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頭鮎(silurus soldatovi)屬鮎形目,鮎科,鮎屬。俗稱:懷頭魚、懷子、六須鮎。英文名:northem sheatfish 。
瀕危等級:易危。
體長,尾頭側扁。頭長,平扁。吻鈍圓。口大,亞上位,上頜較下頜為短,後伸超過眼後緣;頜齒顯露;上、下頜及犁骨均具尖細齒。3對;上頜須1對,伸達胸鰭;下頜須2對,前須較後須長。眼小,側上位。體無鱗。背鰭小,無硬刺;胸鰭硬刺較弱,前後緣光滑,伸達腹鰭;腹鰭位於背鰭基後方,伸達臀鰭;臀鰭基部長,臀鰭條83-90,略連尾鰭;尾鰭圓截形。體背側淡黃灰色,腹側較淡。
喜生活於主河道及支流中,不喜到湖區及泛濫地帶。為中、下層魚類。性不很活潑,白天多棲息於水體底層,夜間遊至淺水處覓食。秋後則居於深水或在污泥中越鼕。鼕季攝食強度減弱。為肉食性兇猛魚類,以魚類及其它水生動物為食。性成熟年齡為3鼕齡或更大。生長速度較快,2鼕齡的體長可達560-580毫米左右,3鼕齡可達675-685毫米。據記載最大個體體長達2米,體重40公斤。
主要分佈於黑竜江水係黑河市以下到撫遠縣江段,鬆花江、嫩江及烏蘇裏江等,遼河下遊也産;俄羅斯共青團城以下漸少。
過去在黑竜江中遊平原區較常見,常與鮎魚混在一起。20世紀50年代始,由於捕撈過度,自然補充量遠小於捕撈量;其次山區水源林的銳減,使江水常流量銳減枯少(枯水季節尤甚),而洪水期泥水暴增,均有害於魚類資源;再則工業有毒污水的排放,均對魚類資源造成威脅。20世紀60年代以後,懷頭鮎在嫩江齊齊哈爾江段幾乎絶跡。
世界上最長的淡水魚無疑是白鱘,但緊隨其後,並且更加神秘的便是六須鮎(wels)——一種據說可達16英尺長,650磅重的蛇狀大鮎。但是沒有照片,也沒有骨架等任何實物可以證實。有關它的傳說廣為流傳,引人入勝。六須鮎到底有多大?釣癮十足的英國釣魚專傢兼釣魚專欄作傢凱文·麥道剋斯在《鮎魚》一書中描繪了他在歐洲各國追蹤六須鮎的釣魚旅行記,他說,耐心、適合的釣具以及對出産六須鮎的水域情況的瞭解是釣獲50磅以上大鮎的必要因素,麥道剋斯的釣魚隊在德國的施納肯賽河釣起150多磅的六須鮎。大多數歐洲大陸國傢的河流和水庫中都生長有六須鮎。英國的水域也引種了這種魚,但它們的最大體型似乎小了一些,據悉最大的六須鮎生長在俄羅斯、土耳其和東歐國傢。和美洲鮎魚一樣,六須鮎也喜棲息在洞裏或水下雜物中間,大的鮎魚主要在夜間或光綫較暗時進行捕食,這種食肉魚類什麽都吃,從不錯過任何捕食機會,麥道剋斯成功地釣上六須鮎的釣餌包括“湯元”——是用面粉和成面團再捏成一個個面球煮熟而成,用活鯉魚或魚肉塊做釣餌效果也是不錯的。大鮎魚上鈎後會勐烈地擺動身體、打滾或作距離不大的有力衝刺,釣它們要用9~12英尺長的結實的釣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