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胚生命科学的新发现
无论是植物的枝条还是叶片,动物的节肢或是器官都是全息胚。一切生物体都是由全息胚组成的。
在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物有几万种。它们千姿百态,生活在各种环境里,使大自然到处都呈现着勃勃生机。
生物界蕴含着无穷的奥秘。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努力地认识着生物。由于显微镜的发明,17世纪英国科学家胡克首次看到了植物细胞。150年后,德国科学家施来登和施旺确立了伟大的细胞学说。
细胞学说正确地指出,细胞是生物体统一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细胞经过分裂而产生了新的细胞。
但是,生物体是极其复杂的,除了细胞之外,还有没有别的统一结构和功能单位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经过长期的观察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全息胚学说,创立了全息生物学。全息胚学说提示了生物体上存在着另一种统一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这就是全息胚。
我们知道一个鸡蛋的蛋黄是鸡的卵细胞,受精的鸡蛋能够孵化出小鸡。生物的受精卵或起始细胞都是包含有生物体的全部信息能够发育成新的生物体。
生物体上的一般细胞,就是体细胞,也含有生物体的全部信息,有潜在发育成新整体的能力。
植物体上的许多部分的细胞,都可以人工培养,使它们在培养基上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
发育初期的白鼠胚胎。把它分割成若干个体细胞团,然后植入母鼠的子宫。这些体细胞团就会长得(发育成)一个个完全一样的小白鼠。动植物的体细胞在实验室人工培养的条件下能够发育成新的生物体。在自然条件下,动植物的体细胞在动植物本体上,也表现出它向新整体发育的能力。
不过由于受到整体的控制,它们在发育过程中便会发生特定的变化。最后特化为生物的一个组成部分。比如在植物体上,会成为一张叶片,一只花朵,一个分枝;在动物体上会成为一个器官,一个节肢等等。
生物体的各个部分都是由体细胞发育和特化而来的。它们虽然形态不同,功能各异,但它们都含有生物整体的全部信息,都是特化了的胚胎。
在植物体,许多全息胚的胚胎性质是非常明显的。大仙人球上长着许多的小仙人球,都是发育程度很高的全息胚。把它们取下来移栽就会成为新的个体。
蟹爪兰,它的每一个节变态茎都是特化的胚胎,栽种到土壤里就是从叶片边缘长出了一个个的幼体,有根有叶,胚性十足,落地就能成活。
榕树的分枝,基部都长着气生根,这表明一个分枝就是一个全息胚,也就是一株长在大榕树上的小榕树。
在松树上,虽然分枝基部的气生根不见了,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分枝的胚胎性质,它的大部分分枝发育程度很高。长得和小松树的形态很相似,而它的小分枝则是发育程度较低的全息胚,长得和松树的幼苗一模一样。
竹节海棠的一片落叶,就能在地上生根发芽,这显示了植物叶子的胚胎属性。
杨树的叶子,从形态上就可以看出,它是发育程度很高的全息胚,实际上一张叶子就是一株扁化了的杨树。
针叶树的针叶也是全息胚吗?是的,只不过发育程度很低,如油松的束针叶,就是一棵长在树上的两叶期幼苗。
植物的根茎和块茎同样都是特化的胚胎,像生姜、美人蕉、马铃薯等,不都是根茎或块茎来繁育的植株吗?
和植物体一样,动物体的各个部分也都是全息胚。
淡水水螅母体上会长出一个个芽,就象植物的分枝一样,每一个芽都是一个全息胚,脱离了母体就能独立生活。
涡虫可以通过无性横分裂的方式繁殖,断裂后的每一段都能发育成一个完整的新个体。
水蛭的大部分体节,都有相同的内脏和相同的结构,每一节都是一个特化胚胎,所以把水蛭切成段就会长成2条新的水蛭。
斑马全身布满条纹,颇为奇特,可是你知道吗?它身体各个主要部分的条纹是相等的,都是11条,这正是斑马体上各主要全息胚的胚性显示。
小白鹭整个身体的后部长着尾羽,它的头后则长着几根长长的羽毛,它的身体的下部长腿和脚,头的下部则着长嘴;嘴和腿脚和外套都是由角蛋白构成的,这些相关现象是头与尾的全息胚的胚性和信息稳定平衡的有力证据。
如果说人体的各个节肢和器官都是全息胚,这似乎很难使人理解。但事实上人类和其他高等动物一样,并无例外。
如果把人的耳朵和人的早期胚胎作比较,可以看出它们不仅形态相似,而且人胚将要发育成节肢和某些器官的地方,正和耳朵上中医用来查病治病的穴位相互对应。耳朵就是一个全息胚。
在人体的每一个节肢上都有一根长骨,而人的早期胚胎上,则有脊索,这样一根原始的骨骼,脊索是长在胚胎的背侧;而长骨则是长在节肢的背侧。实际上长骨就是脊索特化而来的,节肢就是特化的胚胎,人体的每一节肢都是如此。
生物体的全息胚都包含整体的性质(信息)高发育程度的全息胚是整体的缩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