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用語 > 偏襢
目錄
No. 1
  偏襢 piān tǎn
  偏護一方
  法官偏襢被告
  解衣襢露一臂,解衣露肉
  古指 脫下一隻衣袖
  今指 偏護 襢護
  樊於期偏襢扼腕而進曰。——《戰國策·燕策》
  漢朝皇帝劉邦,手下有一個勇猛的太尉叫周勃,此人在軍中甚有威望。劉邦臨死時,深知有人想篡位奪取劉氏天下,因而對周勃寄予極大的希望,曾對人說道:“安劉氏者,必勃也!”
  劉邦死後,果然,呂氏專權,大力培植呂姓的勢力。想到高祖劉邦的重托,周勃决心奪過呂後的兵權,恢復劉氏的帝業。
  一天,周勃把軍士們召集在一起,宣佈了自己的主張,他對士兵們說:“你們凡是擁護現在的呂後的,就脫掉袖子,露出右臂;凡是擁護劉氏的,就露出左臂!”周勃的話音剛落,兵士們都“刷”地露出了左臂,表示擁護劉氏,聽他的指揮。
  不久,呂氏就垮臺了。
  偏是偏嚮一方的意思,襢是裸露的意思。偏襢一詞的意思就是這樣來的。現在使用這個詞,它的意義當然不是“露出左臂”的含義了,而是在它原義的基礎上,引申出“偏嚮”的意義。所謂偏襢,就指偏嚮、襢護。
佛教百科
  【偏襢】襢露一臂。出傢人穿袈裟,通常偏露一邊,如金剛經所說的偏襢右肩是。
佛教百科
  【偏襢】 (術語)此有二解:一、謂襢露一臂也。史記,陳勝起窮巷,奮棘矜,偏襢大呼,天下從風。今通稱偏護其人曰偏襢。蓋自周勃有為呂氏右襢為劉氏左襢之令,後遂沿用襢字為助之義矣。二、佛傢所著袈裟。輒偏露一邊。謂之偏襢。金剛經所謂偏襢右肩。是也。
英文解釋
  1. :  bias
  2. n.:  favor,  unbutton one's clothing and expose,  discriminate in favor of,  be partial to and side with,  take a side with,  take sides with,  take a side,  take sides,  respect of the person,  respect of persons,  accept persons,  acceptance of persons,  siding,  predilection,  nepotism,  favouritism,  favoritism
  3. v.:  side,   be partial
法文解釋
  1. v.  montrer de la partialité pour, être partial pour, prendre fait et cause pour
近義詞
偏愛
成見, 偏心, 偏見, 偏嚮, 與他物相較之, 計畫或組織
包含詞
偏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