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影片
虽然今年的柏林电影节依然被来势汹汹的好莱坞搞得有些不尴不尬,依然要靠好莱坞大牌们撑门面,但德国人还是对本土的几部作品感到颇为得意,并寄予了厚望。这部电影就是德国媒体的焦点,甚至被捧为金熊奖的最有力争夺者。导演沃尔夫冈·贝克的上一部作品《生活是你的所有》(Life Is All You Get)在1997年柏林电影节上得到了特别奖。主演丹尼尔·布鲁赫是目前德国炙手可热的男星,去年摘取了德国电影奖最佳男演员奖。而本片已在德国获得剧本大奖,亦为它增添了竞争砝码。
影片可以说是十分夸张,但它涉及的又是很现实的问题。在今天的德国东部,固然没有多少人愿意时钟倒转,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过去的民主德国,对现在重新统一后的德国怀有复杂的感情。影片正是以幽默手法处理了那种暧昧情感,将讽刺与伤感微妙地融合在一起。
这是一部容易获得各个层面欢迎的电影,它虽然“很政治”,但以一个儿子对母亲的爱来包裹就显得非常人性,这股感人的力量使它能够突破一个相当德国化问题的限制。虽然探讨的命题严肃沉重,但黑色喜剧风格使其轻松晓畅。虽然影片展现的是历史,折射的亦是当下德国民众对政局的不安感。虽然手法够荒诞够闹腾,但又非肥皂剧般无聊。影片从导演、表演到摄影、美工、配乐等各个环节都堪称一流,尤其是剧本更得到众口一词的高度赞扬。
制片人斯坦芬·阿迪特在成功地运作了《罗拉快跑》和《天堂》后,从一大堆表现柏林墙事件的剧本中选择了这一部,他认为德国电影界之所以在柏林墙倒塌后十年才能产生这样的电影,是因为电影人需要时间和距离来检视和理解这一历史事件带来的社会影响乃至具体到个人身上的情感经验。或许整个德国都需要重新观照、定位自身。
关于导演
导演沃尔夫冈·贝克1954年出生于原联邦德国的威斯特法伦州赫莫区,他执导过的电影一共有两部在柏林电影节获过奖。一部是《生活是你的所有 Life Is All You Get》曾获1997年柏林电影节特别奖。另一部就是获得2003年柏林电影节最佳欧洲影片蓝天使奖的《再见列宁》。导演或许将自己三十多岁时的梦想寄托在了本片中的男配角身上,当他看到柏林墙被拆掉的那一刻,潮水般的人们涌入西部,一定催生了他拍摄本片的情愫。他用丰沛的情感和带有批判性的喜剧风格的拍摄手法,成就了这部受人欢迎的电影,也成就了自己。
关于配乐
影片的配乐是Yann Tierson,从作曲到钢琴演奏都由其一手操办。他是一个总能将欢笑与痛苦融入到音乐之中的艺术家。法国新电影天使爱美丽的配乐也出自他之手,当时给每一个人都留下过深刻的印象。在《再见列宁》里,他动用了相当一部分的欧洲古乐,钢琴演奏像流水一样,随节奏快慢缓急来表达出影片的情绪,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深陷入其中,并真切地感受到80年代末两德的那段动荡岁月。
东德版“我爱我家”
这是一部超过《劳拉快跑》的杰作,德国人比好莱坞更善于(或者更敢于)利用数字电影的一些特性,剪接上有些独特的技巧。不过沃尔夫冈·贝克其实是个五十来岁的中年导演,他的电影语言并不像《劳拉快跑》那样激烈,应该更容易被普通观众接受。
不是德国人,也会笑个不停。这电影的故事很像某一集的《我爱我家》,宋丹丹摔了一跟头,醒过来就失忆二十年,全家人怕她发疯,被迫假扮文革时代。这部电影拍得认真扎实,有更多更有趣的细节,特别是整天想当导演的西德青年丹尼斯,他用旧新闻片加自拍录像自制《东德新闻》,什么乱七八糟的穿帮他都圆得过来,还播得一本正经。每次出现《东德新闻》,观众必定笑得人仰马翻,此人今年不搂几个最佳男配角奖什么的,天理难容。
精彩花絮
·艾里克斯和丹尼斯使用他们的“可口可乐新闻公告牌”所在的房子,正是当年比利·怀尔德拍摄One, Two, Three (1961)的。
·德国演员Jürgen Vogel在片中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他作为一个被捕的抗议者客串了一下(在前排,穿着红外套的),后来是出现在超市中,扮演小鸡(参照沃尔夫冈·贝克早期的一部电影生活是你的所有Leben ist eine Baustelle., Das (1997)),在其中他的署名是扮演“Das Küken”(“小鸡”)。
·在“德国-欧化”柏林中大量使用到了CGI技术。虽然大部分影片是在从前的东柏林拍摄的,大部分影片发生的是在柏林墙倒塌之后,自从一场大暴动之后开始了欧化。镜头中许多西方产品的广告必须清除,并且还有很多颜色要加亮或者更加灰暗。
