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內蒙古師範大學投訴電話呼和浩特市旅遊投訴電話:0471-4606516
內蒙古自治區旅遊投訴電話:0471—628265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內蒙古師範大學成立於1952年,是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傢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最早建立的高等學校之一,自治區重點大學,是培養基礎教育、民族教育師資和蒙漢兼通少數民族復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是自治區中學教師培養中心、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中心、基礎教育與民族教育改革發展研究中心,被譽為“民族教育的搖籃”。
學校占地面積3801畝,校捨建築面積55.3萬平方米,固定資産總值7.9億元,其中,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02億元。館藏圖書178萬餘册,藏書中以蒙文圖書和蒙古學圖書資料豐富而獨具特色,長期訂閱中外文期刊(含電子期刊)近14000種。
學校下設20個職能處室,19個二級學院,6個直屬係、教研部。設有網絡中心、學術期刊社和高等教育研究所。擁有圖書館2個,博物館1個,附屬中學2所,實驗中學2所,實驗幼兒園1所。學校編輯出版5個版本的《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蒙漢文哲社版、自然科學版及教育科學版),以及《語文學刊》、《作文導報》等刊物。
現有教職工近2000人,其中專任教師1148人,具有碩士、博士學位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55.3%,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的教師的比例達到51%。有碩士生導師277人,兼職博士生導師8人;國傢和自治區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傢19人,入選國傢“百千萬人才工程”、自治區新世紀“321人才工程”、自治區高等教育人才培養“111人才工程”共115人(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教師45人。
全日製本專科生16339人,研究生1367人,成人教育學生10850人,留學生40人,形成了多層次的人才培養體係。
開設49個本科專業,涵蓋了8大學科門類,有自治區重點學科8個,校級重點學科21個。有45個碩士學位點和1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點。有42個研究所(研究中心),58個實驗室,其中遙感與地理信息係統實驗室為自治區重點開放實驗室。
近五年來,我校教師出版學術著作291部;發表論文6776篇,其中被sci、ei等收錄的論文337篇;獲得國傢和省部級科研奬勵255項;擁有國傢發明專利6項。學校教師在荷蘭進修期間在國際權威刊物《nature》發表論文1篇。目前,學校主持或參與各級各類科學研究項目510項,科研經費近5000萬元。
半個多世紀以來,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領導和關懷下,學校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創業,實踐探索,積纍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形成了優良的辦學傳統。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學校審時度勢,深刻認識自身在自治區現代化建設事業中的地位和作用,客觀分析學校的歷史發展與現狀,經過多次教育思想大學習、大討論,明確提出了辦學指導思想,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民族政策;以教師教育為主體,以學科建設為竜頭,以本科教育為主,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協調發展;培養寬口徑、厚基礎、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艱苦奮鬥,改革創新,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師範大學。在多年的辦學實踐中,學校對大學的功能、使命和規律的理性認識逐步深化,經過積澱、凝練和升華,形成了“與時俱進,改革創新,育人為本,人才強校,教學為主,協調發展,民族團结,艱苦奮鬥”的辦學理念和“大力發展民族高等教育,培養蒙漢兼通的少數民族復合型人才”的辦學特色。
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中,學校秉承“獻身、求實、團结、奮進”的校訓,已培養輸送畢業生8萬餘人,遍布內蒙古自治區和全國各地,歷屆畢業生中有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陳奎元,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史培軍,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所長劉鈍,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所長劉紀遠等衆多傑出人才。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加強對外交往,與美國、荷蘭、俄羅斯、日本、韓國、蒙古國等國傢及國內一些知名院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積極發展留學生教育,建立了蒙漢語留學生教育中心。先後聘請包括五位兩院院士在內的百餘位國內外著名專傢學者任學校學術顧問、客座教授和兼職教授。
當前,學校正在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按照“抓機遇,求發展,上規模,上水平,創特色,建名校”的辦學思路,艱苦奮鬥,開拓創新,為實現“把學校建設成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師範大學”這一目標而努力奮鬥! |
|
內蒙古師範大學成立於1952年,是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傢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最早建立的高等學校之一,自治區重點大學,是培養基礎教育和民族教育師資的重要基地,是自治區中學教師培養中心、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中心、基礎教育與民族教育改革發展研究中心,被譽為“民族教育的搖籃”。 |
