的上限为5500千米。1977年发现冥王星表面是冰冻的甲烷,按其反照率测算,冥王星的直径缩小到2700米。1980年用夏威夷莫纳克亚山上的3.6米红外望远镜测出的冥王星直径在2600~4000千米之间,查龙直径为2000千米。近年一些天文学家观测指出,冥王星的直径约为2400千米,比月球(3475千米)还小,而查龙直径为1180千米,它与冥王星直径之比是2:1,是九大行星中行星与卫星直径之比最大的。所以,有人说冥王星和它的卫星更像一个双行星系统。 |
|
冥王星发现至今只有60多年,再加上又小又远,是目前大行星中面目最为模糊的一颗。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是太阳系航天探测的黄金时代,九大行星中已有8颗被行星际探测器近探过,只有冥王星是航天器未涉足的死角。在各种天文书刊中给出的行星参数表上,冥王星这一栏留下的空白最多,即使被列出数据,有不少也被打上问号,表示不准确。
除了一大串未知数外,人们对冥王星的身份也有怀疑。冥王星的直径、质量是行星中最小的,密度为每立方厘米1.8~2.1克,反照率为50%~60%,这同外行星的几颗大卫星很相似。冥卫星究竟是行星还是卫星?或是一颗大的小行星?然而,不管它是什么,作为太阳系遥远边界上的一个天体,它的神秘感对天文学家有很大的吸引力。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探测技术的发展,冥王星将成为行星天文学的热门课题。 |
|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时,土星是太阳系的边界,后来随着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的发现,太阳系边界一次次外延。然而从理论上说,太阳系的范围应比现在的九大行星的范围大干百倍,甚至上万倍。太阳系中是否还存在冥外行星?对此,天文学家做了十分浩繁和艰苦的工作。汤博在发现冥王星后的14年里,一直在用发现冥王星的方法寻找冥外行星。他用闪视比较仪仔细检查了362对底片(这些底片所覆盖的面积大约为全天的70%),从每张底片中寻找可能存在的新行星。他发现了大量新天体,却没有冥外行星。科学家认为冥外行星如果存在,势必会使飞近它的探测器受到摄动,其影响足可以在探测器的运行轨道中反映出来。然而旅行者号探测器在飞越过海王星和冥王星轨道之后,运行正常,没有提供一点点证明未知天体存在的蛛丝马迹。到底有没有冥外行星,目前还是一个待解之谜 。
冥王星在占星术里的意义
冥王星在星盘中也属于“超个人行星”。大约二面四十六年绕行黄道宫一周,约十四年至三十二年行一宫。冥王星是颗男性的、阳性的星。代表毁灭驱力或改革驱力,融合,暗中发展的事物,生殖、再生与堕落。它的本质是可塑造的、综合的。其性质是阴性的,阴暗的,湿冷的。在人物方面则代表独裁者、圣哲、心灵学者、大魔头等。
冥王星的图腾符号象征是第一个符号来自pl,以纪念percival lowell于西元一九三o年发展冥王星。或代表物质的十字架上顶着新月,其上悬着代表永无止境的圆圈。海王星的外围就是冥王星,它守护着天蝎座,旺势星尚未确定,在金牛座是失势,落陷星尚未确定。属于冥王星的字决是“变形”。它的影响如:掌管下界隐然看不见的一切事物,也影响个人传统观念,包括人类未知的世界,隐蔽的自我或潜意识中的自我、记得的事物、宇宙间精神的力量、创造的潜力、原始的欲望和冲动等。黑暗又坚持的冥王星,支配着观念、重复出现的印象,如印刷类的复制过程等。冥王星在星盘中的宫位,冥王星在星盘中的相位是你在生命中感到最复杂的领域,也是你必须独力解决的领域。
冥王星对身体也有相对感应的部位,如排泄及新陈代谢系统、脑下垂体、畸形生长如疣、肿瘤、胎记、黑痣等。所代表的疾病如难解的疾病、排泄器官疾病、性病、生殖腺问题、细胞组合、再生机能及免疫系统障碍、性冲动、凶残兽性。
冥王星正面特征有:坚决认真的、精力旺盛的、心灵的、有治疗功用的、热情的、神秘的、足智多谋的、强有力的、有勇气的、隐秘的。而负面特征如:紧张的、无情的、变化的、重生的、性欲的、贪婪的、侵略的、固执的、不善交际的、不合作的、强制的、怀恨的、讽刺的、极端的、妒嫉的、强迫的、操纵的。
“新视野”完成机动后直奔冥王星
在对飞行路线略加调整之后,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新视野”探测器正在直奔遥远的冥王星系统的核心地带。美国东部夏令时9月25日下午4时04分,该探测器上的推力器点火工作了15分钟37秒,用不到1公斤的燃料使速度改变了2.37米/秒。这次机动由设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的新视野任务操作中心监控进行,是该探测器自2006年1月发射以来进行的第四次轨道修正,也是它今年2月加速飞过木星系统后的首次轨道修正。
任务团队将对这次机动的数据进行评估,以便确定“新视野”在2015年7月与冥王星交会之前是否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机动。如不做这次机动,“新视野”将会在距冥王星约50万公里的地方飞过。机动的成功使得该探测器的飞行方向落在冥王星各颗卫星的轨道范围以内。
今后几个月,“新视野”项目各团队将面临一段繁忙的工作。它们将完成该探测器飞往冥王星途中要进行的首次“年检”。由于刚做完轨道修正机动和其它工作,首次年度检测要比随后的各次耗时略长一些。
在过去的5周里,项目团队采集了多普勒跟踪数据,以为轨道修正机动提供支持,并检查了探测器的各分系统。检测工作还将包括对几台科学仪器和分系统进行最终调试。
但据最新报道称,冥王星很有可能重新归为"大行星"。
1978年冥王星的一颗卫星被发现,天文界才将其直径确认为2270公里。原来,冥王星是个“小个子”,只有月亮质量的1/3。
