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農業 > 信天翁
目錄
No. 1
  大型海鳥。身體白色略帶青色,長約二三尺,體形大的種類長可達一米以上,翅淡黑色,趾間有蹼,善飛能泳,食水生動物,見於我國沿海各地。古人見其凝立水際,或謂其不能捕魚,常用以比喻呆立或留居原地少活動。
亦稱"信天公" Also known as "trust God"
  亦稱“ 信天公 ”。亦稱“ 信天緣 ”。
  大型海鳥。身體白色略帶青色,長約二三尺,體形大的種類長可達一米以上,翅淡黑色,趾間有蹼,善飛能泳,食水生動物,見於我國沿海各地。古人見其凝立水際,或謂其不能捕魚,常用以比喻呆立或留居原地少活動。 宋 洪邁 《容齋五筆·瀛莫間二禽》:“其一類鵠,色正蒼而喙長,凝立水際不動,魚過其下則取之,終日無魚,亦不易地,名曰信天緣。” 宋 王應麟 《睏學紀聞·評詩》:“ 攻媿 記 張武子 之語,水禽有名信天公者。按 晁景迂 集: 黃河 有信天緣,常開口待魚。” 宋 樓鑰 《書張武子詩集後》:“或謂君不為歲晚計,君曰:‘水禽有名信天翁者,食魚而不能捕,兀立沙上,俟他禽偶墜魚於前,乃拾之,然未聞有餓死者。’其夷澹雅謔類此。” 清 梁章鉅 《浪跡叢談·喜雪唱和詩》:“喜雨未幾旋喜雪,長年惟學信天翁。” 李劼人 《死水微瀾》第五部分八:“而倒憨木癡的男子們,老是呆立在那裏,好象灘頭的信天翁。”
信天翁(albatrosses)——最長的鳥翼
  過去,迷信的水手將信天翁視為是不幸葬身大海的同伴亡靈再現,因此深信殺死一隻信天翁必會招來橫禍。塞繆爾•泰勒•柯勒律治的著名詩篇《古代水手的詩韻》正是敘述了在一隻信天翁被槍殺後災難是如何降臨到一艘船上的。然而,即便如此,許多19世紀的水手仍熱衷於捕食這種鳥類來豐富一下漫漫航途中單調乏味的飲食,並將它們的腳折入煙袋中,將翅膀的骨頭放進煙管裏。信天翁“albatrosss”這個詞從葡萄牙語“alcatraz”一詞發展而來,最初用於指任何一種大型的海鳥;很明顯,這個葡萄牙詞源於阿拉伯語“al-cadous”,指鵜鶘。
  信天翁區別於本目(鸌形目)其他科鳥類的不同之處在於,它的管狀外鼻孔的位置是分別在喙基部的兩側,而非聚合在喙基頂部。信天翁科下分為4個屬:“diomedea”屬,即“大信天翁”,包括6個種類,平均翼展達3米;“thalassarche ”屬,有9個相對較小的種,通常被稱為“mollymauks”(源於荷蘭語“mollemok”,最初指臭鷗);“phoebastria”屬,包括4個北太平洋和熱帶太平洋地區的種類;以及由一身深色的烏信天翁和灰背信天翁組成的“phoebetria”屬,具有相對較長的翅膀。通過近年來的分子分析,得到承認的信天翁種類已由14種增至21種。
形態與功能:滑翔冠軍
  信天翁以毫不費力的飛翔而著稱於世——它們能夠跟隨船衹滑翔數小時而幾乎不拍一下翅膀。它們為減少滑翔時肌肉的耗能而體現出來的適應性之一是有一片特殊的肌腱將伸展的翅膀固定位置,其二是翅膀的長度驚人,較之鸌形目其他科的鳥類,信天翁的前臂骨骼與指骨相比顯得特別長,翼上附有25~34枚次級飛羽,相比之下,海燕僅有10~12枚。於是,信天翁的翅膀如同是極為高效的機翼,高“展弦比”(翼長與前後寬之比)使它們能夠迅速嚮前滑翔,而下沉的機率很低。這種對快速、長距離飛行的適應性令信天翁得以從它們在海島上的繁殖基地起飛,翺翔於茫茫的汪洋大海上空。
分佈模式:多居南半球
  信天翁的分佈非常明顯,這與南極洲和南美洲、非洲及澳大利亞南端之間的海洋帶受風影響有關。南緯45°~70°集中了數目最多的個體和種類,但它們也在南半球的溫帶水域繁殖,同時少數種類的分佈區域進入了北太平洋。加拉帕哥斯群島和厄瓜多爾外海的拉普拉塔島上的加島信天翁在赤道處繁殖,那裏的氣候受到寒流洪堡洋流的影響。而短尾信天翁(主要在日本和臺灣外海的島嶼上)、西北太平洋的黑腳信天翁和夏威夷群島的黑背信天翁均在北太平洋繁殖。如今,北大西洋沒有信天翁繁殖╠╠儘管在180萬年~1萬年前的更新世曾有,也儘管人們知道那些誤入北大西洋的信天翁中有少數已存活了數十年。造成今天信天翁在北大西洋沒有種群的原因很可能是後更新世的擴散現象沒有在那裏發生。