·甫洛里安·卢卡斯原定出演艾里克斯。当丹尼尔·布鲁赫在为这个角色试镜之后,导演沃尔夫冈·贝克决定把丹尼斯的角色给卢卡斯。
·Sigmund Jähn得到许可参与电影的拍摄,但是拒绝出演他自己。想要找到一个很像他的男演员是十分困难的一件事情,并且电影开始之后他还说着特有的方言。沃尔夫冈·贝克选择了一名瑞士演员。他要接受极为复杂的化妆,并且专门由另一位来自Jähn的家乡(Vogtland地区)的演员来配音。
·在最初剧本中,角色丹尼斯是一个肥胖的土耳其人。
·电影中所有的信件都是一位来自德国科隆的一名年轻女士写成的,她和工作人员一起接受了特别的训练。
·在银行的场景是拍摄于2001年9月11日。玛丽·西蒙后来说,她发现已经很难区分表演和来自真实世界的电视新闻,令人难以置信。
精彩对白
Ariane Kerner: You were in a coma. Eight months ago.
艾里安尼·肯纳:你一直处于昏迷之中。在过去的八个月里。
Christiane Kerner: Eight months? What happened?
克里斯蒂娜·肯纳:八个月?发生了什么?
Ariane Kerner: Yeah, it was...
艾里安尼·肯纳:是的,那是...
Alexander Kerner: It was in October, in the supermarket. There was this enormous queue and it was really hot and you just passed out.
亚历山大·肯纳:那是十月份,在超市里。有很多很多的人在排队,而且很热,你就昏倒了。
Christiane Kerner: In October?
克里斯蒂娜·肯纳:十月份?
Alexander Kerner: It was a really hot October. At the time.
亚历山大·肯纳:当时真的是炎热的十月份。就在那个时候。
--------------------------------------------------------------------------------
Denis: Denis
丹尼斯:丹尼斯
[handing Alex a video cassette]
Denis: It's my best production ever. A pity your Mom will be the only audience...
丹尼斯:这是我最好的作品。可惜的是你的母亲将会是唯一的观众...
--------------------------------------------------------------------------------
[last lines]
[spoiler]
Alexander Kerner: [voiceover] My mother outlived the GDR by three days. I believe it was a good thing she never learned the truth. She died happy. She wanted us to scatter her ashes to the winds. That's prohibited in Germany, both East and West. But we didn't care.
亚历山大·肯纳:(画外音)我的母亲比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多活了三天。我相信她从来没有知道真相,是一件好事。她死得很开心。她希望我们把她的骨灰散播到风中。这在德国是禁止的,不管是在东德还是西德。但是我们不在意。
[launches rocket]
Alexander Kerner: She's up there somewhere now. Maybe looking down at us. Maybe she sees us as tiny specks on the Earth's surface, just like Sigmund Jähn did back then. The country my mother left behind was a country she believed in; a country we kept alive till her last breath; a country that never existed in that form; a country that, in my memory, I will always associate with my mother.
