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佳米驴是我国驰名的中型驴种,主要分布到陕西省佳县、米脂、绥德一带。在清代康熙年间的米脂县志中对佳米驴的外貌特征、使役情况就有记载。1939年11月在陕甘宁边区农业展览会上,佳米驴做为良种进行展览。建国以后,通过普查、鉴定、选育,佳米驴质量提高,数量发展,先后引种到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现在陕西省将佳米驴列为保种畜,做好佳米驴的保种工作,保护好这一国宝,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
一、体型外貌
佳米驴体格中等,略呈方形,体质结实,结构匀称,眼大有神,耳薄而立;颈肩结合良,背腰平直,四肢端正,关节强大,肌腱明显,蹄质坚实。公驴颈粗壮,胸部宽,富有悍威。母驴腹部稍大,后躯发育良好。毛为粉黑色,因白色部分大小不同,当地又分为两种。一种是黑燕皮,全身被毛似燕子,仅嘴头、鼻孔、眼周以及腹部为白色;一种是黑四眉,除具有黑燕皮特征外,腹下的白色面积较大,甚至扩展到四肢内侧,胸前、额下及耳根处。这种驴骨骼更粗壮结实。
二、生产性能
佳米驴对干旱和寒冷气候的适应性强,耐粗饲,抗病力强,消化器官疾病极少,也能适应黑龙江、青海等地寒冷气候。佳米驴性成熟为2岁,3岁开始配种,每年5~7月为配种旺季,母驴多为3年2胎,终生产驹10头。公驴每次平均射精量为78.7毫升,密度为2亿~3亿,活力为0.8~0.9。据对8匹未经育肥的驴屠宰测定,屠宰率49.2%,净肉率达35%。 |
|
区划品种名称佳米驴
类别驴
典型图片
产地及环境佳米驴主要产于陕西省佳县、米脂、绥德三县,中心产区在三县毗连地带。产区位于陕西北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715~1350米,春季多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终年干旱,日温差大,年平均日照达2617~2741小时,相对温度很低,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10.75℃,最高气温38.6℃,最低气温-25℃,年平均降水量430~450毫米,无霜期150~180天。 91%的耕地为旱坡地,坡度约在16°~30°,土壤以黄绵土为主。人工种草26万多亩,其中苜蓿14万多亩,平均每头家畜有苜蓿地3.73亩。农作物主要有谷子、玉米、高粱、黑豆、马铃薯。产区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地块零散,道路崎岖狭窄,因受地形等自然条件限制,驴在当地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并占大家畜总数的78%左右。
地理分布佳米驴主要分布于佳县、米脂、绥德三县,子州、横山、清涧、吴堡等县和山西临县亦有少量分布。
品种特征佳米驴属中型驴。体质多干燥型,少数为粗糙型。体格中等,体形略呈方形,性温驯,有悍威。头大小适中,眼大有神,耳竖立。颈肩结合良好,公驴颈粗壮。胸部宽深,背腰平直,母驴腹部稍大,后躯发育良好。四肢端正,关节发育好,肌、腱明显,蹄质坚实。被毛短而致密,有光泽。毛色有黑燕皮、黑四眉和白四眉,以黑燕皮色最多(占92.6%),其次为黑四眉。
品种性能佳米驴成年公驴平均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分别为:125.8±4.7厘米,127.2±6.6厘米,136.0±19.7厘米,16.7±0.9厘米,成年母驴分别为:120.9±4.5厘米,122.7±8.2厘米,134.6±10.7厘米,14.8±1.1厘米。佳米驴性情温驯,行动灵活,适于驮、挽、骑等用途,为丘陵山区的理想役畜。佳米驴(曾名绥米驴)是我国地方优良品种之一,属驮挽兼用的中型驴。其形成历史悠久,遗传性稳定,体质结实干燥,结构匀称,行动灵活,役用性能好,耐劳苦,抗寒能力强,除役用性能强外,其产肉性能亦好。 |