飲食:依賴海洋
  從跟隨船衹的習性就不難知道,信天翁是出了名的食腐動物,喜食從船上扔下的廢棄物。它們的飲食範圍很廣,但經過對它們胃內成份的詳細分析,發現魚、烏賊、甲殼類構成了信天翁最主要的食物來源。它們主要在海面上獵捕這些食物,但偶爾也會像鰹鳥一樣鑽入水中,深度達6米(灰頭信天翁),甚至最深可達12米(灰背信天翁)。
  信天翁有時會在夜間覓食,因為那時很多海洋有機物都浮到水面上來。有關信天翁白天和夜間覓食的比例問題,人們通過勸服它們吞下一個傳感器的辦法便可以獲得詳細信息。傳感器位於胃中,當信天翁吞入一條從寒冷的南大洋水域中捕獲的魚時,體內溫度會立刻降低,傳感器便將此記錄下來。攝入的食物成分比例因種類而異,而這對信天翁的繁殖生物學有很大的影響。
繁殖生物學:一個伴侶,一個孩子
  信天翁壽命相當長,平均可存活30年。但它們繁殖較晚。雖然3-4歲時生理上就具備了繁殖能力,但實際上它們在之後的數年裏並不開始繁殖,有些甚至直到15歲纔進行繁殖。剛發育成熟後,幼鳥會在繁殖季節臨近結束時出現在繁殖地,但時間很短;接下來的幾年內它們纔會花越來越多的時間上岸來尋求未來的另一半。當一對配偶關係確立下來後,通常就會一直生活在一起,直到一方死亡。“離婚”衹發生在數次繁殖失敗後,並且代價很大,因為它們接下來幾年內都不會繁殖,直至找到新的配偶。事實上,對於漂泊信天翁而言,一次離婚會導致它們的生殖成功率永久性地降低10%~20%。
  大部分信天翁都群居營巢,有時成千上萬對配偶將巢築在一塊,衹有phoebetria屬的兩個種類主要在懸崖的岩脊上單獨營巢。有幾個種類的巢為一個堆,由泥土和植物性巢材築成,非常大,成鳥爬上去都有睏難。而熱帶的信天翁較少築巢;加島信天翁則根本不築巢,它們將卵置於足部四處遊蕩。雄鳥在繁殖期開始時先來到群居地,然後在雌鳥加入後進行交配。
  孵卵任務由雙方共同承擔,一般為幾天輪換一次。整個孵化期約為65天(為較小的種類)至79天(皇信天翁)。對於剛孵化的雛鳥,親鳥開始時主要是喂育,後來則主要是看護。在出生20天後,看護期結束,接下來成鳥衹是定期回到陸地給雛鳥喂食。黑腳信天翁的雛鳥白天常常會在離巢30米的周圍踱步,尋找陰涼處,但衹要親鳥帶着食物一到,它們立即衝回巢中。成鳥會在岸上逗留足夠長的時間來辨認雛鳥,喂給它們未消化的海洋動物肉和消化獵物所産生的富含脂類的油。
  育雛期間,有些種類的親鳥雙方輪流到遙遠的捕食區域去覓食,短則1~3天,長則5天以上。而漂泊信天翁更是令人敬佩,雄鳥往往會比雌鳥飛到更遠的南方去尋找食物,因此也就要面對更寒冷的海水和暴風雨更多的惡劣天氣。故漂泊信天翁的雄鳥無一例外地具有比雌鳥更高的翼負載(體重與翼面積之比)。
  信天翁長齊飛羽需要120天(黑眉信天翁和黃鼻信天翁)至278天(漂泊信天翁)不等。故最長的留巢期也出現在後者身上,包括孵化期在內長達356天,也就意味着漂泊信天翁衹能隔年繁殖,因為每次繁殖後都必然有一個換羽期。事實上,已知至少有9個種類為兩年繁殖一次,包括全部的“大信天翁”種類、灰背信天翁、烏信天翁和灰頭信天翁
  人們曾一度以為在不繁殖的那一年,信天翁在海上飛行或多或少都是漫無目的。然而,附於漂泊信天翁身上的現代傳感器顯示情況並非如此,而似乎是個體會朝海上的某個特定區域飛去,並在那裏度過大部分時光。
保護與環境:來自延繩捕魚的威脅
