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學名:hydrangea macrophylla (thunb.)seringe
英文名:largeleaf hydrangea
科名:虎耳草科 saxifragaceae
別名: 綉球、鬥球、草綉球、紫綉球、紫陽花
【形態特徵】落葉灌木,高3—4米;小枝光滑,老枝粗壯,有很大的葉跡和皮孔。 八仙花的葉大而對生,淺緑色,有光澤,呈橢圓形或倒卵形,邊緣具鈍鋸齒。八仙花花球碩大,頂生, 傘房花序,球狀,有總梗。每一簇花,中央為可孕的兩性花,呈扁平狀;外緣為不孕花,每朵具有擴大的萼片四枚,呈花瓣狀。八仙花初開為青白色,漸轉粉紅色,再轉紫紅色,花色美豔。八仙花花期6-7月,每簇花可開兩月之久,花期長,是一種既適宜庭院栽培,又適合盆栽觀賞的理想花木。八仙花原産我國長江流域,現全國各地均有栽培。常見栽培的變種品種有大八仙花、圓錐八仙花、紫莖八仙花、齒瓣八仙花、藍邊八仙花、銀邊八仙花、蔓性八仙花。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4錢。外用:水煎洗或磨汁塗。
【選方】①治瘧疾:八仙花葉三錢,黃常山二錢,水煎服。
②治腎囊風:粉團花七朵,水煎洗患處。
③治喉爛:粉團根,醋磨汁;以雞毛塗患處,涎出愈。(選方出《現代實用中藥》)
【八仙花栽培技術】
八仙花怎樣栽培管理?
八仙花喜溫暖濕潤,不耐幹旱,亦忌水澇;喜半陰環境,不耐寒,適宜在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中生長。土壤的酸鹼度對八仙花的花色影響非常明顯,土壤為酸性時,花呈藍色;土壤呈鹼性時,花呈紅色。八仙花以栽培於酸性(ph4-4.5為宜)土壤中為好。
八仙花喜肥,生長期間,一般每15天施一次腐熟稀薄餅肥水。為保持土壤的酸性,可用1%-3%的硫酸亞鐵加入肥液中施用。經常澆灌礬肥水,可使植株枝繁葉緑;孕蕾期增施1-2次磷酸二氫鉀,能使花大色豔;施用餅肥應避開伏天,以免招致病蟲害和傷害根係。
八仙花葉片肥大,枝葉繁茂,需水量較多,在生長季的春、夏、秋季,要澆足水分使盆土經常保持濕潤狀態。夏季天氣炎熱,蒸發量大,除澆足水分外,還要每天嚮葉片噴水。八仙花的根為肉質根,澆水不能過分,忌盆中積水,否則會爛根。9月份以後,天氣漸轉涼,要逐漸減少澆水量。霜降前移入室內,室溫應保持在4度左右。入室前要摘除葉片,以免爛葉。鼕季宜將植株放在室內嚮陽處,第二年𠔌雨後出室為宜。八仙花管理比較粗放,病蟲害少,是比較容易管理和栽培的理想盆栽花卉。
怎樣給八仙花翻盆換土和進行修剪?
盆栽八仙花,一般每年要翻盆換土一次。翻盆換土在3月上旬進行為宜。新土中用4份葉土、4份園土和2份砂土比例配製,再加入適量腐熟餅肥作基肥。換時,要對植株的根係進行修剪,剪去腐根、爛根及過長的根須。植株移放新盆後,要把土壓實,再澆透水,放置在蔭蔽處10天左右,然後移置室外,進行正常管理。
要使盆栽的八仙花樹冠美、多開花,就要對植株進行修剪。八仙花生長旺盛,耐修剪。一般可從幼苗成活後,長至10-15釐米高時,即作摘心處理,使下部腋芽能萌發。然後選萌好後的4個中上部新枝,將下部的腋芽全部摘除。新枝長至8-10釐米時,再進行第二次摘心。八仙花一般在兩年生的壯枝上開花,開花後應將老枝剪短,保留2-3個芽即可,以限製植株長得過高,並促生新梢。秋後剪去新梢頂部,使枝條停止生長,以利越鼕。經過這樣的修剪,植株的株型就比較優美,大大加強了觀賞價值。
八仙花怎樣繁殖?
