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⒈《圣经》人物名。
保罗(3年—67年),原名扫罗。保罗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属于便雅悯支派的以色列人,是出生在国外的犹太侨民。由于出生在罗马帝国的直属领地,根据出生地国籍原则,具有罗马公民的身份。他的家在犹太北方,基利家的大数城,这里是当时罗马帝国的主要学术中心之一。据《使徒行传》和《圣经》中保罗书信记载,保罗是一名严厉的法利赛人,循规蹈矩忍辱负重,同时激烈反对并参与迫害基督徒。有一回保罗前往大马士革追捕基督徒,得耶稣启示转而信奉基督。后改名保罗。他加入彼得与雅各布的传道团,然而当保罗坚持认为耶稣的福音不应限于犹太人,也该向非犹太人传道时,他受到了强烈的抨击。传教对象的争议导致保罗开向非犹太人传播福音。他在地中海各地进行三次的传道之旅,足迹遍及小亚细亚、马其顿、希腊及地中海东部各岛,共计一万两千里远,还在外邦人中建立了许多教会。期间被关押两年,出狱后再次往各地传教。后被罗马皇帝尼禄处死。保罗是第一个去外邦传播福音的基督徒,是世界上第一位穿梭外交家。他被历史学家公认是对于早期基督教会发展贡献最大的使徒,可称为基督教的第一个神学家。基督教在希腊、罗马的迅速传播,与保罗的多次远行传道密切相关。《圣经·新约》中的《罗马书》《哥林多前书》《哥林多后书》《加拉太书》《以弗所书》《腓立比书》《歌罗西书》《帖撒罗尼迦前书》《帖撒罗尼迦后书》《提摩太前书》《提摩太后书》《提多书》《腓立门书》等为其所撰,被称为保罗书信,构成了《新约》的主要内容,是阐释基督教教义的重要文献。保罗称圣是因为天主梵蒂冈将他封圣,但新教则通常称他为使徒保罗。
⒉ 德国语言学家。
1846年8月7日生于萨尔布吕肯,1921年12月29日卒于慕尼黑。1874年任弗赖堡大学教授,1893~1913年任慕尼黑大学教授。保罗与K.布鲁格曼、H.奥斯特霍夫等都属于新语法学派,致力于语言史和日耳曼语言的研究。他的主要著作《语言史原理》(1880)曾产生广泛的影响。他认为语音变化有规律,并指出类比在语言演变中的作用。在他之前,历史比较语言学家侧重词法,保罗则除词法外还讲句法。对于词义的历史演变,他主要讲词义扩大和词义废弃两方面的问题。L.布龙菲尔德认为,保罗的缺点在于只指出词的废弃是由于使用频率低,而没有注意使用频率低是因为这个词所指的事物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减少了。在日耳曼语研究方面,著有《德语词典》(1897)和5卷本《德语语法》(1916~1920)。
3:NBA球星
【个人档案】
中文名:克里斯·保罗保罗
英文名:Chris Paul
球队: 新奥尔良黄蜂队
位置: 控球后卫
球衣号码:3(黄蜂队)、13(梦八)、18(梦七)
英文官方网站:http://www.chrispaul3.com
中文官方网站:http://www.cp3.cn
身高: 1.83米(6英尺)
体重: 79.4公斤(175磅)
生日: 1985-05-06
选秀: 2005年第1轮第4位
学校: 维克森林大学(Wake Forest)
国籍: 美国
出生地:北卡罗莱纳州的路易斯维尔
球迷称谓:CP3/“蜂王”
臂展:1米94
原地摸高:3米36
弹跳:0.98米(38.5英寸)
84公斤卧推:10次
禁区往返跑:11.09秒
3/4场冲刺:3.22秒
08-09赛季工资: 457万美元
合同情况: 4年 1470万,2005/7/6签,2009夏到期 / 2008/7/10续签,4年 6800万,2009年夏生效,2013年到期,2012年球员选项
保罗于2005年第一轮第4顺位被新奥尔良黄蜂队选中,效力至今。保罗是当今联盟又一速度型后卫的代表,身高不过1米83,却时常凭借犀利的突破杀入对手的禁区,堪称又一位阿伦-艾弗森,而与其不同的是,保罗是一位纯正的组织后卫,同时又能担当得分重任,投篮命中率极高。尽管年纪轻轻,保罗却已入选美国梦之队,并随梦七参加了2006年的世锦赛,小小年纪就成为了梦七在世锦赛上的主力控卫,实力可见一斑。在最近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保罗作为梦八队的主力控卫与其他队友一起夺得奥运会金牌.
主要荣誉:
1次最佳新秀第一阵容:2005-2006赛季;2次全明星新秀挑战赛:
2006-2007赛季,但是保罗因中途受伤,使得黄蜂队再次无缘季后赛。;
2007-2008赛季进入全明星赛,带领黄蜂队取得常规赛西部第二,季后赛首轮最后一场保罗拿下三双,以4比1击败小牛。第二轮与马刺队大战7局,两度领先的情况下,最终因全明星主力大前锋韦斯特遭到霍利的暗算后受伤,失利于卫冕冠军马刺队.
代言品牌
耐克——jordan
4:纹身师
保罗今年40岁,从事纹身工作20年的时间。他的创作大多是以死亡,鬼怪为素材,具有非常强烈特殊的个人风格,同时更富含浓郁的叛逆味道,对于年轻一辈的纹身师,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被喻为是近代国际最知名的纹身艺术创作大师之一。
保罗认为,除了纹身师要不断地自我提升(包括技术,作品的艺术性,以及个人形象等)另外,纹身联合会组织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形式,可以凝聚众多人的力量,同意发声,这绝对是比单打独斗要来的更有力!
