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兰州白兰瓜
目录
No. 1
  白兰瓜是甘肃兰州的特产,甘肃的传统出口产品之一。这种瓜个头大而均匀,一般每瓜重量近2公斤,而且汁液多,甜度高,平均含糖量14%以上,超过美国的王牌甜瓜。白兰瓜原名叫“蜜露”,1944年由美国引种到兰州,1955年,经当时任甘肃省省长的前国民党爱国将领邓宝珊将军提议,定名为“白兰瓜”,即白色的兰州瓜。
  白兰瓜性喜干燥,适宜在干旱地区种植。兰州地处西北黄土高原中部,属于大陆性气候,雨量少,日照强,昼夜温度大,对于白兰瓜的生长和糖份积累十分有利。
  成熟的白兰瓜呈圆球形,个头均匀,皮色白中泛黄,外形十分美观。切开后瓤口碧绿,肉厚汁多,脆而细嫩,清香扑鼻。而且耐贮藏,易携带。白兰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酶、钙、磷、铁等,营养丰富,而且具有清暑解热,利尿解渴,开胃消食的功能。
来历与推广
  1944年6月美国总统华莱士访华时途经甘肃兰州,赠给兰州市“密露瓜”种子,1945年该瓜种在兰州市城关区青白石试种成功,收获的第一批瓜甜度高于美国产的“密露瓜”,当时人们称其为“华莱士瓜”。1946年开始在兰州砂田推广种植,1952年更名为“白兰瓜”,1955年,经当时任甘肃省省长的前国民党爱国将领邓宝珊将军提议,定名为“白兰瓜”,即白色的兰州瓜。1960年武威园艺试验站引进示范推广。1964年全国第一次西瓜、甜瓜科技会议在兰州市召开,本次会议对全国发展西瓜、甜瓜生产起到了促进作用。1965年白兰瓜在甘肃民勤及中部干旱地区的砂田大面积种植,至今已有近60年的栽培历史。
  白兰瓜主要产于兰州青白石乡。青白石地处黄河北岸。南临涛涛的黄河,北依重叠的山峦,是素享盛名的“瓜乡”,为兰州优良瓜种的重要产区。有名的兰州醉瓜、金塔寺、铁蛋子、西瓜、甜瓜、螺丝卷等皆有种植,而且品质好,产量高。据统计,近年来,青白石平均瓜田面积三千多亩,其中白兰瓜近二千亩,亩产一千八百斤至两千斤,最高达两千五百斤,平均年出口七、八十万斤。
栽培概况
  据有关资料记载,1963年l兰州有白兰瓜面积8000多亩,1984发展到16000余亩,总产量达2437万公斤。1990年下降到4800亩,总产量减少到763万公斤。2000年以后白兰瓜种植面积非常小,全市面积不足千亩,有些瓜农种植的白兰瓜含糖量仅有7—8%,品质和风味差,不耐贮藏,采收下来的瓜一星期左右就变软腐烂。近年来,各县区的甜瓜品种以银帝、郁金香、台龙2号等引进品种为主,产品只供本地市民销费。
栽培技术
  白兰瓜采用砂田小行棚加塑料大棚双覆盖促成栽培,较传统单用大棚或小行棚覆盖栽培,具有早上市、品质好的优点,而且还能有效避开病害高发期,从而且著增加经济效益。
  选地:宜选用周边开阔,小气候优越的新砂地作栽培用地。在上年秋按播种行施入基肥,用量为每亩施腐熟牛粪2000公斤、磷酸二铵25公斤、油渣或豆渣100公斤、磷肥30公斤,施入后整平整实,平覆砂石后喷足水分留待备用。
  品种选择:小熟红瓤白兰瓜、大熟白兰瓜、黄河蜜等品种。
  大棚搭建:塑料大棚的跨度和长度依地块而定。一般宽度为3.5~5.5米,长度为70~90米,过长不利于管理。于播种前7~10天(2月25日左右)扣好大棚,以利地温回升,备足种植行搭建小棚用的竹竿、薄膜,大棚用膜一般可使用两季。
  播种:播种以3月初为宜,先将种子用纱布包好,用55℃温水浸泡种子,使之在温水中自然冷却。12小时后,用清水冲洗,盛籽容器置于25~30℃恒温下催芽,达到催芽标准后进行播种。每穴播2粒(若种子较珍贵也可选饱满种子l粒/穴),一般行株距为0.55~0.75米×0.75米,密度为1300株/亩。播后立即在大棚内按播行搭小行棚,并将薄膜拉紧压严。
  采收:白兰瓜与黄河蜜同属于厚皮甜瓜中晚熟种。这两个品种从播种到采收共用120天左右。其中,雌花开放到果实成熟需55天,除了依据果实发育时间采收外,还可根据这两个品种成熟时的固有色泽采收。采收时可轻压脐部稍感有弹性外,还要特别注意果实触地部分的皮色。白兰瓜果实触地部皮色如果已转变成乳白色,富有光泽,黄河蜜转变成橙黄色或金黄色.果实就已充分成熟,即可采收。
历史