八仙花繁殖並不睏難,很容易成活。可用扦插法或分株法進行繁殖。扦插宜在春夏時進行,用一年生枝條,截成10-15釐米長的段子作插穗,插在砂床中,約20天生根,後移植在盆中培養。分株繁殖宜在早春植株萌發前進行,可根據母株根勢將其分開成數株,剪除朽根和過長根,移植於事先準備好的盆中進行培育管理,同時進行修枝。
怎樣養好八仙花?
八仙花又名草綉球,陰綉球。宜在每年早春換盆1次,換進新的培養土(腐葉土、園土各半並摻入少量沙土)。換盆時去掉部分陳土和爛根,並適當進行修剪。八仙花喜肥,生長發育期間,一般每半個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為使盆土經常保持酸性,可在每50千克液肥中加100剋硫酸亞鐵,進行澆灌。孕蕾期增施1-2次磷酸二氫鉀液,則花大色豔。八仙花葉片較肥大,需水量較多。除鼕季氣溫低,要嚴格控製水量外,春、夏、秋三季澆水要充足,使盆土經常保持濕潤狀態,尤其是炎夏,更需給以充足的水分。5—8月底,還需要每天或隔l天嚮葉面上噴水一次。由於八仙花為肉質根,水分過多易爛根,故澆水不宜過量。雨後要及時倒掉盆內積水。9月以後,天氣漸涼,要逐漸減少澆水量,使枝條生長健壯,以利鼕季休眠。霜降前移入室內,室溫保持在5℃左右,促其休眠。入鼕前,要摘除葉片,以免爛葉。從12月中旬開始,陸續移到嚮陽處,溫度上升到15℃一20℃,促使枝葉生長,翌年𠔌雨後出室。八仙花由於花頭過大,應及時設支架綁紮,這樣既可保持花株挺立,又能使植株顯得豐滿。
怎樣使八仙花株形端正?
扦插苗成活後,當新梢長至10釐米一15釐米左右時即摘心。促發分枝。待新枝長至8釐米一10釐米時,進行第2次摘心。以後不再進行修剪,不然新枝萌發過遲,將會影響10月份花芽分化。花謝之後及時將枝條剪短,促發新技。待新技長至8釐米一10釐米時再進行摘心,促使新枝上的芽充實,以利來年開花。以後每年早春3月,應從基部剪去病蟲枝、纖弱枝,衹保留強枝並對此進行短截(每枝留2-3個芽),促發新枝,使之開花繁茂。經過上述的修剪整形,則樹形緊湊、飽滿、勻稱,花多、朵大、色豔。若不修剪,3年以上的老枝基部已木質化,不易萌發新技,容易形成植株下部空虛,影響觀賞價值。
八仙花
(《植物名實田考》)
【別名】粉團花、紫陽花(《現代實用中藥》)。
【來源】為虎耳草科植物綉球的根、葉、花。
【植物形態】綉球
落葉灌木。小枝粗壯,有明顯的皮孔與葉跡。葉大而稍厚,對生,橢圓形至寬卵形,長7~20釐米,寬4~10釐米,先端短漸尖,基部寬楔形,邊緣除基部外有粗鋸齒,上面鮮緑色,下面黃緑色;葉柄長1~3釐米,傘房花序頂生,球形,直徑達20釐米;花梗有柔毛;花極美麗,白色、粉紅,色或變為藍色,全部都是不孕花,萼片4,寬卵形或圓形,長1~2釐米。花期夏季。
我國各地園林與民間常有栽培,變種很多。
【採集】春、夏季采收。
【性味】《四川常用中草藥》:"苦微辛,寒,有小毒。"
【功用主治】①《現代實用中藥》:"抗瘧藥,功效與常山相仿。又用於心髒病。"
①《四川常用中草藥》:"治瘧疾,心熱驚悸,煩躁。"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4錢。外用:水煎洗或磨汁塗。
【選方】①治瘧疾:八仙花葉三錢,黃常山二錢,水煎服。
②治腎囊風:粉團花七朵,水煎洗患處。