而且,冥王星的轨道偏心率大,轨道倾角大,其公转轨道与其他八大行星似同心圆的旋转路径明显不同,甚至能深入海王星轨道以内。不仅如此,它的物质成分类似彗核,既不像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这四颗“类木行星”,也不能归入另外四大行星组成的“类地行星”。“小弟”在“九大行星家族”里,显得越来越“不合群”。
冥王星正式从九大行星中除名
北京时间24日晚上9点20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5号决议,部分通过新的行星定义,冥王星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而将其列入“矮行星”。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放弃将冥王星之外的太阳系八大行星称为“经典行星”的说法,从而确认太阳系只有8颗行星,冥王星被降级为入“矮行星”。此前盛传的第一种方案中提出了太阳系另外增加3颗二级行星的计划流产。
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以为冥王星比地球还大,所以命名为大行星。然而,经过近30年的进一步观测,发现它的直径只有2300公里,比月球还要小,等到冥王星的大小被确认,“冥王星是大行星”早已被写入教科书,成为不变的真理
"科学家"大行星的"定义":
一是行星必须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
二是行星的质量必须足够大,它自身的重力必须和表面力平衡使其形状呈圆球。一般来说,行星直径必须在800公里以上,质量必须在50亿亿吨以上
"科学家"与伪科学人士一般都这样认为,而一般科学家则坚决反对这一原则性的错误。因为这一"定义"无法自圆其说。 |
|
冥王星是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而不是伪科学人士所谓"矮行星".太阳系中比冥王星大的卫星(月球、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木卫四、土卫六和海卫一)。 公转轨道:离太阳平均距离5,913,520,000千米(39.5天文单位) 直径:2274千米 质量:1.27*10^22千克 罗马神话中,冥王星(希腊人称冥界的首领为hades哈迪斯)是冥界的首领。这颗行星得到这个名字(而不采纳其他的建议)是由于他离太阳太远以致于一直沉默在无尽的黑暗之中,凑巧的是冥王星(pluto)开头的两字母是发现者percival lowell是缩写。 冥王星是在1930年由于一个幸运的巧合而被发现的。一个后来被发现错误的计算“断言”:基于天王星与海王星的运行研究,在海王星后还有一颗行星。美国亚利桑那州的lowell天文台的clyde w. tombaugh由于不知道这个计算错误,对太阳系进行了一次非常仔细的观察,然而正因为这样,发现了冥王星。 发现了冥王星后,人们很快发现冥王星太小及与其它行星运行轨道有差异。对未知行星(planet x)的研究还在继续,但没发现任何东西。如果采用了旅行者2号飞船计算出的海王星的质量,那么另一个质量差异就消失了,也就不会有第十颗行星了。 冥王星是唯一一颗还没有太空飞行器访问过的行星。甚至连哈勃太空望远镜也只能观察到它表面上的大致容貌。 很幸运,冥王星有一颗卫星,冥卫一。也是靠着好运气,它才能被发现。这是在1978年,它在向着太阳系内运行时,刚好运行到轨道的边缘时被发现的。所以可能通过冥卫一观察许多冥王星的运行,反之亦然。通过精密计算什么物体什么部分在什么时候被覆盖,以及观察光亮曲线,天文学家能够绘出两个半球光亮区域与黑暗区域的大致地图。冥王星的半径还不很清楚,jpl(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喷气推进实验室)的数值1137千米被认为有±8的误差,几乎近1%。 尽管冥王星和冥卫一的总质量知道得很清楚(这可以通过对冥卫一运行轨道的周期及半径精确测量和开普勒第三定律而确定),但是冥王星和冥卫一分别的质量却很难确定。这是因为要分别求出质量,必须测得更为精确的有关冥王星与冥卫一系统运行时的质心才能确定测量出,但是它们太小而且离我们实在太远,甚至哈勃太空望远镜对此也无能为力。这两颗星质量比可能在0.084到0.157之间。更多的观察正在进行,但是要得到真正精密的数据,只有送一艘太空飞行器去那里。 冥王星是太阳系中第二个反差极大的天体(次于土卫八)。探索这些差异的起因是计划中的冥王星特快计划中首要目标之一。 冥王星的轨道十分地反常,有时候比海王星离太阳更近(从1979年1月开始持续到1999年2月)。 冥王星与海王星的共同运动比为3:2,即冥王星的公转周期刚好是海王星的1.5倍。它的轨道交角也远离于其他行星。因此尽管冥王星的轨道好像要穿越海王星的轨道,实际上并没有。所以他们永远也不会碰撞(这里有十分细致的解释)。 就像天王星那样,冥王星的赤道面与轨道面几乎成直角。 冥王星的表面温度知道很不很清楚,但大概在35到45k(-238到-228℃)之间。 冥王星的成份还不知道,但它的密度(大约2克/立方厘米)表示:冥王星可能像海卫一一样是由70%岩石和30%冰水混合而成的。地表上光亮的部分可能覆盖着一些固体氮以及少量的固体甲烷和一氧化碳,冥王星表面的黑暗部分的组成还不知道但可能是一些基本的有机物质或是由宇宙射线引发的光化学反应。 有关冥王星的大气层的情况知道得还很少,但可能主要由氮和少量的一氧化碳及甲烷组成。大气极其稀薄,地面压强只有少量微帕。冥王星的大气层可能只有在冥王星靠近近日点时才是气体;在其余的冥王星的年份中,大气层的气体凝结成固体。