|
校本部:呼和浩特市昭烏達路295號;
盛樂校區: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盛樂經濟園區;
辦學條件學校占地面積2746376平方米,校捨建築面積68.46萬平方米,固定資産總值8.56億元,其中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35億元。館藏圖書204萬餘册,電子圖書47萬册,藏書中以蒙文圖書和蒙古學圖書資料豐富而獨具特色,長期訂閱中外文期刊(含電子期刊)近14000種。
學校下設20個職能處室,21個二級學院,6個直屬係、教研部。設有網絡中心、學術期刊社和高等教育研究所。擁有圖書館2個,博物館1個,附屬中學2所,實驗中學2所,實驗幼兒園1所。學校編輯出版5個版本的《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蒙漢文哲社版、自然科學版及教育科學版),以及《語文學刊》、《作文導報》等刊物。
現有教職工近2151人,其中專任教師1332人,具有碩士、博士學位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48%,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的教師的比例達到45.7%。有碩士生導師286人,兼職博士生導師8人;國傢和自治區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傢19人,入選國傢“百千萬人才工程”、自治區新世紀“321人才工程”、自治區高等教育人才培養“111人才工程”共121人(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教師46人。
全日製本專科生24238人,全日製研究生1110人,成人教育學生10232人,留學生53人,形成了多層次的人才培養體係。
開設53個本科專業,涵蓋了8大學科門類,有自治區重點學科8個,校級重點學科21個。現有博士學位點和碩士學位點共71個,1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點。有48個科研機構,其中遙感與地理信息係統實驗室為自治區重點開放實驗室。
學校現有院係
教育科學學院
蒙古學學院
文學院
外國語學院
國際交流學院
歷史文化學院
旅遊學院
法政學院
經濟學院
音樂學院
體育學院
美術學院
國際現代設計藝術學院
雕塑藝術研究院
數學科學學院
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
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地理科學學院
傳媒學院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
田傢炳教育書院
繼續教育學院
青年政治學院
人民武裝學院
基礎教育學院
社會學民俗學學院
科學史與科技管理學院
馬剋思主義學院
軍事教研室
公共體育部
公共管理學院(籌)
鴻德學院
大學外語部 |
|
近五年來,該校教師出版學術著作291部;發表論文6776篇,其中被SCI、EI等收錄的論文337篇;獲得國傢和省部級科研奬勵255項;擁有國傢發明專利6項。學校教師在荷蘭進修期間在國際權威刊物《Nature》發表論文1篇。目前,學校主持或參與各級各類科學研究項目510項,科研經費近5000萬元。
半個多世紀以來,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領導和關懷下,學校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創業,實踐探索,積纍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形成了優良的辦學傳統。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學校審時度勢,深刻認識自身在自治區現代化建設事業中的地位和作用,客觀分析學校的歷史發展與現狀,經過多次教育思想大學習、大討論,明確提出了辦學指導思想,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民族政策;以教師教育為主體,以學科建設為竜頭,以本科教育為主,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協調發展;培養寬口徑、厚基礎、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艱苦奮鬥,改革創新,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師範大學。在多年的辦學實踐中,學校對大學的功能、使命和規律的理性認識逐步深化,經過積澱、凝練和升華,形成了“與時俱進,改革創新,育人為本,人才強校,教學為主,協調發展,民族團结,艱苦奮鬥”的辦學理念和“大力發展民族高等教育,培養蒙漢兼通的少數民族復合型人才”的辦學特色。
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中,學校秉承“獻身、求實、團结、奮進”的校訓,已培養輸送畢業生8萬餘人,遍布內蒙古自治區和全國各地,歷屆畢業生中有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陳奎元,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史培軍,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所長劉鈍,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所長劉紀遠等衆多傑出人才。 |
|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加強對外交往,與美國、荷蘭、俄羅斯、日本、韓國、蒙古國等國傢及國內一些知名院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積極發展留學生教育,建立了蒙漢語留學生教育中心。先後聘請包括五位兩院院士在內的百餘位國內外著名專傢學者任學校學術顧問、客座教授和兼職教授。
當前,學校正在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按照“抓機遇,求發展,上規模,上水平,創特色,建名校”的辦學思路,艱苦奮鬥,開拓創新,為實現“把學校建設成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師範大學”這一目標而努力奮鬥! |
|
內蒙古師範大學歷任校領導一覽表
姓 名 性 民 族 職 務 任 職 時 間
左 智 男 漢 院 長 1951.7---1953.9