③治喉爛:粉團根,醋磨汁;以雞毛塗患處,涎出愈。(選方出《現代實用中藥》) |
|
八仙花
(《植物名實田考》)
【別名】粉團花、紫陽花(《現代實用中藥》)。
【來源】為虎耳草科植物綉球的根、葉、花。
【植物形態】綉球
落葉灌木。小枝粗壯,有明顯的皮孔與葉跡。葉大而稍厚,對生,橢圓形至寬卵形,長7~20釐米,寬4~10釐米,先端短漸尖,基部寬楔形,邊緣除基部外有粗鋸齒,上面鮮緑色,下面黃緑色;葉柄長1~3釐米,傘房花序頂生,球形,直徑達20釐米;花梗有柔毛;花極美麗,白色、粉紅,色或變為藍色,全部都是不孕花,萼片4,寬卵形或圓形,長1~2釐米。花期夏季。
我國各地園林與民間常有栽培,變種很多。
【採集】春、夏季采收。
【性味】《四川常用中草藥》:"苦微辛,寒,有小毒。"
【功用主治】①《現代實用中藥》:"抗瘧藥,功效與常山相仿。又用於心髒病。"
①《四川常用中草藥》:"治瘧疾,心熱驚悸,煩躁。"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4錢。外用:水煎洗或磨汁塗。
【選方】①治瘧疾:八仙花葉三錢,黃常山二錢,水煎服。
②治腎囊風:粉團花七朵,水煎洗患處。
③治喉爛:粉團根,醋磨汁;以雞毛塗患處,涎出愈。(選方出《現代實用中藥》) |
|
學名:Hydrangea macrophylla (Thunb.)Seringe
英文名:Largeleaf Hydrangea
門名: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名: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
目名:薔薇目Rosales
科名:虎耳草科 Saxifragaceae
別名:綉球、鬥球、草綉球、紫綉球、紫陽花、陰綉球 |
|
八仙花又名綉球、紫陽花,為虎耳草科八仙花屬植物。八仙花花潔白豐滿,大而美麗,其花色能紅能藍,令人悅目怡神,是八仙花常見的盆栽觀賞花木。
八仙花原産我國和日本。1736年引種到英國。在歐洲,荷蘭、德國和法國栽培比較普遍,在花店可以看到紅、藍、紫等色八仙花品種。在小庭園、建築物前地栽八仙花也不少。目前,德國蘭普·瓊格弗拉曾(RamppJungpflanzen)公司是世界著名的生産八仙花的企業,也是八仙花新品種最主要的培育和生産單位。其次,荷蘭的門·範文公司和以色列的亞格苗圃,也是八仙花主要生産企業。在亞洲,主要是日本盛産八仙花,在園藝商店中八仙花的品種繁多,可以看到許多花色奇異的新品種,價格昂貴,都作為家庭盆栽觀賞。目前,八仙花年産270萬盆,産值1700萬美元,列日本盆栽花卉産值的第十二位。在美洲,主要是美國栽培比較普遍,盆栽和室外栽培都有一定數量。
我國栽培八仙花的時間較早,在明、清時代建造的江南園林中都栽有八仙花。20世紀初建設的公園也離不開八仙花的配植。現代公園和風景區都以成片栽植,形成景觀。但八仙花的盆栽觀賞還不很普遍,這就給八仙花開發應用帶來極好的機遇。 |
|