亚历山大·肯纳:她现在一定在天堂的某个地方。也许正看着我们。也许她看见我们就像是地球表面上的尘埃,就像西格蒙德·亚汉那时在后面一样。我母亲生前留下的国家就是她所信仰的国家;一个我们始终让它存在直到她最后一口气的国家;一个从来没有以那种方式存在的国家;一个,在我的记忆中,我将永远把它和我的母亲联系起来的国家。
摄制格式
35 mm
8 mm (some scenes)
制作处理方法
Spherical
洗印格式
35 mm
幅面
35毫米遮幅宽银幕系统
制作公司
X-Filme Creative Pool [德国]
Westdeutscher Rundfunk (WDR) [德国]
arte
发行公司
X Verleih AG [德国] ..... (2003) (Germany) (theatrical)
华纳家庭视频公司 Warner Home Video [德国] ..... (2003) (Germany) (video)
Filmcoopi Zürich [瑞士] ..... (2003) (Switzerland) (theatrical)
华纳家庭视频公司 Warner Home Video ..... (2003) (Switzerland) (DVD)
Alfa Films [阿根廷] ..... (2004) (Argentina) (theatrical)
Argentina Video Home (AVH) [阿根廷] ..... (2004) (Argentina) (VHS)
Cinemien [荷兰] ..... (2004) (Argentina) (DVD)
GAGA Communications [日本] ..... (2004) (Japan) (theatrical)
Gateno Films [秘鲁] ..... (2004) (Peru) (all media)
Imagem Filmes [巴西] ..... (2004) (Brazil) (DVD)
Lady Film [意大利] ..... (2003) (Italy) (theatrical)
Madman Entertainment Pty. Ltd. [澳大利亚] ..... (2004) (Australia) (DVD)
Océan Films [法国] ..... (2003) (France) (theatrical)
Orlando Films Ltd. [以色列] ..... (2003) (France) (theatrical)
索尼经典 Sony Pictures Classics [美国] ..... (2004) (USA) (theatrical) (subtitled)
UGC Films [英国] ..... (2003) (UK) (theatrical)
Wanda Visión S.A. [西班牙] ..... (2003) (Spain) (theatrical)
特技制作公司:
Blow Up Film [德国] ..... (optical effects)
Das Werk [德国] ..... (optical effects)
StarCrest Media GmbH [德国] ..... (special makeup effects)
其它公司
Cine Plus [德国] ..... editing facilities
Deutscher Fernsehfunk (DFF) ..... archive footage
Elektrofilm [德国] ..... sound mixing
Maier Bros Cologne [德国] ..... grip and lighting equipment
Solid Sound [德国] ..... foley recorded at
上映日期
德国
Germany
2003年2月13日
意大利
Italy
2003年5月9日
英国
UK
2003年7月25日
丹麦
Denmark
2003年8月29日
加拿大
Canada
2003年9月7日 ..... (Toronto Film Festival)
法国
France
2003年9月10日
俄罗斯
Russia
2003年10月2日
西班牙
Spain
2003年11月7日