靠近近日点时一部分的大气可能散逸到宇宙中去,甚至可能被吸引到冥卫一上去。冥王星特快任务的计划人想在大气滑凝固时到达冥王星。 冥王星和海卫一的不寻常的运行轨道以及相似的体积使人们感到在它们俩之间存在着某种历史性的关系。有人曾认为冥王星过去是海王星的一颗卫星,但是现在认为并不是这样。一个更为普遍的学说认为海卫一原本与冥王星一样,自由地运行在环绕太阳的独立轨道上,后来被海王星吸引过去了。海卫一,冥王星和冥卫一可能是一大类相似物体中还存在的成员,其他一些都被排斥进了oort奥尔特云(kuiper柯伊伯带外的物质)。冥卫一可能是像地球与月球一样,是冥王星与另外一个天体碰撞的产物。 冥王星可以被非专业望远镜观察到,但是这是不容易的。mike harvey的行星天象图可以显示最近冥王星在天空中的方位(以及其他行星),但是还得靠更为细致的天象图以及几个月的仔细观察才能真正地找到冥王星。由行星程序如“灿烂星河”可以绘制准确的天象图。 2006年8月24日,该行星经布拉格会议讨论,从九大行星行列中排除,正式降格为矮行星。 |
|
自从70多年前被发现的那天起,冥王星便与“争议”二字联系在了一起,一是由于其发现的过程是基于一个错误的理论;二是由于当初将其质量估算错了,误将其纳入到了大行星的行列。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以为冥王星比地球还大,所以命名为大行星。然而,经过近30年的进一步观测,发现它的直径只有2300公里,比月球还要小,等到冥王星的大小被确认,“冥王星是大行星”早已被写入教科书,以后也就将错就错了。冥王星是目前太阳系中最远的行星,其轨道最扁,以致最近20年间冥王星离太阳比海王星还近。从发现它到现在,人们只看到它在轨道上走了不到1/4圈,因此过去对其知之甚少。冥王星的质量远比其他行星小,甚至在卫星世界中它也只能排在第七、第八位左右。冥王星的表面温度很低,因而它上面绝大多数物质只能是固态或液态,即其冰幔特别厚,只有氢、氦、氖可能保持气态,如果上面有大气的话也只能由这三种元素组成。
进入21世纪,天文望远镜技术的改进,使人们能够进一步对海王星外天体(trans-neptunian objects)有更深了解。2002年,被命名为50000 quaoar(夸欧尔)的小行星被发现,这个新发现的小行星的直径(1280公里)要长于冥王星的直径的一半。2004年,被命名为90377 sedna(塞德娜)的小行星的最大直径也达到了1800公里,而冥王星的直径也只不过2320公里。
2005年7月9日,又一颗新发现的的海王星外天体被宣布正式命名为厄里斯(eris)。根据厄里斯的亮度和反照率推断,它要比冥王星略大。这是1846年发现海王星之后太阳系中所发现的最大天体。尽管当初并没有官方的共识,它的发现者和众多媒体起初都将之称为“第十大行星”。也有天文学家认为厄里斯的发现为重新考虑冥王星的行星地位提供了有力佐证。
就连冥王星的显著特征——它的卫星和大气,也并不是独一无二的,海王星外天体带中的一些小行星也有自己的卫星。而且厄里斯的天体光谱分析也显示它和冥王星有着相似的地表,此外厄里斯也有一个较大的卫星戴丝诺米娅(dysnomia)。
有些“科学家”私自将冥王星归为"矮行星"。2006年8月。他们通过了这一观点。
2006年1月“新地平线”号发射,预计2015年到达冥王星进行观测。
九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远、质量最小的要算冥王星了。它在远离太阳59亿千米的寒冷阴暗的太空中蹒跚前行,这情形和罗马神话中住在阴森森的地下宫殿里的冥王普鲁托非常相似。因此,人们称其为普鲁托(pluto),在天文学中是普鲁托英文名字前两个字母,又是对冥王星发现有推动之功的美国天文学家洛韦尔 (percival lowell)姓名的缩写。
冥王星是最晚发现的一颗行星,和天王星、海王星的发现相比,冥王星的发现可算得 上“好事多磨”。冥王星的亮度很弱,只有15等,即使在大望远镜拍摄的照片上,它和普通的恒星也没有什么差别,要想在几十万颗星星中找到它,真好比是大海捞针。
在寻找冥王星的工作中,天文爱好者出身的美国天文学家洛韦尔详细计算了这颗未知行星的位置,用望远镜仔细寻找,付出了十几年的心血。直到1916年11月16日,他突然去世。
1925年,洛韦尔的兄弟捐献了一架口径32.5厘米的大视场照相望远镜,性能非常好,为继续搜寻新行星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1929年,洛韦尔天文台台长邀请汤博(clyde william tombaugh)加入未知行星的搜索行列。他们一个一个天区地搜索,拍摄了大量底片,并对每张底片进行细心地检查,工作艰苦、乏味。 1930年1月21日,汤博终于在双子星座的底片中发现了这颗新行星。
质量: 0.0024地球质量
半径: 1350千米
周期: 90465日
轨道半长径: 39.87天文单位
轨道偏心率: 0.256
轨道倾角: 17.1°
冥地距离: 5900000000km |
|
冥王星近景照(哈勃太空望远镜)【词汇】冥王星
【注音】míng wáng xīng
【释义】曾经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但后来被降格为矮行星。(太阳系九大行星也变为太阳系八大行星。)按距离太阳的次序计为第九颗行星。1930年由美国汤博根据美国天文学家洛韦尔的计算发现。与太阳平均距离59亿千米。直径2300千米,平均密度08克/厘米3,质量143×1025克。公转周期约248年,自转周期6387天。表面温度在-220°c以下。表面可能有一层固态甲烷冰。有一颗卫星。
【示例】当代·殷谦《天廷秘传》:“初五,有玉京宫宇群显,霓霞障天,云幡盛甚。霎间,爆发星变生巨火,自成一星,在天极星中央,其状宛若明镜,灿灿灼亮,天斗美其名曰金乌。初六,天极星外九星显,乃金、木、水、火、土、地球、海王、天王、冥王八星,各星之距乃二十一万光年,可谓日月似合璧,九星如连珠。”(殷谦·《天廷秘传》第一回) |