落葉灌木,高3—4米;小枝光滑,老枝粗壯,有很大的葉跡和皮孔。 八仙花的葉大而對生,淺緑色,有光澤,呈橢圓形或倒卵形,邊緣具鈍鋸齒。八仙花花球碩大,頂生, 傘房花序,球狀,有總梗。每一簇花,中央為可孕的兩性花,呈扁平狀;外緣為不孕花,每朵具有擴大的萼片四枚,呈花瓣狀。八仙花初開為青白色,漸轉粉紅色,再轉紫紅色,花色美豔。八仙花花期6-7月,每簇花可開兩月之久,花期長,是一種既適宜庭院栽培,又適合盆栽觀賞的理想花木。八仙花原産我國長江流域,現全國各地均有栽培。常見栽培的變種品種有大八仙花、圓錐八仙花、紫莖八仙花、齒瓣八仙花、藍邊八仙花、銀邊八仙花、蔓性八仙花。 |
|
內服:煎湯,3~4錢。外用:水煎洗或磨汁塗。
【選方】①治瘧疾:八仙花葉三錢,黃常山二錢,水煎服。
②治腎囊風:粉團花七朵,水煎洗患處。
③治喉爛:粉團根,醋磨汁;以雞毛塗患處,涎出愈。(選方出《現代實用中藥》)
【毒性】在大傢想象中它就象棉花糖和大圓面包一樣理所當然是可以食用的,但實際上,一旦吃了八仙花,幾小時後就會八仙花出現腹痛現象,另外的典型中毒癥狀還包括皮膚疼痛、嘔吐、虛弱無力和出汗,還有報告說病人甚至會出現昏迷、抽搐和體內血循環崩潰。慶幸的是,現在已研製出一種八仙花中毒的解毒劑。 |
|
八仙花原産我國和日本。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
八仙花的生長適溫為18~28℃,鼕季溫度不低於5℃。花芽分化需5~7℃條件下6~8周,20℃溫度可促進開花,見花後維持16℃,能延長觀花期。但高溫使花朵褪色快。
八仙花盆土要保持濕潤,但澆水不宜過多,特別雨季要註意排水,防止受澇引起爛根。鼕季室內盆栽八仙花以稍乾燥為好。過幹潮濕則葉片易腐爛。
八仙花為短日照植物,每天黑暗處理10小時以上,約45~50天形成花芽。平時栽培要避開烈日照射,以60%~70%遮蔭最為理想。
土壤以疏鬆、肥沃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好。但土壤pH的變化,使八仙花的花色變化較大。為了加深藍色,可在花蕾形成期施用硫酸鋁。為保持粉紅色,可在土壤中施用石灰。 |
|
常用分株、壓條、扦插和組培繁殖。
分株繁殖:宜在早春萌芽前進行。將已生根的枝條與母株分離,直接盆栽,澆水不宜過多,在半陰處養護,待萌發新芽後再八仙花轉入正常養護。
壓條繁殖:在芽萌動時進行,30天後可生長,翌年春季與母株切斷,帶土移植,當年可開花。
扦插繁殖:在梅雨季節進行。剪取頂端嫩枝,長20釐米左右,摘去下部葉片,扦插適溫為13~18℃,插後15天生根。
組培繁殖:以休眠芽為外植體,經常規消毒後接種在添加6-苄氨基腺嘌呤0.8毫剋/升和吲哚乙酸2毫剋/升的MS培養基上,培育出不定芽。待苗高2~3釐米時轉移到添加吲哚乙酸2.0毫剋/升的1/2MS培養基上,長成完整小植株。 |
|
盆栽八仙花常用15~20釐米盆。盆栽植株在春季萌芽後註意充分澆水,保證葉片不凋萎。6~7月花期,肥水要充足,每半月施肥1次或用"卉友"21-7-7酸肥。盛夏光照過強時,適當遮蔭,可延長觀花期。花後摘除花莖,促使産生新枝。花色受土壤酸鹼度影響,酸性土花呈藍色,鹼性土花為紅色。每年春季換盆一次。適當修剪,保持株形優美。 |
|
主要有萎蔫病、白粉病和葉斑病,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灑防治。蟲害有蚜蟲和盲蝽危害,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1500倍液噴殺。 |
|
八仙花怎樣栽培管理?
