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八方之風。《呂氏春秋·有始》:“何謂八風?東北曰炎風,東方曰滔風,東南曰熏風,南方曰巨風,西南曰凄風,西方曰飂風,西北曰厲風,北方曰寒風。”《淮南子·墬形訓》:“何謂八風?東北曰炎風,東方曰條風,東南曰景風,南方曰巨風,西南曰涼風,西方曰飂風,西北曰麗風,北方曰寒風。”《說文·風部》:“風,八風也。東方曰明庶風,東南曰清明風,南方曰景風,西南曰涼風,西方曰閶闔風,西北曰不周風,北方曰廣莫風,東北曰融風。”《左傳·隱公五年》:“夫舞所以節八音,而行八風。” 陸德明 釋文:“八方之風,謂東方𠔌風,東南清明風,南方凱風,西南涼風。西方閶闔風,西北不周風,北方廣莫風,東北方融風。” |
|
八種季候風。《易緯通卦驗》:“八節之風謂之八風。立春條風至,春分明庶風至,立夏清明風至,夏至景風至,立秋涼風至,秋分閶闔風至,立鼕不周風至,鼕至廣莫風至。” |
指八音 Means the eight tones |
指八音。《左傳·襄公二十九年》:“五聲和,八風平。” 王引之 《經義述聞·春秋左傳中》:“古者八音謂之八風。 襄 二十九年傳:‘五聲和,八風平。’謂八音剋諧也。”參見“ 八音 ”。 |
|
佛教語。謂世間能煽動人心之八事:得可意事名“利”,失可意事名“衰”,背後排撥為“毀”,背後贊美為“譽”,當前贊美為“稱”,當前排撥為“譏”,逼迫身心名“苦”,悅適心意名“樂”。見《釋氏要覽下·躁靜》。 唐 王維 《能禪師碑》:“不着三界,徒勞八風。” 宋 範成大 《偶箴》詩:“情知萬法本來空,猶復將心奉八風。” 嶺南羽衣女士 《東歐女豪傑》:“索性枯坐一年,參透那八風不動的道理。” |
|
《呂氏春秋·有始》:“何謂八風?東北曰炎風,東方曰滔風,東南曰熏風,南方曰巨風,西南曰凄風,西方曰(風翏)風,西北曰厲風,北方曰寒風。”
《淮南子·墬形訓》作:炎風、條風、景風、巨風、涼風、(風翏)風、麗風、寒風。
《說文解字》則作:“東方曰明庶風,東南曰清明風,南方曰景風,西南曰涼風,西方曰閶闔風,西北曰不周風,北方曰廣莫風,東北曰融風。”
《左傳·隱公五年》:“夫舞所以節八音,而行八風。”陸德明釋文:“八方之風,謂東方𠔌風,東南清明風,南方凱風,西南涼風。西方閶闔風,西北不周風,北方廣莫風,東北融風。” |
|
《易緯通卦驗》:“八節之風謂之八風。立春條風至,春分明庶風至,立夏清明風至,夏至景風至,立秋涼風至,秋分閶闔風至,立鼕不周風至,鼕至廣莫風至。” |
|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五聲和,八風平。”清王引之《經義述聞·春秋左傳中》:“古者八音謂之八風。襄公二十九年傳:‘五聲和,八風平。’謂八音剋諧也。”參見“八音”。 |
|
位於足背五趾畸縫間,左右共八穴。屬經外奇穴。
主治足趾痠痛,腳背腫痛及腳氣麻木等癥。
經外穴名。出《奇效良方》。在足背側,第1-5趾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一側四穴,左右共八穴,主治頭痛,牙痛,月經不調,蛇咬傷,腳氣,腳背紅腫,足趾麻木等。斜刺0.5-1寸;或點刺出血。 |
|
佛教名詞,外人對某人的八種態度。
又叫“世八法”。指塵世間煽惑人心的八件事: 利、衰、毀、譽、稱、譏、苦、樂。詳見《釋氏要覽·澡靜》。
唐王維《能禪師碑》:“不着三界,徒勞八風。”宋範成大《偶箴》:“情知萬法本來空,猶復將心奉八風。”
1. 稱:各種稱贊,各種說好,人前人後為你宣揚,隨時隨地對你擁護,給你贊美,給你歡喜。
2. 譏:冷嘲熱諷,厭惡譏嫌,專說無中生有的行為,隨便議論你的長短,給你生氣,給你煩惱。
3. 毀:言蜚語,毀謗中傷,使你信用蒙受損失,把你的為人說得一文不值,給你打擊,給你阻難。
4. 譽:說你功德,揚你貢獻,贊你是菩薩再來,稱你是聖賢再世,給你捧場,給你得意。
