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拼音: xiōng dì xì qiáng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补语、分句;含贬义
解释: 阋争斗。兄弟之间的纠纷,也比喻内部争斗。
资料来源: 《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例子: 而侠累那家伙,偏偏要~,引狼入室!★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二幕
| | 《诗.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郑玄笺"兄弟虽内阋而外御侮也。"阋,争吵。比喻内部纷争。 | xiōng dì xì qiáng xiōng dì xì qiáng | 阋:争吵;争斗。《诗·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意指兄弟在家里争吵,在遇到外来欺侮时就一致对外。后比喻内部相争 | | 《诗·小雅·常棣》:“兄弟鬩于墙,外御其务。” 郑玄 笺:“兄弟虽内鬩而外御侮也。”阋,争吵。比喻内部纷争。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二幕:“而 侠累 那家伙,偏偏要兄弟阋墙,引狼入室!” | | 兄弟阋墙 ( xiōng dì xì qiáng )
【解 释】 阋:争斗。兄弟之间的纠纷,也比喻内部争斗
【出 处】 《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补语、分句;含贬义
【示 例】 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二幕:“而侠累那家伙,偏偏要~,引狼入室!”
【近义词】 同室操戈 相煎何急
【反义词】 一致对外
【英 文】 internal strife <brothers fight among themselves> | | 成语名称 兄弟阋墙 汉语拼音 xiōng dì xì qiáng 成语释义 阋:争斗。兄弟之间的纠纷,也比喻内部争斗。 成语出处 《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使用例句 而侠累那家伙,偏偏要兄弟阋墙,引狼入室!
★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二幕 | | - n.: internal strife; brothers fight among themselves
| | 祸起萧墙, 同室操戈, 萧墙之祸, 尺布斗粟, 自相残杀, 煮豆燃萁, 相煎何急, 自相鱼肉, 相煎太急 | | 同仇敌忾, 同仇敌慨, 同心协力, 同心同德, 同舟共济, 大军压境, 三位一体, 一人之交, 一德一心, 一心一德, 亲如骨肉, 亲密无间, 兵临城下, 兄弟般的感情, 群威群胆, 辅车相依, 水乳交融, 情同手足, 戮力同心, 敌忾同仇, 敌国外患, 手足之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