  兰州白兰瓜,又叫“兰州蜜瓜”,是久负盛名的“瓜果之城”___兰州著名的一种甜瓜。这种瓜,外形美观,瓜糖盈口,清香扑鼻,驰名全国,在国际市场上享有一定的声誉。
  白兰瓜在兰州有近五十年的种植历史。据说,一九三四年,有个叫徐本仁的农民,得苏联甜瓜籽数粒,于一九三五年种得两株甜瓜,取名“俄国瓜”。徐本仁精心培育了九年,到一九四四年,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访华路过兰州,临行时把从美国带来的甜瓜籽留给当时的甘肃省建设厅厅长张心一。张心一把这种瓜籽转由雁滩农业改进所与当地瓜农在黄河北岸试种。其中有一种美国甜瓜籽和徐本仁种植的“俄国瓜”杂交,遂成此优良品种。为纪念华莱士送籽之情,取名“华莱士”。解放初期,由于美国政府采取敌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错误政策,当地人民根据这种瓜皮白瓤绿的特征,将“华莱士”更名“绿瓤白兰瓜”。一九五六年又定名“兰州瓜”,俗称“白兰瓜”。
溯源
  白兰瓜在兰州有近五十年的种植历史。据说,一九三四年,有个叫徐本仁的农民,得苏联甜瓜籽数粒,于一九三五年种得两株甜瓜,取名“俄国瓜”。徐本仁精心培育了九年,到一九四四年,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访华路过兰州,临行时把从美国带来的甜瓜籽留给当时的甘肃省建设厅厅长张心一。张心一把这种瓜籽转由雁滩农业改进所与当地瓜农在黄河北岸试种。其中有一种美国甜瓜籽和徐本仁种植的“俄国瓜”杂交,遂成此优良品种。为纪念华莱士送籽之情,取名“华莱士”。解放初期,由于美国政府采取敌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错误政策,当地人民根据这种瓜皮白瓤绿的特征,将“华莱士”更名“绿瓤白兰瓜”。一九五六年又定名“兰州瓜”,俗称“白兰瓜”。
优点
  白兰瓜在兰州种植历史较长,由于气候变化、品种混杂退化,一度曾质量下降。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采取早播种,出苗后覆盖保温,适时喷灌浇水等措施,解决了因春寒、夏早,使发育受到抑制的问题,白兰瓜的质量有了很大提高。所产的白兰瓜个头均匀,一般个体重约三至四斤;色泽美观,靠地的一面白,向阳的一面黄,瓜色白中泛黄;含糖量高,平均含糖量百分之十四以上,最高达百分之十八,高于美国的王牌甜瓜。白兰瓜既是夏令清凉解暑的佳品,又是餐桌百食不厌的珍馐,声誉日著,驰名中外。每当盛暑炎天瓜果应市,南来北往,西去东走的旅客途经兰州,都要购买白兰瓜给亲人品尝或馈赠亲朋至友;生活在兰州的城乡居民,更喜以白兰瓜消渴解暑,因而使白兰瓜一直满足不了市场需要。一九七二年以来,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的民勤县和有名的古瓜州安西等地,种植白兰瓜成功,扩大了产量,使市场供应日趋好转,销售远至港、澳地区和东南亚、欧洲诸国,深受这些地区和国家消费者的欢迎。
白兰瓜品质下降面积减少的原因
  1、天然杂交引起的品种退化。白兰瓜属异花授粉作物,在自然条件下,它的雌蕊接受异株花粉受精结实并产生种子,异交率在50%以上,故后代表现不整齐,纯度低,变异较大。因此,天然杂交是引起品种退化的主要原因。
  2、不合理的耕作引起品质下降。白兰瓜适合在旱砂田种植,一般砂田种植白兰瓜一年后,需要轮作倒茬2—3年,才能发挥高产优质的潜力。但在70—80年代,白兰瓜大量出口,生产任务大,而砂田面积小,连作现象普遍,还有些瓜农为追求经济效益。在瓜快要成熟时过量浇水,不利糖分积累;施肥不合理,如增施氮肥;提早采摘生瓜上市,施用过量或滥用农药等,都会导致品质下降。
  3、病虫危害引起的质量差。白兰瓜的主要病虫害有:病毒病、蔓枯病和蚜虫。
  ①白兰瓜病毒病。是兰州地区瓜类严重发生的病害之一,自60年代以来开始发生,并日趋严重,到了1972年以后,连续多年大发生,如1973年6月下旬兰州市城关区城关乡的五峰子坪有的瓜田发病株率达82.2%。多年来能上市的白兰瓜很大一部分瓜形小而不正常,味道不甜。因此病毒病对白兰瓜产量和品质有很大影响。