八仙花喜溫暖濕潤,不耐幹旱,亦忌水澇;喜半陰環境,不耐寒,適宜在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中生長。土壤的酸鹼度對八仙花的花色影響非常明顯,土壤為酸性時,花呈藍色;土壤呈鹼性時,花呈紅色。八仙花以栽培於酸性(PH4-4.5為宜)土壤中為好。
八仙花喜肥,生長期間,一般每15天施一次腐熟稀薄餅肥水。為保持土壤的酸性,可用1%-3%的硫酸亞鐵加入肥液中施用。經常澆灌礬肥水,可使植株枝繁葉緑;孕蕾期增施1-2次磷酸二氫鉀,能使花大色豔;施用餅肥應避開伏天,以免招致病蟲害和傷害根係。
八仙花葉片肥大,枝葉繁茂,需水量較多,在生長季的春、夏、秋季,要澆足水分使盆土經常保持濕潤狀態。夏季天氣炎熱,蒸發量大,除澆足水分外,還要每天嚮葉片噴水。八仙花的根為肉質根,澆水不能過分,忌盆中積水,否則會爛根。9月份以後,天氣漸轉涼,要逐漸減少澆水量。霜降前移入室內,室溫應保持在4度左右。入室前要摘除葉片,以免爛葉。鼕季宜將植株放在室內嚮陽處,第二年𠔌雨後出室為宜。八仙花管理比較粗放,病蟲害少,是比較容易管理和栽培的理想盆栽花卉。
怎樣給八仙花翻盆換土和進行修剪?
盆栽八仙花,一般每年要翻盆換土一次。翻盆換土在3月上旬進行為宜。新土中用4份葉土、4份園土和2份砂土比例配製,八仙花再加入適量腐熟餅肥作基肥。換時,要對植株的根係進行修剪,剪去腐根、爛根及過長的根須。植株移放新盆後,要把土壓實,再澆透水,放置在蔭蔽處10天左右,然後移置室外,進行正常管理。
要使盆栽的八仙花樹冠美、多開花,就要對植株進行修剪。八仙花生長旺盛,耐修剪。一般可從幼苗成活後,長至10-15釐米高時,即作摘心處理,使下部腋芽能萌發。然後選萌好後的4個中上部新枝,將下部的腋芽全部摘除。新枝長至8-10釐米時,再進行第二次摘心。八仙花一般在兩年生的壯枝上開花,開花後應將老枝剪短,保留2-3個芽即可,以限製植株長得過高,並促生新梢。秋後剪去新梢頂部,使枝條停止生長,以利越鼕。經過這樣的修剪,植株的株型就比較優美,大大加強了觀賞價值。
八仙花怎樣繁殖?
八仙花八仙花繁殖並不睏難,很容易成活。可用扦插法或分株法進行繁殖。扦插宜在春夏時進行,用一年生枝條,截成10-15釐米長的段子作插穗,插在砂床中,約20天生根,後移植在盆中培養。分株繁殖宜在早春植株萌發前進行,可根據母株根勢將其分開成數株,剪除朽根和過長根,移植於事先準備好的盆中進行培育管理,同時進行修枝。
怎樣養好八仙花?
