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 公孙述
目录
公孙述 Gongsun Shu (?~36) 扶风茂陵
  公孙述(?—36年),字子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人。两汉间政治人物。曾经割据蜀郡,并自称“白帝”。
  
  西汉末年,以父荫为郎,补清水(今属甘肃)县长。他为官有方,一方太平,因而闻名。王莽篡汉后,任导江卒正(即蜀郡太守)。新朝末年,自称辅汉将军兼任益州牧,势力大增。
  
  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与刘秀同年自立为帝,国号“成家”,建元龙兴。公孙述迷信讳谶符命之说,废止铜钱,设官铸铁钱,一时间难以流通。好事者窃言“黄牛白腹,五铢当复。”建武五年(30年),光武帝派耿弇等由陇道伐公孙述,隗嚣称臣于公孙述公孙述封其为“朔宁王”。建武十一年(36年),光武帝派兵征讨,不克。
  
  建武十二年(36年),东汉大司马吴汉攻破成都,纵兵大掠,白帝城化为灰烬,汉军尽诛公孙氏,成家亡,存世凡十二年。
《公孙述 Gongsun Shu》
诗人: 陈造 Chen Zao

  东来温诏枉丁宁,隆少忠谋肯汝聆。
  不待宾胪延马援,始知西帝偶人形。
No. 3
  公孙述(?-36) 字子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人。西汉末,以父官荫郎,补清水县长(在今甘肃省境内)。述熟练吏事,治下奸盗绝迹,由是闻名。王莽篡汉,述受任为导江卒正(即蜀郡太守)。王莽末年,天下纷扰,群雄竞起,述遂自称辅汉将军兼领益州牧。是时公孙述僭号于蜀,时人窃言王莽称黄,述欲继之,故称白,自称“白帝”。 以蜀地之物资精练兵卒,四方士庶归附日众,西南夷长亦前来输诚贡献。至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西元二五年),乃自立为帝,国号“成家”,建元龙兴,改益州为司隶校尉,以蜀郡为成都尹,设置三公以下各级职官。又自恃四川地势险要、物产丰饶、户口繁盛,意颇昂扬自得。公孙述素性苛细,迷信讳谶符命之说,好察小事而忽略大体,即位后,贸然废止铜钱,而设官铸铁钱,致使民问货币不通;霸业未成,即立其两子为王,并分封诸子弟分布郡县,一国政事唯任之于公孙氏,拒阻群臣进谏,由此大臣多心生怨望。光武帝以宇内日渐混一,数遣使劝喻归顺,述怒而不从。建武十一年(三五),汉廷乃派兵征讨,被述所拒。次年,复命大司马吴汉举兵来伐,攻破成都,纵兵大掠,尽诛公孙氏,“成家”为东汉所亡。计公孙述割据益州称帝,凡十二年。 后世称之为“跃马”。
英文解释
  1. :  Gongsun Shu
近义词
子阳, 白帝
包含词
僭号公孙述汉攻公孙述之战公孙述僭位于此
前汉门僭号公孙述前汉门·僭号公孙述上白帝城(公孙述僭位于此,自称白帝)
上白帝城公孙述僭位于此自称白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