  ②白兰瓜蔓枯病。又称黑腐病,兰州瓜农又叫“油秧”或“朽根病”。分布普遍,白兰瓜被害株重病年常达30—50%,死株率5—8%,病株生长发育不良,如果后期病害加重,则瓜蔓提早死亡。据分析记载,重病株平均减产25%,含糖量降低20%左右。
  ③蚜虫。蚜虫除吸食植物汁液,使叶片变形扭曲,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外,还能传播病毒病。
  4、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实践证明,有了优良品种,还必须有相应的良种繁育基地,以加强或加速优良品种的选留种和更新换代工作,才能保证高产、优质。而我市白兰瓜品种至今为群众自选自留自种。因而也是导致品种混杂退化、品质下降的原因之一
  5、白兰瓜生产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农产品数量有限,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是量多。进入市场经济后,农产品数量充足并出现了局部过剩,人们生活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量多转变为质优、营养、无公害。而白兰瓜的生产赶不上这一需求的发展,因而在市场上渐渐失去了竞争力。
现状
  兰州市是全国有名的瓜果城,尤其是闻名遐迩的白兰瓜。60--80年代,产品畅销国内十几个省(市、自治区)以及东南亚市场,身价百倍,供不应求,是我市当时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产品之一。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受品种退化、品质差、产量低等因素的影响,种植面积逐年下降。随着时间推移,这一特色产品名存实亡,在市场上很少见到香甜扑鼻的原味白兰瓜。为了寻找能代替白兰瓜的优良品种,近年来我市引进了许多国外的洋香瓜和国内培育的优良甜瓜新品种,尽管有些品种含糖量很高,品质优良,但在生产上却形不成规模,不能引起市民关注,生命力生非常短暂。目前,据有关人士估计,我市种植的西、甜瓜品种有六、七十个,其中甜瓜品种不下三十个,但人们仍然企盼白兰瓜东山再起。
  白兰瓜作为兰州的特色农产品,它对兰州经济建设做出过贡献,也为兰州瓜果城争得了不少荣誉。在一些教科书中、中国农作物业中、甘肃省志、兰州市志等文献中都有对白兰瓜的详细记载。它不但品质优良,而且外表美丽,还是中美人民的友好象征,更是我国瓜类品种的宝贵资源。保护这一资源,重振白兰瓜产业,让白兰瓜恢复往日的风采是兰州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培植特色、打造品牌的优势作物之一。
有利条件
  1、地理优势。兰州地处中国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有“陆都心脏”之称,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干旱少雨,光照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这一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特别适合瓜类生长。同时,也是白兰瓜生长的理想地区。兰州市应紧紧抓住这种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去发展白兰瓜生产,这对我市农业可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具有丰富的栽培经验。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我市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如在世界上少见的砂田栽培,40年代的白兰瓜的引进,80年代P2西瓜的选育成功,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影响,也代表了兰州市在西、甜瓜生产上具有很高的栽培水平和丰富的经验。