|
冥王星,或被称为134340号小行星,是太阳系中第十二大的围绕太阳旋转的天体。它于1930年1月被发现,并以罗马神话中的冥王普路托(Pluto)命名(希腊神话中的哈迪斯),中文意译为冥王星。起初,它被认为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大行星,但是在2006年8月24日于布拉格举行的第26届国际天文联会中通过第五号决议,将冥王星划为矮行星(dwarf planet)。这一决定当时在天文学界引发了轩然大波。而在2008年6月,国际天文学会再将冥王星做为子分类类冥矮行星(Plutoid)的原型。 |
|
轨道参数
冥王星平均半径 5.91352×10^9 km(39.956天文单位)
偏心率 0.24901
公转周期 248年197天5.5小时
会合周期 366.74天
平均轨道速度 4.7490 km/s
轨道倾角 17.1449°
卫星数量 3
近日点 4,436,824,613 千米(29.658 340 67 天文单位)
远日点 7,375,927,931 千米(49.305 032 87 天文单位)
物理特性
赤道直径 2344 千米
表面积 1700万 平方千米
质量 1.290×10^22 千克
平均密度 1.1 g/cm^3
表面重力加速度 0.6 米/秒^2
自转周期 6天9小时17.6分
轴倾角 119.61°
星体反照率 0.30
逃逸速度 1.22 km/s
表面温度
最低 一般 最高
33K 44K 55K
大气参数
气压 0 - 0.01 kPa
氮 90%
甲烷 10% |
|
发现者 克莱德·汤博
发现时间 1930年
早期探索
冥王星是最晚发现的一颗行星,和天王星、海王星的发现相比,冥王星的发现可算得 上“好事多磨”。冥王星的亮度很弱,只有15等,即使在大望远镜拍摄的照片上,它和普通的恒星也没有什么差别,要想在几十万颗星星中找到它,真好比是大海捞针。 冥王星了在远离太阳59亿千米的寒冷阴暗的太空中蹒跚前行,这情形和罗马神话中住在阴森森的地下宫殿里的冥王普鲁托非常相似。因此,人们称其为普鲁托(Pluto),在天文学中是普鲁托英文名字前两个字母,又是对冥王星发现有推动之功的美国天文学家洛韦尔 (Percival Lowell)姓名的缩写。
在寻找冥王星的工作中,天文爱好者出身的美国天文学家洛韦尔详细计算了这颗未知行星的位置,用望远镜仔细寻找,付出了十几年的心血。直到1916年11月16日,他突然去世。 1925年,洛韦尔的兄弟捐献了一架口径32.5厘米的大视场照相望远镜,性能非常好,为继续搜寻新行星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在1919年,天文学家休姆逊曾以摄影方法纪录到冥王星,但其中一张照片中的冥王星像在污点上,在另一张相片中冥王星则靠在明亮的恒星附近,结果没有被发现。
最终发现
1929年,洛韦尔天文台台长邀请汤博(Clyde William Tombaugh)加入未知行星的搜索行列。他们一个一个天区地搜索,拍摄了大量底片,并对每张底片进行细心地检查,工作艰苦、乏味。 1930年1月21日,汤博终于在双子星座的底片中发现了这颗新行星。 冥王星是在1930年由于一个幸运的巧合而被发现的。一个后来被发现错误的计算“断言”:基于天王星与海王星的运行研究,在海王星后还有一颗行星。美国 亚利桑那州的Lowell天文台的Clyde W. Tombaugh由于不知道这个计算错误,对太阳系进行了一次非常仔细的观察,然而正因为这样,发现了冥王星。 发现它后,人们很快发现冥王星太小及与其它行星运行轨道有差异。对未知行星(Planet X)的研究还在继续,但没发现任何东西。如果采用了旅行者2号飞船计算出的海王星的质量,那么另一个质量差异就消失了,也就不会有第十颗行星了。
冥王星和它的卫星
卫星的发现
冥王星现有三颗已知的天然卫星。冥王星是唯一一颗还没有太空飞行器访问过的行星。甚至连哈勃太空望远镜也只能观察到它表面上的大致容貌。 很幸运,冥王星有一颗卫星,冥卫一。也是靠着好运气,它才能被发现。这是在1978年,1978年7月,美国海军天文台的克里斯蒂在研究冥王星的照片时,偶然发现冥王星小小的圆面略有拉长。他把1970年以来所有的冥王星照片都找出来,结果发现这一现象是有规律地出现的,于是他断定冥王星有一颗卫星。由于冥王星离我们实在太远了,以致在大望远镜里也不能把冥王星和它的卫星分开。这好比气象站的风速计,一根横杆连着两个圆球,在疾风中旋转。从远处看去,两个圆球融成一体,只能察觉出它时圆时扁的变化。冥王星的卫星被命名为卡戎(Charon)。在希腊神话中卡戎是普鲁托的一个役卒,专在冥海上渡亡灵。卡戎的公转周期与冥王星的自转周期一样,都是6.39日。 它在向着太阳系内运行时,刚好运行到轨道的边缘时被发现的。所以可能通过冥卫一观察许多冥王星的运行,反之亦然。通过精密计算什么物体什么部分在什么时候被覆盖,以及观察光亮曲线,天文学家能够绘出两个半球光亮区域与黑暗区域的大致地图。
2005年5月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S/2005 P1及S/2005 P2两颗冥王星的新卫星,并于翌年6月底的国际天文学合会会议上命名为Nix(尼克斯)与Hydra(许德拉)。 |
|
冥王星是太阳系中第二个反差极大的天体(次于土卫八)。探索这些差异的起因是计划中的冥王星特快计划中首要目标之一。 冥王星的轨道十分地反常,有时候比海王星离太阳更近(从1979年1月开始持续到1999年2月)。冥王星与海王星的共同运动比为3:2,即冥王星的公转周期刚好是海王星的1.5倍。它的轨道交角也远离于其他行星。因此尽管冥王星的轨道好像要穿越海王星的轨道,实际上并没有。所以他们永远也不会碰撞(这里有十分细致的解释)。 就像天王星那样,冥王星的赤道面与轨道面几乎成直角。 冥王星的表面温度知道很不很清楚,但大概在35到45K(-238到-228℃)之间。