八仙花又名草綉球,陰綉球。宜在每年早春換盆1次,換進新的培養土(腐葉土、園土各半並摻入少量沙土)。換盆時去掉部分陳土和爛根,並適當進行修剪。八仙花喜肥,生長發育期間,一般每半個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為使盆土經常保持酸性,可在每50千克液肥中加100剋硫酸亞鐵,進行澆灌。孕蕾期增施1-2次磷酸二氫鉀液,則花大色豔。八仙花葉片較肥大,需水量較多。除鼕季氣溫低,要嚴格控製水量外,春、夏、秋三季澆水要充足,使盆土經常保持濕潤狀態,尤其是炎夏,更需給以充足的水分。5—8月底,還需要每天或隔l天嚮葉面上噴水一次。由於八仙花為肉質根,水分過多易爛根,故澆水不宜過量。雨後要及時倒掉盆內積水。9月以後,天氣漸涼,要逐漸減少澆水量,使枝條生長健壯,以利鼕季休眠。霜降前移入室內,室溫保持在5℃左右,促其休眠。入鼕前,要摘除葉片,以免爛葉。從12月八仙花中旬開始,陸續移到嚮陽處,溫度上升到15℃一20℃,促使枝葉生長,翌年𠔌雨後出室。八仙花由於花頭過大,應及時設支架綁紮,這樣既可保持花株挺立,又能使植株顯得豐滿。
怎樣使八仙花株形端正?
扦插苗成活後,當新梢長至10釐米一15釐米左右時即摘心。促發分枝。待新枝長至8釐米一10釐米時,進行第2次摘心。以後不再進行修剪,不然新枝萌發過遲,將會影響10月份花芽分化。花謝之後及時將枝條剪短,促發新技。待新技長至8釐米一10釐米時再進行摘心,促使新枝上的芽充實,以利來年開花。以後每年早春3月,應從基部剪去病蟲枝、纖弱枝,衹保留強枝並對此進行短截(每枝留2-3個芽),促發新枝,使之開花繁茂。經過上述的修剪整形,則樹形緊湊、飽滿、勻稱,花多、朵大、色豔。若不修剪,3年以上的老枝基部已木質化,不易萌發新技,容易形成植株下部空虛,影響觀賞價值。 |
|
八仙花介紹
八仙花 (Hydrangea macrophylla)
科屬:
虎耳草科
別名:
綉球花
形態特徵:
株高3-4m,枝粗壯。單葉對生,倒卵形或橢圓形。頂生傘房花序近球形,徑約20cm,多為不孕花,白色、粉紅色或藍紫色。
分佈與習性:
原産中國,朝鮮半島、日本也有分佈。為落葉灌木。係短日照植物。喜陰濕環境,不甚耐寒。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土壤pH4-6時,花色多呈藍色;pH7.5以上時,則呈紅色。花期5-7月。
繁殖與栽培:
以扦插繁殖為主,也可分株或壓條繁殖。扦插除鼕季外均可進行;分株宜在早春萌發前進行;壓條可於黴雨期前進行。應植於稍庇處,越鼕溫度不得低於5℃。
應用:
八仙花花色多變,盛開時花團錦簇,美麗多姿,是優良的觀賞花木,宜植於庭園陰處、林間、林緣、池畔、水濱濕處,也可盆栽觀賞。 |
|
八仙花原産日本及我國四川一帶。1736年引種到英國。在歐洲,荷蘭、德國和法國栽培比較普遍,在花店可以看到紅、藍、紫等色八仙花品種。在小庭園、建築物前地栽八仙花也不少。德國蘭普·瓊格弗拉曾(RamppJungpflanzen)公司是世界著名的生産八仙花的企業,也是八仙花新品種最主要的培育和生産單位。其次,荷蘭的門·範文公司和以色列的亞格苗圃,也是八仙花主要生産企業。在亞洲,主要是日本盛産八仙花,在園藝商店中八仙花的品種繁多,可以看到許多花色奇異的新品種,價格昂貴,都作為家庭盆栽觀賞。 |
|
|
|
八仙花屬 | 八仙花科 | 聚八仙花 | 八仙花根 | 銀邊八仙花 | 花葉八仙花 | 東陵八仙花 | 蔓性八仙花 | 圓錐八仙花 | 雪山八仙花 | 八仙花芽枯病 | 八仙花緑瓣病 | 柳梢青聚八仙花 | 柳梢青(聚八仙花) | ,邊八仙花 | 東陵八仙花橢圓葉樹 | 聚八仙花歌贈江淮肥遁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