副院長 1957.2---1959.6
副書記、院長 1959.6---1967.2
郭以青 男 漢 書記兼院長 1955.11---1956.12
郝紹堯
男
漢 副院長 1954.8---1959.12
戈 瓦
男
蒙古 副院長 1954.8---1957.2
冀丕揚
男
漢 副院長 1954.8---1971
副院長 1978.11---1983
韓 明 男 漢 書記兼院長 1957.2---1959.6
書 記 1959.6---1961.3
特木爾巴根 男 蒙古 副書記 1957.7---1961.3
書 記 1961.3---1964.6
副書記、副院長 1979.2---1982.6
紀 之 男 漢 副院長 1959.5---1964.1
副書記 1962.2---1964.1
書 記 1964.1---1971
王 修 男 漢 副書記、副主任 1972.11---1973.8
書記、主任 1973.9---1981.12
王 煒 男 漢 副主任 1973.12---1978.6
高源涵 男 漢 副書記、副主任 1973.1---1978.3
圖 和 男 蒙古 副書記、副主任 1973---1978.2
關 方 男 滿 副主任 1975.1---1977.12
林 陽 男 漢 副院長 1978.11---1980.1
王建平 男 漢 副院長 1978.2---1983.9
嶽正仁 男 漢 副院長 1978.2---1980.9
葛洪儒 男 漢 副院長 1978.2---1983
土木爾 男 蒙古 副院長 1978.6---1979.3
賽西婭 女 蒙古 副院長 1979.1---1983.4
馬振鐸 男 蒙古 書 記 1981.12---1983.3
沙 駝 男 鄂溫剋 副書記、院長 1981.12---1983.4
書 記 1983.4---1988.7
李嚮義 男 漢 副書記 1981.12---1983.3
劉獻文 男 漢 副書記、副院長 1981.12---1982.6
竇伯菊 女 漢 副院長 1981.12---1983.4
副書記、校長 1983.4---1992.9
那音太 男 蒙古 副校長 1981.5---1991.3
新 思 男 達斡爾 副校長 1982.6---1989.1
敖特根 男 蒙古 副書記 1983.4---1983.10
白 音 男 蒙古 副校長 1983.9---1984.7
副書記 1984.7---1988.7
書 記 1988.7---1990.8
趙維章 男 漢 副校長 1983.9---1992.1
梁仲仁 女 漢 副書記 1984.7---1991.4
韓永久 男 蒙古 副書記 1990.2---1990.8
書 記 1990.8---1992.1
曹世明 男 漢 副校長 1991.4---1992.9
副書記、校長 1992.9---1998.5
楊效春 男 漢 副書記 1991.3---1995.8
副書記、校長 1998.5---2000.6
書 記 2000.6---2001.12
德力格爾 男 蒙古 副書記 1991.3---1995.8
呼格吉勒圖 男 蒙古 書 記 1992.1---2000.6
陳 山 男 蒙古 副校長 1992.1---1995.8
烏漢格日勒 男 蒙古 副校長 1992.1---1995.8
副書記 1995.8---2000.6
申建中 男 漢 副校長 1992.9---1995.8
範 勇 男 漢 副書記 1995.8---1995.11
能乃紮布 男 蒙古 副校長 1995.8---1999.9
陳中永 男 蒙古 副校長 1995.8---2000.6
副書記、校長 2000.6---2006.4
初志壯 男 漢 副校長 1995.8---2006.4
劉麗華 女 漢 副書記 1997.3---2000.6
劉新華 男 漢 副校長 1997.3---
亞 新 男 蒙古 副校長 1999.8---
王占榮 男 漢 副書記 2000.6---2001.12
書 記 2001.12---2006-4
特木爾 男 蒙古 副書記 2000.6---2004
王希明 男 漢 副校長 2000.6---
石忠文 男 漢 紀檢委書記 2000.6---2005
斯日古楞 男 蒙古 黨委副書記 2004.3---
照日格圖 男 蒙古 副校長 2004.3---
鄭福田 男 漢 副校長 2004.3---
趙麗娟 女 漢 紀檢委書記 2005.4---
陳中永 男 蒙古 書記 2006.4---
楊一江 男 漢 校長 2006.4---
雲煒恆 男 蒙古 副校長 2006.4---
傅永春 男 漢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2007.5---
雲國宏 男 蒙古 副校長 2007.5---
學校網站
http://www.imnu.edu.cn/ |
|
副教授 | 社團組織 | 高等院校 | 廣告學 | 廣告設計 | 視覺傳達 | 廣告學者 | |
|
|
內蒙古師範大學傳媒學院 | 內蒙古師範大學蒙古學學院 | 內蒙古師範大學文學院 | 內蒙古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 | 內蒙古師範大學旅遊學院 | 內蒙古師範大學經濟學院 | 內蒙古師範大學美術學院 | 內蒙古師範大學計算中心 | 內蒙古師範大學興安學院 | 內蒙古師範大學體育學院 | 內蒙古師範大學盛樂校區 | 內蒙古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 內蒙古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 內蒙古師範大學鴻德學院 | 內蒙古師範大學歷史係 | 內蒙古師範大學圖管會 | 內蒙古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 | 內蒙古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 內蒙古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 | 內蒙古師範大學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 | 內蒙古師範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 內蒙古師範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 | 內蒙古師範大學田傢炳教育書院 | 內蒙古師範大學社會學民俗學學院 | 內蒙古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 內蒙古師範大學國際交流學院 | 內蒙古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 內蒙古師範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 內蒙古師範大學國際現代設計藝術學院 | 內蒙古師範大學人民武裝學院 | 內蒙古師範大學國際交流服務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