冥王星的成份还不知道,但它的密度(大约2克/立方厘米)表示:冥王星可能像海卫一样是由70%岩石和30%冰水混合而成的。地表上光亮的部分可能覆盖着一些固体氮以及少量的固体甲烷和一氧化碳,冥王星表面的黑暗部分的组成还不知道但可能是一些基本的有机物质或是由宇宙射线引发的光化学反应。 有关冥王星的大气层的情况知道得还很少,但可能主要由氮和少量的一氧化碳及甲烷组成。大气极其稀薄,地面压强只有少量微帕。冥王星的大气层可能只有在冥王星靠近近日点时才是气体;在其余的冥王星的年份中,大气层的气体凝结成固体。靠近近日点时一部分的大气可能散逸到宇宙中去,甚至可能被吸引到冥卫一上去。冥王星特快任务的计划人想在大气滑凝固时到达冥王星。
冥王星和海卫一的不寻常的运行轨道以及相似的体积使人们感到在它们俩之间存在着某种历史性的关系。有人曾认为冥王星过去是海王星的一颗卫星,但是现在认为并不是这样。一个更为普遍的学说认为海卫一原本与冥王星一样,自由地运行在环绕太阳的独立轨道上,后来被海王星吸引过去了。海卫一,冥王星和冥卫一可能是一大类相似物体中还存在的成员,其他一些都被排斥进了Oort奥尔特云(Kuiper柯伊伯带外的物质)。冥卫一可能是像地球与月球一样,是冥王星与另外一个天体碰撞的产物。 冥王星可以被非专业望远镜观察到,但是这是不容易的。Mike Harvey的行星天象图可以显示最近冥王星在天空中的方位(以及其他行星),但是还得靠更为细致的天象图以及几个月的仔细观察才能真正地找到冥王星。由行星程序如“灿烂星河”可以绘制准确的天象图。
冥王星的表面温度很低,因而它上面绝大多数物质只能是固态或液态,即其冰幔特别厚,只有氢、氦、氖可能保持气态,如果上面有大气的话也只能由这三种元素组成。
漫长的公转
冥王星是目前太阳系中最远的行星,其轨道最扁,以致最近20年间冥王星离太阳比海王星还近。从发现它到现在,人们只看到它在轨道上走了不到1/4圈,因此过去对其知之甚少。冥王星距离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59亿公里,是地球与太阳平均距离的40倍。而且,它环绕太阳运行的速度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因而要花上248个地球年才能围绕行太阳一圈。冥王星于1989年9月5日通过近日点(下次为2237年9月16日)、并将于2114年2月19日过远日点(上次为1866年6月6日)。
冥王星的轨道是一个非常扁的椭圆,在远日点约有74亿公里;近日点也有44亿公里。另外,轨道偏心率较大,使冥王星有时比海王星离太阳还要略近一些(例如在1989年~1999年2月9日),但冥王星不会因轨道与海王星相交而与之碰撞,因为冥王星的轨道和海王星轨道相比是倾斜的,冥王星近日点时的位置在海王星轨道“上方”,距离海王星轨道3.78亿公里以上。
奇特的轨道
冥王星在发现之初曾被认为是一颗位于海王星轨道外的行星,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并非完全如此。譬如,在1979年1月21日~1999年3月14日这段时间,冥王星就比海王星更靠近太阳。这是由于冥王星轨道的偏心率、轨道面对黄道面的倾角都比其它行星大。冥王星在近日点附近时比海王星离太阳还近,这时海王星成了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每隔一段时间,冥王星和海王星会彼此接近,在黄道投影图上两颗行星的轨道交叉。但不必担心它们会碰撞,因为它们的轨道平面并不重合,
冥王星直径有多大
由于冥王星太暗太小,发现后很长时间不能确定它的大小。最早估计它的直径是6600千米,1949年改为10000千米。1950年,柯伊伯用新建的5米望远镜将其修正为6000千米,1965年又用冥王星掩暗星的方法定出直径的上限为5500千米。1977年发现冥王星表面是冰冻的甲烷,按其反照率测算,冥王星的直径缩小到2700千米。1980年用夏威夷莫纳克亚山上的3.6米红外望远镜测出的冥王星直径在2600~4000千米之间,查龙直径为2000千米。近年一些天文学家观测指出,冥王星的直径约为2400千米,比月球(3475千米)还小,而查龙直径为1180千米,它与冥王星直径之比是2:1,是九大行星中行星与卫星直径之比最大的。所以,有人说冥王星和它的卫星更像一个双行星系统。 即使在交叉点附近,它们之间的距离仍然是很大的。它们会像运行于立体交叉公路上的车辆一样,各自飞驰而过。
冥王星的半径还不很清楚,JPL(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喷气推进实验室)的数值1137千米被认为有±8的误差,几乎近1%。 尽管冥王星和冥卫一的总质量知道得很清楚(这可以通过对冥卫一运行轨道的周期及半径精确测量和开普勒第三定律而确定),但是冥王星和冥卫一分别的质量却很难确定。这是因为要分别求出质量,必须测得更为精确的有关冥王星与冥卫一系统运行时的质心才能确定测量出,但是它们太小而且离我们实在太远,甚至哈勃太空望远镜对此也无能为力。这两颗星质量比可能在0.084到0.157之间。更多的观察正在进行,但是要得到真正精密的数据,只有送一艘太空飞行器去那里。
未知数最多的行星
冥王星发现至今只有60多年,再加上又小又远,是目前大行星中面目最为模糊的一颗。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是太阳系航天探测的黄金时代,九大行星中已有8颗被行星际探测器近探过,只有冥王星是航天器未涉足的死角。在各种天文书刊中给出的行星参数表上,冥王星这一栏留下的空白最多,即使被列出数据,有不少也被打上问号,表示不准确。
