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軍機處設立:
軍機處是清代輔佐皇帝的政務機構。任職大臣由親王、大學士、尚書、侍郎、京堂兼任,稱為軍機大臣。
軍機大臣少則七人以往上,稱昵(樞臣),“時軍機大臣剛毅監斬”。 乾清門的西邊是軍機處,清雍正七年(1729年),清軍在西北與準噶爾蒙古激戰,為及時處理軍報,始設軍機房,清乾隆即位後,改稱總理處,三年(1738年)始名軍機處。設軍機大臣,軍機章京,無定額,均為兼職。軍機大臣由皇帝親信的滿漢大學士、尚書、侍郎等兼任。中經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光緒,直至宣統三年(1911年)皇族內閣成立後裁撤,歷時170餘年。軍機處職能原為承命擬旨,參與軍務,隨着時間的推移和條件的改變,軍機處已不再是單純的軍事機構,逐漸演變為清代全國政令的策源地和統治中心,其地位遠高於國傢行政中樞的內閣。清末漢人衹有左宗棠、張之洞、袁世凱等短時間地任過軍機大臣。
清朝時規定,其它人員不得靠近軍機處,皇帝與軍機大臣議事時無關人員不得在旁。宮內人路過軍機處時,都是快步走過。
軍機處的設立意味着君主集權的進一步強化。
二、軍機大臣工作:
1、發折;奏事處將官員奏摺下發軍機處。
2、接折:軍機章京將奏摺送軍機大臣閱。
3、見面;軍機大臣將奏摺送皇帝處請旨。
4、述旨:將皇帝旨意擬成諭旨再交皇帝御覽。
5、過朱:皇帝朱筆改定奏摺。
6、交發:將諭旨下發有關衙門實施。
7:開面:諭旨以年月日為序抄錄備案。
8、交折:將原奏摺交內奏事處。
9、月折:將奏摺復本每月一編。
10、隨手:將諭旨、奏摺重點二季一編。
11、封櫃:將月折、隨手檔收櫃題封。
從工作內容來看,相當於國務院秘書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