保罗说:在美国,有许多各式各样的纹身协会或学会,这些组织大多数都不对外开放,一般入会的纹身师都是受邀加入,因此这些协会或学会实际上也就是纹身师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网络。纹身师在这样的组织里认识到其他的纹身师,不断拓展交际的范围,其实也是在为自己争取各种可能的机会。 | | Baoluo
保罗
基督教奠基人之一。据《新约》记载,又名扫罗,具罗马公民身份的犹太人。1世纪初生于小亚细亚基利家省的大数(即塔尔苏斯,在今土耳其南部塞汉河口以北)。保罗为其罗马名字。幼年曾受教于耶路撒冷著名拉比迦玛列,原为严守教规的犹太教徒。入基督教后被尊为使徒保罗。署名保罗的书信,为新约的主要组成部分。
主要经历 保罗早年曾坚决反对基督教,并参与犹太教当局迫害基督教。据《使徒行传》载,当第一个基督教殉教者司提反被人用石头打死的时候,他为打司提反的人看守衣服。后持犹太教大祭司的文书追捕基督徒,从耶路撒冷直到北方大马色(即大马士革)。到大马色后突然改宗基督教(约公元34年)。据《使徒行传》和“保罗书信”载:保罗改宗基督教,乃由于耶稣在他去大马色的途中向他显现。保罗书信还说到他所以承认耶稣是神子,是由于上帝对他作出了特别的启示以及他认为自己的使命是把基督教传给一切非犹太人。
据保罗书信载,保罗改宗后,就到阿拉伯旷野中去苦修。后在叙利亚基利家一带传教并到达叙利亚的安提阿。约于43年从安提阿西行,进行过3次传教旅行,在小亚细亚、马其顿、希腊等地设立教会。当时耶路撒冷教会中有一些观点较保守的基督徒,主张非犹太人加入基督教必须严格遵守犹太教的律法规条,保罗表示坚决反对。他认为,只要相信耶稣是救主就能作基督徒。约公元51年在耶路撒冷召开会议,讨论非犹太人入教问题。据《使徒行传》记载,当时教会领袖彼得和雅各支持保罗,允许对非犹太人入教采取宽松办法。耶路撒冷会议以后,初期教会领袖之间的认识趋于一致,为基督教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约56或57年春,保罗回到耶路撒冷,把他建立的一些非犹太人教会的捐款送交耶路撒冷教会。在那里他遭到犹太教徒的反对,不久被逮捕。由于他有罗马公民籍,受罗马当局的保护,故未遭犹太教徒杀害。他在该撒利亚被监禁两年后,要求直接向罗马皇帝上诉,最后来到罗马。据基督教传说,他在罗马被监禁数年后,终被罗马当局处死。
保罗见主 阿巴迪作
著作 新约中有13封书信署名为保罗所作。19世纪中叶德国杜宾根学派认为其中只有《罗马人书》、《哥林多前书》、《哥林多后书》和《加拉太书》出自保罗之手。现代不少学者则认为保罗所写的还有《腓立比书》、《帖撒罗尼迦前书》和《腓利门书》。对于其他各书作者问题,意见纷纭。不少人认为《歌罗西书》和《帖撒罗尼迦后书》也是保罗所著,少数人还把《以弗所书》也包括在内。大多数人否认被称为“教牧书信”的《提摩太前书》、《提摩太后书》和《提多书》出自保罗,也有人认为这组书信中包含有保罗书信的一些片段。
思想 ①上帝的义──因信称义。《罗马人书》是较有系统介绍基督教教义的著作。保罗提出,上帝的拯救在耶稣十字架的救赎上显明出来。他强调信者因信称义,“义”指人与上帝的正当关系。保罗认为亚当违背神命,从此“罪从一人进入世界”,于是人与上帝的关系变为不正常。人相信基督为他的罪而死,这样人与上帝的关系就可以恢复正常,而重新被上帝称之为义。保罗认为相信基督就可以脱离罪恶和永远的灭亡,并且有复活的盼望,这就是基督教所谓“得救”;人得救主要靠上帝恩典;基督死在十字架上表现上帝对人的爱,是他赐予人的恩典,人接受上帝的恩典就可以得救。保罗还认为人所以得救是上帝所预定的,主要是着重于上帝对人的拣选和恩典,而非特指上帝预先规定某些人不能得救;②圣灵里的生活──保罗神秘主义。保罗认为,人既因信称义得到上帝的饶恕,就开始过一种神圣的生活。信者因信得与基督同死同活,分享基督复活的生命。信者在今世取得这种神秘经验,来世可以有复活的保证,这种思想后被称为保罗神秘主义;③教会──基督的身体。保罗称教会是基督的身体。他认为信者既然与基督同死同活,就得以成为基督身体(教会)中的一个肢体,因此信者与基督的神秘生命息息相通;而所有信者互为肢体,他们之间也是息息相通的;④来世与审判。保罗指望来世的复活,并认为基督要在世界末日审判世界,建立天国。
保罗的思想对后世基督教影响很大。他关于上帝预定的说法经奥古斯丁发展为预定论。他的因信称义说为16世纪宗教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骆振芳)
| | - n.: paul
| | 策兰, 安切尔 瓦雷里, 瓦勒里 克洛岱尔, 路易, 夏尔, 马里 | | 乐队 | 吉尔伯特 | 吉他 | 摇滚 | 导演 | 纽曼 | 罗伯特 | 雷德福 | 化妆品 | polo | 香水 | 保罗俱乐部男士香水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