除了一大串未知数外,人们对冥王星的身份也有怀疑。冥王星的直径、质量是行星中最小的,密度为每立方厘米1.8~2.1克,反照率为50%~60%,这同外行星的几颗大卫星很相似。冥卫星究竟是行星还是卫星?或是一颗大的小行星?然而,不管它是什么,作为太阳系遥远边界上的一个天体,它的神秘感对天文学家有很大的吸引力。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探测技术的发展,冥王星将成为行星天文学的热门课题。 |
|
来源
冥王星在远离太阳59亿千米的寒冷阴暗的太空中蹒跚前行,这情形和罗马神话中住在阴森森的地下宫殿里的冥王普鲁托非常相似。因此,人们称其为普鲁托(Pluto),在天文学中是普鲁托英文名字前两个字母,又是对冥王星发现有推动之功的美国天文学家洛韦尔 (Percival Lowell)姓名的缩写。
东亚各国
在该星体被发现之后,日本人野尻抱影于1930年以意译建议命名“冥王星”,东亚多个使用汉字的国家大抵也以冥王星来命名:
中国于1933年采用“冥王星”
日本于1930年、东京天文台当初使用“プルートー”(“Pluto”的音译),至1943年采纳汉字名称“冥王星”。
越南则使用“阎王星”(Diêm V??ng Tinh, 汉喃: Sao Diêm V??ng)作汉字名。使用国语字来书写汉越词产生了一些有关词汇的来源混淆问题,因为汉语及汉越语同时存在大量的异义同音字。例如“明”与“冥”均书写成为“minh”,所以“minh”这一字既可解作“明亮”,亦可解作“阴暗”两个相反的意思。(虽然‘冥’一字已经甚少使用)可能正因为这个原因,冥王星的越南语写法并非如其他同属汉字文化圈的国家一样作“Minh V??ng Tinh”(冥王星),而是基于佛教和印度教的神“阎王”而改称“Diêm V??ng Tinh”(阎王星) |
|
备受争议
自从70多年前被发现的那天起,冥王星便与“争议”二字联系在了一起,一是由于其发现的过程是基于一个错误的理论;二是由于当初将其质量估算错了,误将其纳入到了大行星的行列。
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以为冥王星比地球还大,所以命名为大行星。然而,经过近30年的进一步观测,发现它的直径只有2300公里,比月球还要小,等到冥王星的大小被确认,“冥王星是大行星”早已被写入教科书,以后也就将错就错了。冥王星的质量远比其他行星小,甚至在卫星世界中它也只能排在第七、第八位左右。
冥王星刚被发现之时,它的体积被认为有地球的数倍之大。很快,冥王星也作为太阳系第九大行星被写入教科书。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天文观测仪器的不断升级,人们越来越发现当时的估计是一个重大“失误”,因为它的体积要远远小于当初的估计。此外,冥王星(pluto)的行星身份也一直以来成了天文学家们争论的焦点,这也是因为一直以来对行星没有一个具体清楚的定义。尤其,自1992年首次发现“柯伊伯带”(Kuiper Belt)以来,更多关于天文发现加剧了人们其行星资格的争论。
国际天文联合会大会2006年8月24日投票决定,不再将传统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看作行星,而将其列入“矮行星”。把冥王星除名的理由是:新的行星定义要求行星轨道附近不能有明显的“邻居”。冥王星的轨道与海王星重叠,根据新的定义只能算是一个矮行星。此说由于遭到反对,且存在科学性的错误,故不成立,在此不多做赘述。
2005年7月9日,又一颗新发现的的海王星外天体被宣布正式命名为厄里斯(Eris)。根据厄里斯的亮度和反照率推断,它要比冥王星略大。这是1846年发现海王星之后太阳系中所发现的最大天体。尽管当初并没有官方的共识,它的发现者和众多媒体起初都将之称为“第十大行星”。也有天文学家认为厄里斯的发现为重新考虑冥王星的行星地位提供了有力佐证。
就连冥王星的显著特征——它的卫星和大气,也并不是独一无二的,海王星外天体带中的一些小行星也有自己的卫星。而且厄里斯的天体光谱分析也显示它和冥王星有着相似的地表,此外厄里斯也有一个较大的卫星戴丝诺米娅(Dysnomia)。
有些“科学家”私自将冥王星归为"矮行星"。2006年8月。他们通过了这一观点。
出局
2006年8月,在布拉格召开的国际天文联合会第26届大会上,来自各国天文界的权威代表经过投票表决后通过联合会决议,将原来九大行星中的冥王星列入矮行星之列。这意味着太阳系将只有八颗行星。
按照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定义,一个天体要被称为行星,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围绕太阳公转、质量大到自身引力足以使它变成球体,并且能够清除其公转轨道周围的其他物体。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的只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们都是在1990年以前被发现的。而同样具有足够质量、成圆球形,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称为“矮行星”,冥王星恰好符合这一定义,并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确认是一颗“矮行星”。围绕太阳运转,形状不规则,也不能清除公转轨道周围物体的天体统称为“太阳系小天体”。众多太阳系小天体主要集中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估计有50000多颗,现在已发现7000多颗。