  信天翁的繁殖群居地由於在孤立的海島上,沒有天敵,因而長期以來一直保護良好。但自從被水手船員發現後,便蒙受了巨大損失:蛋被攫取,成鳥被害。而隨着羽毛被用於人類服裝和寢具的製造後,它們更是遭到了大肆掠劫。短尾信天翁便因人類徵集它們的羽毛而幾近滅絶:數十萬衹鳥被捕殺,種類的繁殖行為在20世紀40年代後期和20世紀50年代早期一度完全停止。這一種類得以生存下來是因為那些未成鳥當時不在繁殖群居地,而在海上遊蕩,相對比較安全,後來它們按既定航綫回來,從而“拯救”了整個種類。自1954年恢復繁殖以來,日本南鳥島上的短尾信天翁數量出現了緩慢的回升,現在其中一個主要繁殖群的規模達到了約200對。黑背信天翁則由於太平洋中北部島嶼中途島成為美國的空軍基地而受到了嚴重威脅。這一鳥類在軍事基地和機場跑道周圍營巢,結果很多與天綫和飛機相撞而死。
  而信天翁在海上面臨着更多暗中的危險。除了漏油和化學污染物帶來的危害,更迫在眉睫的威脅來自人類的捕魚活動。儘管如今刺網已禁止在公海使用,但所謂的“延繩法”則被廣泛用於捕撈海底的魚類如智利鱸魚以及中層水域的魚類如金槍魚。僅一條捕撈金槍魚的延繩就長達100公裏。延繩布好後,鉺鈎從漁船的船首會散開去。而對於這種誘惑,信天翁恰恰是難以抗拒。它們吞下了誘餌,結果被鈎住了,隨後被延繩拖入水中,最終數小時後被捕魚者連同其他獵物一起拉上來。每年有多達44,000衹信天翁就這樣遇害,從而導致了南部洋區部分種類數量的減少。
  一些切實可行的措施能夠有效地降低這種威脅,如在夜間布繩。同時,國際組織正在積極說服有關國傢和漁船隊采取對信天翁無害的捕魚辦法。然而,隨着全世界的捕撈船隊進一步開發南部海域,一種新的威脅擺在了面前,即人類有可能與信天翁及別的動物直接爭奪磷蝦、烏賊和其他海洋生物資源,那麽勢必將影響它們的生存。
“檔案”
  信天翁
  目:鸌形目
  科:信天翁
  4屬21種。種類包括:阿島信天翁(diomedea amsterdamensis)、皇信天翁(d. epomophora)、漂泊信天翁(d. exulans)、黑腳信天翁(phoebastria nigripes)、黑背信天翁(p. immutabilis)、加島信天翁(p. irrorata)、短尾信天翁(p. albatrus)、灰背信天翁(phoebetria palpebrata)、烏信天翁(p. fusca)、黃鼻信天翁(thalassarche chlororhynchos)、黑眉信天翁(t. melanophris)、新西蘭信天翁(t.eremita)、灰頭信天翁(t. chrysostoma)等。
  分佈:從約南緯25°至流冰群的南半球海域,並利用該區域內的島嶼進行繁殖,(有17種);北太平洋(3種)以及加拉帕哥斯群島和秘魯外海(1種)。
  棲息地:海洋。
  體型:體長從thalassarche屬的68-93釐米至diomedea屬的110~135釐米;翼展從178~256釐米至250~350釐米(同樣以上述兩屬為參照)。
  體羽:白色,翼尖深色;雌鳥白色,眉、背、翼正面和尾為深色。
  巢:大部分築一土坑,襯以羽毛和草;熱帶種類較少築巢,加島信天翁則不築巢。
  卵:一窩單卵,白色。孵化期65~79天。
  飲食:烏賊、魚、甲殼類、漁船廢物。
  保護狀況:阿島信天翁和新西蘭信天翁兩個種類目前被列為極危種,另有兩個瀕危種,13個易危種。
求偶
  信天翁求愛時,嘴裏不停地唱着“咕咕”的歌聲,同時非常有紳士風度地嚮“心上人”不停地彎腰鞠躬。尤其喜歡把喙伸嚮空中,以便嚮它們的愛侶展示其優美的麯綫。
英文解釋
  1. n.:  albatross
近義詞
信天緣
相關詞
動物鳥類
包含詞
信天翁科王信天翁信天翁屬
信天翁目信天翁級信天翁亞科
特島信天翁飄泊信天翁阿島信天翁
漂泊信天翁皇傢信天翁灰頭信天翁
黑眉信天翁漫遊信天翁黑腳信天翁
短尾信天翁黑背信天翁型信天翁級
信天翁之弩信天翁頭盔信天翁捲管蠃
雕像海浪信天翁捷剋L39“信天翁”教練機捷剋L-39“信天翁”教練機
瑞典“信天翁”號考察信天翁艦空導彈係統追蹤信天翁的旅行生活
信天翁級小型反潛艦俄1124型信天翁級小型反潛艦信天翁”垂直起降無人偵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