香港
Hong Kong
2003年11月13日
瑞典
Sweden
2003年11月28日
巴西
Brazil
2003年12月25日
澳大利亚
Australia
2003年12月26日
美国
USA
2004年2月20日 ..... (Portland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墨西哥
Mexico
2004年3月7日 ..... (Muestra Internacional de Cine)
墨西哥
Mexico
2004年4月23日 ..... (Mexico City)
阿根廷
Argentina
2004年6月3日
幕后制作
关于影片
虽然今年的柏林电影节依然被来势汹汹的好莱坞搞得有些不尴不尬,依然要靠好莱坞大牌们撑门面,但德国人还是对本土的几部作品感到颇为得意,并寄予了厚望。这部电影就是德国媒体的焦点,甚至被捧为金熊奖的最有力争夺者。导演沃尔夫冈·贝克的上一部作品《生活是你的所有》(Life Is All You Get)在1997年柏林电影节上得到了特别奖。主演丹尼尔·布鲁赫是目前德国炙手可热的男星,去年摘取了德国电影奖最佳男演员奖。而本片已在德国获得剧本大奖,亦为它增添了竞争砝码。
影片可以说是十分夸张,但它涉及的又是很现实的问题。在今天的德国东部,固然没有多少人愿意时钟倒转,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过去的民主德国,对现在重新统一后的德国怀有复杂的感情。影片正是以幽默手法处理了那种暧昧情感,将讽刺与伤感微妙地融合在一起。
虽然探讨的命题严肃沉重,但黑色喜剧风格使其轻松晓畅。虽然影片展现的是历史,折射的亦是当下德国民众对政局的不安感。虽然手法够荒诞够闹腾,但又非肥皂剧般无聊。影片从导演、表演到摄影、美工、配乐等各个环节都堪称一流,尤其是剧本更得到众口一词的高度赞扬。
制片人斯坦芬·阿迪特在成功地运作了《罗拉快跑》和《天堂》后,从一大堆表现柏林墙事件的剧本中选择了这一部,他认为德国电影界之所以在柏林墙倒塌后十年才能产生这样的电影,是因为电影人需要时间和距离来检视和理解这一历史事件带来的社会影响乃至具体到个人身上的情感经验。或许整个德国都需要重新观照、定位自身。
关于导演
导演沃尔夫冈·贝克1954年出生于原联邦德国的威斯特法伦州赫莫区,他执导过的电影一共有两部在柏林电影节获过奖。一部是《生活是你的所有 Life Is All You Get》曾获1997年柏林电影节特别奖。另一部就是获得2003年柏林电影节最佳欧洲影片蓝天使奖的《再见列宁》。导演或许将自己三十多岁时的梦想寄托在了本片中的男配角身上,当他看到柏林墙被拆掉的那一刻,潮水般的人们涌入西部,一定催生了他拍摄本片的情愫。他用丰沛的情感和带有批判性的喜剧风格的拍摄手法,成就了这部受人欢迎的电影,也成就了自己。
关于配乐
影片的配乐是Yann Tierson,从作曲到钢琴演奏都由其一手操办。他是一个总能将欢笑与痛苦融入到音乐之中的艺术家。法国新电影天使爱美丽的配乐也出自他之手,当时给每一个人都留下过深刻的印象。在《再见列宁》里,他动用了相当一部分的欧洲古乐,钢琴演奏像流水一样,随节奏快慢缓急来表达出影片的情绪,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深陷入其中,并真切地感受到80年代末两德的那段动荡岁月。
东德版“我爱我家”
这是一部超过《劳拉快跑》的杰作,德国人比好莱坞更善于(或者更敢于)利用数字电影的一些特性,剪接上有些独特的技巧。不过沃尔夫冈·贝克其实是个五十来岁的中年导演,他的电影语言并不像《劳拉快跑》那样激烈,应该更容易被普通观众接受。
不是德国人,也会笑个不停。这电影的故事很像某一集的《我爱我家》,宋丹丹摔了一跟头,醒过来就失忆二十年,全家人怕她发疯,被迫假扮文革时代。这部电影拍得认真扎实,有更多更有趣的细节,特别是整天想当导演的西德青年丹尼斯,他用旧新闻片加自拍录像自制《东德新闻》,什么乱七八糟的穿帮他都圆得过来,还播得一本正经。每次出现《东德新闻》,观众必定笑得人仰马翻,此人今年不搂几个最佳男配角奖什么的,天理难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