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太阳系有九大行星。其实,冥王星自从70多年前被发现的那天起就颇受“争议”。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当时估错了冥王星的质量,以为冥王星比地球还大,所以命名为大行星。但是经过近30年的进一步观测,发现它的直径只有2300千米,比月球还要小,等到冥王星的大小被确认,“冥王星是大行星”早已被写入教科书了。然而冥王星是一个异类。它个头太小,轨道太扁,有时竟跑到海王星轨道的内侧,而且轨道平面相对于地球轨道平面有很大的倾斜,而不像其他行星轨道基本上与地球轨道位于同一平面上。这些特征使其行星地位相当不稳定。此外还有3颗类似冥王星的天体一直未得到“行星”地位。一颗是1801年发现的处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原来称作“小行星带”中的“谷神星”,球形,直径1020千米。一颗是1978年发现的“卡戎”,球形,直径约1200千米,看似冥王星的卫星,但冥王星的质量大约只有卡戎的10倍,它们是围绕共同质量中心彼此环绕的。另一颗是2003年发现的2003UB313(昵称“奇娜”),比冥王星轨道还远,体积还大,直径2400千米,一度号称“第十大行星”。如果冥王星继续坐在第九大行星的交椅上,上述这些行星的“名分”如何处理,以后再发现这类天体又如何处理,都成了天文学家的难题。是否要给冥王星“正名”成为此次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的焦点,为此,天文学家给出了各种草案,最后进行了行星定义的表决投票,最终使冥王星从九大行星中出局,并与谷神星、卡戎、2003UB313一道被认为是“矮行星”。
纷纭又起
2009年 3月9日 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决定恢复冥王星的行星资格。时至今日,许多业余天文爱好者仍在他们的望远镜上绑上黑纱,以纪念这一“黑暗时刻”。日前,美国伊利诺伊州通过一个决定展现了这个州的“特质”:该州认为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完全由一帮“傻瓜”组成,决定从今年3月13日起恢复冥王星的行星资格。 事实上,伊利诺伊州已将3月13日定为该州的“冥王星日”。伊利诺伊州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一是因为冥王星的发现者、业余天文学家克莱德·汤博(Clyde Tombaugh)出生于伊利诺伊州,二是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做出将冥王星降级的决定时,其实只有4%的成员投票。 |
|
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在2006年1月17日发射无人探测船“新地平线号”,预计2015年到达冥王星进行观测。对冥王星及柯伊伯带进行探索任务。
在制定这探索计划与发射探测器当时,冥王星是太阳系中唯一一个尚未有人造行星探测器到访的行星,但有点讽刺的是当探测器经过漫长的旅行成功到达目的地前,冥王星已于2006年8月24日被列入为矮行星。当然,冥王星的等级划分并不会真的影响到探索任务本身。 |
|
在希腊神话中,冥王星(希腊文:哈得斯Hades)是地底世界(冥界)之神。哈得斯是宙斯的哥哥,在战胜父亲克洛斯后,负责掌管下界冥土,成为冥王。他的罗马名字是普路同(Pluto),九大行星中最小最外的冥王星。他是地狱和死人的统治者,审判死人给予惩罚。他的妻子是珀耳塞福涅(Persephone),在巡视大地时抢回来的妻子。哈得斯同时是掌管财富的神,掌管地下埋藏的黄金宝石。 |
|
网上将不和众人太相似的人称为在冥王星。
形容信息闭塞,对新事物或者常识长久不知晓,如“楼主,冥王星了” |
|
冥王星是九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远的一颗,也是最小的一颗,直径只有2300千米左右。冥王星的亮度很弱,用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观测,冥王星也仅仅像一粒小米。冥王星沿着很扁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在它上面过一年,等于在地球上过了248.5年。从1930年被发现至1990年,它在轨道上只走了不到1/4圈,它是公转最慢,周期最长的行星了。由于冥王星轨道很扁,所以当它走到近日点时,可以跑到海王星轨道里面,这时比海王星离太阳还近。冥王星和海王星一样也是侧向自转。它离太阳比地球离太阳远38倍半,所以接受的太阳光和热要少得多,估计太阳光照到的表面温度为-223°C,背面可低到-253°C,这么低的温度下,除氢、氦、氖可能是气体外,其他绝大部分物质都已凝结为固态或液态。
小小的冥王星却有一颗大卫星,冥卫“卡戎”的直径被定为1200千米,为冥王星直径的52,如此之大的卫星与行星直径之比,在太阳系里却是“只此一家”。在大望远镜里,冥王星呈淡黄色。它有亮度的变化,周期6天多,变化幅度0.22等。这是因为它表面反射太阳光不均匀(有人认为其表面是个脏雪球),同时又具有6天多的自转周期。
