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 全面预算
目录
No. 1
  全面预算是指企业总体计划的数量说明,也就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生产经营活动全部计划数量形式的反映.
  全面预算编制的方法,按不同分类标志,通常有以下几种:按与业务量的关系分为静态预算和弹性预算;按编制预算的基础分为增基预算和零基预算;按编制预算的期间可分为固定预算和永续预算,等等。编制全面预算主要遵循:切合实际,先进合理;上下结合,协商一致;预算系统和会计体系一致;依照程序,分项编制等原则。
  全面预算的内容包括:
  1.销售预算;
  2.生产预算;
  3.直接材料预算;
  4.直接人工预算;
  5.制造费用预算;
  6.产品成本预算;
  7.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
  8.现金预算;
  9.预计损益表及利润分配表;
  10.预计资产负债表。
No. 2
  一、 全面预算的概念:
  全面预算是关于企业在一定的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或一个既定期间内)各项业务活动、财务表现等方面的总体预测。它包括经营预算(如开发预算、销售预算、销售费用预算、管理费用预算等)和财务预算(如投资预算、资金预算、预计利润表、预计资产负债表等)。
  全面预算是一种管理工具,也是一套系统的管理方法。全面预算通过合理分配企业人、财、物等战略资源协助企业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并与相应的绩效管理配合以监控战略目标的实施进度,控制费用支出,并预测资金需求、利润和期末财务状况等。
  全面预算的编制、执行与调整涉及公司的所有部门及主要人员,包括总公司所有的业务部门与职能部门,以及所有子公司的各项业务活动。
  二、全面预算的目的及作用
  全面预算是对企业战略规划的一种正式、量化的表述形式。在遵循企业战略目标的前提下概括了企业的战略目标及达成战略目标的可行步骤。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目的及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预算与战略管理:
  全面预算能够细化公司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计划,它是对公司整体经营活动一系列量化的计划安排,有利于战略规划与年度经营计划的监控执行。
  通过全面预算的编制,将有助于公司上下级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加深部门及员工对公司战略的理解。
  全面预算也为公司的全体员工设立了一定的行为标准,明确了工作努力的方向,促使其行为符合公司战略目标及预算的要求。
  通过编制公司全面预算,使公司管理层必须认真考虑完成经营目标所需的方法与途径,并对市场可能出现的变化做好准备。
  2、预算与绩效考核:
  全面预算是公司实施绩效管理的基础,是进行员工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通过预算与绩效管理相结合,使公司对其部门和员工的考核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预算与资源分配:
  全面预算体系中有一部分数据可以直接衡量下一年度企业财务、实物与人力资源的规模,可以用来作为调度与分配资源的重要依据之一。
  全面预算可以促进公司各类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预算与风险控制:
  全面预算是公司管理层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控的有效工具,通过寻找经营活动实际结果与预算的差距,可以迅速地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强化内部控制,降低了公司日常的经营风险。
  全面预算体系中可以初步揭示企业下一年度的预计经营情况,根据所反映出的预算结果,预测其中的风险点所在,并预先采取某些风险控制的防范措施,从而达到规避与化解风险的目的。
  5、预算与收入提升及成本节约:
  通过全面预算可以加强对费用支出的控制,有效降低公司的营运成本。
  全面预算体系中包括有关企业收入、成本、费用的部分,通过对于这些因素的预测,并配合以管理报告与绩效奖惩措施,可以对下一年度的实际经营水平进行日常监控与决策。当公司的收入、成本费用水平偏离预算时,企业决策者就可以根据管理报告中所反映的问题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加以改进。而且考虑到收入与成本费用间的配比关系,全面预算体系可以为收入水平增长情况下的成本节约提供较为精确的估计。
相关词
管理预算管理财务技术网财务培训会计预算弹性预算管理会计
包含词
全面预算管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务
全面预算管理带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践探索商业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