因此,重振白兰瓜产业一旦将传统的栽培方法与现代的高新技术相结合,就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3、利用保护地设施能进行周年生产。白兰瓜生育期短,利用我市设施面积大的优势,进行春早熟、秋延迟和夏季栽培,或排开播种期周年生产,并利用其耐贮运的特点,搞好短期贮藏保鲜,能实现周年上市,周年供应,让市民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白兰瓜。
  4、市场需求仍有潜力可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新鲜、天然、营养、无公害的甜瓜需求数量会越来越大。而且物以稀为贵,白兰瓜是兰州市的特色产品。只要我们在特色上做文章,努力提高栽培技术,改善品质,生产出销费者满意的优质白兰瓜,就能增强白兰瓜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5、搞好白兰瓜生产能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如能直接带动旅游业、加工业、农产品运输销售业等发展。
  6、社会关注,人们厚爱白兰瓜。重振白兰瓜产业,是我市乃至全国人民的愿望,也是一项“民心工程”,人民群众希望我们去做,有他们的关心、理解和支持,我们就一定能够做好,并能走向成功。
优化举措
  1、加强组织引导。政府应加强对兰州市特色农产品的开发和研究,尤其对能提高我市知名度的白兰瓜开发作出规划。并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在资金上给予扶持,组织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联合攻关,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做好示范。在宏观调控上积极引导农民,限量栽培。借鉴兰州市出台的百合生产管理方法生产白兰瓜,禁止劣质白兰瓜入市,并建立农产品身份证制度,以提高和保护品牌效应。
  2、选育白兰瓜新品种。加强与高等院校和各大科研单位的合作,引进国内外优良育种材料与我市白兰瓜,应用先进的育种方法,尽快选育出外表接近白兰瓜,而品质、营养、风味更加优良或超过白兰瓜,并适合兰州市种植的新品种,淘汰和更新现有品种。
  3、加强良种基地建设。在产区比较集中的地区,建立种苗基地,给农户提供优良种苗,做到统一繁种,统一供种,避免乱留乱繁过程中造成的优良品种混杂和退化。
  4、引进试验推广先进的栽培技术。如砂田+大棚覆盖技术;嫁接换根技术;配方施肥技术;反季节立体密植栽培技术;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无公害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和节水灌溉技术等,全面提高瓜农栽培水平。进而提高白兰瓜产质量。
  5、建立优质白兰瓜生产基地。在城关区的青白石乡,皋兰县的忠和乡、什川乡等建立优质白兰瓜生产示范基地,在红古区建立反季节生产基地。
  6、实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制定白兰瓜无公害栽培技术标准,全面实行标准化生产,并加强产地、产中、产品的检测与检验,切实做到营养无公害,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7、加强市场信息调查和了解。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方法和生产季节,不断改进不适应市场经济的生产和销售方法,以提升白兰瓜竞争力度。通过以上方面的努力,代表“兰州瓜果城”形象的白兰瓜会以全新的面貌为我市经济建设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