冥王星曾经被认为是一颗太阳系之外的行星,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并非如此。例如,在1979年1月21日-1999年3月14日这段时间,冥王星比海王星更接近太阳,这是,海王星成了太阳系中最外的一颗行星了。每隔一段时间,冥王星和海王星会彼此接近,在黄道投影上两颗行星的轨道交叉。冥王星发现至今,只有60多年,再加上它又小又远,是目前大行星中面目最模糊的一个。20世纪70、80年代,许多的探测器涉足过其他的8个行星,惟有冥王星是一个“死角”。许多的资料上不是空白就是带有问号的数据。 |
|
mingwangxing
冥王星
Pluto
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同太阳的平均距离最远的、也是最小的一颗行星。在天文学中用符号 □表示。冥王星有一个卫星(见冥王星卫星)。
发现 1846年发现海王星后,许多人猜测它的轨道外面可能还会有行星。不少人仿效勒威耶和J.C.亚当斯的方法,想从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轨道摄动去推算海王星外的未知行星,其中洛韦尔和W.H.皮克林详细算出这个未知行星的位置,经过许多年寻找,直到1930年初才被汤博发现。天文界对这一发现有很大争议。除了冥王星实际轨道与预测的有差距外,亮度也比预测的暗得多,看不出视圆面,它的质量太小,对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轨道不会引起足够大的摄动。因此有人认为,这一发现不能看作是计算的功劳,而是偶然的巧合。
公转和自转 冥王星轨道的偏心率、轨道面对黄道面的倾角都比其他行星大。冥王星在近日点(距太阳29.8天文单位)附近时,比海王星离太阳还近,这时海王星成了离太阳最远的行星。冥王星绕太阳的公转周期约为248年,从发现至今只走了1/5圈。冥王星、海王星和天王星的公转周期存在近通约性,在大约500年中,冥王星公转2圈,海王星公转3圈,天王星公转6圈。每隔一定时间它们就会彼此接近。虽然在黄道投影图上冥王星轨道与海王星轨道交叉,但由于这两个轨道平面并不相合,所以即使在交叉点附近它们之间的距离还是很大的。冥王星发现后不久,就发觉它的亮度有些变化,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不能进行准确的测量。到了五十年代,用光电方法测出它的亮度有 6天多的周期性变化。1971~1973年又做了更准确的测量,得出亮度变幅为0.22个星等,变化周期为6天9小时17分。这种亮度变化可用它表面反射太阳光不均匀和自转来解释。根据冥王星卫星的资料估算出冥王星自转轴与公转轴交角大于60°,因而是侧向自转,与天王星相似。
冥王星照片(箭头所指为冥王星)投影在黄道面上的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的轨道示意图
物理状况 过去根据冥王星对天王星和海王星轨道的摄动来推算冥王星质量,结果很不准确。1971年以前所定的质量值是0.8地球质量,1971年重定为0.11地球质量,直到1978年发现冥王星卫星后,才准确定出冥王星的质量值为0.0024地球质量(1.43×10□克),这不仅比水星质量小,甚至比月球质量还小,但仍比小行星的质量大。
冥王星的视角径太小,其线直径至今仍未定准。最早定出直径为6,400公里,1950年柯伊伯重定为5,000~6,000公里, 后来从它掩恒星的观测定出直径不会大于5,800公里,根据亮度和距离估计出直径下限为2,000公里。目前公认值是2,400~2,900公里,常采用2,700公里。
根据冥王星的质量和直径可以算出平均密度。采用1971年以前数据算出密度超过35克/厘米□,比其他行星的密度大十多倍,这显然是难以接受的。用1971年的质量值得出的密度仍大于5.8克/厘米□,因而有人把冥王星划归近太阳的类地行星一类,但这与它远离太阳的位置很不相称。用1978年最新质量值算出的密度约为1.5克/厘米□,这与天王星、海王星的密度相近,因此,可把这三颗行星归成一类──远日行星,它们应当有相似的化学组成和性质。
冥王星离太阳太远,接受的太阳辐射少,估计其日照表面的温度为50K左右,背面为20K左右。在如此低温下,绝大部分物质已凝结为固态或液态,只有氢、氦、氖还可能是气态。因此,冥王星如果有大气的话,也是极稀薄的、透明的。冥王星光谱的特征与太阳相同,略红,并有甲烷的特征谱线,表明冥王星表面可能有一层甲烷冰。
起源 由于冥王星轨道偏心率和倾角都大,自转周期长,而且近日距又小于海 |
|
- n.: Pluto, the planet ninth in order and furthest from the sun, the planet Pluto
|
|
- n. Pluton
|
|
天文 | 太阳系 | 卫星 | 神 | 柯伊伯带 | 小行星 | 海王星 | 宇宙自然学 | 自然 | 宇宙 | 星系 | 天体 | 哈勃太空望远镜 | 5月15日 | 5月18日 | 小行星带 | 土星光环 | 恐龙灭亡 | 科学家 | 天文学家 | 太空 | 地球 | |
|
|
冥王星日 | 类冥王星 | 冥王星人 | 冥王星之旅 | 冥王星卫星 | 冥王星早餐 | 再见冥王星 | 冥王星行动 | 飞向冥王星的人 | 冥王星直径有多大 | 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 冥王星今日可能要“降级” | 再见,冥王星 | “冥王星”行动 | 冥王星今日可能要降级 | 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 星河战队之冥王星战役 | 冥王星--从大行星到矮行星 | 太阳系生命最后的绿洲:冥王星 | 国际研究小组发现冥王星大气层14年来剧烈膨胀 | 冥王星与其它各行星有什么不同 | 法国“冥王星”地对地战术导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