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全耳毛兔
  全耳毛兔,亦即中係安哥拉兔。安哥拉兔原産英國,輸入世界各地後又培育出不同的優良品係。
  1926年,法國傳教士將安哥拉兔引入上海,以後又曾從日本引進英係安哥拉兔。我國著名小動物專傢馮煥文先生,於新中國成立前即在上海創辦中華種兔場,倡導飼養安哥拉兔。無錫陸理成先生創辦惠康牧場飼養過安哥拉兔。新中國成立後,群衆在英、法係安哥拉兔雜交的基礎上,並摻入中國白兔的血統,經過長期選育而形成中係安哥拉兔,它的代表類型是全耳毛獅子頭,簡稱全耳毛兔
  【外貌特徵】
  全耳毛兔被毛純白色,頭短而寬,耳殼密生細長絨毛飄出耳外,甚為美觀,額毛、頰毛豐盛並常遮住眼睛,正面看僅能見到鼻尖和嘴吧,形似獅子頭。體型稍長,骨細皮厚,體毛纖細而長,粗毛少,且延伸到腳部。
  【産地與分佈】
  全耳毛兔是江蘇省蘇南地區育成的毛用兔地方品種,早在清末民初,始有外國傳教士將安哥拉兔帶入江蘇。20、30年代又有少數實業傢和知識界人士相繼從日本引進英係、法係安哥拉兔。起初在無錫等地飼養,後逐步擴散到蘇南各地農村。群衆利用英、法兩係安哥拉兔雜交及與本地白兔雜交,雜種兔群不斷擴大。
  新中國建立後50年代,又經對雜種兔群進一步選育,逐漸培育形成中係安哥拉兔-全耳毛兔的新兔種。
  目前,全耳毛兔主要分佈蘇南地區的吳江、宜興、武進等縣。1987年江蘇全省毛用兔年末存欄量為156.17萬衹,其中全耳毛兔約占20%左右。
  【生産性能】
  全耳毛兔繁殖力強,平均每窩産仔7.5衹左右,一年能繁殖8-9胎。成年兔體重2.5-3.5公斤,年平均剪毛量約370剋左右, 個別達500剋以上。
  【飼養價值】
  全耳毛兔的主要特點是適應性強,耐粗飼,繁殖力高,絨毛品質好。其外貌特徵為,周身如球(側面看外觀似毛球),雙耳如剪,兩眼如珠,腳如虎爪。它頭毛豐盛,耳毛濃密,背毛、腹毛齊全。該兔主要缺點是,體型較小,成兔體重2.5~3千克;産毛量低,年産毛僅200~300剋。
  為了提高全耳毛兔的産毛量,拉大體型,並保持其優點,1982年,南京農業大學和吳江縣養兔協會受江蘇省科委的委托,對全耳毛兔進行本品種選育,經過3年多的選育,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效果,成兔體重達3千克以上,年産毛量達500剋以上。由於德係安哥拉兔的引進和推廣,純種全耳毛兔已越來越少,幾乎絶跡。
  20世紀80年代初,張傢港市多管局,用德係安哥拉兔改良全耳毛兔,取得較好的效果,德×中一代兔年産毛量500~600剋,德×中級進二代兔年産毛量達600~800剋。
  我國自己選育的安哥拉兔高産群。長期以來,我國飼養的中係安哥拉兔,不僅體型小,産毛量也較低。進入80年代以後,國內在進行德係安哥拉兔純種選育的同時,開展“德×中”雜交選育,經過近10年的努力,浙江、上海等地先後培育出一群高産安哥拉兔,其産毛性能遠遠超過德係安哥拉兔,成為名副其實的國際明星安哥拉兔。
  上海市南匯縣某長毛兔總場,在1993年4月“創世杯”賽中,發現2衹世界超級長毛兔母兔,堪稱世界長毛兔“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