5. 利:金錢物質,各項利益,有的當供養送來,有的作禮品贈到,給你受利,給你利益。
6. 衰:減損所有,破壞所得,將成的事業忽然垮臺,已有的資用忽然失去,給你貧睏,給你衰微。
7. 苦:身遭侵害,心遭惱亂,惡的因緣睏擾生活,惡的境界折磨身心,給你艱難,給你逼迫。
8. 樂:隨心所欲,順適安樂,物資上的享受,感情上的滿足,給你歡欣,給你快樂。
八風也作四順四逆,就好像是八種境界風,能夠吹動人的身心。當我們愚到順境的時候,就歡喜快樂,當我們遇到逆境的時候,就苦惱愁悵,都因禁受不住這八種境界風啊!人若是為"稱譽"而陶醉,人的品格修養就在稱譽裏損傷;人若是為"譏毀"而動心,人的成就就會敗在譏毀的手中;人若是為"利樂"而所迷,人的尊嚴就會被利樂所葬送;人若是為"衰苦"而折服,人就會為被衰苦所打倒。
宋朝蘇東坡,號東坡居士,自小與佛印禪師是好朋友。一日,東坡出關後做了一首詩偈洋洋得意,立刻叫書童乘船從江北瓜州送到江南,呈給金山寺的佛印禪師觀賞,偈雲:"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禪師看後,即批"放屁"二字,囑書童攜回。東坡一見大怒,立即過江責問佛印禪師:"你不誇我也就算了,何必如此譏諷與我?"禪師回敬道:"從詩偈中看,你修養很高,既已八風吹不動,怎又會一屁打過江?"東坡一聽,默然無語,自嘆修養遠不及禪師。
八風,這可怕的境界,若能如如不動,不為這八種境界風所震撼,那纔算是一個頂天立地自由自主的人。 |
|
八風
經外穴。在足背側,第1~5趾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一側四穴,左右共八穴。
|
|
【八風】 ﹝亦名八法,出佛地經論﹞
謂此八法,世間所愛、所憎,而能扇動人心,名之為風。苟心所有主,安住正法,不為愛憎之所惑亂,即八風不能動也。
[一、利],利者,利益。謂凡有益於我者,皆名為利。要覽雲:得可意事曰利。是也。
[二、衰],衰者,減也。謂凡有減損於我者,皆名為衰。要覽雲:失可意事曰衰。是也。
[三、毀],毀者,毀謗也。謂因惡其人,構合異語,潛地而訕謗之。要覽雲:陰為毀訕曰毀。是也。
[四、譽],譽即贊譽,謂因喜其人,雖不對面,亦必潛以善言而贊譽之。要覽雲:陰為贊美曰譽。是也。
[五、稱],稱即稱道,謂因推重其人,凡於衆中,必稱道其善以美之。要覽雲:陽為贊美曰稱。是也。
[六、譏],譏者,誹也。謂因惡其人,本無其事,妄為實有,對衆明說。要覽雲:陽為誹刺曰譏。是也。
[七、苦],苦即逼迫之義,謂或遇惡緣惡境,身心受其逼迫。要覽雲:逼惱身心曰苦。是也。
[八、樂],樂即歡悅之意,謂或遇好緣好境,身心皆得歡悅。要覽雲:適悅身心曰樂。是也。 |
|
【八風】又名八法,即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利是令人得意的事,衰是令人失意的事,毀是背後被人毀謗,譽是背後被人稱譽,稱是當面被人稱譽,譏是當面被人譏諷,苦是身心的各種痛苦,樂是身心的各種快樂。因此八法常為世人所愛憎,而且又能煽動人心,所以喻之為“八風”。 |
|
【八風】 (名數)又名八法。世有八法。為世間之所愛憎。能扇動人心,故名八風。一利、二衰、三毀、四譽、五稱、六譏、七苦、八樂也。行宗記一上曰:“智論雲:衰利毀譽稱譏苦樂四順四違,能動物情,名為八風。”法華文句一曰:“佛無食想,久離八風,不為損益。”止觀五曰:“止是壁定,八風惡覺不能入。”同輔行曰:“八風衹是四違四順。”思益經一曰:“利衰及毀譽,稱譏與苦樂,如此之八法,常率於世間。”寒山子詩曰:“八風吹不動。”案,得可意事名利,失可意事名衰,不見前排撥名毀,不見前贊美為譽,現前贊美為稱見前排撥名譏,逼迫身心名苦,悅適心意為樂,見要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