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理化 > 信息安全國傢重點實驗室
目錄
No. 1
  實驗室概況
  信息安全國傢重點實驗室籌建於1989年,1991年通過國傢驗收並正式對外開放。實驗室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依托於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參與共建。1997年和2002年兩次通過國傢評估,1999年進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試點”。
  實驗室的總體目標是:為國傢安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信息安全保障提供科學依據;解决對國民經濟發展起關鍵作用或可能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科學技術問題;為國傢培養信息安全方面的高級專業人才。
    信息安全國傢重點實驗室擁有一支多學科交叉、理論研究與工程技術相結合、老中青三結合、以年輕骨幹為主體的高水平研究隊伍。
  實驗室不僅是研究基地,也是人才培養基地。實驗室擁有一支教學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設有信息安全學科的碩士、博士點,同時依托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和軟件研究所設有應用數學、通信與信息係統和計算機應用等學科的碩士、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已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信息安全高層次人才培養體係。截至2005年7月,實驗室已出站博士後31人,已畢業博士生31人,已畢業碩士生115人。
  研究領域
  實驗室根據信息安全學科的特點,國際信息安全發展的現狀和趨勢以及對國傢經濟建設和安全的重要作用,製定了如下研究方向和研究內容:
  方向1:密碼理論與技術
  § 密碼學的相關數學理論
  § 密碼算法設計與分析理論
  § 密碼應用與實現技術
  § 量子密碼與混沌密碼
  方向2:安全協議理論與技術
  § 安全協議的形式化分析理論
  § 安全多方計算理論
  § 安全協議的可證明安全性理論
  § 實用安全協議的設計、分析與實現
  方向3:信息對抗理論與技術
  § 係統安全性分析與評估
  § 入侵檢測、取證與監控
  § 應急響應
  § 惡意代碼分析與防範
  § 網絡攻擊技術
  § 信息隱藏理論與技術
  方向4:網絡與係統安全
  § 網絡安全體係結構
  § pki/pmi技術
  § 無綫通信安全
  § 操作係統安全
  § 數據庫安全
  § 信息安全保障宏觀研究
實驗室概況
  信息安全國傢重點實驗室(State key laboratory of information security)籌建於1989年,1991年通過國傢驗收並正式對外開放。實驗室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依托於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實驗室的總體定位是:瞄準國際信息安全學科發展前沿,密切結合國傢信息安全戰略需求,進行信息安全前沿性和前瞻性科學問題創新性研究和自主信息安全關鍵技術研發。
  實驗室的總體目標是:為國傢信息安全保障體係建設提供理論指導和科學依據;對前沿性和前瞻性信息安全科學問題進行創新性研究,以促進和推動信息安全學科的發展;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關鍵安全技術和係統,以滿足國傢和行業部門的需求;為國傢培養高水平的信息安全專業人才。
  實驗室成立以來,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學術交流、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已發表學術論文1500多篇,出版著作(譯著)70多部,承擔國傢級和省部級項目300多項,科研成果獲國傢級、省部級奬勵20項,其中獲國傢科技進步一等奬1項,國傢科技進步二等奬4項,國傢自然科學三等奬2項,省部級一等奬6項。實驗室現有固定人員53人,流動人員(包括高級訪問學者、博士後、博士生、碩士生等)193餘人。實驗室擁有4200多平方米的辦公用房,已建成一流的網絡安全實驗環境。
研究領域
  實驗室根據信息安全學科的特點,國際信息安全發展的現狀和趨勢以及對國傢經濟建設和安全的重要作用,製定了如下研究方向和研究內容:
  方向1:密碼理論與技術
  § 密碼學的相關數學理論
  § 密碼算法設計與分析理論
  § 密碼應用與實現技術
  § 量子密碼與混沌密碼
  方向2:安全協議理論與技術
  § 安全協議的形式化分析理論
  § 安全多方計算理論
  § 安全協議的可證明安全性理論
  § 實用安全協議的設計、分析與實現
  方向3:信息對抗理論與技術
  § 係統安全性分析與評估
  § 入侵檢測、取證與監控
  § 應急響應
  § 惡意代碼分析與防範
  § 網絡攻擊技術
  § 信息隱藏理論與技術
  方向4:網絡與係統安全
  § 網絡安全體係結構
  § PKI/PMI技術
  § 無綫通信安全
  § 操作係統安全
  § 數據庫安全
  § 信息安全保障宏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